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实训报告范文

导语:在网页实训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职教育;项目教学;工作过程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2008年12月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在北京举办“百所名高职、百家名企业”合作发展论坛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两周年专业改革成果展示会(简称“双百”论坛)。会议主题是举校企合作旗,百家知名企业同绘强国景;走工学结合路,百所示范高职共谱育人曲。为满足会议宣传的需要,保证会议信息及时,向社会公众展示示范院校建设两周年来的丰硕成果,需要设计与制作“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并在会议期间进行信息的实时与网页维护工作。

我院作为国家首批28所示范校建设单位之一,承担完成中央财政支持的“会议专题网页设计与维护”项目,由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承担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同时将该项目作为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项目。

1.2项目管理

1)硬件环境。能够连接互联网;一台服务器,可直接使用PC机(教师机);若干台客户机,选用主流PC机即可。

2)软件环境。开发环境采用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测试环境采用IIS服务器、IE浏览器;项目管理工具采用MicrosoftProject。

3)项目文档。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规范项目管理,项目组需完成并维护如下文档。

(1)工具类文档:Dreamweaver使用手册、Photo-shop使用手册、Flash使用手册。

(2)项目管理类文档:项目计划书、功能说明书、维护手册、团队管理规范。

4)角色职责。为顺利完成项目任务,采用分组实施,成立项目组,其中产品经理1名,项目经理1名,成员4名。

(1)产品经理:收集、分析客户和业务需求,并区分其优先级;定义并维护项目的业务正确性;推动项目和解决问题的远景目标;负责客户期望值和沟通。

(2)项目经理:兼任指导教师;负责监督、控制项目进度和工作质量;协调在项目进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认、验收项目各阶段的工作成果;指导实训学生完成各项任务。

(3)项目成员:由实训学生组成,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完成分配的各项具体任务。

2项目目标

2.1产品目标

1)设计与制作“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

2)满足“双百”论坛会议宣传需要,维护及时,保证会议全程信息。

2.2教学目标

通过“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的设计与维护,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首页布局、栏目设置、色彩搭配的设计等能力,培养新闻类网页的与维护能力,使学生在实际项目实施中养成团队协作、认真负责的良好职业习惯。

3项目内容

会议专题网页设计与维护项目共分为五个阶段(见表1)。主要内容包括:网站结构(栏目设置)、会议标志设计、首页设计、二级页面设计、图文混排效果设计、多媒体应用(音乐、动画)。

4项目教学实施

4.1教学组织与过程

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项目的五个阶段划分为五部分。其中教学重点是第一、二、三阶段,教学难点是第二阶段(策划设计阶段)。根据课程项目教学的需要,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3~5人,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1)制定文档,明确任务。指导教师(项目经理)承接任务,起草Dreamweaver使用手册、Photoshop使用手册、Flash使用手册等工具类文档;起草项目计划书、团队管理规范;编制教师参考手册、学生参考手册、实训环境实施参考手册等教学类文件。

同时,指导老师还要维护学生任务列表(表2),明确任务进度控制。

6)完成任务,测试提交。学生根据确认的工作任务,按照详细的实施步骤独立完成任务书所列各项任务;并对每项任务进行测试,填写测试报告;修改完善后提交工作成果。

7)确认、验收阶段工作成果。指导教师按照学生提交的工作成果,参照项目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确认、验收学生的阶段工作成果,并给出评价。

4.2教学方法与手段

项目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

二是要注意任务的时效性。通过严格的进度控制及预案保证每个任务按时完成。在教学中,对于部分小组或学生可能无法按照进度完成任务的情况,任课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给出解决办法。

5项目教学效果

5.1实训学生评价

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训学生要每天撰写工作日志,最后撰写项目实训总结报告,总结项目实训过程中的收获、经验与教训,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5.2合作企业评价

通过合作企业的全程参与,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知识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的态度等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对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核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和工程师在课程结束后,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引入实际项目的做法值得推广,尤其是在分组教学、基于任务清单组织教学等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质量控制意识、进度控制意识。

6结语

“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设计与维护项目的教学设计方案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作为正式的网页,具有真实产品的目的性、商业性和时效性;

二是作为实训教学项目,具有教学的完整性、训练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项目教学实施,教学成果也被“双百”论坛会议举办方采用,并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授予“最佳服务(实训)效果奖”。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全成斌,杨士强,赵有健.计算机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8(4):100-102.

[2]徐涵.行为导向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10-12.

[3]杨立峰,吴延昌.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制订的思路与内容[J].计算机教育,2008(19):123-126.

[4]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9-11.

