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网友表示,高中时家里养了一只白猫,一岁多,有天放学回家发现,猫咪开始不吃不喝了,肚子也鼓鼓的。
情况持续了好几天,才带去看医生,医生说是因为肠胃里堆积了毛球,需要喂点药观察一下……
这就是令全天下铲屎官崩溃绝望的猫咪毛球症导致的一桩悲剧。
猫的毛球症是指猫咪吞食的被毛不能顺利排出体外而滞留在消化道内的情况。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很多铲屎官们家里的猫都开始疯狂掉毛了!
猫咪的舌头有个特点,就是上面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像刷子一样的倒刺,这些倒刺既可以用来帮助猫咪舔食,又可以用来梳理自己的毛发。
由于猫咪经常舔自己的毛,倒刺就会带上很多脱落的浮毛进入猫咪的胃部。
猫毛发的主要结构成分是一种不易消化角蛋白。所以部分被摄入的毛发会通过肠道随粪便排出;但多数成团的毛球,无法通过胃幽门,就会在胃里堆积,形成毛球,被呕吐出来。
因此对大多数猫咪来说,偶尔呕吐一个毛球是正常的。
如果猫咪无法将毛球正常吐出,就会导致所谓的毛球症,大量的毛球会阻塞消化道,使猫咪的精神不振、食欲不佳,严重的还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
只要猫咪的食欲、精神及吐出的毛球无异常,通常就无需担心。
但若疑似异常,家长就可排查是否存在以下原因:
①>>因压力、应激导致的过度舔毛,增加被毛吞入量,导致毛球症发生。
②>>感染跳蚤等寄生虫、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炎症,导致皮肤瘙痒过度舔毛。
③>>猫咪吞入的少量被毛,可通过蠕动的肠道,作为粪便被排出体外,但如果肠蠕动不足,被毛就不能顺畅排出,引发肠梗阻。
④>>一旦消化系统有某种基础疾病,正常的排出过程就会被阻碍,都可能引发毛球排出异常。如胃积食、肠动力不足、炎性肠病等。
①>>经常帮猫咪梳毛
经常帮猫咪按摩和梳理毛发,虽不能减少猫咪掉毛量,但能有效减少猫咪吞入的毛量。
建议主人每天给猫咪进行一次梳理工作,对于长毛猫或者处在脱毛期的猫,梳理更要频繁。
给猫咪梳毛是日常养护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预防毛球症的方法。
②>>食用猫草
由于猫咪是比较宅的动物,主人又很少带它出门,所以养猫的主人不妨在家里种一些猫草。
日常种植使用的猫草多为大麦、小麦及燕麦苗。
猫咪食入猫草后,在胃里与被毛相互缠绕,有助于形成毛发团。这种团块比单纯的毛球团更疏散,更利于呕吐排出。
猫咪通常会主动食入猫草,刺激促进呕吐,预防毛球症。
③>>给猫猫喂食化毛膏
化毛膏起到润滑的作用,可以有效软化毛球,防止猫毛在体内形成团,让猫咪把毛球顺利排出肠道。
养成定期喂食化毛膏的习惯,能够避免猫咪出现呕吐的症状,让铲屎官少操心。
.
无论是长期压力下的过度舔毛,还是寄生虫等引发的皮肤病、胃肠道疾病,都是毛球症的重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