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徐州的耿某虽然年龄不大,但他饲养的“英短澄迈”屡次获得各级大奖,这让他在英短猫饲养界名声大噪。可是去年七八月份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声望严重受损。
按照先前的约定,耿某将货款转给了马某,马某也不含糊,立刻按照耿某提供的客户地址发货,并为耿某提供了10万余元的赞助费。
可是耿某很快就收到了客户反馈的坏消息:家中的宠物猫在食用了马某销售的猫粮后出现各种病状,严重者甚至死亡。有人拿着猫粮到当地专柜进行鉴定才发现,马某销售的猫粮系假货!
嫌疑人投案但不认罪
辗转多地查出真相
办案民警迎难而上,首先拷贝了马某所有的销售路径,但是由于马某已经将快递资料全部销毁,要从浩如烟海的后台资料中找到马某的可疑信息如同大海捞针。半个月过去了,案件还是一点进展都没有。
就在案件陷入困境的时候,一个细节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在马某银行流水中,警方发现有一个来自上海的银行卡号,马某多次给这个账号打款,可是不见这个账号给马某汇款。负责侦办此案的民警刘兆强说,只有进没有出,很有可能是马某从这个账户进货。而经过调查,果然证实了警方的猜想,这个银行账号的所有者是一家国内的宠物食品公司。工作组迅速奔赴上海,在这家宠物食品公司的账务流水中发现,他们与马某的交易量很大,都是上百万上千万的交易量。警方分析研判,这应该就是马某“进口”猫粮的地方。
接着,办案人员往返上海的松江区、奉贤区、闵行区、杨浦区,将几百家物流快递公司与之前网络比对的物流快递公司进行筛选。很快,专案组在上海警方的配合下在某物流中心发现了尚未卖出去的假冒原装进口品牌猫粮400余件。随后警方顺藤摸瓜,又在其他物流中心发现了马某的加工、销售窝点,在仓库内查获了已经包装好的猫粮五吨。
就在警方找到马某分散在各大物流中心的窝点时,又有重大突破,在一家物流中心的电脑中将被马某删除的发往全国各地的物流资料复原,马某在网上销售假冒猫粮从上海发往全国各地的物流信息清晰可见。原材料以及分装销售的证据全部固定了,可是包装袋又是从何而来呢?在对马某分装假冒猫粮的物流中心进行深入调查时,办案民警发现一张退货单,经过仔细辨认,是马某退换包装袋的退换单。原来在一批包装袋上,印刷的英文出现了错误,马某要将印错的包装袋返回厂家。循线追踪,办案民警最终在青岛某工业园区找到了生产假冒猫粮包装袋的工厂,并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顺利将工厂负责人刘某抓获。
2016年10月24日上午,美国玛氏公司总法律顾问一行5人等对云龙分局在保护企业权益方面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就表示感谢,并代表玛氏公司向云龙分局送上了“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发展”的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