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企鹅》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了8、9的加减法后,第一次出现的带大括号和问号的图画式应用问题。要让学生在理解主题图图意的基础上,说一说图中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在一定的情景画面中解决应用问题,巩固8、9的加减法。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第一次出现大括号和问号,学生理解其意义有一定困难,因此我将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喜洋洋作为活动的引线,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和探索。对首次出现的大括号和问号,教师作适当指导和介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学问题;
3、在学习教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5、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对括号和问号的理解
教学难点:结合图和图中括号、问号对图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看喜洋洋图片引入
课件演示:喜洋洋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谁来我们的教室做客?你们喜欢喜洋洋吗?你为什么喜欢喜洋洋呢?
师:对了,喜洋洋知识丰富,勇敢,它能告诉我们许多的知识。今天喜洋洋想考考我们的小朋友,你敢接受它的挑战吗?
课件继续演示:喜洋洋问:“你知道哪种小动物生长在南极吗?”
生:小企鹅
师:大家喜欢小企鹅吗?
师:是啊,小企鹅白白的肚子,胖乎乎的身子,确实很招人喜爱。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到南极走一趟,去瞧瞧可爱的企鹅。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指导学生观察主情境图
课件演示:先出示主情境图中海岸上左边的6只企鹅图,再出示右的3只企鹅图。师引导学生观察图意。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左边有6只企鹅,右边有3只企鹅。(在学生还没有学习左右的情况下,可能有一小部分学生弄不清楚左右,学生在叙述图意只要正确就可以。)
课件演示:出现大括号
师:这个符号叫做大括号,它在两部分企鹅的下面画一个大括号就表示把左右两边的企鹅合起来。大家注意看,大括号下面有个问号,你知道表示什么吗?
生:表示问我们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有几只企鹅。
师:对了,说得很好!哪个小朋友可以把图上画的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左边有6只企鹅,右边有3只企鹅,合起来一共有几只企鹅。
师:大括号下面的问号是要我们求出两部分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小朋友们会解答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6+3=9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把算式联系具体的情境中来理解其含义)
2、求部分数
师:9只企鹅在一起,真是热闹呀。于是企鹅们商量着,玩捉迷藏的游戏。大家看第二幅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生:小企鹅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有几只躲起来了。
师:总共有几只企鹅呢?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有9只企鹅?
生:从大括号下面的9可以知道一共合起来有9只企鹅。
师:真聪明!大括号下面的9就表示两部分一共有9只企鹅,那大家想一想,这幅图要我们求什么呢?
生:要我们求藏起来的几只企鹅?
(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问号,并理解这个问号所表示的意义。)
师:对了,小朋友们看,问号打在了躲起来的企鹅上面,说明问我们躲起来的企鹅有几只?
(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整幅图的意思)
师:怎样才能知道藏起来几只呢?
生:用总共的9只减去冰山外面的6只,就可以知道藏起来的企鹅。
生:我是想6只加上几只得到9只呢?
师:两种想法都很好,能列个算式吗?
生:9-6=3
(有的学生可能列出6+3=9,也要肯定学生的算法,不过我们为了突出3是我们所求的得数,在3这标上小括号,或做上其他记号。)
3、比较两幅图
师:对比这两幅图,找找他们的不同之处?
这两个问号打在不同的地方,分别表示什么?
师:说得好极了。两个问号在不同的地方所求的是不一样的。用的解题方法也就不一样。求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求其中的一部分用减法。
三、趣味练习、实践操作
1、分铅笔,说8的组成
师拿出8只铅笔,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铅笔?
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帮助把8只铅笔分在两个笔筒里,其它同学认真观察,根据他分的结果,说一说8可以分成几和几?
2、实践操作,分香蕉
课件出示:9根香蕉和一个9的分成的表格
师:这有9根香蕉,你能把它分成两部分吗?
请小朋友们用学具9个小圆片分一分,并完成9的分成的表格。
4、练习计算
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题。
3、小组交流、说一说
课件出示:书本第37页的小白兔图
师:喜洋洋看到小朋友们表现的可真棒,于是它邀请了一群小白兔来和大家交朋友。
课件出示第3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同桌互相交流从图中观察到的)。
师:小朋友们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请先自已想想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时请注意: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等他说完了,别人再说。
(小组同学思考,互相讨论。教师行间巡视,倾听,并与交流,适时启发。)
小组汇报。
4、数学游戏
(1)游戏准备:4人一个小组,每组9个圆片。
(2)游戏规则:小组成员轮流扮演图中的笑笑,盖住部分圆片,让其他学生猜一猜,盖住了几个,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游戏过程中可以从9个圆片,过渡到8个,7个,6个。
四、总结收获,渗透联系。
1、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教学内容:可爱的企鹅(教科书p36~37)
1、学会看图提出问题并列式解决,学会用8、9的组成来计算有关8、9的计算题。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设计有趣的数学关卡,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解决、数学数学问题的勇气和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看图提出问题并列式解决,学会用8、9的组成来计算有关8、9的计算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具准备:每人10支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你们知道企鹅吗?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如果学生不能说出企鹅,老师通过问题引出)
二、观察情境图,探究新知
1、讲解第一幅图
(1)看第一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认识大括号)
(2)从图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小组讨论,并派出1名代表说说。
(3)想一想,你能用算式把这幅图的意思表示出来吗?(板书:6+3=93+6=9)
(4)运用我们学过的算法,你怎么求出企鹅的总数是9?(数手指,数图)
师:小企鹅看到小朋友们那么聪明,它们就躲起来,和我们玩捉迷藏。
2、讲解第二幅图
(1)这个大括号告诉我们刚才的企鹅有几只?(9只)
(2)现在,我们看右边这幅图,发现了什么?(只有4只了)
(3)猜一猜这个大括号想说什么?(板:冰山后面还有几只小企鹅)
(4)那谁能猜到?有几只?(板:5只)
(5)你是怎么猜出来的?(9-4=5)
(6)谁能再具体地、完整地说一说这两幅图的意思?
