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河北省委员会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牛俗语的典故趣义
王志成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和愿望,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2021年是农历牛年,牛年话牛,牛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整理了一些有关牛的俗语,希望能丰富您的牛年语言,为您带来知识与乐趣。
初生牛犊不怕虎
该俗语比喻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汗牛充栋”漫画常指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九牛二虎之力
该俗语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语言场合。
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该俗语又指充栋汗牛。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
该俗语义释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
牛鼻上穿绳,哪里情愿
该俗语比喻很不愿意。
牛不吃水强按头
该俗语比喻强迫人做不愿做的事。
牛不饮水不按头
该俗语比喻不能强制别人做不愿做的事情。
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该俗语比喻人缺乏自知之明。
牛犊子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该俗语指受某种条件限制,有力气也使不出来。
牛耕田,马吃谷
该俗语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
牛吃青草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
该俗语指各人有各人的福分。
牛圈里头伸,进马嘴来了
该俗语指多余,让人不要多嘴。
牛口里的草,扯不出来
该俗语比喻难以得到一句实话,也泛指事情难以办到。
牛栏里关猫
该俗语比喻采取的防御措施漏洞太大,一点儿也不顶用。
牛毛细雨,点点入地
该俗语指细雨随下随渗入泥土。比喻扎实、深入。
牛即戴嵩,马即韩干,鹤即杜荀,象即章得
该俗语形容毫无鉴赏能力,牵强附会,不懂装懂。唐代戴嵩、韩干、杜荀鹤和宋代章得象皆以书画闻名,一些浅陋的人见牛就以为是戴嵩的作品,见马就以为是韩干的作品,见鹤就以为是杜荀鹤的作品,见象就以为是章得象的作品。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
该俗语指不凭空说大话,要看真本事。
牛皮不做灯笼
该俗语指牛皮做成的灯笼不能照亮,比喻不受蒙蔽。
牛皮灯笼肚里亮
该俗语指用牛皮做的灯笼,外面不亮里头亮。比喻心里明白。
牛皮唬不倒人,草深掩不住苗
该俗语指说大话吓不倒人,杂草虽多(总要除掉),盖不过禾苗。比喻光说大话没有用,以实际行动做出来才算。
牛身上拔了一根毛
该俗语指虚数,形容多。从好多牛身上拔去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
牛食如浇,羊食如烧
该俗语比喻牛吃过的田禾苗,如同水粪浇过一样长得更茂;羊吃过的却像火烧过一样难再生长。
牛套马,累死俩
该俗语中“套”指套车;指一快一慢,互相牵掣。比喻做事难以合作。
牛头不对马嘴
该俗语比喻胡拉乱扯,二者毫不相干。
风马牛不相及
该俗语表示互不相干。
牛头不烂,多费柴炭
该俗语比喻遇到难办的事,要多下功夫。
牛头高,马头高
该俗语比喻互相争高低,各不相让。
牛无力拉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该俗语比喻牛没有力气拉起耙来歪歪斜斜,人没有理了说话就会不正直。
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
该俗语指牛的眼看到人高大,狗的眼看到人低小。比喻势利,小看人。
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
该俗语比喻对手再强也会有办法制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该诗句表示对敌人坚强不屈,怒目而视,而对人民却甘心像牛一样俯首听命。形容革命者爱憎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