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学习计划赏析八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主动性

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用的不断普及,全球已步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相当一部分高职学院校的教学模式和结构不适应高职的人才培养需求。特别对于《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这种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新生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跟不上新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选择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1.高职《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存在问题分析

1.1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1.2理论课和上机课脱节

目前,虽然这门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板书、多媒体、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讲授与上机实践课时比例分配基本达到1:1,但是讲授和上机实践课程基本上分离,往往都是先在多媒体教室上理论课,再到下次课的时候,学生去机房进行上机实践操作,上课所学的知识往往已经被忘得差不多,在上机实践时面对问题往往无从下手,学生的感觉是上机与上课完全脱节分离,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过程周期长,学习效果不明显。

1.3学习目的

一些院校教学中仍以考试、考证为主,以致个别学生虽然拿到了计算机等级证书,却遇到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独立完成,不能学以致用。

2.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它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一个包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和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

(1)明确的目的性。通过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

(2)较强的综合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具有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之能。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

(3)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地去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4)突出实践性。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许多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5)学生主体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进来、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

(6)过程动态性。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老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群体、学生与学生个体、学生与学生群体的交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学校使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浙江省“十一五”重点建设教材。

3.1word教学中使用的典型案例

Word是Microsoftoffice办公套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重要组件,主要用于日常办公文档、报刊、书刊及网络电子信息的编辑与排版。它功能强大,操作简单。作为教师,面对我们日常工作、学习中用到的如此强大功能的应用软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下面所简述的案例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教学效果良好。

3.2PPT教学中使用的典型案例

PPT是目前制作演示文稿最常用的工具软件之一,利用它能够制作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的演示文稿,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学术报告、产品展示、教育讲座等各种信息传播活动中。

我们同样选取一个贴近现实的实例来阐述如何在PPT的教与学中很好的运用案例教学法。在学生中接触PPT最多应该就是教师上课的教学课件、产品展示、毕业论文答辩以及电子相册等,这里我们就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电子相册作为案例来加以阐述。

同样的首先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自己向往的一个电子相册的模型,然后老师展示事先做好的一个介绍校园风光的电子相册实例,让学生讨论思考有哪些元素组成,具有哪些功能等。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老师的讲解课,最后教师通过利用PPT2003中的相册功能,现场演示介绍这个电子相册的大致制作过程以及PPT中应用到的按钮、插件、菜单等的功能介绍。最后让学习根据自己设想的制作一个介绍当地旅游的、个人写真的等电子相册。老师从旁指点、协助,生生之间交流合作,让学生自己能主动地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4.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本文提出的“案例教学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有效。总体来说,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矛盾,且可以相辅相成。在高职《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峰、魏少华.浅析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1.02

[2]于大弘.“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2

[3]修宏洪.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探讨[J].福建电脑.2011.01

课前,教师将所有“看不到、摸不着、进不去”的难点做成能互动的动画、视频,并上传到学校的课程教学平台。同时,将整个项目分成多个子任务,制定适合学生根据平台自主完成任务的“任务工作页”。课中,学生根据“任务工作页”的流程,操作课程平台上的动画、视频、文字资料、图片等,分组讨论,合作完成项目任务。教师进行引导、巡视、提示、指导。整堂课,学生居然能顺利地完成整个项目,并且学生没有做与课程无关的事。课后,仔细总结本节课的优点。由于采用了信息化手段使课堂变得生动,使难点变得可视可控,主要优点如下:

1.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准备详细的“任务工作页”,将任务分解,让学生根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查找教材、网络等资源,填写答案,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在完成“任务工作页”的同时建构了知识和操作技能。

2.教师由主讲变主导。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主讲。教师“填鸭式”的讲授使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信息化课堂中教师由主讲变为主导,用信息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完成任务。在学生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时,教师用信息化技术展示正确的方法,从而使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提升教学效果。

3.团体合作解决问题。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情境,设置好引导性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教的是做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方式教的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信息化课堂中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项。

4.学生展示体验成功。课程结束前的学生成果展示,展示优秀作品并让希望表现的学生上台展示和讲解,给了学生充分表现自己、体验成功的机会,也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升,让学生感到自己学有所成。

