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教程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汉语拼音教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巴基斯坦留学生

一、语音偏误的形成及原因

1.母语语音的负迁移,巴基斯坦的国语为乌尔都语,乌尔都语被称为营房语言,它是以印地语为基础,夹杂阿拉伯、旁遮普、波斯语的词汇,采用阿拉伯语书写方式。

2.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在巴基斯坦,官方语言是英语,和印度一样,在贵族学校和私立学校,英语教学非常严格,学生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一些学生的英语水平甚至高于其母语。

3.年龄因素造成学习困难,在巴基斯坦,只有高等学府才会开设汉语课,而这些学生也已成年,习惯于用乌尔都语进行日常交流,用英语进行学习和办公,乌尔都语和英语主导了他们对于语音的思维方式。

4.教学不得法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如今的汉语语音教学以语音理论为指导,对于成年人,教师往往将发音器官图导入语音教学,告知学生唇形,舌位,然后让学生自己摸索着尝试发音。此种教学方式非常规范,但弊端显而易见。语音学习是一个矫枉过正的过程,要靠不断地听的感觉去磨合,并且需要口腔肌肉的协调配合,光靠背理论是难以发出正确的语音的。在这样的教学手段下,学生往往迁移母语语音,不能正确发音。

二、语音中的偏误及教学策略

2.声母教学,声母教学中,应注意汉语拼音有声母的教学,对巴基斯坦留学生来说,较难发音的声母为: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前音j,q,x。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r的教学:这两组发音应该相比较进行教学,以z和zh为例,汉语辅音z[?鬗]为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zh[?鬛]为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学生在发

音时,容易发成国际音标中的[z]音,震动声带,送气强烈。教师应重点教授,并附以多个同音汉字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理解舌尖前和舌尖后发音的区别,在教师多次重复教学后,学生能够实现正确的发音。舌尖后音r的教学:汉语辅音r为舌尖后、浊、擦音,乌尔都语中没有相同读音,学生必须依靠反复练习,强行记忆,方能读得准确。但在发音过程中,唇齿摩擦程度更大,带有[z]的发音,发音不够清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写出带有r的拼音音节,让学生比较读音,如:ri,re,rui,ru,ruo等,在具体音节拼读的比较中,学生能逐渐理解r的发音舌位。舌面前音j,q,x的教学:汉语辅音j[t?揶]为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汉语辅音q[t?揶]为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汉语辅音x[?揶]为舌面前、清、擦音。在教学中,三者进行比较教学易于学生学习,由于乌尔都语中有类似的发音,故学生学习比较容易,但是在拼读中,学生极易犯错,尤其是与韵母ü[y]相拼读时。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j,q,x与韵母ü[y]拼读的规则,在读例如ju,qu,xu,quan,juan,jun等时,不能读成u[u]音,而要读成ü[y]音。

对于巴基斯坦留学生来说,汉语语音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有困难,但经过反复比较练习,达到准确的发音是完全有可能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乌尔都语和汉语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语音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分析学生偏误成因,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中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成果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程棠.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3).

摘要:单词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断有学生因为不会读单词,记不住单词,而掉队。分析了目前中小学生学习单词的现状,阐述了英语单词的音形一致原则、运用拼读规则学习单词的优越性及拼读规则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拼读规则;初中英语;单词教学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掌握单词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在教学中多数学生靠教师领读和死记硬背来学习单词,耗时多,效果差。经过大量的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运用拼读规则进行语音和单词教学,是帮助学生克服单词学习障碍,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的好方法。

一、拼读规则概述

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英语单词的拼写形式和读音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运用拼读规则是通过直接学习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则,让学生建立单词的拼写形式与读音间的对应关系,从而达到“看词读音,听音写词”的神奇学习效果。

二、运用拼读规则教学单词的优越性

1.有效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掌握了汉语拼音。汉语拼音中有许多音与英语的发音相似,尤其是汉语拼音中的声母与英语中的辅音发音很相似,我们可以结合汉语拼音学习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

2.避免学习国际音标带来的干扰

国际音标需学习48个音素,初中生刚学完26个字母,再去学习48个音素,容易混淆且不容易记住。拼读规则是以字母和字母组合来代表音素,这可以避免学习国际音标给学生带来的负担。

3.提高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效率

教学实践中发现,按照拼读规则学习单词是任何年龄、任何学生学习单词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掌握了拼读规则,学生就可以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单词学习的效率。

三、拼读规则在单词教学中的运用

1.从字母入手进行教学

学习了26个字母后,利用去尾法和掐头法让学生首先掌握

辅音字母b,d,p,t,v,z,j,k,f,l,m,n,x在单词中的读音;之后利用汉语拼音的正潜移作用学习辅音字母h,r,w,y在单词中的读音;最后学习辅音字母c,g,s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则。要求学生看到单词中的辅音字母要能够想到它在单词中的读音;同时听到辅音要能够想到它所对应的字母。如:看到字母b要想到/b/,听到/b/音,要想到字母b。

2.学习5个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音节和重读闭音节中的读音

首先让学生掌握开音节和闭音节以及它们在单词中的表现形式,之后先学习5个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音节中的读音。接着学生将所学的辅音与元音组合,已经能拼读很多重读开音节的单音节单词了。这时,让学生练习拼读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这类单词,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音形一致性。接下来,用同样的方法教学5个元音字母在重读闭音节中的读音。

3.强化单词的拼读、拼写训练,培养学生的音形一致意识

学习了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则后,就可以进行拼读教学

了。所谓“拼读”就是将辅音和元音连在一块读。拼读教学可以从两个音的拼读开始,如he,hi,me等,然后再进行三个音的拼读操练,如map,big,get等,最后慢慢过渡到多音节词的拼读。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练习拼读的机会,我们将初中教材中出现的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印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拼读。经过练习,学生见词读音的能力就逐渐提高了。

4.渗透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读音

由于元音字母组合和辅音字母组合较多,我们主要采用分散教学的方法,把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放在含有字母组合的单音节单词中渗透学习。在学生掌握了字母和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则后,我们又逐渐给学生渗透了音节的划分及重读音节,渗透了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组合在非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5.巧用英语儿歌,巩固学习成果

有许多朗朗上口的英语儿歌对学生的拼读学习很有帮助。比如“英语三字经”,我以第一、二段为例向大家进行说明。

我家dad(爸爸)脾气bad(坏)让我sad(伤心难过)

有只cat(猫咪)非常fat(肥胖)专吃rat(鼠)

放下plate(盘子)赶到gate(门口)已经late(晚了)