(7)你用什么方法算出“5”的?(数手指)
3、联系两幅图
(1)人发现有什么不同?小组交换意见,派表回答。
(2)提问:什么不同?(列式计算不同,上一幅图用的是加法,下一幅用的是减法)为什么不同?(因为它们提出的问题不同)
(3)对,因为它提的问题不同,所以列式计算也不同。上一幅图求的是总数用(加法),下一幅图求的是部分数用(减法)。
师:刚才,小朋友们在找不同点时,找得真好!但,在我们计算的时候,用数手指,数图书的方法来计算,陈老师觉得还是慢了一点。现在,老师有一种更妙的方法,你们想学吗?那就请小棒来帮帮你们。
三、合作合践,获得知识
1、分小棒
(1)请拿出8支小棒,把它们分成2堆,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2)问:哪位小朋友愿意当记录员?
(3)请小朋友来说说:你把8分成了什么和什么?上来边分边说?
2、分香蕉
师:看大家这么聪明,老师要奖励大家香蕉了,不过要先请大家帮着分一分。
(1)看哪个组分的方法最多。
(2)交流汇报,错的改正。
(4)问:你能用9可以分成4和5,结合生活实例说说数学问题吗?
(5)小朋友们看9可以分成4和5,能列出几道算式呢?(4道:4+5=95+4=99-4=59-5=4)
四、练习巩固,强化知识
1、开火车——口算。
2、练一练第2、3、4题。
3、对数游戏——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第36—37页。
1、让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巩固8和9的加减法。
2、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
3、感受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设计:
一、看蓝猫图片引入
电脑演示:蓝猫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谁来我们的教室做客?你们喜欢蓝猫吗?你为什么喜欢蓝猫呢?
师:对了,蓝猫知识丰富,勇敢,它能告诉我们许多的知识。今天蓝猫想考考我们的小朋友,你敢接受它的挑战吗?
电脑继续演示:蓝猫问:“你知道哪种小动物生长在南极吗?”
师:是啊,小企鹅白白的肚子,胖乎乎的身子,确实很招人喜爱。这节课,范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到南极走一趟,去瞧瞧可爱的企鹅。
电脑演示:先出示主情境图中海岸上左边的6只企鹅图,再出示右的3只企鹅图。师引导学生观察图意。
电脑演示:出现大括号
2、实践操作,分圆片
电脑出示:9朵小红花和一个9的分成的表格
师:这有9朵小红花,你能把它分成两部分吗?
电脑出示:书本第37页的小白兔图
师:蓝猫看到小朋友们表现的可真棒,于是它邀请了一群的小白兔来和大家交朋友。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同桌互相交流从图中观察到的)
9
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看图列式”,使学生学会应用数量关系分析,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看图正确理解数量...
教材分析:《可爱的企鹅》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了8、9的加减法后,第一次出现的带大括号和问号的图画式应用问题。...
活动目标:1、幼儿认识企鹅的外形。2、了解企鹅简单的生活习性,懂得企鹅为什么不怕冷。3、丰富词汇:脂肪、潜水、软体动物。活动准备:1、VCD盘、VCD机、电视、录音机、录音带各一个。2、鹅分体图片一套、企鹅模型一个、背景图一张。...
一、教学目标:1学会简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大括号与小括号及问号的意思。2巩固8,9的加减法知识。通过“看图列式”,使学生学会应用数量关系分析,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3、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重难点:...
《可爱的企鹅》教学反思“可爱的企鹅”这一课是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的内容,通过前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9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目标:1、幼儿认识企鹅的外形和种类。2、了解企鹅简单的生活习性,懂得企鹅的爸爸能孵蛋。3、喜欢和保护动物。活动准备:1、南极企鹅视频资料、vcd机、电视、挂图。...
教材分析:《可爱的企鹅》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看图提问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图画应用题的教学,看图提数学问题是教学的难点。大括号及问号在情景图中是第一次出现,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大括号,理解大括号及问号的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在教材第36—37页。所呈现的内容是学生学习8和9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练习课,图中所安排的企鹅活动情境,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巩固8和9的加减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单元第三单元课题可爱的企鹅(8,9加减法的综合练习)课型新授课时9上课周次7设计者单梅教学内容教材36-3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巩固8和9的加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2.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意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