二、信息化课堂存在的问题

1.课前,教师的准备量非常大,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量。教师采用信息化技术需要准备大量的交互式课件、游戏、动画、视频等,这使有的教师只是一味地追求生动、美观,而忽略了信息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2.课中,课堂沦为“信息化技术的奴隶”。大量的图片、声音、动画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弱化了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一节看似流畅连贯、画面精美、声音悦耳的多媒体课在无形中演变成了一场现代媒体的“满堂灌”了。

3.课后,学生主动思考少了。教师布置的作业若还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方式,学生将会“自觉”地拷贝,甚至都不用自己整理转化。

三、对信息化课堂问题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职校;信息技术;思考

在信息化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能力。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成为一名新时代技术人才必备的技能。本文就优化信息技术课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1.把握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可以说,没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信息的获得、存储、处理、及传输过程中,计算机都是最主要的处理工具之一,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都是不可或缺的。

2.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

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信息技术课程的位置。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2)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归纳为以下四点:①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②信息能力。③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④信息道德。(3)加强对职业学校专业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专业的结合。积极开展计算机在本专业应用的教学,如数控专业的数控仿真教学、服装专业的CAD教学、电子专业Protol的教学等等,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学科特点。(4)加强信息道德的培养。当今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尤其是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鉴别能力较差,培养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教师角色要转换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但在信息社会,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因此,教师思想要转变,教师要有三种意识:

1.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和发展速度极快,教师如不注意学习,就很容易落伍,丧失教育者的资格。“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要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

2.创新的意识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创新素质,而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创新设计、创新思维、创新意识都影响着学生,教师需要创新精神,那种夹一本书进课堂的做法早已使学生厌烦,学生期待着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氛围,共同探讨的学习方式,而大胆选择多种媒体进行优化组合设计教学,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正是新时期教师努力的方向,正是教师创新精神的体现。

3.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意识

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的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竞争者。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成为一名21世纪合格的劳动者,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

三、理论联系实际,学做合一,在应用中提高

在教学中应当从实际出发,围绕应用组织教学,坚决舍弃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到的内容。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学做合一,在应用中提高。

1.教学中“以用带学”“以用促学”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方法是:先理论,后实际;先抽象,后具体;先一般,后个别。致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一些抽象的概念的狂轰滥炸,把他们本来高昂的兴趣吓跑了,从而产生畏学、厌学的情绪。如果我们以用入手,在教学中采用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这样就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时,不妨让学生在计算机组装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去拆装,让学生首先有感性认识,再去讲解理论知识,一般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用好现有硬件和软件资源

3.要学以致用

学习的信息技术要加以应用,不但在本学科上用,而且要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内化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与其他专业教师经常共同探讨,从而达到最佳结合。

四、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影响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因素。当代课程理论强调对学生应该是激励性评价、赏识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评价一定是以对学生真诚的爱(特别是对暂时处于落后状态学生的爱)为基本出发点,以激励性的信息为基本表达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为最终目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更多的应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以此给学生以激励和赞许,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语文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热点。而中职教育以培养动手能力为出发点,以职业化发展方向为根本。其中,中职语文作为一门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学科,也必然要迎合这一发展趋势。信息时代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并为任何愿意获取知识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那么,面对这样的信息环境,我们的中职语文教学应如何开展呢?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意境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学习感受

学习是真情实境的体验,同学们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的更加有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戏剧单元的课堂表演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文中某一人物形象或某一情节,如上《项链》,让学生表演弗莱思节夫人的梦想、陶醉、惊恐、懊恼和哀怨;这样的表演我们看不出其意图,看到的只是一幅幅滑稽可笑的模样,听到的只是学生阵阵哄笑声。学生被这一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吸引过来,展开大胆而有创造性的想象。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得益于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的良好教学氛围。由此可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让学生综合适应多种感官接收信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发现、善于总结、敢于创造的学习习惯。