清晨wake(醒来)来到lake(湖边)钓上snake(蛇)

这两段中的单词就很好地巩固练习了元音字母在重读闭音节和重读开音节中的读音。

四、实践反思

通过在单词教学中运用拼读规则,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单词拼读、拼写的技巧,降低了学习英语的难度,缓解了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两极分化问题;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拼读、拼写单词的乐趣,感受到W习英语的成就感。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并不断完善这一做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拼读单词音位语流现象

语音是人们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把语音教学放在了第一步,它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表达英语,为日后的听说读写打下基础。

一、现行语音教学情况与问题分析

然而现行的语音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1.很多学生不能准确的记住音标或者是学完就忘;2.很多学生不具备拼读单词的能力,他们要么鹦鹉学舌依靠老师带读,要么用具有相似读音的汉语拼音进行标注,然后死记硬背;3.学生缺乏正确的语音语调,读英语就像念经,平铺直叙,对地道的英语却听不懂,因此,不敢张口说英语;4.学生不掌握拼读单词的能力,不能很好地记忆单词,只能死记硬背字母顺序,学习兴趣骤减,英语越来越差,而小部分学生会拼读单词,学英语就会如鱼得水,英语越来越好,这就造成了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

针对上述问题,我调查了当今语音教学的现状,并深入分析研究了这些问题,总结出以下原因:1.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的完整语音教学散布在整体教学当中,长达三个学期,这种编排虽然符合认知规律,但使得音素的学习过于分散,学生的学习变得很被动。2.大部分教师在语音教学的时候采用带领学生读的形式,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学生虽然当时能记住,但转眼又忘,因此难免产生畏难情绪;3.很多教师总是孤立教音素,忽视了重要的音位,学生不了解字母与音标之间的联系,只会机械地记忆字母顺序,学生学了音标之后仍然不会拼读单词4.学生很少有使用字典的习惯,有的从没有想过要使用英语字典,仅仅依赖于课堂所学,从不会自学和拓展。

二、语音教学对策

2.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当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语言的学习,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最终都要靠学习者自学。语音教学,作为语言学习的第一步,应当注重学生的拼读能力和识记单词的能力。教师应当注重单词中字母与音标的关系。只有把单词读音与拼写结合起来才能记住单词,结合的关键就是音位。因此,语音教学必须要确保学生了解字母,音标音位的定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它被视为是语言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物理符号。字母是单词的最小单位,音位就是每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音位和音素是连接字母和音标的桥梁。英语是个拼读文字,教师应当注意到音位的重要性让后讲解字母的发音,如果学会了一个单词中各个字母的发音,学生就能像拼音一样拼读单词,这样既能根据音标读单词,又可以根据音标拼写单词,帮助学生有效的记忆单词。

3.教师应当把语流教学与课文教学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总是一个音紧接着一个音说的,各个音连续不断,形成了长短不等的语流。英语的语流与汉语的语流又截然不同,汉语讲究字正腔圆,吐字清晰,而英语讲究语言的连贯性,包括重音、语调、意群,连读和失爆等现象。在现行的英语教材中,也分散地列出这些语流现象,大部分教师对此并没有足够的重视,通常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语流现象,让学生听一听录音,然后模仿一下,就一带而过,从没有复习和课后练习,结果造成,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如果没有标注出重音、语音的升降、连读等语流现象时,学生读出的英语和汉语的普通话是一个语调,也就是说,学生大脑中也没有语流的概念。因此教师应当把语流的训练融入到教材的每一句话,尤其是整段的课文,应当按照录音,模仿地道的英语,读出重音,语调,连读,失爆等现象,这样学生就会真正感受到英语的语音美,初步养成英语语调习惯,获得真正的语感,同时又避免汉式英语,地方口音等情况,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字典,以便增强拼读能力和培养预习和自学能力。学生掌握了初步的拼读能力后,教师就要让学生强化这些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精美的句子或者短文让学生自行借助字典赏析,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练习拼读新单词,扩大词汇量,另一方面,学生会有成就感,提高英语的积极性和认知欲,帮助学生练习使用语言,从而掌握使用英语的正确策略和习惯。

语音教学只是英语教学中简单的一环,但是语音教学的效果会直接影响整个英语教学的成败,教师在注重听说读写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其重要的前提,语音教学,教师在语音教学上应当主动创新地使用教材并把语音教学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地学会使用这门语言工具。

参考文献

自古以来,韩越语言文化都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韩越等深受中华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形成了所谓的“汉字文化圈”。韩越两国使用汉字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有汉字的韩式发音和汉越音。而汉字的韩式发音和汉越音都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的音韵。韩越语深受古汉语音韵的影响,在语音上有很多共性和规律。但是国内从事这方面对比研究的人很少,本文抛砖引玉,将韩越语的语音进行对比研究,系统地分析两种语言的元音、辅音和韵尾,客观地展示这两种语言的语音全貌和各自的独特之处,探索两种语言在语音层面上的共性和规律,揭示同为汉字文化圈国家语言的韩语和越语语音间的内在联系及对古汉语音韵的传承,以供韩越语语音学习、研究者参考。

二、韩越语元音发音语音学对比

(一)韩越语元音系统

1.韩语元音系统:韩语的元音系统由10个单元音和11个双元音组成。2.越语元音系统:越语元音系统由11个单元音、27个双元音和10个三元音组成。由此可以看出,越语的元音不仅数量上比韩语元音多,而且在字形和发音上要比韩语复杂。

(二)韩越语单元音发音语音学对比

我们将韩越语语音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1.韩语和越语中均存在的单元音韩语中的“”对应越语的“a”,越语的“”发音为“a”的短音。此外“”对应“o”,“”对应“”,“”对应“u”,“—”对应“”,“|”对应“i(y)”,“”对应“e”,“”对应“ê”,共8对。2.韩语中有而越语中不存在的单元音除了上述8组单元音之外,韩语中还有两个音越语中是不存在的,分别是“”和“”,韩语中的“”发音方法是先发越语的“oe”这个音,然后再圆唇,就是韩语的“”了。“”音就是汉语拼音的“ü”音,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3.越语中有而韩语中不存在的单元音和是一对长短元音。“”是“”的短音。用国际音标表示“”为“[]”,在韩语中没有这样的发音,但在朝语(北朝鲜语和延边朝鲜语)中均存在这样的发音,发音类似于朝语的“”和“”的短音。

