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话练习:听了小白兔的话,小灰兔会怎样想,怎么做呢?同桌讨论,交流。
2.抽读生字。
3.读词语:嫩绿施肥除草搬运
饥饿挑担疑惑自豪
怀疑迷惑运气消除
捉虫实施蹦蹦跳跳
五、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运、送、挑、担。
2.词语:蹦蹦跳跳、嫩绿、饥饿、疑惑、自豪
教师的导学地位,我觉得应该是在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的把握上,在这里我体验到一些教学细节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多么重要。本课我抓住小白兔种菜的辛苦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苦,学生在我的范读中,在几个人表演常常种菜浇水、施肥、拔草、捉虫的细节中,我强调常常所表现出小白兔坚持不懈、辛勤劳动,才能收获。然后让学生写写划划,学生看到这个勤劳的小白兔想对他说写什么,学生在回答中也体验着劳动并不是很轻松的一件事。
22.对对子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初步了解一些对对子的一般规律,激发学习对对子的兴趣。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里的对对歌。
3.积累词语不少于8个,句子不少于两句。
4.有条件的班级可根据上联,选对1――2句下联。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课题
1.师生同做对对子游戏。
师:白日依山尽,生:黄河入海流。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师述:小朋友,刚才我们做的游戏名字叫对对子。
3.揭示课题:22对对子
4.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听课文录音,标上小节号。
2.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对子。
3.出示对对歌及对子
云对雾松对柏
雪对霜柳对杨
风和对日丽红花对绿叶
朝霞对夕阳鸟语对花香
白日依山尽两个黄鹂鸣翠柳
黄河入海流一行白鹭上青天
4.自由读对对歌、对子
5.同桌讨论,学习生字的方法。
6.交流识字的方法。
鹂鹭松形声字
乒乓注意区别字形
霞:雨字头。与假做比较
翠:雨字头。注意雨字去钩
7.自由读对对歌,对子。指明读。
8.齐读对对歌,对子。
9.齐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1.出示句子:桃花梨花石榴花
苹果芒果杨梅果
2.读句子。
3.师述:你会对对子吗?老师出上联,请你对下联。
例: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一条大鱼水里游,()。
2.羊儿低头吃青草,()。
3.天上风筝飞得高,()。
4.讨论后班中交流。
23狐狸和乌鸦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
2、积累词语8个,句子2句。
3、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4、懂得只爱听奉承话,就会上当的道理。知道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课题,齐读。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学习“狐狸”。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你知道狐狸的哪些知识?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听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交流讨论。
3、出示句子:他抬起头,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轻声自读,指名读,齐读)
4、学习生字:叼、馋
5、自由读课文第3节,小组讨论:
狐狸一共称赞了乌鸦几次?每次是怎么说的?有什么不同?
乌鸦又是怎样对待狐狸的话的?每次有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6、出示词语:骨碌、瞥一眼、差远了、嗓子、享受
7、学习生字
8、分角色朗读第3节。
9、读4、5小节,学习生字“哇、溜“。
三、复习巩固,游戏激趣。
1、抽读生字。
2、区分生字:碌——绿;哇——娃;溜——留(并用这些生字组词)
四、齐读课文,拓展训练。
1、读全文。
2、分角色演一演。
3、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
做个小作家: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乌鸦和狐狸后来会有什么发展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作家,把故事继续写下去。(小组讨论,续编故事)
出示开头:过了几天,乌鸦又找到了一块肉。狐狸来了,……
学生的朗读与感悟是相辅相成的,感悟可以提高朗读,朗读可以加深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孩子们在悟中读,在读中悟。1、悟中读。学生预习过课文,对文中的狐狸有个初步的印象——狡猾。怎样把狐狸的狡猾通过朗读读出来呢?关键还在于对“狡猾”的真切的体验。我首先是通过抓关键词来体会。第一次对话中“亲爱的”和“您”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谁对谁说‘亲爱的’”,你向谁问好时会用“您”,学生联系生活,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这只狐狸的虚伪、狡猾。第二次对话中,狐狸的表情是“赔着笑脸”,通过讨论,学生了解到狐狸的“笑”并不是真诚的,不是发自内心的,他的笑是另有所图的,是装出来的,是虚伪的笑。这一下,孩子对狐狸的“狡猾”的感受又深了一层。其次,我通过让学生想象当时狐狸在讨好乌鸦时的心里话来感知狐狸的“狡猾”,嘴上是甜言蜜语,心里却讽刺、挖苦,别有居心。在“口蜜”与“腹剑”的对比中,狐狸的狡猾形象就跃然纸上了。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学生入境又入情,,朗读就不再是难题。
24蜘蛛织网
教学目的:
1.能正确认读6个生字和“认一认”中的词语;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大意;多音字“结”能据词定音。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所说明的道理。
教学难点:
读懂并用自己的话表述课文所说明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蜘蛛)孩子们,快看大屏幕!我们的课上来了一个新伙伴,它是谁呀?