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ProjectTeachingonWebDesignandMakingCourse

WUYan-chang,ZHANGMai-ling

(PingdingshanIndustrialCollegeofTechnology,Pingdingshan467001,China)

关键词:网络互联,虚拟实训平台,B/S结构,JSP动态网页,网络模拟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高职院校对实训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近几年,多数高职院校都投入了相应的资金构建了网络互联实训室。但由于网络设备品牌较多,且设备的规格型号繁多,院校设备经费投入有限,绝大多数网络互联实训室的设备品牌单一,数量有限,更新换代周期长,致使教学和实训室建设都面临瓶颈,学生操作技能练习不足,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到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因此除了网络互联设备的投入,还必须考虑利用虚拟[1]实训平台来解决当前教学和实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满足教学需要。

一、网络互联虚拟实训平台应用的必要性与意义

《网络互联设备配置》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所谓网络互联就是将多个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网络互联设备配置》主要讲授两大主流网络互联设备(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与调试,是网络技术人员必须要具备的重要职业技能。该课程属操作类课程,实践性极强,整个课程的教学实现要求在具备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互联设备的实训室完成。

二、网络互联虚拟实训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一)总体设计

(二)应用流程

1.选取互联设备绘制网络拓扑图

2.配置网络互联设备

3.测试验证阶段

设备配置完成后要对配置结果进行测试。实际网络工程的系统测试主要包括物理测试、功能性测试和网络连通性测试等。由于是虚拟实训系统,物理测试不必进行。功能性测试主要包括交换机VLAN测试,路由器、三层交换机及防火墙路由和路由表测试、冗余链路的测试等。网络连通性测试可以采用ping、tracert等命令来实现。如果测试结果不正确,返回配置界面排查错误;测试结果正确,则完成实训报告。

4.实训报告完成阶段

完成实训报告以加深对实训过程的理解。该虚拟平台包含实训报告模块,学生可以将网络拓扑图、设备配置命令以及测试结果添加到实训报告中,利用平台提供的“提交作业”功能上传给老师进行审阅,并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输出功能将实训报告转换为文档格式以便学生保存。

三、结论

该虚拟实训平台的研究与应用将有力地解决高职院校网络互联实训室普遍存在的设备数量不足、品牌单一、型号落后、更新换代慢等实际问题,使我们高职院校的实训室能够满足教育部提出的“基地设备保持同期企业生产使用设备水平,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要求,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着积极的作用。

[1]胡小强.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与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高职教学;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岗位需求

1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特点及其教学现状

从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分析,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学目标除了表现在系统化的网页制作理论知识外,还突出了对学生综合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网页设计能力的训练,以此促进学生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双重发展,更好地将所学应用于岗位就业当中。操作性是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特点之一,这就决定了在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配合,并将实训教学应用于网页设计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当中,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意义重大。

现阶段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在高职院校技术教育中的落实相较于以往网页制作工具教学而言有了显著进步,借助多媒体教室演示教学和实训室教学激发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意识,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然而当前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还存在着实用性与理论性相脱节的问题,忽视了与企业专业技术岗位需求相结合,这就使得岗位工作和学科教学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高职学生本身在网页制作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加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不仅有碍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同时也使得现代工作岗位与教学模式之间的差距拉大,课程改革亟需得到落实。在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考核方面,仅仅采用的是任课教师出题的方式,具体形式表现为上机操作和理论考核两个部分,而其中学生出勤率以及平时作业却占据了较小的比例,这不仅忽视了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被遏制,不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涉及到多门学科内容,单一的考核形式显然难以满足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根本需求,这就需要在课程改革中突出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考核的多元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设计思路

2.1与企业专业技术岗位需求相结合

2.2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

2.2.1项目选择

2.2.2专题教学方式

从网站项目实施的具体步骤分析,除了网站主题确定、资料整理、logo设计以及网站风格选择外,还涉及到配色方案的选择、网页排版、主页制作和网站测试等内容。依据具体的实施步骤,教师可与教学大纲相结合明确教学专题的开发进度,对基本元素、布局模式及网页排版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对以往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后,学生对于网站设计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在知识点的驱动下完成自我网页的设计与制作。

2.2.3组织讨论

从教师本身知识结构及专业修养的差异性分析,在网站制作技术方面会对教学设计产生一些影响,因此针对存在疏漏的地方就需要对其进行讨论与修改。通过优秀网站欣赏使得学生加深对网页制作的感性认识,能够从优秀网站中获得网页设计的灵感,体现自身创意设计水平,这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影响。

2.3分阶段型考核模式

这一考核模式将项目开发进度划分为若干小的阶段,学生完成阶段工程汇报后再由师生共同参与考核,考核的重点在于对网站主题和页面布局的考查,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整体页面的美观性进行评定,检查网站规划中的各项功能以及页面链接效果,具体包括:

2.3.1网站选题

小组网站主题的拟定可由成员自行选择,在对同类网站进行分析后分析自身技术路线和服务形式的异同,并与企业专业技术岗位需求相联系,切实分析网站本身的维护成本及盈利模式。网站策划书是这一阶段需要完成的项目,组成对其进行必要的演示操作,并由师生对其展开评价和提出意见。网站选题占总考核比重的10%。

2.3.2网站设计

网站设计涉及到网站的色彩配搭、版面布局以及主题设计等方面内容,小组成员需要借助FireWork或是PhotoShop完成草图制作,并由组长对设计理念进行陈述,师生对其提出建议。网站设计占总考核比重的15%。