(三)韩越语双元音发音语音学对比

三、韩越语辅音发音语音学对比

(一)韩越语辅音系统

1.韩语辅音系统:韩语的辅音系统由19个辅音组成,其中单辅音14个,由相同字母组成的复辅音5个,韩语没有由不同字母组成的双辅音。2.越语语音系统:越语语音由单辅音和双辅音组成。其中单辅音17个,由不同字母组成的双辅音11个。

(二)韩越语单辅音发音语音学对比

1.韩越语中均存在的单辅音韩越语中存在一一对应的单辅音共9组,分别是:“”对应“ck”,“”对应“n”,“”对应“t”,“”对应“l”,“”对应“m”,“”对应“bp”,“”对应“x”,“”对应“p”,“”对应“h”。2.韩语中有而越语中不存在的单辅音韩语中有5个单辅音字母越语中是没有的,分别是:。其中“”为装饰辅音(零声母不发音),这是韩语所独有的,越语中没有装饰辅音。此外,“”对应越语“ch”,“”对应越语“kh”,“”对应越语“th”,“”发音为汉语拼音“c”(次),越语无对应。3.越语中有而韩语中不存在的单辅音越语中有6个单辅音韩语中是没有的,分别是:ddqrsv。其中“d”发音类似于“|”,“”对应“”,“q”发音类似于“”。

(三)韩语独有复辅音

韩语中有越语中没有的由相同字母组成的复辅音5个,又称紧音字母。在韩语中,根据辅音发音时声门是否紧闭,发音器官是否紧张,把辅音分为松音和紧音,是一一对应的。越语中虽然不存在这种叫法,但是存在着类似的发音方法,发辅音时有轻重缓急之分,所以韩语中的紧音可以在越语中找到对应的辅音发音。如“”对应“g、gh”,“”对应“”,“”对应“b”等。

(四)越语独有双辅音

由不同辅音字母组成的双辅音为越语所独有,共有11个。虽然韩语没有双辅音,但是有些字母的发音韩语有类似的发音。举例如下:如“ch”对应韩语的“”,“gh”和“g”同音,对应“”,“kh”对应“”,“th”对应“”。有些辅音韩语中没有对应的字母,但是可以找到类似的发音方法。如“gi”和“d”同音,相当于“|”音,“ng”和“ngh”同音,发音类似于韵尾“”[ng],“nh”发“”音,“qu”发“”音。

四、韩越语韵尾发音语音学对比

(一)韩越语韵尾

1.韩语韵尾:韩语韵尾共有27个,但是这27个韵尾实际只发7个音,称作“七个标准音”,韩语的“七个标准音”分别是:。2.越语韵尾:越语有8个韵尾,字形与发音一致。越语的8个韵尾分别是:cchntmpngnh。

(二)韩越语韵尾的比较

韩语的韵尾有“七个标准音”,越语的韵尾有8个,虽然个数不同,但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韩越语韵尾对应关系:“”对应“c(ch)”,“”对应“n”,“”对应“t”,“”对应“m”,“”对应“p”,“”对应“ng(nh)”。其中韩语韵尾“”在越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韵尾,我们知道,韩越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国家,我们只能通过汉字在韩越语中的发音来找出韩语韵尾“”和越语哪个韵尾间存在对应关系。如汉字“渴”在韩语里发音为“”,汉越音是“khát”;汉字“傑”在韩语里发音为“”,汉越音是“kit”;汉字“決”在韩语里发音为“”,汉越音是“quyt”等,从中可以看出,韩语里没有“”韵尾的汉字。凡是在古汉语里发“”韵尾的汉字,在现代韩语里都发为“”,这反映了韩语“偏离”了古汉语音韵的轨道,而在越语里这些汉字依然发“t”韵尾,由此可见,越语更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音韵。在韩语里韵尾“”对应的越语韵尾为“t”。另外,越语韵尾“ch”和“nh”分别是韵尾“c”和“ng”的变体,我们还是把它们归入韵尾“c”和“ng”,这些古汉语并没有,是越语衍生出来的,因为当元音e、ê、i和韵尾c、ng相拼时,“e”写作“a”,“c”写作“ch”,“ng”写作“nh”。

五、结语

[参考文献]

[1]张光军,张威威.延世大学韩国语学堂[A].韩国语教程[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2]傅成劼,利国.越南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靳葆强.韩汉语音对比与韩语语音教学[J].黑河学刊,2009(03).

[4]高玮.汉韩语音对比与教学[J].现代语文,2013(09).

[5]陈晨.汉语和越语语音对比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7).

[6]庞玉丽.不同母语的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对比研究———以英语、日语、韩语为例[J].海外英语,2010(11).

[7]刘慧.日语语音概述及汉、日语发音对比[J].教育论坛,2009(12).

[8]石静彦.从汉日语音对比看对日汉语语音教学[J].金田,2013(11).

【关键词】高职英语语音课堂教学

英语的普及度越来越高,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英语课程。英语课程的学习,最首要的是学好语音,对于语音学习的重要性,许多专家学者都有过精辟的论断。“一个人讲话,必须懂得接近百分百的语音,而语法只需要百分之五十到九十,词汇有百分之一就足够了”这是著名的吉姆教授说的。

一、新生的语音面貌

大一新生来自全国各地,有山东的、四川的、安徽的、新疆的、东北的等等。不同地域的学生受地方方言发音的影响,会出现英语发音不准的现象,如单因素、双音素等;其他语音现象如单词重音、句子连读、同化现象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

二、英语语音的重要性

英语语音包括发音、节奏和语调,这三者构成了英语语音的三要素,此三要素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统领性的体系。要想使对方听得懂,就必须说的准;要想说的准,就必须把英语语音的三要素融会贯通于整个的语言学习过程中。正确的语音语调也是学好英语必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通过语调的高低变化,句子重音弱读的变化,使语言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声情并茂。

三、课堂教学

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针对学生出现的语音问题进行逐个纠正,这需要学生的配合和老师的“因生施教”。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1.对学生进行拉网式的语音检测。给新生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就要对所有学生的语音面貌进行摸底,并且记录下学生在英语语音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同地域的学生出现的语音问题是不同的,所以老师要如实详尽地记录,以便在课堂上统一纠正这些语音错误,之后要对每个学生进行语音测试,以确保每个学生在学完语音课程的时候都能有准确的发音。

2.依据教材对语音知识点进行梳理,课堂教学时要做到重点突出,口型音位示范到位。英语语音的主要知识点主要包括元音、辅音、音节、单词的重读弱读、单词的强读式弱读式、节奏韵律、句子中单词的同化、省音、不完全爆破、连读、连音及语音语调。在教授这些知识点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理论讲到位,实践示范做到位,争取每个学生都能确实掌握。