2.你对蜘蛛有哪些了解,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蜘蛛会织网……)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蜘蛛织网》
4.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意图:通过大屏幕上慢慢爬出的蜘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通过质疑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并标出自然段号。
2.反馈:a.指名分自然段读。b.其他同学评字音读的是否正确。
3.(出示课件)开火车读词。
【意图:正确认读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为进一步品词品句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
三、品读课文,解决问题:
1.下面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课文,看看课文能解决哪些问题?(对学生问题归类)
2.选择喜欢的问题研究:
⑴蜘蛛织网遇到了哪些困难?画下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a.自读课文,画句子体会。
b.出示课件,体会三次困难一次比一次大。
c.指导朗读遇到困难的句子。(快要织完了,蜘蛛心情什么样?应该怎样读?)
d.小组合作读出三次困难一次比一次大。
⑵蜘蛛在织网过程中遇到了三次困难,而且一次比一次大,它都是怎么做的?
a.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b.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理解:不泄气
c.师生合作读:师读困难,生读怎么做的(边读边出示课件)
⑶师引读:蜘蛛织网是多么不容易呀!织呀,织呀。
理解:终于
⑸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师引读:蜘蛛织网原来是为了。
【意图:通过教师引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达到朗读效果。】
四、引导积累:
1.快速记忆喜欢的句子,看谁记的句子多。
2.指名背诵,鼓励积累。
【意图:积累语言,培养积累兴趣和快速记忆能力。】
五、作业:
1.推荐网站,感兴趣的同学继续查找有关蜘蛛的资料,解决课文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下次课向大家介绍。
2.背诵课文。
【意图:选择性作业,使语文学习向课外延伸,培养课外阅读和查找信息的能力。】
25蜗牛学艺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
2.能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蜗牛和小动物们对话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还有哪些动物想教蜗牛学艺或者能新编一个蜗牛吸取教训、虚心学艺的故事。
4.描写独体字“主、并”,2个左右结构的字“泳、浪”。
5.懂得学习要一步一步地学,不要一味求全。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蜗牛图片,问:你认识它吗?它叫什么名字?
2.蜗牛不会飞,不会游,只会在地上爬,它也学过艺,但没有成功,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蜗牛学艺(出示课题齐读)。
3.学习生字:艺,找朋友(技艺,艺术,曲艺)课文中“艺”的含义是“技能、本领”。
二、学习课文和生字
(一)整体感知
1.听录音,思考:哪些动物想教蜗牛学艺?蜗牛学会了吗?
2.交流,板书:兔子蝴蝶鸭子
3.为什么蜗牛没有学会本领呢?自由读课文,熟悉内容。
(二)重点学习1-4节
1.指名读1-4节。思考:因为(兔子)只会,不会
,不是全才师傅,所以蜗牛。
2.学习生字:主、并、傅、睬
主——住;并,后鼻音;师傅,连读轻声;睬:换部首。
3.指导朗读:蜗牛忙说:“你并不是全才呀,我得找个全才师傅。”说完,再也不理睬兔子了,自己想前爬去。
4.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
(三)小组合作学习5-12节
1.小组学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蝴蝶和鸭子也要教蜗牛本领,可结果呢?