四、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整合,拓展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我们应该从语文知识的纯教学内容中走出来,把理论知识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全方位教育。我们教师在中职语文的教学中,应该更多的去注重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这也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因此,当学生学完《我的母亲》这篇课文,当学生强烈地感知到我们的父母是如何含辛茹苦的抚养自己,而自己却忽视了他们的感受,随意地向他们发泄不满、愤怒,突然间意识到母亲对自己深厚的爱,产生了强烈地想要和母亲对话的意愿。学完课文,教师就把教材中的资源问题转化成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妈妈,您该好好歇一歇了》。这样把学习与感悟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了学科资源,把学科内部开放性的作业转化成有主题的探究实践活动。

总之,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整合,要有效地借助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革新传统的教学与学习观,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改善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要切实做到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的整合、与学生学习的整合、与语文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教学管理的整合。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使教师经历“我有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到“我用信息技术”,到最后“我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三个层次,才能真正达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终极目标,实现教育信息化。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信息化教学;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144

0前言

《机械制造基础》中讲解了锻压、铸造、车削、焊接、刨削、铣削、精密加工以及磨削等多种加工方法,知识面非常广泛,体现出较强的概念性,和生产实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机械类专业课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因为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征比较显著,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畏学情绪严重。因此,亟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门课程教学中尽可能地实施信息化教学,以提升教学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地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的实践技能和多种理论。

1采取慕课形式

2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优势

其次,发挥其实物投影功能。在机械制造基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地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评析学生的作业,讲授新课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且效率非常高。

3开展微课教学

4在线测验及评分

5结语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电脑和其他移动互联设备,这些为教师在《机械制造基础》教学中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多种交互式电子白板、利用网络多媒体课件、慕课、在线测验以及评分等在内的多种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地丰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地学习和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海霞.现代多媒体条件下的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探析[J].2011(09):69-70.

一、何为“游戏化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实践,信息技术课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深入人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游戏化学习、快乐学习、以人为本等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寓教于乐这个古老的命题再次被教育界所重视,游戏化教学开始在各个学科、各个年段的教学应用中如雨后春笋,崭露头角。

二、对于游戏,学生态度如何

1.学生玩游戏情况

从一项学生玩游戏情况调查,表明92.8%的学生是经常或偶尔玩游戏的;仅7.2%的学生表示从不玩游戏,在这些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女生。

在你使用电脑经常干什么的一项多项选择问卷调查中,发现有98%的学生都喜欢使用电脑玩游戏,其次有86%的学生利用电脑与同学聊天以及95%的学生利用电脑下载音乐、电影图片、软件等。

2.学生喜欢何种类型的游戏

在你通常喜欢哪类游戏的调查中,发现男生比女生更喜欢玩枪战类游戏,而益智类和闯关晋级类的游戏,女生就明显高于男生,但对于角色扮演类的游戏,男女生比例都较高,合计占了全部人数的30.95%。3.课堂游戏化,学生感想如何?

我们从调查问卷中不难分析,可以得到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习知识的话,86.9%的学生表示会觉得很新鲜,很好玩或会觉得非常感兴趣,对此项措施表示非常赞同,仅5.71%的学生表示会影响他(她)的学习,有可能让他(她)分心。

从以上几项调查中,表明学生对游戏具有极大的兴趣,而且部分学生甚至到了沉迷的地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根据学生的兴趣,班级情况,投其所好,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的形式,根据学生专业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教学游戏化,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对游戏有一个正确的新认识。

三、中职游戏化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构建知识

论文摘要:通过对师范生就业状况的分析,指出为解决师范生魏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必要性。牵妻赔中拼行盗师职亚滋熊训练的真像分洛及劝专亚谋毅师的新要求介绍了在分析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明显提高,使教师职业日益成为令人羡慕的、较具吸引力的职业之一。同时,教师职业的国家基本保障机制和工作的相对稳定等特点,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进人教师职业政策的变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不断深人,本科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针对学生就业的困境,怎样加强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以便他们在求职及教学工作中提高竞争能力,是每位师范院校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探求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感到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在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方面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1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现状