3.要定期进行语音检测,尤其是期中期末测试,一定要严格监测每个学生的语音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一定的惰性,而且大部分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克服,这就要求老师在发现学生的语音错误之后,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并且随时督促学生多加练习。

四、结语

大一新生步入大学校门,正处于一个新的阶段,所以在一开始的课程学习中老师就要严格要求。英语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基础尤其重要,而英语学习的基础就是语音。本文从新生的语音面貌、英语语音的重要性、课堂教学实施三个方面探析了英语语音课程对高职新生的重要性,希望对以后高职院校的英语语音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1]高兰英.新编实用英语语音学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翻转课堂”(FlippingClassroom)是近年在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应用范围已经从数理学科扩展到文理各科,从中小学教育延伸至高等教育,对外汉语教学也开始积极尝试“翻转课堂”。

一、概述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总的来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是:综合化、科学化、社会化、情感化、网络化。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正在使各个学科更新迭代,对外汉语自然也不例外。

“翻转课堂”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产生和迅速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模式。2011年,《环球邮报》将其评价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简而言之,“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一般教学流程的“翻转”:传统课堂的教学流程一般是课上教师讲授,课下学生自行完成作业;翻转课堂则是课前学生通过讲授视频自行学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练习。

在中国,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从2013年开始升温。学者们百家争鸣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普遍共识――

(一)翻转课堂的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翻转课堂基本流程图

(三)“翻转课堂”应用于对外汉语的实践和研究基础

二、可行性分析

(一)从学科特征、师生特点、教学硬件进行分析

对外汉语具有较为鲜明的学科特点,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对外汉语,有突出的优势,比如,学科因陈守旧思想较少、教师队伍年轻、学生思维活跃、班级规模不大等;也有明显的短板,比如,缺乏学分机制的约束而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足,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网络教学环境一般等。不过,大多数困难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得到解决或缓解。

(二)从课程设置、教学法进行分析

三、实证研究

(一)初级上语音入门

语音入门共24课时,每课时45分钟。我们一共制作了19个汉语语音入门的微视频,都上传到网上(/home/wenjing-lee)。每个微视频的时长基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大部分是6到8分钟。全部采用录屏结合手写板、PowerPoint外加语音旁白录制,类似可汗学院的风格,使用的软件包括SmoothDraw、会声会影、屏幕录像专家、Office。课程内容除了一般的发音知识讲解,还加入了发音器官剖面动画和真人发音口型录像。

语音入门课进行的“翻转课堂”是我们做的几类实验中最为成功的。

(二)初级上汉字入门

汉字入门课共8课时,每课时45分钟。我们一共制作了6个汉字入门的微视频,也挂在网上(/home/wenjing-lee)。采用录屏结合手写板、PowerPoint外加语音旁白录制,使用的软件包括SmoothDraw、会声会影、屏幕录像专家、Office。课程内容包括笔画、结构、偏旁、造字法等基础的汉字知识。

(三)高级口语

我们也从实践中获得了一些经验教训:第一,语速快的视频特别是语速快的新闻比较难,需要反复听很多遍,因此这类视频一定要做得短小。第二,有字幕的视频比没有字幕的容易得多,因为有专门的读写课,口语课重点锻炼的是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字幕的使用场合,建议只为难度较大的部分添加字幕。第三,我们没有拎出语言点、语法结构进行“翻转”,因为高级班的学生已经对汉语基本的语法知识相当了解了;即便碰到些许复杂的句子,教师也能用简单汉语快速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口语课,讨论话题的引入比语言点的解释更重要,课前视频要有取舍,不能试图包罗太多内容,以免学生失去耐心。

通过实践和分析,可以看到翻转课堂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的种种可能,相信随着网络环境的改善,以微课、慕课为依托,对外汉语翻转课堂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本文系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YS01224018成果之一。

注释: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6).

[4]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

[5]郑艳群.技术意识与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创建[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4,(2).

[6]孙瑞,孟瑞森,文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3).

[7]白迪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语文,2014,(3).

[8]昌敬惠.基于“翻转课堂”的医科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研究[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5,(2).

[9]焦晓霞,陈璐.翻转课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24).

[10]龙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J].海外华文教育,2015,(4).

[11]叶华利.翻转课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1).

[12]陈海芳,冯少中.翻转课堂在基础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作用机制[J],现代语文,2015,(4).

[13]章欣.基于任务的汉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

[14]戚洁,晁梅,高淑君.汉语拼音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关键词:普通话口语教学师生互动模式多媒体手段语音意识

二、研究背景

(一)普通话培训对象

普通话培训对象是具有一定粤语等方言背景的成人学生,主要来自港澳台地区,也有来自海外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学生都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到北京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使自己的普通话更加自然、流利、地道,也能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内地的社会情况。此外,他们的思想很活跃,喜欢通过活泼有趣的、互动性强的课堂教学来学习普通话。

从语言背景看,学生对汉语都具有一定的认知。大多数至少掌握了一种汉语方言。在语法上,普通话与粤语等方言差异有限(袁家骅等,2001),学生的普通话语法偏误相对较少。在词汇上,普通话与方言存在一定的差异(韩玉华,2006、2007),只有通过大量地接触普通话资料才能逐步得到改善。与此相对,普通话与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是巨大的(李行德,1985;林露,2007))。对成年学习者来说,纠正语音相对困难。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普通话交际能力。然而,很多人没有系统地学过汉语拼音,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普通话语音学习。因此,掌握汉字的普通话语音和强化普通话发音就成为这些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普通话教学现状

1.教材

现有普通话语音培训教材在项目编排方式上大同小异。一种是以声母、韵母、声调等语音项目为纲构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系统,比如《普通话培训教程·语音课本》(刘广徽,1997)。另一种则以送气与否等语音特征为线索形成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比如《汉语普通话语音辨正》(李明、石佩雯,1986)。此外,为适应普通话水平测试需要,还会增加说话、作品朗读等应试性培训。

2.教学方法

口耳相授仍然是普通话口语教学的主要方式。老师通常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角度展开教学,也常常利用普通话与方言对比等教学方法。由于课时有限,学生的语音问题主要以课上即时纠正为主,对普遍性问题进行定期总结、不断纠正。老师也可以进行个别纠正,学生也可以主动请教老师。