说话训练:因为只会,不会,不是全才师傅,所以蜗牛。
3.出示句子:
A.蜗牛说:“你也不是全才呀。”说完,又向前爬去。
B.蜗牛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原来你也不是全才呀,再见!”,说罢,又向前爬去……
(2)指名读句子,要求读准字音。
(3)指导朗读,读出说话的态度和语气。
(4)学习生字:浪、泳,积累三点水的字。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思考:比较一下,蜗牛三次回答的态度和语言有何不同。
5.出示:蜗牛要找的全才师傅是会,会,会。这样的师傅有吗?所以小蜗牛——“爬过坡,越过岭,蜗牛还是没找到全才师傅。”
(1)学习生字:越,半包围结构;岭,后鼻音。
(2)齐读最后小节。
三、说话训练:
1.还会有哪些动物想教蜗牛学艺,结果怎样?和同学合作,先说说,再演演。
2.新编“蜗牛学艺”的故事,主要讲蜗牛吸取了教训,虚心向兔子、蝴蝶和鸭子学艺,结果学到了不少本领。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学艺主动并且师傅
理睬游泳波浪似的
越过山岭浪花主人
摇头虚心翻山越岭
3.指导写字:泳、浪,左窄右宽。
五、作业布置
1.写字本1。
2.词语:主动师傅理睬招呼游泳
整堂课中,注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生生、师生互动的交往中获得知识,明白道理。如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体验对与错。又如通过教师引出“小蜗牛没有学到本领,很烦恼,我们来帮它出主意”这一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融入于故事中,承担角色,从而悟出道理,即一点点积累,一样样地去学本领,不能一味求全。一年级的孩子天生就是一个演员,他们的表演绘声绘色,高潮一个接一个,掌声、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学生在掌声中更加自信,在笑声中懂得尊重别人,在欢呼声中领悟了这个童话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26木棉树的种子
1.能借助拼音读准并认识课文生字10个。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像,木棉树长大后,小动物们回对它说些什么。
4.描写4个上下结构的字“坚、茂、受、爱”。
5.懂得要勇敢、坚强、不怕困难。
一、联系旧知,导入课题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有一颗也要随着风儿到远方去了。它是谁呢?
2.出示课题:28木棉树的种子
3.指名读,齐读。
二、整体感知,学习课文第1节
1.听录音,思考:木棉树的种子要离开妈妈了,妈妈对它说了些什么?
2.出示妈妈的话:孩子啊!你将要离开妈妈了,要记住,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坚强。
3.学习生字:离、管、遇、勇、坚
比较字形:管——官;坚——竖;
找朋友:离遇勇
4.指导朗读妈妈的话。
三、理解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木棉树种子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又是怎么做的?
2.出示:泥土里黑洞洞的,它感到有些害怕。可是,它想起了妈妈的话,便鼓足勇气,努力向上顶,终于顶出了地面,见到了光明。
3.学习生字:埋、努。
4.指导朗读,在想起妈妈的话时,引导学生复习朗读第一节中的有关句子。
5.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阳光和水,木棉树苗在阳光和雨露的帮助下,很快就长成小木棉树了。
6.齐读第5节。
7.学习生字:茂、盛、受;
(1)指导“茂”的笔顺,当堂描写。通过看幻灯理解“茂盛”的含义。
(2)比较、组词:受——爱。
1.想一想,小动物看见枝叶茂盛的木棉树会说什么呢?
小鸟说:“。”
小蜜蜂飞来说:“。”还有什么动物呢?
2.生字抽读。
3.读词语:离开不管遇到勇敢
坚强埋藏努力帮助
茂盛受到盛开助手
坚硬勇士管理枝繁叶茂
五、写字指导,作业布置
1.指导书空上下结构的字:坚、茂、受、爱。
2.学生描摹和临写。
3.写字本2。
4.词语:将要离开勇敢坚强努力帮助。
27小蝌蚪找妈妈
1.认识课文生字10个,认识部首“目”字旁,描写4个左右结构的字:眼、睛、肚、胆。
2.正确朗读课文,以小组合作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节。
3.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或者看图,按照例句的样子说一句完整的话。
4.通过课文学习知道青蛙的生长过程,增长知识。
一、猜谜语,揭课题
1.猜谜语: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
2.板书:小蝌蚪
3.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青蛙。
4.可是,小蝌蚪却不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于是,它们就要去找妈妈。补充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5.指名读,齐读。
二、听录音,感知课文
2.交流,齐读第一节。
3.学习生字:塘,换部首。
4.自由读课文,思考: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分别遇见谁?
