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供需矛盾是指旅游供给与需求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既相互适应,又必然相互矛盾,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了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而旅游业就是在维持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发展的。与其他商品的供需关系截然不同,旅游供给是固定不动的,它是存在于某个固定的旅游环境中,而旅游需求必须是到达旅游地才发生的,是时刻在移动的。
学术上就会将旅游的整个过程分为六大类:食、住、行、游、购、娱。旅游的供需矛盾也是体现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下面就通过这六个方面具体叙述国内目前旅游供需矛盾的体现:
(一)食
旅游供应商主要是酒店、餐馆等为游客提供食物、饮料的旅游企业。在饮食方面所体现的供需不平衡主要的人群就是团队游客们,选择参加旅行社方式的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三餐是包含在之前所交的团费中的,因此游客们不能对“食”选择。大部分旅行社为了增加自己的利润,只为游客提供简单的一日三餐,或者提供的正餐餐标与旅行前旅行社提供的菜单完全不相符。
(二)住
(三)行
(四)游
(五)购
(六)娱
“娱乐”服务的提供商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并向公众开放,供消费者自娱自乐的运动和运动、健身场所。在一些具有很强的旅游地域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如滨海旅游目的地青岛、三亚。部分游客对各种海上和水上项目的需求较大,而当地却没有足够的硬件设施和各种辅助设施来满足游客对海上娱乐项目的需求,而一味地建设一些高档的星级酒店、娱乐场所等。
三、旅游供需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一)从供给角度考虑
1.供给方没有针对性。由于旅游市场上游客层次和种类的不同,面对着旅游产品的盲目雷同和恶性竞争,旅游企业作为旅游的供给方通常采取的是“一锅煮”的形式,并没有针对游客的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供给方式,即没有针对性.
1.2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对一个给定的旅游区域来说,其市场分析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14]:客源市场、目的地市场。在市场分析预测中,市场占有率(αi)和市场增长率(βi)是两个核心变量。市场占有率反映某个分市场在总市场竞争中所占据的地位和实力,用市场份额表示;市场增长率反映某个分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发展潜力,用当年较上年的增长率表示。从市场统计学观点来看,占有率(αi)及增长率(βi)是反映旅游市场竞争格局最直观、最简明的一对经济统计指标[6]。式中,市场占有率(αi)反映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占地位,市场增长率(βi)反映的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潜力,称为旅游市场竞争态[6]。利用市场竞争态模型,给定一对合适的划分标准(a,b),可将区域旅游市场划分为瘦狗市场、幼童市场、明星市场和金牛市场四种市场类型(图1)。对a、b值的选择,有平均值法、坐标散点法和综合法三种方法。本文采用综合法,结合前两种方法,先计算平均值,再结合竞争态坐标图中的点Ωi(ai,bi)的分布特征,对平均值进行修正,以保证竞争态的划分既分布均衡,又科学合理,这是一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15]。
2山东省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的实证研究
在搜集2001—2011年山东省17市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利用SPSS.20软件的制作山东省17市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竞争态分布散点图,并据此制作山东省入境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态地区分布表(表1),清晰地反映出山东省各地市在不同年份的市场竞争态的时空格局。
2.3山东省旅游目的地市场发展的总结分析结论如下:①全省旅游市场发展势头强劲,旅游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逐年上升。②全省各旅游目的地市场发展空间差异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山东旅游目的地接待数量东多西少,青岛、威海、烟台、日照等地旅游接待能力、旅游产品质量、旅游管理水平都较山东内地高。由于山东省经济,整体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这种差距正在缩小。③山东省在在国内旅游市场的开发上明显优于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态格局明显好于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上,明星市场增多,市场增长率节节攀升;入境旅游市场金牛市场增多,旅游市场趋于稳定发展。④山东沿海地区的客源以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为主,山东内陆地区的旅游客源主要以国内游客为主。沿海的青岛、威海、烟台、日照在入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均表现为金牛市场,内陆市场的聊城、临沂的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转移一直在瘦狗市场和幼童市场间呈周期性波动,莱芜和菏泽则稳定在瘦狗市场。
3结论与讨论
“慢品漫游”诠释