由于语音是转瞬即逝的,不管是老师的发音演示还是学生的模仿练习,都无法获得重现,更无法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老师的示范与学生的偏误。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语音教学设备与多媒体教育技术,有目的地采录各种发音资料,从而突破单纯口耳教学的时空局限性。这样,教师就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案分析与指导。

另一方面,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更应该在教学中担负积极的角色。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实现由被动的语音学习向自主的语音学习转变,比如加强师生互动语音练习,潜移默化地介绍语音理论,引导学生采用适当学习策略等,并且形成自主语言学习能力。也就是,既“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

因此,本研究从教师加强语音学理论知识教学与学习策略引导入手强化学生的语音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学生个体进行阶段性语音诊断、反馈、强化,形成师生互动、学生为主的普通话口语强化模式。

三、研究方法

(一)教学实验的前期准备

为进一步提高普通话口语教学水平,本研究尝试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改进教学方法。笔者于2008年9月到2010年1月期间,在北京语言大学的普通话教学班中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性教学,逐渐摸索出一套对学生个体进行阶段性语音诊断、反馈、强化的师生互动、学生为主的普通话口语强化模式。

(二)教学实验的效果与反馈

教学结束时进行成绩测试。我们将普通话培训12周班A、B与C在口语考试中出现问题的词语进行了横向对照。就粤语背景学生的普遍性语音难点而言,进行教学实验的C班的发音问题更加集中。比如,全部16人中,有11人次在读“名胜古迹”时出现了发音问题,主要是声调问题。就书面语色彩较强的非常见词语而言,进行教学实验的C班的问题也同样突出,“不卑不亢”仍有4人次出现发音问题。与此相对,A班有7人次出现发音问题,B班没有人出现发音问题。上述分析表明,不同的普通话学习者会有自己特定的学习问题。

教学结束时进行学生反馈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反映。一共发放17份问卷,收回了16份。从学生对教学五个方面的总体评价看,学生对普通话教学总体上是满意的(见表1)。对教学给予积极评价的占到93.75%。

表1:学生对普通话教学的反馈

问题评价

低123高4不知道

你习惯学校老师的上课方式吗?----79--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是否给你足够的指导?----115--

老师纠正语音问题的方法对你有没有帮助?--286--

口语课时,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否具有互动性(interactive)、能否调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187--

小计--54431--

百分比--6.25%55%38.75%--

(注:表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是学生评价时使用的词语,评价划分为四个等级:很低、比较低、比较高、很高。)

学生也对改进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你对学校的普通话教学有什么想法、意见或建议,请如实写出来。这将有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谢谢!”学生的主要意见比较集中:第一是要缩小班级规模,以10人以下为好,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说话,获得老师更多的个别指导;第二是要更新课本,因为课本是1997年出版的,实在太陈旧了。此外,也有学生建议再增加课堂小测试,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

四、教学实验的实施

(一)概述

(二)更新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调整与补充

普通话口语课的现有教材在功能项目选取与排列、语音训练内容的编排等方面还是很经典的(程相文,1996)。最重大的问题是由于出版年代较早,教材内容显得过于陈旧,未能反映中国社会的现状。鉴于此,教学实验一方面保留了部分交际功能会话及课文朗读、语音练习等;另一方面增加了社会热点话题讨论,作为语音训练的一种更具现实性的方式也推出了社会热点主题词语。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去了解中国内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这一部分涉及的主要交际功能包括:打招呼、问候;约会、邀请;打算、愿望;建议;询问;称赞、夸奖;劝慰、禁阻;欢迎、感谢。此外,还准备了若干备选交际功能同意、反对;推测;喜欢、厌恶;委托、承诺;道歉。为了更好地突显一定的交际功能,我们也对交际会话和课文进行了调整,比如:问路、购物。

教学要点一方面体现在话语内容与话语形式上。就话语内容而言,口语表达有时具有相对固定的表达形式,也就是说表达形式具有模式化特征,比如在询问姓名时可使用“你姓什么、你叫什么名字、您贵姓、您怎么称呼”等。

另一方面,教学要点也体现在表达风格上,具体体现在:(1)表达语域(register)与文体风格(style),比如正式(formal)或者随意(casual)等;(2)表达语气之强式与弱式;(3)询问策略之委婉与直白。

在学生掌握基本交际功能、并打下一定语音基础的同时,教学实验重点在于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要求表达内容中心突出,层次分明,逻辑严密,首尾呼应。我们通过经典范文与学生自己的范文来展示具体表达技巧,比如首尾呼应等问题。

(2)要求表达形式语法正确、词语恰当、语音标准,语速适中、语流自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表达中的语音技巧等,我们也补充了一些最常见的语音要点,比如表达手段的运用可以包括语音手段、词汇手段、语法手段,表达中义群的掌握等。

(3)要求语言口语化,减少或避免欧化长句,多使用短句;尤其针对粤语背景的学生,特别提醒注意普(通话)粤(语)的语法差异以及词语差异。

3.以正音为核心的语音强化训练

(1)以纠正学生语音缺陷为主的诊断与纠音练习,是基于对以往的粤语背景学生的常见语音问题设计的,并且给出了鉴别学生发某个音素或者某组音素的字表与词表,比如声调、声母“n”和“l”等。

(2)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主的阅读训练,针对不同语音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材料,还具有一定的发音问题鉴别功能。比如普通话测试朗读作品53号等。

(3)以提高学生掌握表达、阅读时的节奏感为主要目的的故事朗读训练,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节奏,并且主动利用节奏的快慢、舒缓等实现特定的表达功能,比如古诗词朗诵等。

(三)改进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在既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课上和课外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实施有针对性的、阶段性的诊断、反馈、强化教学方式。教学实验将语音学习融入日常的口语课中,并在互动式的口语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语音问题给予全方位的反馈与指导。我们主要通过课外的阶段性测试与课上的实践性任务对学生的语音学习进行诊断、反馈、强化。

1.阶段性的课外诊断测试

首先,在开课后的第一个星期内做诊断测试A,主要目的是甄别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的能力,测试对象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含轻声)、语调等,测试方式包括朗读单字、双音词以及简单句子等。

通过诊断测试可以总结粤语背景学生的普遍性问题以及个别学生的突出问题,再根据学生实际语言水平与具体发音情况有所选择地进行反馈,还可以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通过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反馈让学生尽早适应教学方式、明确自身的突出问题。比如,通过测试A发现,个别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海外,从未接受过正规的汉语拼音方案的培训;为此,我们给学生提供了常用汉字表、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对照等资料,帮助学生找到快速学好拼音的方法,比如利用拼音输入汉字等练习。