交流板书:鲤鱼乌龟妈妈
学习生字:龟
三、学习课文和生字,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2节。
(1)思考:鲤鱼妈妈在干什么?蝌蚪看见了怎么想?
(2)学习生字:食最后一笔是“点”。
嘴积累“口字旁”的字。
(3)出示:小蝌蚪迎上去问:“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到那边去找吧!”
(4)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出小蝌蚪急切的语气,和鲤鱼妈妈亲切的语气。
2.小组读课文第3节。
(1)思考: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当妈妈?
(2)指导朗读: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妈妈,妈妈!”
抓住重点词语“连忙、追、叫”,读出小蝌蚪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
(3)乌龟告诉蝌蚪,妈妈有:大眼睛绿衣服会捉虫。
3.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了吗?自由读第4节。
(1)学习生字:比一比肚——胆
换部首跟——眼前鼻音
碧用顺口溜的方法
做动作记忆蹲
低最后一点不能漏
眼睛积累“目字旁”的字。
(2)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高兴的语气。
4.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5.小组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6.指导背诵课文最后两节。
1.欢乐蹦蹦跳: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池塘食物嘴巴龟甲
摇摆下蹲碧绿眼睛
肚皮低头跟随连忙
胆战心惊碧空如洗碧血丹心
3.说话训练:谁在哪里干什么。课本P89。
1.指导描写:眼、睛、肚、胆
2.写词语:池塘嘴巴碧绿眼睛肚皮
3.背诵课文最后两节。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尤需如此。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却说蝌蚪妈妈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到底蝌蚪妈妈长什么样呢?他们俩谁说的对呢?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蝌蚪妈妈的样子,并加以引申。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寻找以及课上资料的交流,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并且开动脑筋说出了许多保护的措施。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比如: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不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通过感悟、联想两个支点,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员活动,全程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28美丽的小路
5.读准并认识课文生字10个,描写4个左右结构的字:推、堆、洗、净。
6.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句子的标点读出不同的语气。
7.观察自己家周围的环境,仿照课文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8.懂得爱护环境,保持环境整洁,人人有责;整洁美好的环境能让人们心情舒畅。
一、说话引入,揭示课题
1.板书:路一字开花
3.用一句话说说你家周围或看到过的路。
4.今天,我们要去看一条特别的路。
出示课题30美丽的小路齐读。
二、整体感知,学习课文1—3节
1.听课文录音,思考:美丽的小路在哪里?为什么说小路是美丽的?
2.交流、板书:铺满鹅软石路旁开满鲜花
3.学习生字:屋石旁鲜
4.指名读第1节。
5.师引读:这么美的小路,兔姑娘看见了说……鹿先生看见了说……(赞美的语气,体现小路的美。)
6.齐读课文第1—3节。
三、小组学习4—7节,指导朗读
1.说话训练:在这样美丽的小路上,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2.可是有一天,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小动物们议论纷纷。小组学习课文4—7节,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步堆积皱
3.为什么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板书:堆积了垃圾苍蝇飞
4.交流识字方法:堆——推;积——和;
步指导书空笔顺;
皱翘舌音。
5.出示句子:(1)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生气)
(2)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3)咦,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疑惑)
(2)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肯定)
不同形式读,指导学生根据标点读出不同的语气。
6.齐读课文4—7节。
四、学习课文8—10节
1.自由读课文8—10节。思考:大家怎样让小路又变美丽了?
2.交流板书:推小车拿扫帚扫垃圾给花浇水给路洗澡
3.学习生字:洗净,注意“氵”和“冫”。
4.经过小动物们的辛勤劳动,美丽的小路又回来了。齐读9、10节,注意读出高兴的语气。
5.分角色配合读课文。
五、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摘苹果,读生字。
2.小老师领读词语:房屋石头旁边新鲜
散步堆积推动清洗
干净洒水洗澡皱眉头
五颜六色堆积如山窗明几净
3.说话练习:你家周围的小路是怎样的?你怎样做才能使它一直美丽?你心中的美丽小路是怎样的?尝试写写画画。
六、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指导描写:堆推洗净,
比较“氵”和“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写词语:屋前路旁散步堆积洗澡干净
3.写写画画:我心目中最美丽的小路
29、两只小狮子
教学目标:
1、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0个;能记住“苦、功、位、慢”这四个生字。
2、能根据提示练习用部首查字典里查找“狮”和“撕”。
3、继续练习不唱读、不顿读、指导读好“懒洋洋、慢吞吞”等词语。
4、使学生懂得自治自理,不依赖他人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一、导入新课
1、师:有两只可爱的小狮子在学本领,结果谁的本领学的好呢?
