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屋,一人,一猫;有人把自己与爱猫的私房照晒上网;有人唤猫咪为心肝宝贝乖囡囡;但同时,有人深更半夜偷猫贩猫;有人麻木而熟练地屠猫;有人餐馆街头大快朵颐。
就算是在今年3月份公布的《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针对社会上食用猫、犬引发矛盾现象,也仅仅是采取各地根据本地风俗情况来灵活处理的方法。就目前的法律背景下,部分人群的意见并不能代表民意,把一部分人的想法强加给所有人是不合理的。然而,当吃猫演变为一条利益牵扯的产业链,当这地下生意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威胁到了社会公共安全,那它就是彻彻底底的违法行为。
偷猫—运猫—屠猫—贩猫—吃猫,从始至终,各个环节都存在非法行为的吃猫产业链还真不是一般黑。
一晚10点左右,正在巡逻的吴阿姨发现两个40来岁的中年男子开着电瓶车进入小区,鬼鬼祟祟行径可疑,经验丰富的吴阿姨不动声色地不时观察他们的举动。直到深夜12点半,这两个来路不明的男子开始在草丛中放置铁笼,这种专门用来捕猫的铁笼子里拴着一只麻雀,作为引诱猫进笼的诱饵,“这些麻雀都是被他们拴住鼻孔的,如果拴翅膀,麻雀还是会挣脱的。”当晚在场的志愿者晴天噜噜对偷猫者对麻雀的暴力同样十分痛恨,据她回忆,当时吴阿姨发现了铁笼子后就召集了小区里的一些志愿者和热心民众,大约有十多人,偷猫者这才灰溜溜地被赶走了,走时还扬言要去找人来报复。
吴阿姨现在已经把巡逻的范围扩大到了其他几个小区,她一直坚持打击偷猫者,并深信她所救的猫咪们能保佑她。
运输:无证或伪造文件
已有十年流浪猫狗救助经验的苏州志愿者朱茜目前持有三张卫生许可证,都是救助流浪猫狗的志愿者们在最近一年的截猫行动中搜集到的。
借助“宠物联盟”等网络信息平台,各地志愿者们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打击猫贩的力度得到升级。他们在安徽、江苏等地都截过猫车,有时收效甚微,猫贩子和猫车还是会被公安放行,但也有多次志愿者们获得胜利,猫咪当场获救。截猫队伍中还会有一些带着报失证明的猫失主们,有的当场就在猫车中找到了自家被偷去的猫咪。
屠宰:私宰私杀“小刀手”
广州市开平区有为数不少的猫肉馆,“发记猫肉馆”就是其中之一。艾未未工作室的郭可在拍摄吃猫产业链的纪录片时曾接触过里面的屠猫者,并用镜头记录下了很多真实得令人不敢相信的场景。“他们首先就是把猫敲晕,接着放血,然后放入脱毛器中脱毛,再是肢解,把头切下,用于煲汤,在广州是非常美味的一道菜,猫肠一般是他们自己吃,他们称味道很好。”郭可在讲述屠猫时显得粗略和急促,不知是他自己不忍再度回想起曾经亲眼目睹的镜头,还是不想让听者受到惊吓,抑或是两者皆有吧。
朱茜把私自宰杀猫咪的人称为“小刀手”,他们并不觉得宰杀猫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只是挣钱的一种方式,跟杀猪杀牛是一样的。但是在他们因不断重复而熟练的屠猫过程中,并没有法定的监控和检疫程序,农业部畜牧局称我国至今没有对猫、狗肉出台检疫标准,没有这类标准也就意味着不可能对猫狗或其肉制品有科学的检验,也就不能保证被食猫者吃进肚子里的猫肉是卫生无害的。
贩肉:伪装冒充欺瞒消费者
如果告诉你每个人都可能吃到过猫肉,千万不要觉得这是耸人听闻。郭可追踪发现上海江苏饭店旁的巷子是猫交易的集散地,被作为食物的猫大部分被发往广州这个据说日消耗2万只猫的庞大市场,而有些死猫或是体格没有那么令人满意的,就有可能被卖给打着卖羊肉兔肉旗号的小摊贩。在广州的芳村中市,郭可就发现有暗箱操作卖猫肉的商贩,一天能卖出十几只,一般标价19.8元一斤,在当地,这样的做法已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彼此心照不宣,但也有不能分辨猫肉兔肉而上当受骗的顾客,他们就“被”吃猫肉了。
在上海,也存在着“被”吃猫者。志愿者老克假装成一位餐馆老板,在上海农产品批发中心调查发现了其中猫腻。“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在那里,所有冰冻的兔肉都是猫肉”,老克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和他在冰库中拍到的照片证明他的调查结果。被猫肉冒充的兔肉卖价为5.5元/斤,而在富农网今年2月份发布的兔肉价格行情表中,冰冻兔肉的批价为11元/斤。
郭可称去掉了头尾,被开膛破肚的猫和兔子非常相像,很难分辨出来,而且猫肉与兔肉口感也很相似,只有资深食客才能吃得出兔肉比猫肉较为精细。
吃猫是否可以姑息,目前的法律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肯定的是,对于黑得让人难以置信的吃猫产业链难逃违法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