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背景之下,作为贯彻落实《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子方案,由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联合护理、药事管理质控中心制订《“夯实围术期感染防控,保障手术质量安全”专项行动(“感术”行动)实施方案》近期最新发布,其中,“术前皮肤准备合格率”纳入完成指标之一。
那么,作为围手术期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措施,如何有效进行术前皮肤清洁、如何正确去除毛发,同时又不增加手术部位感染(SSI)风险,是对外科医生、病区护士和感控人每个人面前的灵魂拷问!小编和大家一起来捋一捋到底该如何进行手术前皮肤准备。
一、术前皮肤准备的意义
手术这种有创操作毫无疑问会破坏皮肤黏膜屏障这个人体抵抗力的第一道防线,易使细菌进入体内引发感染。手术区域皮肤准备(简称备皮)是在不损伤皮肤完整性的前提下去除皮肤表面污垢及影响手术视野的毛发,清除手术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暂居菌,限制常居菌向手术切口部位移动,最大限度减少手术部位感染。
研究显示,通过彻底清洗手术部位皮肤(包括脐孔)和不剃毛备皮(只剪除影响手术操作的毛发)可减少皮肤表面携带菌数量,保护皮肤屏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防止细菌感染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同时具有省时、省力、降低费用和减少患者不适等作用。
重点:在不损伤皮肤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术区皮肤准备,可减少皮肤细菌数量,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重点:使用抗菌/非抗菌肥皂或其他抗菌剂进行淋浴或全身沐浴,不推荐对准备接受手术的患者去除毛发,如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三、“感术”行动对备皮的要求
(一)监测指标:术前皮肤准备合格率
(二)术前皮肤准备核查项目
四、术前皮肤准备方法
术前皮肤准备的原则:清洁为主,去毛为辅。
(一)皮肤清洁法:术前皮肤清洁准备包括全身沐浴和局部擦拭。
进行皮肤清洁的注意事项:
(二)除毛法: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无须去除毛发;若需要去除毛发,推荐使用电动剃毛器、剪刀或脱毛膏去除毛发,禁止使用刀片、剃刀刮除毛发。去除方法不当可增加皮肤的创伤、增加SSI发生的风险;在去除毛发的时机方面,手术前一日去除毛发与手术当天去除毛发对降低SSI发生率无明显差别。所以,选择手术前一日和手术当日去除毛发均可。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清除毛发的方法有:剃毛法、剪毛法、电动备皮器去毛法、脱毛法。
1、剃毛法:
传统的剃毛备皮法采用一次性备皮刀彻底清除手术部位所有毛发。皮肤表面的细菌主要寄居人体毛发根部,简单剔除表面毛发不仅无助于清除细菌,反而更容易造成肉眼不可见的手术区域皮肤损伤,为外界细菌进入体内建立通道或成为细菌繁殖的地方,更易导致患者术后切口感染。
2、剪毛法:
使用细齿剪刀剪除影响手术操作部位靠近皮肤表面的毛发,并留下约1mm长的残茬,不损伤皮肤。剪刀头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刀头应一用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毛发较浓密的部位使用剪刀剪除毛发较耗时,并且有划伤皮肤的风险,在国内推广应用不多。
3、电动剃毛器去毛法:
刀头不接触皮肤,使用双刃作用于毛发,留下大约0.5mm的发茬,可以有效去除手术部位毛发而不造成皮肤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4、脱毛法:
小结
【好课推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S].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
[2]陶一明,王志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指南(2017)》更新解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7):821-824.
[3]外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4]WorldHealthOrganization.Globalguidelinesforthepreventionofsurgicalsiteinfection[R].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6:1.
[5]王楠,陈斌,杜金闿,等.医院外科医生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5),2392-2396.
[6]吴秀文,张旭飞,阳怡羽,等.2018—2020年中国结直肠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现状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2,25(9):80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