2、揭示课题,学生齐读。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生分小节。这两只狮子有什么不同?(板书:勤劳懒)
三、学习课文
1、读1--2节,学习生字:狮、扑、撕、苦、懒、晒
2、学生比较:两只小狮子练习本领有什么区别吗?
交流,出示:一只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另一只狮子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3、读词语:狮子、刻苦、懒洋洋(指导朗读)
(1)看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引出新的识字方法:部首查字法
(3)教要领:定部首,数几笔,部首目录找到它;部首外,再数数,检字表中找门牌;快快快,快快翻,找到正门找到家。
(4)以“晒”为例,根据提示练习查字法。
(5)练习查“慢”
(6)小结部首查字法。背儿歌。
4、读3---6节,
(1)学生字:功、慢、吞、凭、位
(2)小老师读开火车读
5、学生分角色朗读。
6、请生读,小组读,齐读。
7、读第6节,学生字:肃、靠
8、读词语:慢吞吞、地位、严肃、真正。
9、学生朗读最后一节。
10、齐读课文。
四、总结,复习巩固。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理念:
1、识字教学和拼音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复习和巩固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进一步认准容易混淆的后鼻音,培养学生熟练拼读音节,主动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坚持在阅读中识字和巩固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开放式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以读感悟
例如:在整体感知文本后,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你喜欢哪只小狮子?为什么?(从课文中找找原因,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3、向生活开放——重视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阅读”生活,提升境界
生活的大课堂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对生活的热情投入,会使学生的潜质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应该始终把如何观察生活,体验生命,进而领悟生活的真谛,贯穿于教学中。
30、小花猫照镜子
1、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0个;能记住“伙、伴、盯、冲”这四个生字。
2、能练习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伴”和“怒、烈”。3、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3、根据一些句子中的提示语读出一定的语气。
4、使学生懂得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
一、谈话引入,揭题
1、师:小朋友,你们平时照镜子吗?你们是怎么照镜子的?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中有一只小花猫也在照镜子,看看它是怎么照镜子的?
3、学习生字:镜
二、学习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
1、学习第一小节
2、生自由读,问:小花猫照镜子时看见了谁?它怎么样呢?
1)学习生字:瞪、盯、怒、冲
2)请生读第一节,指导朗读,突出小花猫的”怒气冲冲”。
3、齐读第一节。
4、学习2---4节
1)小组读2--4节
2)学习生字:喵、砰、剧、烈、伙、伴
3)朗读词语
4)问:小花猫是怎样对待镜子中的自己的?请学生用“()”表示出来。
5)指导朗读句子:它弓起背,瞪圆了眼,“喵-喵-”大叫两声,扑了过去。
6)经过妈妈教育后,小花猫又是怎样做的?用“---”划出来。
7)请学生分角色表演。
8)请生读,齐读2--4节。
5、学习第五节
1)生读第五节
2)学习生字:蹲
3)朗读句子:妈妈语重心长地说:“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
6、齐读课文
四、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生字
2、小组中读词语
31孔雀和乌鸦
1、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0个;能记住“值、灭、丑、瞧”这四个生字。认识部首“四点底”。
2、能练习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瞧”和“编”。
3、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2节中的2、3、4、5句。
4、使学生了解不应该嘲笑别人。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孔雀和乌鸦,你们觉得美吗?为什么?
2、它们的羽毛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课题(齐读)
二、新授:
1、整体感知
(1)听录音,思考:你懂得了什么?