2.3.3网站制作

依据草图设计完成对应的网站制作工作,由于页面较多也可采用定期对开发进度进行报告的方式对关键页面进行演示,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演示进度进行控制。网站制作占总考核比重的25%。

2.3.4网站测试

网站测试的内容除了包括页面文字和图片显示、链接有效性以及浏览器使用情况外,还需要由小组成员完成对应的测试报告,认真剖析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网站测试占总考核比重的15%。

2.3.5网站

在完成主页空间的申请后借助FTP工具对网站实施操作,教师和学生可用各小组提供的域名访问网站。网站占总考核比重的5%。

3结束语

位相结合,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有效性在于与市场就业需求相一致,将企业专业技术岗位需求纳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考虑范围之内,使得岗位能力与教学内容相吻合,这对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网站管理能力和网页设计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这是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资源优势的集中体现。除此之外,关于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新一轮研究对于高职网络技术等课程教学模式更新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晓红,周立.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

[3]安颖莲.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9).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一)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

加强高职教育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关键在于开设新课、整合现有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拉近学校教育现状与企业需求的差距,形成高职教育的特色。

1.以行动导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电子商务是指通过Internet等信息网络从事的电子交易,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商业流程、产品和服务等构成的复合体,是技术的应用,而非单纯的技术。因此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改革也应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同时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不是学科教育,它应该更注重行动导向特征明显的课程教学。

2.建立多样化实训课程教学。通过课程实训、综合实训、认知实践等多种实训手段,培养学生在商务电子化方面的构思能力,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传统意义上的行业知识与技能外,还要求学生建立一个职业习惯――熟悉传统行业运作流程与特点,并能够从中寻找与电子商务思想、电子商务技术结合的应用环节,从而构思出商务电子化过程。其次,通过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熟悉大量企业电子商务案例来感悟这一能力,学会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网络通信技术,分析企业电子商务过程,形成商务寻求技术、技术推动商务的职业敏感与素养。

(三)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的解决方案

1.课程实训(模块化实训)。

(1)商务信息搜索实训。信息搜集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能否准确、及时地收集到高质量的信息,是衡量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标准之一。

(2)电子支付及认证实训。教师首先可让学生通过柜台申请或直接在线申请网上银行卡,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网上银行帐号的转帐、支付、销户等一系列操作,从中掌握一些安全支付的知识。同时,要求学生至少要学会使用一种第三方支付工具,如淘宝的支付宝或者财富通、贝宝,等等。

(3)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实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以学校为背景,指导学生设计一个B2C网站。包括电子商务网站开发的项目规划和网站设计的全部作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熟悉网站项目开发动作,提高学生网站设计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动态网站三层构架的理解,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HTML语言,DreamweaverMX软件和Dreamweaver网页设计的全面操作。掌握Fireworks和Photoshop平面设计的基本操作。

2.综合类实训。

(1)模拟实验教学。模拟实验是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验来了解电子商务的全过程,从而使电子商务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代名词。同时,模拟实验中激烈的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类似于一种战略型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享受乐趣,科学严谨的考核机制也使学生体验到对他们业绩评价的客观性。

(2)指导学生开设个人网店。这种方式其实是借用网上的免费资源来进行实训。通过贸易通和供应商进行洽谈,学生从中尝试去比较、分析各个不同供应商的优劣,熟悉类似于阿里巴巴这样的B2B网站的“游戏规则”等,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说服能力、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

(3)建立校内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学校通过利用校园内现有的实体商店资源与网站资源结合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学生通过校园网登陆该平台进行在线购物,并且可以设立“校园一卡通”完成在线支付。在教师的指导下,由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直接参与平台的建设和经营管理,让学生在管理过程中亲自组织包括进货、物流配送、后台管理、网络营销、售后服务等在内的所有事务,零距离接触电子商务,全过程参与网络运营。

业生中有16%是因为供需双方对“电子商务”专业理解的偏差导致的,8%的应届毕业生表示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很难获得面试机会。经过开放式调查发现:目前,许多招聘企业很少在招聘岗位上明确写出“电子商务专员”这样的职位。但事实上经过仔细分析,很多企业包括信息调查、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计算机技术、财务、行政等在内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只不过这些企业没有在岗位描述中列出“电子商务”四个字罢了。由于毕业生不了解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当他们没有看到“电子商务”四个字时,便放弃投递简历;即使投递,也作为专业不对口的无奈之选。通过认知实践,可以较早地强化学生对专业的理解。

[1]宋文官.以职业标准为导向进行专业教学改革[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2]马继刚.电子商务课程改革之思考[J].电子商务,2006,(10).

[3]郑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忧思录[EB/OL].和讯博客网,2005-08-25.