此外,为更及时、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学习开始,利用问卷调查学生的学习背景信息,包括个人所学专业或所从事工作的具体业务,个人兴趣爱好或今后就业意向,是否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普通话培训,近期是否有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意向等。教师尽快了解学生个体的以往语言经历、学习目标等,制定、调整教学的总体计划、细节安排。

其次,在5~6周之际做诊断测试B,主要目的是全面评估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了解学生前四周学习的效果。阶段性诊断式测试综合考察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包括朗读双音词、多音词以及复杂句子等。

通过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诊断式测试B,教师既要总结普遍性问题,也要重点分析每个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即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对教学的反馈,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对每个学生都进行个别反馈,并且提出改进建议、适当给予具体指导,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激发学生潜在的能量,也便于在有需要时调整教学安排。

在学习指导之外,还要注意学习态度、信心等个人因素。比如对于语音学习困难较大的个别学生给予个别指导,主要问题是平卷舌“s”“sh”等声母不能听辨,“j、q、x”组声母不能正确发出等,这样就使得语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本能跟上全班的水平,也避免了这样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放弃学习。

最后,在学习结束时进行成绩测试,考察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可以作为学习的最后结果,也可以与之前的普通话培训12周班的学生做横向对照,并以成绩测试来全面衡量教学总体效果。由于测试试卷内容相同,授课内容相同,只是教学方法有所不同。

测试试卷包括两种,诊断测试用的试卷A、B与结课时的成绩测试试卷。测试内容来自《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2004)、《汉语普通话教程(口语课本)》(张辉,1997)、《汉语普通话教程(语音课本)》(刘广徽,1997)。诊断测试项目包括朗读字、词、句子等。成绩测试项目还增加了“就所给话题说一段话”。

2.课堂上的实践性任务

在教学实验的不同阶段为学生布置课堂上完成的阶段性语音实践任务。教师不但在课堂上有即时性讲评,而且在课外进行个别指导,指出问题,提出具体改正手段。此外,在此后的教学中还不断地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与强化。

学生的阶段性语音实践任务包括:第一阶段为1~4周,语音学习侧重字、词,练习寓于课上口语学习中。第二阶段为5~8周,语音学习侧重句、段。课上口语学习中增加专门的短文阅读练习。短文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基于课文改写的段落。在学生同意下利用录音设备记录,以免增加学生压力,也便于课外给予学生反馈。第三阶段为9~12周,语音学习侧重成段表达的自然、流畅。课上口语学习中,增加学生自己选定题目并可以事先做一定准备的自由表达练习。在学生同意下,实验课对学生的课上自由表达练习进行录音,或者辅以录像,以便对学生进一步做语音指导。课上自由表达练习题目主要来自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的话题,对学生的要求同样参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

3.反馈

从普通话培训的教学手段看,现有的以口耳为媒介的教学手段在课上可以给予学生即时的指导,但是,学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并不能保留到下课后的练习中,也不利于学生在不断进步中进行回顾式总结。

(四)转变教学理念

本研究的普通话口语实验课在课内和课外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阶段性的、有针对性的诊断、反馈、强化教学手段,提高粤语等方言背景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水平;与此同时,通过在教学中适当地融入语音学理论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自我纠正的自学能力,探索出了以学生为主的普通话教学的互动模式,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

(本研究获得北京语言大学项目“普通话口语”[项目编号:D100204]的资助,特致谢意。)

[1]程相文.论《汉语普通话教程》的总体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

究,1996,(3).

[2]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

实施纲要[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韩玉华.香港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中几种常见的偏误分析

[J].语言文字应用,2006,(3).

[4]韩玉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香港人普通话中的词汇偏误问

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7,(3).

[5]李明,石佩雯.汉语普通话语音辨正[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

版社,1986.

[6]李行德.广州话元音的音值及长短对立[J].方言,1985,(1).

[7]林露.粤方言背景学习者普通话声调习得的实验研究及教学对策

[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刘广徽.普通话培训教程·语音课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

学出版社,1997.

[9]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1.

[10]张辉.汉语普通话教程·口语课本(1)[M].北京:北京语言大

[11]朱彤,张辉.汉语普通话教程·口语课本(2)[M].北京:北京

语言大学出版社,1998.

[12]港人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15年增加65倍,2011年5月31日下载自:

【关键词】音标教学调查分析拼读记忆单词

音标作为语音教学的基础,与语言其他方面的技能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提高语言整体水平的关键。然而,纵观义务教育阶段,音标教学却一直是整个英语教学环节中最薄弱的一环。一方面,从课程标准到教参教材,均没有系统教授音标的要求和教学安排,另一方面,传统的词汇学习由于缺乏音标的参与,主要靠强学强记,面对初中日益增加的词汇量,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倍受打击。2011年始,广东中考英语口语引入“语音测试”环节,其中根据音标拼读单词一题被绝大多数学生视为难点。今年该题型更通过独立设置和提高分值来进一步强化音标知识的掌握,但学生的测试结果同样差强人意。这些都引发了教师对本阶段音标教学的思考,而作为教学双边之一的学生,笔者以为,其当下的实际学习情况或许能为教学决策提供另一种参考文本。基于上述原因,我设计并开展了如下问卷调查活动。

一、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选取我校初二升初三的四个普通班,共计172名学生进行问卷。考虑到该阶段的学生将近完成初中英语学习,其经历能比较初中与小学两阶段的学习,且即将面临中考口语,更有学习和提高该知识的紧迫性;此外,这部分学生升初三时进行了平行分班,具有“以点带面”的先决条件。

二、调查方式

三、调查内容

初中生音标知识情况调查。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4.1从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英语成绩看,各分数段均有包括,与优秀生人数相比,中下生的比例增加(占75%),总体呈头小尾大的“棒槌”结构,成绩下滑趋势明显。

新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任务的描述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音标作为语音学习的基础,是解决拼读和记忆单词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教师应在“英语学习之始”教授音标知识,同时自始自终“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发挥其在语言发展技能中的重要作用。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关键词:语感;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直觉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巨大,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也越来越具有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把目光投向中国,希望在这里寻找人生的机遇。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汉语的潮流,促进了我国的对外汉语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语感培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实现教学目的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汉语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根本的指导思想,而培养学生语感、加强语感训练是对外汉语教学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语感是人们在长期使用一种语言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它是一种语言直觉,是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对语言形式的正误做出判断的能力。语感在我们习得母语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语感同样是灵魂。在第二语言学习理论模式中,加拿大语言学家Bialystok将外语习得者的语言知识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其中隐性语言知识指的是存在于学习者潜意识层中内化了的语言知识,学习者虽不一定能将其清晰地表达出来,但能不假思索流利地使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语感。