(2)生边听,边分小节
(3)出示课文内容,找到生字
集中识字:
1)齐读生字:读准生字的音——开火车读——个别读
2)生字归类:平舌音的字:匆刺
翘舌音的字:值丑
轻声:焦——瞧
反义词:美——丑卷——直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瞧、编(比一比,谁最快)
3)记字游戏闪电记字
4)给生字找朋友,找到的出示
(4)生字回课文,读一读
2、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思:孔雀和乌鸦各自表现怎样?你喜欢谁?为什么?
(2)出示“寻找”你理解吗?说一说
(3)什么叫“急匆匆”做动作演一演
(4)师生合作朗读
(5)天下的鸟儿听说孔雀为救火受了伤都来看望它,他们带来了什么?
3、学习课文第二节
(1)听第二节录音:用“——”找到相应的句子
(2)交流找到的句子。
(3)你喜欢哪些句子(比读——齐读——个别读——男女生读)
(4)出示提示指导背诵。
南方的()带来了()。北方的()带来了()。东方的()带来了()。西方的()带来了()。
(5)小组合作读一读
(6)说话练习
出示:……带来了……(说话)
4、感悟明理
(1)乌鸦看见鸟儿的表现,它怎么样?
(2)鸟儿们为什么都不理睬乌鸦?
当别人有缺点有错误时,我们不能嘲笑他,而是应该帮助他。
板书:不要嘲笑别人
我们教师,尤其是一年级的老师,更是要注重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学情为出发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案,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灵活地实施,及时地修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锝实在,学锝扎实,不会象空中楼阁,华而不实。
一、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程度,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因为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做得比较充分,所以我直接用听记的方法引入课文,而学生也因为事先也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内容,所以进行得比较顺利,可以说这堂课的起点是比较高的。
二、正确估价学生实际水平,适当调节学习的难易程度。
我在设计教学时,知道自己的学生,在一阶段的训练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在课堂中设计了三次说话训练,而且这三次训练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第一次是课文内容的听记、重复。第二次是课外的“值班”要求的听记、重复。第三次为想象说话:孔雀在经过火海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我们相信虽然学生的基础在客观上确实存在差异,但是只要我们老师能够正确地看待这种差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渗透能力训练、思维训练,我想学生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学习的后劲会越来越大。
32、悄悄话
1、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0个;能记住“当、耳、喜、此”这四个生字。
2、能练习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晨”和“喜”。
3、能熟练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漏字。
4、能读懂黄鼠狼、松鼠、刺猬、小猴等几个小动物所说的这句话的不同意思。
一、揭题:
1、出示“悄悄话”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跟谁说过悄悄话呢?
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出示课题:
(1)学习生字“悄”:换部首:消,销等。指导书写注意“竖心旁”的写法。
(2)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理清文脉。
1、你们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
2、听课文,找找填空的答案:
出示:一天早晨,兔子急匆匆去找狮子,狮子把动物们召集到一起做了一个
,结果,兔子。
3、听完后,交流,把填空完成。
学习生字“晨”:用部首查自发查一下“晨”
“召集”:集怎么记?
“游戏”:戏找朋友
“此”怎么记?从此,从这以后。
4、齐读
三、学习课文的起因和结果
1、一天清晨兔子急匆匆地去告状,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事?在小组内读读课文,给小节编号,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找一找答案在第几节。
2、交流
3、指导朗读:
(1)出示兔子的话。
1)学生字:喜:查字典,指导书写裂:看实物。耳:笔顺,指导书写
2)这时兔子的心情是怎样的?会用这种语气读吗?
3)读读兔子的话
4)从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兔子对他听到的话非常地相信,所以很气愤。
(2)狮子怎么说呢?找出狮子的话读一读。
出示狮子的话,学生字:“当”笔顺。指导书写。
“当面”是什么意思?
读狮子的话,试读。
(3)分角色读第一节。
四、学习事情的过程
1、事情的最后结果,兔子再也不相信那些“亲耳听到”的话了。
那么从相信、气愤,到最后的再也不相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2、读课文的2、3节
思考:他们做了什么游戏?那些动物参加了游戏?
每个人传的话是什么,画出来。说说他们说的话的意思一样吗?出示原话和动物们的话,读一读,区别一下。
学习“黄”:表示颜色的字。
3、话最后传到了兔子那里,兔子听了,大吃一惊。为什么?