【关键词】网页设计课程建设

一、课程性质

网络技术专业是在科学合理分析学院办学定位,明确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通过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职业工作岗位进行整体化的调研与分析,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形成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贯穿“突出信息技术特色、办好软件示范学院、固本强基跨越发展”的办学理念,培养面向信息产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办学层次定位于专科。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强职业能力、较高职业素养,适应网站开发与建设的需要,主要面向网站美工、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推广、网络编辑、网站运营与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作用

课程的作用,我们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实施中进行整体分析。

(一)学生职业能力分析与培养

通过系列实践专家研讨会和行业、企业的调研,对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工作进行整体化的分析与描述,明确了主要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完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业课程开发。

1.主要就业岗位与典型工作任务

2.课程职业能力标准

职业能力是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从能力所涉及的内容范围来看,可分为专业能力、专业素质、综合能力。专业能力、专业素质是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而综合能力是跨职业的人性能力。

根据实践专家研讨会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形成了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职业能力标准。

(二)专业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教学方法改革

主要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改革的重点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以改过去那种教师课堂“满堂灌”,学生被动听讲教学方法,尽量做到课堂的师生互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2.教学计划改革

三、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

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在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上的突破及独创性成果,对同类课程建设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根据高职高专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指导方针,合理整合了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全面引入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案例教学法,统一了教学大纲、实践大纲、教学计划、教案和实验实训资料,并对教学质量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引入了基于技能考核的过程质量评价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教学质量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一)应用逻辑框架法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基本范式

在国内,首次将其他领域使用较多的逻辑框架法应用到课程开发中,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相结合,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基本范式,规范了课程建设过程,保证了课程建设科学、有序进行。

(二)形成了过渡式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经过教学实践,我们探索出了“过渡式、多资源”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保障了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过渡式:即采用由教师示范操作讲授逐步过渡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渡式”方法,此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学生更深入的掌握职业技能奠定基础。

多资源:多种资源即“多资源”,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保障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顺利实施。

(三)采用工作室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四、教学效果

(一)因材施教,层次清晰。针对不同对象,制订了明确的目标

(二)注重实践,学以致用。该课程既注重理论教学,更注重实践教学,针对不同对象,安排不同的实践环节,使学习的知识能很快地运用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也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辅导环节多样。该课程建立了丰富的网络辅导资料库,既有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又有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和演示软件,还有学生精品作业的展示,激励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学生创新活动和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课程目标明确,分别按照不同专业将课程内容的知识点描述十分清楚;

(五)学习内容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环节,完整的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与技能;

(六)课程配套立体化教学材料质量较高。该课程已经过几轮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学生反映好。教师在网络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课程定位准确,与新建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相配合。

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也取得显著成绩,围绕着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组重点加强立体化、多层次的教材建设,以及实验教学环境的建设。编写了一系列专业的网络教材、实验辅导教材和多媒体教材,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的实施和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实验环境建设方面,课程组建设了计算机基础网络硬件实验室,并设计了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改进了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考核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1]王晓江.对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2]王晓江.对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3]疏靖工程项目在高职综合实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07(12)

[4]刘诣.高职教育的实训教学模式探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8(5)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模块教学;实训

0引言

学生能不能学到知识和技能,胜任相应的工作,满足社会需求,是检验教学成败的关键。郑州市金融学校计算机教学团队以此为主题,确立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训、专业社会需求、计算机技能大赛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模块教学、项目实训、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

2010-2011学年,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遇了很大的困难,本专业招生人数下滑,生源素质下降,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滞后,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标准相脱节。如何让计算机教学走出困境,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实用的人才,让学生学有所成,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针对此问题,我们计算机专业教学团队认真思索,积极寻求良策。此时,学校领导给予我们很多指导建议,适逢校长从上海南湖职校学习归来,并为我们做了南湖学习经验报告。听完报告,我们豁然开朗,在认真学习,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我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改革方案,并于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在计算机教学和实训工作中开始实施。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教学模式改革背景

1.2教学方法单一受教材内容陈旧、教学环境相对固定和教学环节简单的影响,职业学校传统的教学过程比较倾向于理论教学,对实践操作环节重视不够,教学安排原则上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大部分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演示法,由教师演示,学生跟着做。虽然表面上看学生是会做了,但是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学没有体现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方法上缺少为学生提出任务,帮学生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客观条件和软硬件因素,缺少让学生利用教学资源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没有引导学生去自主地建构知识框架。

1.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生源素质明显滑坡,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在实训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的积极性不强,很容易厌学,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只有教师注意在专业上给予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结合社会发展实际进行专业理想教育,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实施步骤

2010年元月,计算机教研组经过认真学习讨论,根据中职计算机教学实际,结合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技能大赛要求,选定了教学模块,制定了“郑州市金融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结合省计算机专业技能竞赛项目,设计为相应技能教学模块,学生每学期完成一个模块的实训,参加一次有关的社会认证考试。上课就是训练,完成一个模块实训后,再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

新生第一个学期是基础理论学习,从第二个学期开始,选择模块学习。学校和教研组对教师进行模块教学分工,教师各各司其职,负责自己模块的教学实训工作。以技能模块为核心,需要开设什么课程,完成任务需要运用什么知识进行教学,由该模块教师自己决定、组织及实施。