二、第二语言语感形成的不同阶段

在二语教学中,学生的语感是分不同阶段的,是一个逐步建立的过程,作为教师要能够判断学生处于语感形成的哪个阶段,给予正确的指导,以促成下一个阶段的到来。笔者把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经过初期的语言接触,学生掌握了改语言的语音和基础词汇,对该语言的认识还处在一个词一个词对应母语翻译的阶段,该阶段还没有形成语感,因为语感实在语言使用中获得和体现的。但是这一阶段又是形成语感的毕竟阶段,即所谓的入门。

第二阶段,学生的词汇量继续增加,同时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语法点,在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先把意念转换成母语句子,再通过心译,逐词地转换成英语句子,这个阶段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也大部分二语习得者最容易止步不前的阶段,包括很多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十几年,最终还是停留在该阶段。

第三阶段,学生通过语法体系的逐步完善,词汇量的进一步增加,通过大量的阅读和一些典型句型的背诵积累,可以不需要通过心译而运用英语的规则组织句子。语感已经呼之

欲出。

在教学中想使学生顺利到达第四阶段,培养其汉语语感,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针对每一阶段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出该阶段的教学难点和适当的训练方法。

三、语感在不同阶段的训练方法

(一)入门阶段

在学生接触语言的初期,也就是在入门阶段,笔者认为,语音是教学的关键和重点。因为语言是音意结合的系统,形成正确的发音即获得良好的语音感对学生的听力以及口语表达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为语言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不良的发音习惯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引起一系列恶劣的连锁反应。所以第一步是把好语音关。

在这个阶段可以采用试听教学法,播放标准的汉语拼音、单个元音和辅音的读法,通过图示让学生了解发音的具体口型和舌头位置,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多加练习。根据吕叔湘先生对语感的分类,语音感也是语感的组成部分,因此通过语音教学渗透语感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在接触语言的初级阶段,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而大量枯燥的语音训练又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降低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该阶段要注意训练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可以通过游戏和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课堂小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字母和音标的教学中,为了让让学生注意音标发音的细微差别,可以将近音字母编成绕口令,希望通过绕口令和谐的音调、较快的节奏绐学生谈美的感受,自然施渗透语感。还可以设计游戏,如教师在课前准备迷宫图,加入要练习的声母或者韵母,教师按照走出迷宫的顺序读出声母,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声母做出正确的标记。

(二)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过渡期间

这一阶段是语感能否形成的关键期,把握住了这个关键期,二语学习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笔者认为在这一阶段的训练可以从听力和阅读两方面来加强训练。从语言的输出和输入功能来说,听和读都属于语言的输入。由于在这一阶段,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还较低,因此需要积累丰富的汉语感性材料,通过记忆―模仿―练习,从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听”是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过程,和其相对的“说”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笔者认为“听”是“说”的基础,在语言交际中,先能听懂而后才能表达自我。

美国语言学家里弗斯和坦柏利就曾经对听说在人类的言语交际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作过大量的实验调查研究,他们以英语为母语的成年人为对象做出的分析结果是听占据了45%,而说则占据了30%,在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听”所占的比重更大。因此,听既是人类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加强听力联系是学习语言、获得语感最有效的方法。为此,不断地强化外国学生的汉语听力训练就成了培养他们汉语语感的重要

一环。

在听力训练的初级阶段,由于外国学生对汉语的感觉比较迟缓,捕捉汉语信息的能力较差,可能一句话只能抓住个别熟悉的词汇和表达,无法理解完整的意义。或者要把听到的汉语进行认真地分析,即先把它们分解成词和词组,接着综合成句子,在经过心译后才能理解说话者的含义,整个过程费时而吃力。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抓住关键词,练习所用的句子应该是短句,简单易懂,而且要反复训练,逐渐增加

难度。

举个简单的例子,传话游戏,教师说一句简单的话悄悄告诉一个学生,该学生再悄悄告诉另一个同学,大概传5个人左右,让最后一位同学说出他所听到的内容。类似这种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对于训练学生捕捉信息和记忆信息能力很有帮助,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加大传话中的信息量;另外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还可通过一些绕口令的方法来训练他们对汉语语音的敏感度。由于趣味性教学的运用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唤起他们用汉语表达思想的愿望,无形之中就能增强他们的汉语语感。

阅读也是提高语言材料储备的有效方法,特别是诵读。诵读教学在我国古代被广泛采用。昔日幼童启蒙时背的百家姓、千字文的做法其实也是一种语感训练,中国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中国历来重视诵读的教学方法,中国传统的直觉思维方式是语感教学的思维基础。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熟读”实际上就是储存语言信息。“熟读成诵”是储存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朗读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学生读多了、背多了也就自然而然地加强了汉语的语感,提高了汉语表达能力。

四、在汉语学习的第三阶段

学生要积累丰富的语言感性材料,要进行大量的浸润式的语言操练,因此老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例如可以利用中文原声歌曲、原声电影来营造真实的语言氛围。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听和学唱汉语歌曲、观看中国电影,使学生沉浸于汉语歌曲和电影所营造的地道的、真实的、汉语语境之中,让他们自觉地去找感觉、去受感染。

在播放歌曲和电影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揣摩、去感觉自已的发音与地道的汉语发音的区别。在语调方面教师要让学生逐渐领悟如何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上的波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地道的日常用语和习惯用语。教师要启发学生去感知歌曲和电影所折射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受到熏陶、收获知识、扩大视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又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这样形成的语感才是丰满的。让学生自己用眼观察,用耳捕捉语言信息,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学生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也为进行语感训练创造了最佳条件。

五、在语感形成的第四阶段向最高阶段的过渡过程

阅读依旧是起到关键作用,但在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要比之前阶段的要求高得多。在阅读的广度上,我们知道文字能够打破时空界限,传承文化的血脉,中华文化灿烂辉煌的五千年,包含了太多值得去理解和探求的内涵。因此,汉语中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底蕴需要学生去用心体会和理解。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在头脑中想象出画面感,再展示多媒体等直观材料,让学生将文字和多媒体画面或实物相对照,从而找出自己对某词句理解的偏差或情感体验的不足,再去阅读文字,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意思、情味。