4、总结:所以,不能轻易相信听来的话。
5、读2、3节
6、小组做传话的游戏,要求准确。
五、巩固复习
1、复习生字(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2、赛读句子:不能轻易相信听来的话。
33.谁的本领大
1、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0个;能记住“盖、谈、筑、求、修、交、丈”这四个生字。积累“盖房子、筑公路、修桌椅、端饭菜”这几个动宾词组,结合课文的内容,联系生活的经验理解“愤愤不平、火冒三丈”意思,并积累。
2、能比较熟练地根据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筑”“愤”。
3、能根据句中的提示语,读出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
4、使学生懂得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筑”“愤”
教学难点:懂得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一、揭示课题
1.媒体出示:“手”“嘴”图片
2.师述: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谁能说说它们有什么本领吗?(板书:本领)
3.师述:你们说的真好,可有一天手和嘴吵了起来,它们吵些什么呢?让我们去听一听。
4.听录音,交流。
5.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那么它们究竟谁的本领大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在课题后加一个?号)
1.自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你们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4.学习第一、二节。
(1)轻声读1——2节,边读边想:手和嘴是怎样争功劳的?
(2)交流,出示:手会盖房子、筑公路、修桌椅、端饭菜……
嘴巴能交谈、吃饭……
A.学习生字:盖修端交谈(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B.交流:指名领读
你们用了什么好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筑”复习查字典的方法
“端”指导书写
“修”师提问:除了修桌子,还可以修什么呢?出示:修()
C.开火车读
(3)手和嘴在夸耀自己的本领时,它们的语气是怎样的呢?
指导朗读1、2节“傲慢”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来读手说的话。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全班齐读
嘴巴听了手的话后怎么样呢?请男生用不服气的语气读。
女生读
全班齐读1、2节
5.它们俩听了对方的炫耀后,态度是怎样的呢?轻声读3、4节
出示词语:愤愤不平火冒三丈
学习生字:愤丈
6.指导朗读3、4节
指名读,分组读,全班读
7.分角色读1——4节
8.手和嘴到底是谁的本领大呢?小组交流讨论
出示句子手和嘴各有各的本领。
指名读,齐读
9.可它们却不这样认为,手不肯——,嘴巴也不愿意——,过了几天,手——,嘴巴呢——。(教师引读)
学习生字:求耷
10.齐读第五节
三、复习巩固
1.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2.齐读课文
3.学了课文,你想对手和嘴说些什么?
四、课外延伸
1.说话训练: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和小伙伴合作过什么?请说给大家听一听。
2.课外阅读:《红花和绿叶》
1、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我敢于舍弃自己的“权威”,努力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如: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是扮演嘴巴还是扮演手,满足学生审美的需要;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学习方法来完成识字学习,满足学生认知活动的个性需要。
2、充分肯定、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体验,促使其不断超越自我,增强创造能力。当学生们根据课文1-4节内容演完课本剧后,我就及时地加以肯定:“很好。”同时又注意激励学生:“再请一组来试一试好吗?有没有演得更好超过他们的?”学习动机在宽松、和谐又富有竞争和挑战的氛围中自然生成。让学生真正得到从动机到实现的成功体验。
34、一群光头男孩
1、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0个,积累词语13个、句子2句。
2、能真确、流利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3—5小节。
3、能熟练地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印、疗”。
4、使学生受到爱的熏陶、体会到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一:上个月,小朋友们都捐来了校服,你们知道这些校服都是捐给谁的吗?
1、讨论。
2、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齐读)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课题:39、一群光头男孩
二:范读课文
1、听课文:思考:怎样出现一群光头男孩的?
边听边标小结号。
三:交流,学1-2节。
1、找出生字:印、州、镇、菜、瘤、治、疗
a.开火车读
b.记住字形
c.“莱-菜”区别字形。
d.抽读
2、读好这两节、
四:大家看到布莱恩这样,又是怎样做的?学3-5节。
1、学生字:剃、唯、透、拥
a.小小组自学。
b.交流自学情况
2、一个同学又怎样做的?读好男孩的话。
a.指名读。
b.评价后再读。
3、读好最后两节。
a.男、女比赛读
b.小组读。
c.齐读
4、这个班级中的一个同学,你还会用什么方法献爱心?