我们选定的五个模块分别是: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技术、工业产品设计(CAD)技术、园区网互联及网站建设、企业网络搭建及应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

3典型案例

3.1影视后期制作(AvidMediaComposer)项目

3.1.1安装AvidMediaComposer后期制作软件就是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一个实训任务是软件的安装。软件的安装经历了很多困难,在大费周折之后完成了Avid的安装工作,由于这是苹果公司的后期制作软件,与之搭配的还需要苹果公司制造的Quicktime播放器,才能把素材导入到软件当中。

教师把所有软件使用中的问题,都设计成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去实践,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法。例如:我们在教学中碰到这样一个问题,用的好好的Avid忽然就不可以导入一些格式的文件了,mov也不可以。开始以为是格式转换软件的问题,于是抛弃了格式工厂使用狸窝又转换了一次,结果还是不可以。其他老师转换后可以正常导入的文件到我这里就又有了问题,尝试卸载格式工厂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此时,忽然想到了mov的支持媒体是Quicktime,所以尝试启动一下Quicktime,结果发现Quicktime自动检测重新安装,等Quicktime重新安装完成后再次启动Avid,问题就解决了。

因为刚接触这个专业的后期制作软件,我们同事之间沟通交流了很多次,意见还是无法统一,但通过网络找到了很多答案,最后成功完成了培训课程的第一步。

3.1.2网络上面有很多Avid软件制作出的作品,我们让学生欣赏,了解其中的一些特效,介绍镜头的作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带给我们的不同效果,快慢速度的掌握,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的感受。让欣赏一些获奖的完美的摄影照片,培养学生的感官享受和审美情趣,为后面自己创作作品打下了技术和美观并存的基础。

3.1.3选择大赛指定的《AvidMediaComposer》后期制作教材,采用项目教学方法进行训练,由易到难,要求学生完成每个任务。首先对Avid的各个工具熟练使用,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熟悉每个部分的控制,过程中使用每一个特效,完成特效制作的小作品,然后利用几个特效完成几个小作品组成的大作品。为学生完成作品提供照片,熟练使用avid中的特效。

3.1.4Avid中的Marquee的字幕效果在Avid中可以非常轻松地实现字幕的三维和运动效果,通过看视频教程,学生再看书做练习,是相当有效的。使用打字效果特效,制作自己的字幕效果,在之前所作的特效图片上面加上字幕,完成一段小视频。

最后让学生自己找素材,制作规定的题目《我和我的班级》,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使用不同的特效和字幕方式,加上有节奏的音乐,完成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作品,点明优劣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3.2网站设计与制作项目“网站设计与制作”项目根据任务安排,分两块内容来实现,一是前台页面设计,二是后台程序设计。基于学生普遍没有学过网页制作的特点,在课程上设计了先学前台设计,再学后台开发的方法。在前台设计制作上,主要突出使用表格+CSS的设计思路,通过一个网站“郑州卓越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制作一个网站的全过程,也熟练掌握了各种方法和技巧。而后台开发中,主要突出使用Dreamweaver软件自身所具有的后台开发功能模块,利用数据库绑定服务器来完成后台的开发。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分组探究学习的方法,每个小组3至4人,划分小组时本着自愿的原则,同时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均衡。每个小组中都有1-2人为掌握程度相对好一些的,另有1-2人掌握程度略差一些,组内成员互相促进、互相帮助,有问题大家共同讨论,最终保证小组成员都能完成每节课的学习任务。

由于是第一次实行模块化教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都有,学生层次比较复杂,二年级的学生原来学过网页制作,但没有进行过完整网站的开发,而一年级的同学连网页制作都没有学过,一切都要从头来。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注重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鼓励学生多做练习,熟练掌握网页制作的过程和方法。分项目模块化教学,由于学生分组上课,因此学生相对集中。另外学生只学这一门专业课,心无杂念,可以深入细致地学习,真正达到弄懂、学会、学精,每名学生都能达到独立制作网页的目标。

4教学改革成效

总体而言,此次教学改革效果良好。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解脱出来,有精力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训练,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对技能竞赛的辅导工作也可以在正常的教学中进行,辅导教师的精力不会分散,能够兼顾正常的教学工作与竞赛辅导。

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老师通过不断的与学生沟通,发现学生的转变非常大。学生的心态由消极变积极,由不自信变成自信,相信自己能完成项目。因为是在实训室进行学习与训练,没有纯理论的讲解,教学内容实际,动手即能看到效果,学习变得有意思了。老师和学生只做一个项目,更专心,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更多更方便了。同时我们也看到:以前逃课的学生,现在每天能按时到校学习;以前上课不知道做什么的学生,现在知道要干什么了;学生每天都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当天的实训任务,人也变得乐观自信了;还有一些学生,开始实训时感到很困难,学不会,坚持了下来,慢慢理解了实训内容,能完成一些练习了,对所学的模块也有了兴趣。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前专业竞赛很少获奖的我们,在2011年市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参加了全部五个项目的比赛,荣获了影视后期制作、企业网搭建、工业产品设计、网站设计与制作四个团体二等奖,网络综合布线团体三等奖,多名学生获得了个人奖。

