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性能实测之前,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各款产品的关键特征。
从特征参数来看,不同品牌的吸力接近,但拍打频率却相差很大——特别是摩飞,令人难以置信地以最低功率(350W)实现了最高频次的拍打(72000次/分钟),这似乎有些不符合科学常理。此外,特征中提及的吸力参数都是指静态压力,对于了解产品实际性能并没有太大意义。小米是唯一一款具备三档可调节档位的产品,然而我认为当使用有线连接的除螨仪时,大多数用户都会将其默认调至最高档位,因此可调节档位的优势并不太明显。
接下来是体验实测。
1、握持体验
握持体验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机器的重量和手柄的设计(重心位置)。
在重量方面,经实测发现小米的机器最重,接近2kg(官方参数为2.06kg);摩飞最轻,仅有1.5kg(官方参数为1.74kg);其他几款产品的重量相近,大致在1.7kg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测试时,大部分电线都散布在地上,并未计入总重量。但因为造型设计的不同,净重并不能完全代表除螨仪的实际握持体验。
2、吸入口长度
除螨仪的吸入口长度直接影响其清洁效果,因此这也是我们选购时需要注意的参数之一。为此,我对各品牌产品的吸入口长度进行了详细测试,并总结如下。
3、主刷设计
主刷设计的考察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观察主刷的拆装便捷性,另一方面是判断主刷材质是否适合拍打和清洁功能。
松下和莱克吉米的主刷采用了不可拆卸的设计,但两者的主刷都相对粗壮,并采用了一体成型的硬质塑料,以确保具有较强的拍打力度。此外,硬质塑料的材质也具有耐磨的特点,长期使用无需更换。这可能是这两个品牌选择不可拆卸设计的原因。
然而,即使主刷不需要更换,也需要清理缠绕的毛发。因此,我认为不支持快速拆卸的主刷设计并不太合理。
通过拆卸螺丝并移除莱克吉米的主刷挡板,可以看到主刷直接与驱动皮带相连,用户不能自行更换主刷。从主刷拆装便利性(清洁方便)来说,Uwant=小米=美的=摩飞>莱克吉米=松下。
综合来说,主刷设计Uwant=小米>莱克吉米=松下>美的=摩飞。
4、噪音测试
下述表格中记录并总结了每款机器在最高档位下的噪音水平,以直观反映其噪音大小。
5、吸力测试
吸力是除螨仪的核心性能,因此我们不能仅仅看参数,还必须进行实际测试。为了方便观察,我们使用荧光粉代替螨尘和皮屑,并准备了一支紫光手电筒来激发荧光材料。在测试过程中,所有机器都被调节到最大吸力状态。
按照之前提到的顺序,我们进行了测试并得出以下结果。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Uwant的吸净效果最佳,刷头经过的地方荧光基本消失,仅在中间局部略有残留;小米在同一级别上勉强与Uwant相当,相较其他几款明显更具优势;松下和莱克吉米次之,能够清除部分荧光粉,但仍有明显残留;美的和摩飞的吸净效果稍差一些,基本只是将荧光粉分布更均匀了。
6、头发缠绕测试
除了有效清洁细颗粒粉尘,除螨仪最好还能解决头发缠绕问题,特别是对于家中有长发女性来说,这是一个关键指标。我进行了实际测试,模拟了真实的家居场景,在床褥上均匀分布零星长发,并使用除螨仪进行清理,最后观察主刷的缠绕情况。
根据实测结果,可以简单分为三组:
小米的主刷在边角位置略有少量缠绕,但大部分成功被吸入。
虽然松下和Uwant都没有头发缠绕的问题,但它们的情况略有不同。由于松下的主刷结构缺乏能够将头发卷起的装置,因此它在清洁床褥上的长发时表现较差。即使进行多次清洁,头发仍无法有效清除——在这种情况下,主刷没有头发缠绕并不奇怪。
然而,Uwant的初次测试结果让我非常震惊,所以我增加了更多长发量对其进行了重新测试。实际测试中,即使在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四至五倍长发的情况下,Uwant仍然没有出现任何头发缠绕,并表现出色!这真的有点出乎意料。
防缠绕性能排序,Uwant>>小米>莱克吉米=美的=摩飞>>松下。
7、拍打力测试
在拍打力测试中,由于其特殊的主刷罩结构,Uwant毫无疑问成为了拍打力最强的除螨仪;莱克吉米则通过粗壮的主刷和束状毛刷,在使用过程中也能明显感受到真正的拍打效果;小米、松下、美的和摩飞在使用中几乎没有任何拍打效果。
拍打力性能排序,Uwant>>莱克吉米>>小米=松下=美的=摩飞。
经过对参数、设计和性能的详细比较和实际测试,现在来分析和评价一下这六款产品。
莱克吉米除螨仪在外观方面非常典型,尤其是配色选择与莱克的风格完全一致,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机器的握持手感良好,做工也令人满意,但在细小颗粒测试方面表现不如预期;而在滚刷拍打能力测试中表现良好,但对头发缠绕的测试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这在情理之中。实际上,这种设计主刷会缠绕头发是可以理解的,但主刷不支持快速拆卸就显得有些不太合理,可能是因为多年来没有升级模具的原因,导致后期清洁和维护的难度将大幅增加。长发女性在选择时需要谨慎考虑。此外,该机器的尘筒容量不大,需要经常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