从高师教育现状看,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没突出师范性的特点。很多专业教师只是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更多地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学生将来要从事教育工作,因此忽略了对师范生在教师技能方面的培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自己将来工作应具备的技能不十分清楚,没有做到有意识地去锻炼各种技能.至使很多师范生的教师技能很差,在竟聘教师岗位的面试及试讲中,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2改革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强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为解决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较差的问题,仅仅依靠教法课有限的学时去改变现状是达不到目的的。但专业课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很大,专业课教师有条件、有责任也有义务与教法教师共同努力,帮助学生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2.1改变教学方式.学生登台讲课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J巨的课题,因为它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对于理论课堂教学是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对于实验教学,教师完全可以将主导地位让位于学生。

由干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充分说明了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化学专业的实验课非常多,平均每个星期,每位学生要做1一2个实验。但现在大部分学生都以应付的态度对待实验课,使实验课很难实现其应有的目的。究其原因,大部分实验的内容都是理论课学过的,实验的过程就是对所学过理论的验证过程,对学生而言,没有太多的新意吸引他们。

2.2在学生讲课中训练教师职业技能

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很丰富,但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能将所掌握的知识全面、系统、清晰地讲述出来,而这正是师范生的大忌。让学生讲课,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站在众人面前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在学生讲课过程中要求思路清晰,讲普通话、使用规范的化学用语,板书要求层次清晰,化学符号书写规范并能画出较规范的化学实验简图,这些项目正是化学教师职业技能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中发现,开始几个实验,学生讲课效果均不太理想,但随着实验不断进行,讲课学生数量不断增多,给予学生借鉴的内容不断增加,使学生无论在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内容的掌握上,还是在讲课技巧上都有很大程度提高,很多学生从开始消极地、被强迫地讲课,变成了积极地、主动地去讲课,使分析化学实验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改革教学方法对专业课教师的新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对教法的选择不够重视。当采用学生讲课的教学方法时,教师要为学生的讲课做出评价,专业课教师除要更认真备课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3.1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职业技能

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担负着传授专业知识的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对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这个更为艰巨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展示的教学技能就是学生效仿的典范。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会不自觉地领悟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技巧,这对他们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成效存在直接影响。提高在职教师的职业技能,是非常紧迫且重要的任务。

3.2强化专业课教师教法知识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GeO2化学制备应用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s)通常也称为双亲分子。具有固定的亲水和亲油基团,能够在水/气或者水/油界面的定向排列,并使两种液体或者液固相之间表面张力显著下降。具有润湿或抗粘、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以及增溶、分散、洗涤、防腐、抗静电等特性。近十几年来广泛应用在日化、食品、制药、造纸、塑料、皮革等方面等领域[1~2]。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作用导致它们在溶液中存在时疏水链向内聚在一起形成内核而远离水环境,同时亲水基朝外与水接触,这一现象即为表面活性剂的“自聚”。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进行自聚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结构、以及不同大小、形态的聚集体,即分子有序组合体。利用分子有序组合体形成的微米级甚至到达几个纳米胶团或反胶团。通过用其微型体积特性制备小尺度的纳米颗粒,能够为研究纳米尺度效应提供制备基础。一些具有特殊形貌以及结构的纳米材料,如片层状,椭球状、六角状也可以利用分子有序组合体作为模板来进行制备。在这其中,分子有序组合体通常起到晶体结构与晶体取向的定向控制,以及形貌和粒径的调控作用[3]。

1控制纳米颗粒的尺寸及形貌

表面活性剂在液相制备纳米材料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溶液中形成粒径可调节的胶束,常见的胶束的直径为10~100nm。胶束的尺寸直接决定了生成产物的大小以及形貌,而胶束的尺寸调节可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类型,控制表面活性剂剂量,以及添加其他辅助表面活性剂(如醇类)来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了控制纳米颗粒的粒径以及形貌的目的。如吴海平博士等人通过反胶束方法制备的粒径在100nm左右的不同暴露面的纳米方[6]以及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邱薏雯等人制备的具有奇异杨桃形貌的GeO2纳米颗粒[7]。

2纳米材料的表面改性作用

表面活性剂具有独特的一头亲水基,一头亲油基的双亲结构,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与具有较高表面活性能的纳米颗粒进行结合。赋予纳米颗粒新的表面结构,从而对其表面性能进行改性。吉林大学的吴伟等人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包覆于水热法制备的GeO2纳米颗粒上研究其发光性能发现,经过表面活性剂包覆后的纳米粒子其光致发光性能明显提升。并且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包覆效果也不一致。如CTAB的包覆后的GeO2纳米粒子光致发光性能就很差[5]。