5存在问题及设想

“模块教学、项目实训、实践为主”教学模式是我们在学习上海南湖职校经验基础上,结合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实际,所做的一点尝试。因为是第一次实施,其中肯定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困难的途径和办法,是我们正在深思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1思想观念的更新,当前中职学校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很严峻的挑战,中职教育的计算机专业更是遇到了少有的困难局面:专业优势不明显,就业渠道不通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作为计算机教育的专业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更新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结合技能大赛要求,深化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改革。

5.3构建“模块教学、项目实训、实践为主”教学模式。为完成相应模块的教学实训工作,一是要建立各模块专业化的实训实验室,确保实训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在实训教室到位后,要有专业的实训教师,具有所教模块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了解社会需求,知道如何进行实训;三是要有一个好的教研团队,设计教学模块,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最后,我愿以本文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所有计算机教育专业教师的共鸣,让我们共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实用性人才!

[1]陈嵩,李炳伟.以就业为导向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2005.6.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网页设计;实践应用

1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的研究背景

1.1网页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笔者从事《网页设计》教学多年,根据教学经验经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没有达预期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大班制上课,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因师资力量的限制,高职院校往往采取大班制授课,由于学生数量多,在实践课教学中,学生在实践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1]的情况。

这些都影响了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妨碍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因此对于高职网页设计实践课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1.2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概念

1)微课介绍

“微课(Micro-Les-son)”的概念是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在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秋季首创,并成功地利用到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微课”全称是“微型视频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2]。在国外发展比较好,影响比较大的微课主要有可汗学院以及TED。

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春天,该校的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是两位化学教师,他们俩人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讲课声音,并且将视频上传到网络,来帮助那些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这两位老师引导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作业,并对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的学生答颖解难。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3],这就构成了混合学习的重要模式[4]。

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

教学组织者是教师,其角色由过去的“主演”转换成“导演”,推进这一转变的基础就是结合微课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它起源于国外的“翻转课堂”模式,故不能简单照搬,微课仅仅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代替不了课堂学习,采用的视频教学,代替不了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所以要将微课视频与课堂内化的学习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优势互相补充,才有利于知识的高效率传递、有利于情感沟通和思维拓展、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1.3实行微课的意义

1)强化了学生实践操作,弥补了课时有限的弊端

2)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问题,达到“一对一”的教学效果

微课视频可以在临近结束时以特写、慢放、图片等形式强调、总结学生在实践练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实践练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达到“一对一”教学的效果,弥补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

3)提{了课堂效率,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微视频中,教师录制整个实验的操作步骤供学生提前观看预习,并且在上课前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或者课上收集学生新的问题,在课堂上为学生统一解答,学生在课堂上既可以问问题,和教师交流讨论问题,还能进行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在遇到操作问题时可通过观看微视频进行解决,师生共同交流提高,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到新的层次。

4)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学习

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网页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对微课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以计算机网络专业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为微课在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适应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网页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可分为9个章节,其中包括8个关键章节:表单、HTML高级应用、CSS基础、DIV+CSS布局方法、文本和图像、超链接和导航菜单、购物商城的制作、商品列表的制作。依托微课的特征和发展性评价要求,将关键章节进一步分解为微单元,如将文本和图像章节分解为文字样式、段落样式、图片样式、背景设置、图文混排、网站的规划与制作流程6个微单元。对每个微单元进行微课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学习任务、难点问题、学习资源、课堂互动、课后练习、总结反思6个方面。学习者围绕微课课程设计,制定课程学习计划,完成课前预习。教师在学习者学习的基础上,有效实施课程教学。

2.1制作微课

根据实验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实验课的教学内容,网页设计课程属于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故采用“Camtasia软件屏幕录制软件+PPT课件”的开发方式,而且此种方式对设备要求不高,一个人一台电脑一对带麦克风的耳机就可轻松实现,根据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每微单元进行微课制作。如在学习文本和图像章节将文字样式属性和段落样式属性做两个不超过10分钟微视频,通过微视频使学生能够模仿操作在Dreamweaver中设计文字样式和段落样式。

2.2实施微课

1)实验课前:自主在线预习

2)实验课中:师生实时教学活动

3)实验课后:复习拓展提高

2.3调研报告,总结实施微课的效果

为了总结学生实施微课的效果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课后问卷的调查分析、课堂观察分析和学生实验结果分析,首先设计了《网页设计》实验课微课资源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它包括了微课视频使用基本情况调查、微课视频使用效果情况调查、微课视频质量及学生使用满意度调查;其次是课堂观察分析,可以通过实验课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课堂的学习气氛和师生互动性、实验考勤情况、实验结果完成进度和小组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学生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和最终的完成效果,就可以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笔者利用微课,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网页设计”课程教学中,实践证明,在高职院校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是可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大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等。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毕竟是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实施翻转课堂积累经验,才能完善适合高职院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刘慧霞,马建伟,闫秀英,等.微课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医学教学研究,2012(2).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关键词:网络;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1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能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事商务信息的搜集与管理、网上贸易业务的处理、网站的市场推广、网页制作与初步的图像处理及电子商务结算等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学生毕业后,能在工业、商业、贸易、金融等行业从事计算机网络维护、商务信息的搜集与管理、网站的市场推广、图形图像处理及电子商务结算等工作。

