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手巧织围巾》是小学五年级《劳动实践指导手册》里第36页至第45页活动6
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关于编织品的一些基本的编织知识和安全知识,
并让学生尝试动手织围巾,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过程中,学会织围巾的起针、正针、收针等主
要过程。学生在劳动中学会与同学合作,并体验踏实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同时在学生的动手
实践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编织文化,帮助学生理解人类在劳动中创造文明的劳动意义,培养
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体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
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导纲要的精神: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
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
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迈入了高年段的学习,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
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但是现在不少家
庭对孩子比较娇惯,因此学生大多数都缺乏劳动意识及劳动经验,特别是织围巾这类具体的
手工操作劳动,是学生比较陌生的领域,而且织围巾动作精细要求度高,对于活泼好动的孩
子来说具备一定的挑战,因此,课上,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巧妙利用多媒体
动态展示细节的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帮助学生领会具体的动作要领。同时,激发
学生的探究兴趣,再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相互补充,帮助学生探寻编织规
律,从而学会编织,帮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编织文化,帮助学生理解人类在劳动中创
造文明的劳动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三、教学目标】
1.创设学校大队部倡导重阳节织围巾探望老人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织围巾的热情,通
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关于编织品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尝试织围巾,学会织围巾的起针、正
针、收针等主要过程。
2.体验与经历织围巾的起针、正针、收针等主要过程,与同学合作,一起动手织围巾。
1
3.通过重阳节的情境渗透关爱老人的德育教育,同时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渗透中华民族
传统编织文化,帮助学生理解人类在劳动中创造文明的劳动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
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动手织围巾,领悟织围巾的关键细节,渗透传统文化、劳动文化教育。
:
教学难点动手实践学习织围巾的起针、正针、收针过程。
【五、课前准备】
2、学生准备:课本、毛线、棒针、小皮筋。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织围巾这一劳动主题
【示图】创设情境,谈话导入重阳节快到了,学校少先队大队号召我们把自己
1.PPT:
亲手织的围巾作为礼物,为老人们送温暖,这么有意义的活动,你们想参与吗?
师你们会织围巾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织围巾吧。【板书课题:心灵手巧织
2.:
围巾】
活动二:劳动准备:了解和认识织围巾的编织材料和工具。
师:你知道编织一样东西需要准备哪些物件呢?
【示图】编织材料和工具:毛线和棒针
PPT
了解毛线【示图】:粗棉线、扁平线、细棉线、绒绒线、檀茗、丝绒线
1.PPT
2
了解棒针【示图】:毛衣针有不同的材质,有竹制的、木制的、金属的和亚克力的,
2.PPT
它们的粗细不一样。同时,【示图】安全小提示,渗透安全防范意识。
活动三:劳动过程:学习织围巾
(1)起针:起针分两步
①第一步:先打一个活结【PPT示图】
②第二步:第二针、第三针起针【PPT示图】并小贴士提示
3
播放起针视频学习并强调动作要领:插、绕、挑、穿并完善板书
学生动手尝试
(2)正针:正针的编织方法,是一种最简单又最重要的基本针法。
4
播放正针视频学习并强调动作要领:插、绕、挑、脱并完善板书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