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医疗决定了宠物的生命长度,对于养宠人群来说,属于刚需领域。随着养宠理念的升级,宠物医疗正在悄悄崛起。据《2020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显示,宠物医疗以23%的市场份额成为宠物消费市场中第二大消费类型。
一方面,宠物角色开始转变,人宠间呈现出亲情关系。从前养狗是为了看家护院,养猫是为了抓老鼠。随着空巢老人、不婚族等社会现象的出现,宠物的陪伴属性开始凸显出来。宠物作为家庭的重要一员,逐渐和人建立起了类似“亲子”的亲密关系。据亿欧智库分析显示,61%的消费人群将宠物视为自己的孩子或亲人。越来越多的宠物主愿意为“家庭成员”治病。
随着宠物亲情化和宠物老龄化,宠物医疗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养宠”的重要流程。宠物医疗赛道的火也越烧越旺,开始成为宠物经济里的新热点。
各方势力抢滩市场
由于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展较迟,目前国内宠物医疗赛道的玩家主要分为三个领域,分别是宠物诊疗、宠物医疗器械和宠物保险。各路玩家依托自身优势,纷纷抢占宠物医疗市场。
其一,赛道头部玩家强强联合,加速布局线下宠物医院。高瓴资本、瑞鹏集团和瑞派集团作为三大头部玩家,旗下宠物医院已有规模化趋势。而高瓴资本又投资瑞鹏集团成立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进行资源整合。此后,新瑞鹏又通过收购宠物医院品牌和投资宠物制药企业等方式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完成“圈地运动”,加速占领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新瑞鹏旗下医院超过1600家,三年增长超过2倍。
其三,区域宠物医院以连锁化的方式保持自身优势,追赶赛道玩家。比如萌兽医馆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开设门店,进行连锁化运营,进行店内医疗资源的把控。同时,萌兽医馆又借助数字化将问诊流程可视化、线上化,提高门诊的运营效率。当前,萌兽医馆已经自主搭建了前台HIS系统、中台BI系统、后台UMS系统,以此赋能前端数字化服务门诊。
其次,医疗器械公司研发出多种适用于宠物诊疗的医用器械,抢占宠物医疗市场。比如锦瑞生物发布兽用品牌“Genvet”及全新系列专业宠物诊断设备,捍宇医疗为中小型宠物犬类二尖瓣反流设计V-clamp,还推出了V-Closer和宠物多功能心电监护系统。随着宠物医疗器械在宠物诊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公司通过发力宠物医疗器械,布局宠物医疗赛道。
据数据显示,我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已达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预计至2025年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由数据可知,我国的宠物医疗赛道极具行业价值。赛道上的玩家们通过深挖宠物医疗的市场需求,再结合自身优势切入赛道,确实能够抢占这一蓝海市场。
火爆背后,难掩荒芜
宠物医疗赛道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备受资本看好,但是这条赛道仍然存在许多行业问题,尚需解决。
从宠物诊疗领域看,我国的宠物医院在经营方面缺失监管,行业乱象颇多。市面上不同的宠物医院在收费存在着较大差异,宠物医院过度诊疗,小病大治的现象不在少数。甚至有些并不具备手术资格的宠物诊所违规经营,术后宠物致死的事例不在少数。宠物医院的种种乱象消磨了宠物主对宠物医院的信任,抑制了行业发展。
从宠物医疗器械领域看,我国的宠物医疗器械还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我国的宠物医疗器械数量和种类都偏少,但是行业壁垒高,我国布局宠物医疗器械的玩家较少,行业缺乏活力。二是动物医疗器械由农业部兽医局监管,并不受医疗器械法规监管,标准相对宽松,企业生产良莠不齐。
从宠物医疗保险领域看,我国的宠物保险渗透率不足1%,且市面上的保险产品较单一,限制条件过多。市面上的宠物医疗险集中在猫、狗两类宠物,覆盖面较小。同时,大多数保险还对地域、医院、宠物年龄等方面有所限制。宠物医疗保险的条条框框束缚了宠物主的投保欲望。
宠物医疗确实是一条好赛道,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空间,但是目前正处在野蛮生长阶段,尚未规范化。行业上的监管缺失阻碍宠物医疗的发展前景,技术上的高壁垒势必会将赛道上的玩家分流。这致使头部玩家无力增长,中小玩家再难入局,宠物医疗难成气候。
在未来,宠物医疗行业势必会重新洗牌,打破现有桎梏,带动新玩家入局,为行业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