3结构导向剂作用

表面活性剂的双亲结构能够决定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胶束表面聚集,使在胶束内部进行反应的纳米粒子定向排列,诱导纳米颗粒形成特定的晶相或晶格结构。从而起到结构导向剂的作用利用表面活性剂这一定向诱导性质,可以选择性制备所需的纳米结构材料并定向合成指定基团或其他结构。如海南师范大学的Zou等人,利用苯―PVP(正丁醇)―水体系成功在室温条件下制备了较为罕见的β石英相的纳米GeO2颗粒(P3221空间群)与平时常见的α相的GeO2在空间对称性上呈左右对称的状态。这说明表面活性剂在不同的醇类的辅助作用下,能够对制备的纳米材料结构起到结构导向作用,从而有助于我们选择性地控制GeO2纳米材料各种晶相的制备[8]。

4微反应单元

分子有序组合体可作为微反应器在化学、化工、生化反应中提供多种微环境并实施控制,有着常规反应器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作为制备新型纳米材料的微反应器,在材料科学中,设计制备新型纳米材料能使得复合材料获得新的物理化学性能,这其中对颗粒的形态、颗粒粒径、粒径分布、胶体的稳定性有严格的要求,而分子有序组合体特殊的微环境为控制反应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如吉林大学的邹旭博士等在苯―PVP―水体系下构筑气泡,并以此为核在表面活性剂构成的微反应器内实现了空心GeO2结构的合成。为携带其他类型的纳米材料或药物,实现药品的定向输运奠定了工作基础。[4,9]

表面活性剂在GeO2纳米材料的湿化学制备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由于对表面活性剂认识的问题以及合成工艺的限制,近年来有关这一体系下GeO2纳米材料制备的工作并不是很多,同时值得指出的是,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对GeO2体系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领域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这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特性。

[1]肖进新,赵振国.表面活性剂应用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高鸿锦.化工百科全书[M].1998,18:655.

[3]王培义,徐宝财.表面活性剂―合成性能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X.ZouandB.B.Liuetal,CrystEngComm[Z].2011,13:979.

[5]W.WuandX.Zoueta,lJournalofNanomaterials[Z].2011,ArticleID841701.

[6]H.P.WuandJ.Z.Jiangetal,Chem[Z].Mater.2006,18(7):1817.

[7]Y.W.ChiuandM.H.Huang,J.Phys[Z].Chem.C2009,113:6056.

