一位爸爸带2岁女儿出门,女儿觉得跟在爸爸身边不好玩,趁着爸爸忙偷偷溜走了。后来女儿走到公园门口被一个好心人送去了警局,民警觉得很奇怪了,怎么没有人报警呢?
民警抱着孩子挨家挨户找才找到孩子的家人,孩子父亲说,这不是怕孩子妈知道孩子丢了责怪自己不敢报警嘛。
看到这位爸爸,相信很多人都会说,面子难道比孩子还重要吗?这爸是怎么当的!实在是太不称职了。
带孩子出门前,爸爸妈妈有必要预防危险事情发生,该怎么做呢?
从小告诉孩子这些
如果附近没有这些叔叔阿姨,你就站在原地,等着爸爸妈妈来找你,然后仔细看有没有爸爸妈妈的身影;仔细听有没有喊你名字的声音。如果有,记得马上大喊,告诉爸爸妈妈你在这里。”
培养孩子“对陌生人说不”
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可以给孩子讲故事,例如白雪公主吃了婆婆给的苹果中毒了。爸爸妈妈有必要让孩子知道,陌生人给的食物未必安全,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千万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
不要跟陌生人走,可以给孩子看有关于“跟陌生人走”的动画片,告诉他们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如果跟陌生人走了,可能就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常和孩子做这些事
“外面玩的时候你迷路了,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这个时候有一辆车经过,车里的一个人下来了,说要带你回家,你会怎么做?”
“学校一个陌生阿姨来接你,说是爸爸妈妈的朋友。他告诉你奶奶受伤了,爸爸妈妈去了照顾奶奶让他接你回家,你会怎么办?”
“一个陌生人说自己的小狗不见了,想让你和他一起去马路对面找小狗,你会同意吗?”
…….
大部分孩子在一开始会选错,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还不明白什么是坏人,他们心中会认为别人帮助自己和自己帮助落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只要爸爸妈妈常和孩子做这样的演习,告诉他们为什么,就能锻炼他的自我保护意识。
出门前给孩子做“标记”
孩子喜欢跑跑跳跳,不是很喜欢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乖乖的呆着。所以出门前有必要给孩子穿亮色的衣服,这样孩子稍微跑远了也能立马看到孩子在哪。
但是也有人说了,一出门就会有很多孩子穿“同款”,要是孩子在附近能发现,那跑远了呢?所以我建议爸爸妈妈可以在孩子身上放一个“小标识”,上面标注好家长的信息,以便孩子求救时可以让他人联系孩子家长。如果比较调皮一些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在孩子身上安装定位系统,以防万一。
小提示:带孩子出门玩耍最好有两个成人一起,如果是多个家庭组队,那更应该有人专门负责好照看孩子,以防走失。
爸爸妈妈需改正
孩子走丢又不是父母愿意的,爸爸妈妈要改正什么?据调查,很多孩子之所以会丢,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在做一件事:玩手机。
爸爸妈妈们记得出门在外勿做“低头族”呀,这样孩子会觉得没意思,自己去别的地方玩了,也就增加了孩子走失的机率。如果真的是有什么重要的信息要看,那建议爸爸妈妈们拉着孩子的手,或者找一个地方坐下来,以防孩子自己去别的地方导致走丢。
孩子真的走丢了怎么办?
明明很小心了,可是不知怎么的孩子就是不见了,刚刚还在这的,怎么办呀?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先冷静下来,我们应该这样做。
让孩子信任的人留在原地。
孩子有可能会自己走回来,所以爸爸妈妈中应该有一个人要留在原地,以防孩子回来后找爸爸妈妈。但是爸爸妈妈有必要在原地等时拿出手机,联系亲朋好友帮忙一起寻找。
广播寻人
如果是在车站、商场等地方,一定要尽快联系身边的工作人员广播寻人。有可能的话申请调监控查看,从而确定孩子的位置。
10人4追法
妈妈站在原地不动,父亲联系10个亲朋好友(人数越多找到孩子的可能性越大,10个人是最低标准)找孩子:
4个人在事故中心两三公里以内找孩子,他们分别往四个方向走,沿着大路搜寻;4个人去附近的汽车站、火车站寻找,如果孩子是被陌生人抱走的话,他们一般会带着孩子离开这座城市,得赶紧发现进行拦截;1个人回家等,看看孩子会不会自己回家;还有1个人专程去报警。
小提示:2岁内的孩子,活动能力有限,如果不见了,附近找寻无果那肯定是被拐无疑,爸爸妈妈一定要立刻报警;3~6岁的孩子,有行动能力,如果找了半小时后还是找不到得报警处理;7岁以上的学生,搜寻1小时后无果报警处理最佳。
带孩子去这几个地方,爸爸妈妈需要特别注意:
车站:汽车站和火车站可以说是出事率最高的场地,人来人往中很容易出现孩子不见了的情况,同时车站以及车站附近人员构成复杂,孩子很有可能会被盯上。
超市、商场:爸爸妈妈很容易在挑选商品的时候忽略在一旁的孩子,而且这类地方货架较多,遮挡视线比较容易。孩子很容易走失。
公园、游乐场:因为好玩的项目较多、人也多,孩子和爸爸妈妈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稍不注意孩子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