为了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直观性的了解,除了在课堂上播放影视纪录片以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接触灿烂绚丽的中国文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开展游学活动或者语言实习,使学生亲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化的精美与博大。例如可以带学生去民俗博物馆,感受民间的传统文化,了解如剪纸、陶艺、糖人等民间艺术形式,再将所看所感写成日记。还可以带学生去听中古传统曲艺,如相声、京剧。前者可以使留学生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体会什么是言外之意,体会什么是中国式幽默。

任何一种能力,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言交际能力和汉语言表达能力也只有在训练中才能实现,所以多角度、全方位培养语感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

语言教学目的在于培养使用所学语言的人。它不同于语言学教学。语言教学在于培养语言表达者,语言学教学在于培养语言学研究者。对外汉语教学要通过感受、学习、积累汉语言材料,学会正确运用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只有强调和注重语感的培养,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六、结语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语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语感的定义、地位和培养语感的途径更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尽管如此,语感培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略的,应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和进一步的

研讨。

[1]LydaE.Lapalombarn.转换生成语法简明教程:乔姆斯基语言理论介绍[M].黑龙江大学科研处,1983.

[2]钱珍.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感[J].文学教育(上),2008,(12).

[3]王培光.语言教学中的语感因素[J].语言与教学,1999,(3).

[4]汤富华.感觉语感的感觉――语感还是直觉[J].外语学刊,2010,(3).

[5]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国家汉办,1996.

[7]刘询.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8]赵春利,杨才英.对外汉语教学初级语感培养的原则[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1).

[9]周健.第二语言教学应以培养语感为导向[J].语言与翻译(汉文),2003,(1).

[10]HymesD.H..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SociolinguisticsSelectedReadings.1971.

[11]王尚文.语感论(修订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2]SternHHFundamentalConceptsofLanguageTeaching[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THE END
1.如果把猫的胡子给剪掉,会发生什么?结果可能让你意想不到!女人独自在家里洗澡,却发现有陌生人闯入,最后完美反杀歹徒 憨憨哥说电影 360跟贴 打开APP “有钱能使鬼推磨”系列:只要你多金又有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清晨剪搞笑配音 1331跟贴 打开APP 这个降央卓玛很有意思,多次侵权刀郎而且屡教不改 北京作家编剧肥猪满圈 696跟贴 打开APP 伊能静吐槽张菲,是靠费玉清吃饭...https://m.163.com/v/video/VMF56BNDT.html
2.杜宾犬不剪耳朵会怎么样?杜宾犬不剪耳朵就不能立耳,纯种杜宾犬的耳朵是往下折的,如果想让杜宾犬成年之后能立耳,就必须要通过剪耳的方式去立耳定型。折耳的主要影响是听力不够好,而且耳朵不透气,容易滋生细菌,继而引起耳螨、耳炎之类的耳道疾病。给杜宾犬剪耳之后要注意做好术后护理,尽量不要https://www.isdpp.com/issue-18156.html
3.油耳朵会聋吗对生活和听力有影响吗39问医生油耳朵一般不会导致耳聋,但如果出现耵聍栓塞或其他并发症,则可能会影响听力。正常情况下,耳道中的分泌物会被耳道自行排出,不会对听力产生影响。而油耳朵是指耳道内分泌物较为湿润、粘稠,容易形成耵聍栓塞,从而导致听力下降。若及时清理,通常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耳道炎症甚至耳聋。如果患者存在外...https://wapask-mip.39.net/bdsshz/question/106992841.html
4.小耳畸形对听力有影响吗语音科普小耳畸形对听力是否会有影响,取决于小耳畸形的严重程度。如果是轻度的小耳畸形,也就是说患者的畸形部位通常仅表现在耳廓,但是外耳道、内耳以及各类听力器官并没有异常改变,则听力一般是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https://www.xinglinpukang.com/audio/24098949.html
1.狗狗裁耳注意事项(让你的宠物降无忧)养宠技巧耳朵裁剪手术有可能造成一些副作用,如疼痛、肿胀、发热等,需要及时就医。 十:关注狗狗的反应 手术后的狗狗需要特别的关心和关注,要注意是否有不适感、是否正常进食、是否精神抖擞等。 十一:耳朵裁剪对听力的影响 据相关研究,部分犬只经过耳朵裁剪后,听力水平会发生变化,但影响较小,而且大多数会逐渐适应。 https://www.pettb.cn/article-26776-1.html
2.小狗耳朵进水怎么办你说的应该是有些耳炎,感染了耳螨、耳炎的猫咪,耳道内就会伴有分泌物,并且会出现抓挠耳朵,甩头的情况!严重了会影响走路,如果耳垢较多,最好先把耳道清洁干净,然后可以用耳净康来治疗,对耳螨、耳炎都有比较好的效果。 猫耳朵进水了怎么办? 建议去找兽医处理下,以免影响猫咪耳朵的听力 ...http://m.boqii.com/article/243539.html
3.讨论新手养狗必看!关于狗狗的几种畸形审美一般塌耳会比立耳更容易脏,所有品种的狗狗都是这样的。杜宾剪耳是因为杜宾是工作犬,剪耳好像是听力会更灵敏?犬赛上的杜宾也都是剪耳,不清楚到底是要求的还是怎样。 赞 回应 豆瓣煮鱼 2022-05-20 17:18:15 好帖!有没有姐妹给我解惑,之前看说杜宾耳朵如果不立耳的话,很容易生耳病是真假 赞 回应 再也...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7184445/
4.庄园形堂今日正确答案最新小鸡答案支付宝今天最新汇总(2...小鸡宝宝考考你:以下哪种动物会飞?蜣螂 【12.28】 当你站在南极点,其他方向对你来说都是?北方 猜猜以下哪道美食属于淮扬菜?蟹粉狮子头 【12.27】 猜一猜:以下哪种哺乳动物会飞?蝙蝠 电动车长时间不骑,会影响电池寿命吗?会有影响 【12.26】 想要做出漂亮的咖啡拉花,用哪种牛奶更合适?全脂牛奶 ...https://app.ali213.net/gl/562123_2.html
5.有关耳朵作文300字(通用86篇)动物学家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狐狸的耳朵,还有帮助散发体内能量的功能,有趣的,是在不同地区的狐狸,他们耳朵的大小会有明显的不同,生活在热带沙漠地区的狐狸耳朵最大,它们的俗名也叫做大耳狐,这样,有利于散发热量和降低体温,生活在温暖地区的狐狸,俗称赤狐,耳朵稍小一点,我生活在北极严寒地区的狐狸,俗称叫做北极狐,耳朵...https://www.ruiwen.com/zuowen/300zi/5176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