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新蔡县就流行着一种特有的人生礼俗——剃毛头。所谓剃毛头,就是留毛头的孩子到6岁或12岁时,家长举行隆重仪式,把孩子所留的毛头剃掉。这规矩起源于何时,已难以考证。
剃毛头是表示所生的孩子如愿以偿,家长特别宠爱这个孩子,希望这个孩子能顺顺当当长大成人,将来能传承家业,光耀门庭。
第二步,剃毛头。剃毛头之前,由干爹、干娘领着干儿、干女先到附近沟里取活水。取水的盆是干爹、干娘带来的崭新红脸盆。活水取回后,经过加热,用来给小孩洗头。洗头前,近亲中的长辈依次给小孩“拴封子”。洗头时,小孩坐在摆在方桌上的椅子上,由理发师慢慢给他洗。洗完后先由两位同辈女孩用红头绳给他(她)编辫子,剃毛头的孩子有几岁就编几条辫子。编完辫子,理发师开始从前到后,依次为他(她)剃去头发。所留的毛头——俗称龟尾巴或燕尾头,是最后剃掉的。剃掉的龟尾巴要用红布包裹好,由干爹、干娘带回去保存,到剃毛头的孩子结婚时再送过来。剃头结束后,主人给理发师封封子、发喜烟,以示酬谢。
第三步,冲盆。剃罢毛头,小孩随同爸爸妈妈、干爸干妈一同到村子边的大港里去冲盆。乐队随同助兴,亲邻们跟着看热闹。到地方后,孩子父亲首先给大家散喜烟。冲盆时,孩子的父亲先在大港上游选择一处合适的位置,把盆放进水里,然后让盆顺流往下冲。为了防止盆冲偏,港两岸各安排一个人,用竹杆控制盆的走向。
第四步,捞盆。捞盆由小孩的干爹负责。捞盆时讲究的是快,要先选择好合适的位置,力争一举成功。第五步,祭祖宗,拜干爹、干娘。第六步,待客。
2010年,剃毛头被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