2人才培养规格

2.1专业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和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具有现代电子商务的经营能力,能较快的适应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电子商务网站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网络营销策划能力;具有运用现代电子支付手段完成网上交易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电子商务网站设计、规划、建设和维护能力。

2.2方法能力具备获取、分析、归纳、交流、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具备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备运用知识与技术从事程度较复杂的技术工作的能力;具备合理利用与支配资源的能力。

2.3社会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修养,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勇于克服困难;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能适应艰苦工作需要;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不断进行创新。

2.4证书要求具备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具备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证书;具备普通话证书;具备电子商务师、计算机二级(ACCESS)、PHOTOSHOP、单证员、跟单员、中级电子商务设计师等(自选)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核心课程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支付与网上金融、网络营销、PHOTOSHOP、INTERNET技术与应用、电子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模拟实训、DREAMWAVER网页设计、动态网页设计(ASP)、商务谈判、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4专业课程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表1)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最需要具备的是互联网的思维能力和专业技能。学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时最好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论中实践,理论和实践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让学生更全方面的理解和掌握电子商务的技能。

[1]刘容艳.我国电子商务转个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9(1).

[2]王恩源,李傲霜.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训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

关键词:实践;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条件;能力;建设

VocationalCollege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PracticeTeachingConditionsBuilding

LiuShuquan,LiMan

(ShandongHuayuVocationalCollege,Dezhou253034,China)

Abstract:Inordertoimprovetheacademicteachingquality,thepracticalteachingconditionsmustbeenhanced.Sothispaperexpatiatesuponhowto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thepracticalteachingconditioninthemajorof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intermsofobjectandplanofthepracticalteachingconditions.

Keywords:Practical;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Teachingconditions;Ability;Construction

实践教学条件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与岗位技能训练的重要保证,其教学设施条件与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一、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目标

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充分考虑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技能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突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以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为基本组件、企业网络系统为体系结构、网络的建立与管理为核心、综合布线为依托,结合学校校园网络,按照建设要求,努力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成集网络教学、学生实训、科学研究、网络应用开发和实施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系统。

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实施方案

(一)校内实训条件建设措施。计算机网络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主要工作是更新扩充实训设备,重点是增加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技术含量;对师资进行培训,进一步推动教学方法和培训模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合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好地为山东省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我们计划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建设网络工程实验室、网络技术专业实验和计算机创新实验室;升级和改造网络技术实验室、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

1.网络工程实验室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重点建设的新型实训室之一,结合本专业学生网络集成这一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而建设。该实验室包含有PDS综合布线的六大子系统,要求学生通过实训掌握PDS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安装实施,以及系统的测试.实训以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训为主,使之掌握系统的施工流程,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环节的侧重点及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2.网络技术实验室是进行重点改造的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原有H3C系列的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随着市场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发展,对学生的网络设备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划2010年新购入最主流的支持CISCO语言的新型网络设备,要求参加实训的学生对网络主要设备进行调试、安装,包括交换机,路由器,远程访问服务器等设备的调试、安装,使学生基本具备CCNA的初步能力,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新建网络技术专业实验室,目的是用做培养学生软件组网和网站开发专业核心能力。要求该实验室配置高性能计算机,学生可在其中进行服务器配置、网站开发与网页设计等专业课程的“一体化”学习、实训等,使学生具有主流服务器配置和网站规划设计和网页制作能力。

4.随着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编程能力要求的提高,需新建计算机创新实验室,以培养学生基础编程能力和创新开发精神,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素质。

5.改造微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室,计算机硬件发展日新月异,对学生的硬件组装、维修和软件维护、故障恢复等专业基础能力要求也与日俱增。需新购入全套微机组装与维修工具,增加实训所用微机型号,培养学生全面的软、硬件安装与维护能力。

(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措施。在巩固已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遵循互利互惠、双向互动的原则,依托行业,联合企业,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面向企业提供“项目化”合作教育、技能培训与技术服务等途径,进一步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扩大合作层面,提高合作深度,使系部与企业和市场更紧密地结合。系部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考核,确保实习教学质量,形成校外实习基地运行与管理长效机制,充分满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习实训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的需要。具体内容如下:

1.在未来两年里,将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增加到24个,同时由企业参与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确保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半年企业顶岗实习工作经历。

2.加强对顶岗实习工作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建立严密的实习过程监督机制,由系里委派的指导教师和企业指派的实习管理人员共同负责学生的实习和管理工作。