THE END
1.常见讲课技巧讲课是传授知识的最好的一种方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常见讲课技巧,欢迎参考阅读! 常见讲课技巧1 1. 语言、板书、PPT以及三者的有机结合 讲课有激情,语言精确 ,语调抑、扬、顿、挫, 注意高、低、快、慢、轻、重、缓、急。 板书要体现:鲜明的层次性;知识脉络清晰;概括主要内容。注意版面设计合理,字迹工整。一个...https://www.jy135.com/edu/227622.html
2.ppt制作基础与技巧讲课稿.pptPPT设计艺术与攻略 设计PPT的技巧举例 PPT设计艺术与攻略 PPT设计艺术与攻略 配色原则上不超过4种颜色 PPT艺术设计之背景配色 PPT艺术设计之文字配色 打造我的个性化模板 PPT艺术设计技巧 颜色 PPT艺术设计技巧 高桥法 PPT艺术设计技巧 中国书法让你与众不同 PPT艺术设计技巧 为什么我的图片不好看 PPT艺术设计技巧 到...https://m.renrendoc.com/p-56690496.html
3.讲课ppt制作技巧,讲课ppt大纲介绍如何制作一个吸引人的讲课PPT?本文提供了五个技巧帮助您打造一个富有吸引力且易于理解的演示文稿,以及一个典型的讲课PPT大纲布局。... 讲课PPT制作技巧 在制作讲课PPT时,以下技巧可以帮助您打造一个富有吸引力且易于理解的演示文稿: 1. 保持简洁 确保您的幻灯片内容简明扼要,不要使用过多文字或过多的图像。避免使...http://www.pptjia.com/Powerpoint/sheji/73404.html
4.新手培训讲师都会遇到的三个问题,如何解决?PPT的配色(背景、元素)不是设计完之后就一成不变的,要结合室内的光线,投影的效果进行调整。如果背景屏幕很亮,你的PPT就要尽量使用深色的背景,才能更好的凸显出上面的元素。 三、授课技巧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 常见的问题就是自己一个人单口相声,缺少互动。 https://www.ckjr001.com/newsdetail/187.html
5.希沃(seewo)互动大屏使用指南PPT 课件使用技巧 翻页:点击屏幕“翻到下一页”,要回到上一页,需在屏幕上长按,调出 PPT 菜单,选择“上一页”。 页面设置:PPT 制作时建议将页面设置为 16:9,在放映时就能全屏显示。 在PPT 上批注:双指按在屏幕上,调出菜单,点击画笔工具就可以批注了。 https://www.fjsxyz.com/3g/show.asp?m=1&d=5091
6.如何高效讲解PPT方案(ppt方案如何讲解)在商业演示或学术报告中,PPT(PowerPoint)演示文稿是一种常见的辅助工具。一个高质量的PPT方案不仅需要内容充实、设计精美,还需要讲解者能够清晰、高效地传达信息。以下是几个关键步骤,帮助您更好地讲解您的PPT方案。 1. 准备工作 在开始讲解之前,确保您已经对PPT内容进行了彻底的复习。您应该: ...https://ppt666.zaixianjisuan.com/question/ru-he-gao-xiao-jiang-jie-pptfang-an.html
7.ppt学习技巧除了.ppt .pptx .pdf这些在上个版本的office就已经实现的存储格式外,视频格式的支持是一个异常强大的功能。视频最高支持720P Mpeg4编码格式,同时还可以附加上你之前排练旁白的音频。假如你是教师,在你咽喉肿痛还要坚持用ppt讲课时,它是你最好的助手。 https://www.wenshubang.com/xuexizhishi/229228.html
8.18个关于PPT演讲的技巧篇2:18个关于PPT演讲的技巧 如何成为一个演讲高手呢?在现在这个年代,PPT是必不可少的,乔布斯的经典演讲就是使用大屏幕幻灯片。下面的18个技巧或许可以帮助你提高PPT演讲技巧,也希望能给经常提案比稿的童鞋有一些收获,帮助你获得最佳的表现,一起来看看吧。(1)10-20-30原则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obdtq.html
9.干货做好PPT的10个注意事项!(教师专用!赶紧收藏)现在想要当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真的需要样样精通,别的本事不说,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能写得一手好板书,还得会做PPT。 很多老师在内容部分已经准备充分,但是到了制作PPT这里就犯难,太多的功能键操作起来太麻烦,总是摸不着其中的诀窍。 今天,教研报总结了一些高效制作PPT的技巧,学会使用这些技巧,可以提高老师们制作PP...https://www.hljeu.edu.cn/xzdf/2022/0906/c1217a20392/page.psp
10.ppt教学课件制作的原则规律和授课技巧教学ppt制作的原则和技巧二、PPT展示的两个小技巧: 1、白屏/黑屏为了避免PPT与你的讲解过程相冲突,让学员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讲授上而非PPT上,这时建议你将PPT关掉,有以下两个常用的热键:W键:即White 白屏。B键:即Black 黑屏。 2、快速跳转我们在讲课时往往需要进行页面跳转,为了避免退出来再翻页的繁琐操作,你可以记住要跳转的目标页面...https://blog.csdn.net/txpp520/article/details/105356271
11.生活小百科常识大全降小常识生活常识网生活小窍门科普ppt怎么入手 科普讲课ppt技巧 一、科普ppt如何入手? 要做到深入浅出,作者对被介绍的科学知识要有透彻的了解。 不但要熟悉被介绍的科学知识,还要有横向的有关知识。 另外,还要学会多种说明方法,如比喻说... 2024-11-140 健康床垫营销方案 床垫营销渠道 ...http://yunnanne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