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介绍一下,什么叫做“细针抽吸”(FineNeedleAspiration,FNA):
一、这种操作只需要几支无菌的注射器就可以,更具体一点:注射器针尖就可以。
(我一般用2ml的注射器针尖。)
二、目的是将组织细胞采集在注射器的针尖里,再将其转移到玻片上,利于显微镜下观察,也称作“细胞学检查”(Cytology)。
三、细针抽吸(下文用FNA来代替)在小动物临床的常用场景:
皮肤表面肿块、皮下肿块、淋巴结肿大、关节肿胀、肝脏脾脏怀疑有肿瘤转移……
四、细针抽吸常用两种方法:负压式采样和开放式采样。
下面通过示例给大家描述下过程:
那么肿瘤科医生接下来第一步要做的,是“测量”:
然后,换个角度再量一下:
肿块厚度用游标卡尺不太容易量,更多靠估计;
如果是皮下肿块,更多的也是靠估计。
肿瘤科医生不追求单次测量非常准确,因为肿块未必长得非常规则,但是测量有利于我们把控肿块的生长趋势:变小了?没变化?还是长得更大了?肿块长了多少个?
然后记录在表格上:
下面就要采样咯!!!!!!!
先演示负压式采样:
接下来演示开放式采样:
采样完成以后呢,要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加工——转运到玻片上:
然后推片:
然后就是用专门的染液染色,用显微镜看咯!!!
一、穿刺之前要不要剃毛?要不要消毒?
首先,我不推荐在破溃皮肤进针。
其次,针尖是无菌的,如果皮肤表面非常脏,可以用酒精棉球擦拭一下去去灰(酒精棉球要涂完等十分钟才有“消毒效果”啦!)。
对于健康的皮肤表面,直接戳吧,没事。
二、FNA痛不痛?
看部位。有些情况下可能会痛,或者很敏感的动物也会对操作反应很大。
大多数情况下,没啥感觉。
毛爷爷教导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FNA以后就能确诊是不是肿瘤了吗?
不一定。
任何检测都有它的局限性。
细胞学检查只有大约六七成概率能确诊。根据病变特性特征不同,FNA之后的细胞学检查,只是各种检查的一个环节。很多疾病的判断,还是需要组织病理学的检查。我们比较熟悉的替代描述就叫做切片检查。
四、FNA安全吗?
大多数情况下安全。
但是,如果怀疑是肥大细胞瘤,不要直接穿刺,建议在注射抗组胺药物以后操作。否则人为操作引起了肥大细胞脱颗粒,会很麻烦。
门诊间歇写了这篇。有事儿别自己猜,请相信专业人士的建议。感谢转发,扩散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