时尚休闲生活理念
打造年味儿浓厚的细分产品
春节是最具人情味儿的传统节日,三五好友或一家亲朋出门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而情意融融的过年方式。对此,中青旅春节国内游线路设计以6~8人以上独立成团为主,小团出游,有效保证服务品质又避免大队出游影响旅行心情。产品上,既有适合单人或朋友结伴出游的,如“成都/海螺沟双飞5日”;也有适合年轻情侣出游的,如2人即可发团的“桂林/漓江/阳朔双飞4日休闲半自助”;还有适合三口之家或更多家人一同出游的,如“汕头/南澳生态岛/东山湖温泉鱼疗/古城潮州双飞4日”。另外,中青旅还为打算到京郊休闲度假的消费者准备了近20款各类滑雪、温泉和温泉度假房的预订服务。
在旅游服务上,也努力营造温馨、喜庆的新年气息。春节期间,中青旅会以短信的方式向身在外地的游客朋友拜年。导游也会代表公司在当地向各位朋友拜年,送上新春的祝福。凡大年三十或初一在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均安排年夜饭。同时,旅行社还会向12周岁以下的参团小客人赠送压岁钱红包,彰显了浓浓的“年味儿”。
多重优惠,送你实惠快乐游
关键词:青海湖旅游区;市场定位;营销策略
一、青海湖旅游区的概况
(一)地理资源概况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被青海省东北部崇宏壮丽的大通山、巍峨雄伟的日月山、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所环抱,这几座大山的海拔都在3600到5000之间,面积约2.97万平方公里。青海湖所处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风景壮丽,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也是最大的咸水湖。海拔3194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
不同的季节青海湖的景色也是迥然不同的。深春季节,这片辽阔的土地刚刚从沉睡中苏醒,远远望去,四周的巍巍群山会让你可以体会到“草色远看近却无”的视觉感触。风很冷,天变的湛蓝湛蓝,彩云却是那样鲜艳,层层的飘在空中,就像是用手叠放的棉絮一样。给人温暖的蓬松感。夏秋季节,放眼望去,一碧千里,草原和高山都披上了翠绿的毛毯,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然而到了冬季,仰望莽莽大山,收起了它夏季的富饶,把秋天收藏得严严实实,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青海湖这个时候就开始结冰了,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二)人文旅游资源
青海湖在古代被称之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青海湖区属多民族居住地区,有藏族、蒙古族、汉族、土族、撒拉族、回族、满族等12个民族。其中藏族人数最多,约占人口总数的68.61%,是湖区的主要民族。所以青海湖旅游区属于藏文化区,除了拥有藏文化区的共同特色外,还拥有藏文化区的文化渊源跟民族风情,同时还具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特点,例如:祭海、转湖等历史悠久的文化习俗,还有昆仑文化、西王母文化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海湖旅游区的文化发展,构成了青海湖特有的文化氛围。
此外,驰名中外的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原地区和吐蕃的交通要道,而青海湖地区正好输这两条古道的必经之路。古时候不少宗教人士、风云人物、商家都过往这里,留下了不少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传奇的故事。如伏俟城、西海郡古城曾经是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大批商队聚集在这里,当时非常繁荣。唐朝文成公主嫁往吐蕃,途径青海湖畔和日月山,公主高贵的气度成为佳话在当地广为流传。
藏族、蒙古族全民信仰佛教,白佛寺是当地比较大的佛教寺院,位于青海湖东北部的一个幽静山谷里,造型别致,是青海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黄教寺院之一。沙陀寺位于青海湖的北面,属于佛教红教寺院。这些寺庙为那些信仰宗教和对寺庙宗教感兴趣的游人提供了朝觐和研究历史文化的场所。
青海湖旅游区的地理风景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色,奠定了青海湖旅游区是以美丽的青海湖为主体,草原、沙漠、雪山为衬托,并兼有民族风情、古文遗址以及体育登山,科学考察,狩猎等多种功能的风景旅游区,旅游区具有海拔高、面积大、景色奇、文化古的特点。
二、青海湖旅游区的市场特点和市场定位
(一)青海湖旅游区的市场特点分析
由以上对青海湖旅游区资源情况的介绍可以看出其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旅游区在国内市场上的影响力较大,其旅游外汇收入占整个青海省的大部分,这也是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因为,它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有上万只鸟定期停留在岛之上,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每年这里都要举行环湖自行车赛,它已成为青海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吸引着外来客的旅游观光。其次,青海湖的很多地方开发得还不算太成熟,很多工业化程度高国家的游客更注重此地的新奇和原汁原味,且对旅游花费方面的承受力较高。对于生态旅游者而言,他们非常注重当地的自然景观以及文化景观,而青海湖旅游区在这两个方面具有良好的先天条件。
第二,未来几年内仍然以国内市场为主导。尽管青海湖旅游区极具发展海外市场的潜力,但是在该地区旅游总收入中,国内旅游收入仍然占据更高的比重,2012年来国内居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目前国内外要求环保节能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况且拥有生态旅游的地方也越来越少,那么青海湖旅游区独特的资源就更显得宝贵,所以我们在开发国际市场的同时,不能忽视国内市场的保持。当然,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地理位置的影响,青海省在外界的宣传力度不足,那些多姿多彩、神奇壮丽、令人向往的旅游资源鲜为人知,所以还是要注重国内市场的促销与宣传。