3.顶岗实习鉴定与成绩评定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校企双方依据学生在企业中对基本职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中的纪律表现情况、企业指导教师意见和实习单位出具的鉴定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三)实训教师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现有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而高水平的实训教师队伍是校外实训基地发挥其功能的必备条件,教师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实训指导水平、快速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直接保证。所以应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使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国内与国际新理论、新进展情况;在实际工作场景中通过参与生产和技术改造等实践,学习新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掌握过硬的生产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训指导水平。二是通过校企合作,从企业和社会,特别是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所在单位选聘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或能工巧匠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紧跟时展步伐,不断更新和扩充实验实训设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以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THE END
1.网页设计实训报告总结2000字(3篇).docxPAGE1 / NUMPAGES1 网页设计实训报告总结2000字(实用3篇) 网页设计实训报告总结20XX字 第1篇 实训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获取生产、经营实际知识和技能,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与提高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熟悉计算机文员的相关运作过程...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802/7152054150005140.shtm
1.网页设计实习总结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页设计实习总结,欢迎阅读,希望...https://www.jy135.com/shixizongjie/2467004.html
2.网页设计实训个人总结(通用11篇)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网页设计实训个人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erenzongjie/20240130161145_7937170.html
3.关于网页设计实习总结(精选5篇)关于网页设计实习总结(精选5篇) 艰辛而又充满意义的实习生活又告一段落了,相信你积累了不少实习心得,为此就要认真思考实习总结如何写了。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网页设计实习总结(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s://www.yjbys.com/shixi/shixizongjie/1024706.html
4.网页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精选6篇)网页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精选6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页设计实训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s://www.ruiwen.com/zongjie/4212796.html
5.网页设计实训报告总结旅游网站建设>主题内容>网页设计实训报告总结旅游 您好,您查找的“网页设计实训报告总结旅游”问题,目前没有相关的答案,您可以通过下面查看是否有与“网页设计实训报告总结旅游”相关内容!也可以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了解相关内容。 相关前20条内容: 网站SEO优化效果变数很大,作为seo站长应当如何应对? https://www.gzit.cn/theme/1044325.html
6.网页设计实训心得体会(通用20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页设计实训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页设计实训心得体会 1 个人网站的设计需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要进行个人网站前台功能设计 ...https://mip.wenshubang.com/xindetihui/2964766.html
7.html框架实验总结,网页设计实训心得html框架实验总结,网页设计实训心得 本次实训中,我深入学习了HTML框架的使用,包括制作分页、圣诞主题网页布局、滚动图片、背景音乐和Flash视频的插入。在实践中,掌握了表格布局、JavaScript事件处理以及CSS样式应用等技巧,提升了网页设计能力。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https://blog.csdn.net/weixin_29958955/article/details/117865636
8.网站建设实训心得体会6篇?(网站开发实训心得体会)我们这次实训的目的及要求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从确定网站主题、规划网站结构、选取网页素材、到 *** 网页内容等步骤,从而掌握网站建设的全流程。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由理论知识向操作技能的转化。 网页设计实训总结心得体会范文6 ...http://m.xzpingyang.cn/company/210727538.html
9.图形图像实训总结汇总十篇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图形图像实训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29-1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图形图像领域的一种新型虚拟交互媒体,目前在国内已经引起了人们的...https://www.xueshu.com.cn/haowen/18306.html&wd=&eqid=b918541700000f9e000000066461de71
10.网页制作课程实训报告9篇(全文)网页制作课程实训报告 第1篇 模型制作课程实训报告 一、实训的目的和意义 专业实训是我们必修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进入产品设计前的实践准备。实训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为后绪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e092hwt.html
11.泾阳县人民政府目标市场选择及市场定位的原理了解目标顾客,做好目标顾客的营销战略规划;能运用产品策略的原理发现、总结并且流利介绍产品的卖点,做好产品组合、品牌、包装、新产品等地策略制定;能运用一定的营销渠道策略和技巧设计市场渠道发展的布局;能运用一定的促销策略的知识,为企业做好促销策略规划; 能运用一定的营销...https://www.snjingyang.gov.cn/zfxxgk/fdzdgknr/jgsz/jgsz_20377/xzfgzbm2022/xjyj/bmgk_20415/202306/t20230613_1643806.html
12.网页设计制作实验报告(通用6篇)网页设计制作实验报告(通用6篇) 篇1:网页设计制作实验报告 这是一篇由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网页制作实验报告格式的文章,希望对尊敬的范文大全的读者有帮助。 实验一:站点设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是通过“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的“高级”选项卡创建一个新站点。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003txai.html
13.网站建设实训心得体会5篇学习总结总结/汇网站建设实训心得体会5篇_学习总结_总结/汇 优秀文档网站建设培训经验和经验5篇文章WORD文档,可在下载后进行编辑和修改--- 网站建设培训经验和经验(1)首先,请从[网站换句话说,它巩固了我在大学两年中学到的网站建设和发展方面的知识;其次,通过这种网站设计,我了解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非常重要的是,只有理论知识是...https://m.bjhwtx.com/h-nd-10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