五:查字典比赛。
印疗
完成课后表格:
36、王冕学画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积累词语11个。
2、能真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节,
3、能根据自己画的画面内容编个小故事说给同学听。
4、激励学生勤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11个,背诵课文第二节。
能根据自己画的画面内容编个小故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展示学生绘画作品,开展“谁是最佳小画家”评比。
2、请最佳小画家介绍平时学画的情况。
3、师小结。
4、出示课题:41、王冕学画
(1)学习生字冕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
(2)指名读、齐读课题
5、学生质疑:你想知道什么?
6、过渡: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听课文录音。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学生轻声跟读。
2、借助拼音,学生试读课文。
要求:(1)用笔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把课文读通顺。
(3)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些什么?
3、交流反馈:
(1)学习生字:贫、穷、布、神、省、笔
你认识那些字?小老师领读,组内接力读,叫号火车读
随机指导:贫穷:(反义词:富裕)
布:一字开花、扩词
省、笔:找一找他们在字典的第几页?
(2)指导读句: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熟读课文、指导背诵
1、把生字宝宝放到课文中读一读
(1)自由读(2)指名读
2、重点指导读通第二节
(1)指导读句:湖里有十来枝婷婷玉立的荷花,……滚来滚去。
a.教学生字:亭、苞、莹
b.看图理解:亭亭玉立花苞晶莹
c.自由读、指定读、挑战读、齐读
(2)轻声读第二节:用——划出表示数量关系的词语
(3)完成填空练习:一()风一()云一()笔
3、指导背诵课文第二节
(1)师引读课文第二节,出示关键词:一个夏天的傍晚,……大雨过后……王冕看得出神……
(2)开展勇夺红旗比赛
四:开展游戏:巩固字词
五:发挥想象,课外拓展
1、说话训练:(1)我喜欢画,因为。
(2)因为,所以我喜欢画。
2、课外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画遍个小故事说给好朋友听。
37、唐老鸭新传
1、认识生字10个,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查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积累词语12个。
3、能讲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的小故事。
4、明白不能一味追求金钱的道理。
一、揭示课题:
1、你喜欢看那些动画片?
2、你们看过《唐老鸭》的故事吗?
板书课题:唐老鸭新传
二:出读课文,学习生字
1、边听录音,边标上小节号。说说课文有几小节?
2、学习第一节
(1)唐老鸭为什么要卖鸭毛?用划出有关句子
(2)出示句子,学习生字。
a.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买卖)
买卖
妈妈给我()了一只文具盒。
商店里()出了许多空调。
b.比较:衔假
(3).齐读有关句子。
(4)卖掉了鸭毛结果怎样?出示“这是沉下去”。
a.学习生字:而沉
b.说出“沉”的反义词?
3、唐老鸭为什么会这样的?你想对唐老鸭说些什么?(说话训练)
4、出示句子:你失去了珍贵的羽毛,也就没有了足够的浮力。
a.指名读
b.学习“珍贵”
c.齐读句子。
5、第4节。
学习生字:悔钱
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6、读课文。
三: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
通过教学,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合作学,积极思考,共同提高。所有的教学活动能紧扣目标进行,所有的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彼此衔接,过渡自然。识字、阅读和学习语言做到了很好的结合,课堂教学有实效。总体来看,这堂课有几方面做得比较好:
1、“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识字方法,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好。其中3个生字出现在最后一节,我就把最后一小节放到一开始学掉,其余有5个生字出现在第一节,剩下还有两个生字,我重新组织了语言,把它们设计在一段文字里学完,这样可以突破生字多、难以接受这样一个难点,使识字的节奏、有效性都得到了体现。
2、在阅读中识字
识字和人见面一样,一回生两回熟。对小朋友来说,创造与生字见面对最好的机会就是在阅读中识字。比如说在学习课文的第一小节,我首先是让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让小朋友借助拼音来学一学生字,让他们同桌交流一下是怎么记住的,然后把生字请出来,由小老师来带学,学到每一个生字的时候,我都会有侧重的提问或者进行训练,如:卖和买的区分运用,街的书写等,学完了生字放回课文,指导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注意把识字和课文内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让小朋友不知不觉记住了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