(二)青海湖旅游区的市场定位
三、青海湖旅游区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
(一)塑造青海湖生态旅游形象
青海湖景区面积较大,景点也比较分散,而且目前在青海湖旅游的内容,除了体验民族风情之外,基本处在观光旅游的层面上,其在国内旅游市场的形象还不够明晰。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旅游业中,仅仅靠观光旅游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因此,要加强青海湖的旅游吸引力,将比较优势的资源,如风景名胜、历史文化等在青海湖旅游区的整体形象中充分体现出来,以吸引更多的市场。
(二)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市场分析工作
“一般而言,成功、有效的市场细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可测量性、可进入性、可盈利性、可行动性。由于市场细分使各种细分变量,故可以通过调整细分市场的数目和消减细分市场内部的个数来控制细分市场的精确性。”从青海湖旅游区在国内的市场分析,北京、广州、上海、西安、成都、兰州为主要的客源地。但是按照要求选定产品市场范围,笔者认为应该主要针对的目标市场是深圳、广州、上海、兰州。理由是: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城市距青海湖旅游目的地较远,但是这些城市有足够的组织客源市场的经验,而且这几个城市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有利于旅游消费市场的快速形成。兰州作为距离青海湖旅游区最近的城市,市场潜力很大,再加上兰新线、青藏线、古代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等交通干线和甘青两省重要的旅游路线将两地联系得十分紧密,所以兰州是青海湖旅游区必须面对的市场,如果此市场顺利打开,无疑就是西部旅游市场所占有的一席之地。
(三)了解消费者心理,为其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
(四)政府鼓励,各部门参与
参考文献:
[1]铂净.走进青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考察团侧记[J].世界宗教文化,2007,(3).
[2]李强.青海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5.
Keywords:RMPanalysismodel;flowertourismproduct;Wuhanruraltourism
0引言
1RMP分析法
(RMP)分析理论,该理论是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进行R性分析(资源分析ResourcesAnalysis)和M性分析(市场分析MarketAnalysis),以此为基础进行P性分析(产品分析ProductAnalysis)。
将这一理论运用于武汉市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开发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该理论既考虑了旅游基础性分析,即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分析,同时兼顾了对旅游产品创新的分析,另一方面产品开发需要旅游资源条件、客源市场条件,以及旅游产品的竞争条件作后盾,才能保证乡村赏花旅游可持续发展,三者缺一不可。
2武汉乡村赏花旅游的RMP分析
2.1武汉乡村赏花旅游资源分析(R性分析ResourceAnalysis)
2.1.1资源现状
2.1.2资源评价
武汉乡村赏花旅游资源优势非常明显。黄陂区拥有7个4A级景区和3个3A级景区,2013年黄陂区木兰天池杏花、清凉寨中华樱花、木兰云雾山杜鹃花和锦里沟樱花4家入围武汉市“新花城十景”。2014年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荣获“武汉新花城赏花典范区”称号,其中木兰草原、木兰天池、东西湖区郁金香公园等荣获“武汉新花城赏花典范地”称号。
2.2武汉乡村赏花旅游市场分析(M性分析:MarketAnalysis)
2.2.1旅游市场分析
根据武汉市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接待游客19297.32.万人次,同比增长9.03%,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9126.75万人次,同比增长12.36%;海外游客170.57万人次,同比增长5.7%。全市实现旅游总收人1949.46亿元,同比增长15.3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892.06亿元,同比增长22.4515.84%;旅游外汇收入93402.53亿美元,同比增长2.16%。武汉旅游发展蒸蒸日上,乡村旅游各景区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从2009至2011年的三年期间,到武汉赏花的游客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2011年超过了500万人次。2013年,全市以赏花游为龙头带动的乡村休闲游接待游客达2039.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03亿元,全市乡村休闲游经营单位发展到1112家。以黄陂区为例,2014年全区赏花游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近10亿元,占全区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2015年,市郊新一轮赏花热潮兴起,截至3月已接待游客202万人次。2015年武汉将新增农家乐经营户500家,预计接待游客2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亿元。
2.2.2赏花旅游市场分析
经济学理论认为,旅游产品需求具有需求弹性大、需求季节性明显等特征。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弹性较小的旅游产品以中短途的观光旅游产品和周末短途度假旅游产品为主。因此赏花旅游要与观光、体闲、度假等产品相结合,增加其体验性,目前来武汉乡村地带的旅游者以国内游客占绝对优势,受旅游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国内游客多集中分布在湖北省和相邻省区。
2.3武汉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分析(P性分析:ProductAnalysis)
在武汉乡村赏花旅游RMP分析过程中,R(资源)-M(市场)-P(产品)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关系,其中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单向关系。他们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要素缺一不可,三者的有序结合促进了武汉乡村赏花旅游开发。
乡村赏花旅游开发过程中,花卉资源是开发的基础,其多元性、独特性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动因,这就成为武汉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开发的前提条件,武汉市广阔的旅游市场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平台,旅游者的空间流动直接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武汉乡村赏花旅游开发指引了方向。
3武汉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开发设想
3.1开发多种旅游产品
武汉乡村赏花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种类多样,可开展的旅游项目较多,因此,景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旅游者获得最大满足和景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原则,采取适合景区发展的产品发展策略,并须经常分析自身产品组合的状态和结构,不断对产品进行调整,使景区旅游产品的组合达到最优化。
3.1.1体验式花卉旅游产品开发
武汉乡村赏花旅游景区可以开发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强身健体、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在每项旅游产品中可设计丰富的项目(见表2)。如东西湖区柏泉农场就可开发赏花、采摘、垂钓、观光、休闲等多种产品组合,从横向可以体会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旅游产品,纵向则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旅游项目带来的新奇。花卉旅游活动的开发上则要注重体验,突出互动,除了介绍丰富多彩的花卉知识之外,还应增加为游人提供直接参与花卉栽培技术的活动空间和各类餐饮娱乐项目,将文化、休闲甚至艺术生活植根于花卉旅游全过程,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与大棚蔬果、莲蓬、柑橘等传统农事采摘体验串联起来。
3.1.2专项花卉旅游产品开发
①花卉养生旅游产品。花卉养生类旅游产品的开发要结合丰富的森林、水系、日光等资源,开发生态保健、日光浴旅游项目。开发要以森林溪谷、负氧离子、绿色环境、湿润空气和舒适的温度为基础,开发森林浴、花浴等养生旅游产品。还可开发音乐养生、文化养生、养生生活体验等项目,放松身心,解除心理负担,通过精神修养来实现养生目的。
②花卉美容美食旅游产品。赏花本身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与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精细化工业等结合发展增强花卉资源的利用效能,推出一系列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花卉旅游产品,如鲜花、干花、花种、花束花篮、花卉首饰、花卉化妆品、花卉食品、花卉饮品、香包、香枕、香囊、蜂蜜、蜂王浆、花茶、植物精油、玫瑰醇露等天然产品。可以针对游客身体状况,采取医师、药师、厨师、美容师四者相结合的方式,为游客量身定制个性化花卉美容美食产品,使游客大饱口福的同时,满足求美心理。
3.2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3.3强化宣传和品牌培育
3.4挖掘花卉文化
武汉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这都是开发旅游资源的优势,应该将这些资源与花卉资源相整合,最大限度放大武汉的“楚文化”效应,充分挖掘武汉的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民族宗教和民俗文化,将文化元素融入花卉旅游项目建设,贯穿花卉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多元展现花卉的文化内涵,拓展旅游空间,依靠文化吸引和留住游客。并且,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往往生长在偏远的革命老区,还可把红色旅游文化元素注入赏花游景区。比如,黄陂突出木兰文化、桃花文化、山寨文化、土家文化,蔡甸突出知音文化,新洲突出红色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通过对人物传记、传说、民间故事、民俗等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增强景区景点吸引力。
3.5提升人才培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上海香料研究所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