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依法养犬促文明系列报道之五办好狗狗身后事,是文明养犬的重要一环有狗主人花1万多元,将爱犬骨灰烧成晶石制成手链)
文明养犬,不仅涉及到狗的日常管理、免疫登记、行为规范,“身后事”的处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近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在推进《常州市养犬管理条例》的立法,其中就专门提到了狗狗去世后的无害化处理。而今年5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不但明确了病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要无害化处理,同时规定了具体的罚则,未按规定处理或随意弃置病死动物、病害动物产品,最低处罚3000元,最高可处10万元罚款。
城区约有狗10万只,“身后事”处理五花八门
我市有多少条狗?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场所管理大队警务技术四级主管季银飞介绍,目前,我市共发出狗牌3.4万只,这只是全市狗总数的一小部分。今年春节后,他们进行了一次排查摸底,据不完全统计,仅我市城区就有狗约10万只。狗的死亡量每年有多少?因为没有深入调查过,不太好估计,但从这么庞大的基数来看,数字应该可观。
宠物猫狗的寿命大多只有十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饲养宠物,宠物死后如何处理成为无法忽视的问题,而养宠人士的做法却千差万别。
前几天,家住勤业朱家村的王阿姨家养了6年多的小狗病故,伤心之余,她找了一棵树,刨了个坑,将狗埋了进去。
记者采访中,有人坦言,狗死后用塑料袋包好,直接扔进垃圾桶;也有人把狗装在纸箱子里,放在水上漂,漂一会儿就沉了。
动物殡葬火化,游走在灰色地带
姜德兴告诉记者,无害化处理场所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很高,从业必须申请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截至目前,常州还没有发出过一张这种合格证。
常州诚泽宠物服务有限公司基地设在宝林寺。负责人陈金舟介绍,他们是通过跟杭州地区环保科技公司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最终的动物无害化处理。目前他们正在向省农林部门申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有好几次,我在马路上看到有流浪狗被车子撞死,很快就有人捡拾起来,说要拿回家吃。我就苦口婆心地劝,最后拉到基地焚化了。”基地负责人叶晶喜欢宠物,最多时养了4只狗,都是捡来的流浪狗。他说,动物遗体有多种细菌,不少危及人体健康,动物遗体环保无害化处理的意识亟需宣传普及。
动物卫生处理中心试运行2年,全市有10家收集点
个人深埋难以做到合乎技术规范,社会化无害化处理目前还处在灰色地带,那么,老百姓有需求,该怎么办呢?
“我市的动物卫生处理中心已试运行2年了,可以无偿提供服务。”姜德兴告诉记者,中心位于金坛,2019年试运行,日处理病死动物能力为20吨,主要针对的是养殖场和屠宰行业产生的病死畜禽和病害产品,可以满足全市范围内病死畜禽和病死宠物的无害化处理。该中心采用高温化制法,病死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经破碎、高温高压化制,再经真空烘干、压榨脱脂、废气收集处理,可彻底灭杀病源、油渣分离,油用作工业油脂原料,渣经粉碎后用作有机肥原料,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机结合,达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融合。
对于病死狗猫等动物,姜德兴表示,中心也接受处理。为了方便收集病死动物的遗体,中心在全市设了10个收集点,收集点有冷库,居民如有需求,可与收集点预约或委托宠物医院代送,收集后会统一送到中心处置。他说,据某宠物医院统计,2019年、2020年,他们每年会送约200只病死犬猫到中心处置。
有些人选择个性化动物殡葬,说这是一次生命教育
6月11日下午2点多,市民胡先生带着自己养的松狮犬遗体来到常州诚泽宠物服务有限公司,说要举行个仪式,再将它焚化埋葬。
动物殡葬师张莘雨戴上手套,点起长明灯,细心地给狗清理消毒,并在《宠物善后服务证明》上摁下狗脚印给胡先生留作纪念。胡先生与狗告别,最后一次摸着它,感慨万千。他说,这只松狮12岁多,1个月前中风了,爬不起来,脾性大变,送到宠物医院也治不好,只好给它进行了安乐死。想到狗狗陪伴了他12年,心里实在舍不得,经宠物医院介绍,就过来了。
“我觉得这样对得起狗,它不是垃圾,随手一丢就了事;而且焚化埋葬对环境也有好处。”胡先生说。
叶晶介绍,从事动物殡葬,见证了很多人狗情。有的主人对狗感情很深,要求将狗的骨灰烧成晶石,做成项链或戒指。还有一位客人,将狗的骨灰晶石送到意大利切割成钻石做成手链,前后2个多月,花费1万多元。有的小孩嚷嚷着要养狗,可是又不能好好照顾,狗狗去世后,家长特意带着孩子看殡葬的全过程,孩子哭了。家长说,这是一次生动的生命教育。如果将死狗一丢了之,孩子就不会有那么深的感触。
“对于宠物,主人是倾注感情的,我们提供殡葬服务,也是让主人与宠物好好告别,给他们一份慰籍。”叶晶说,宠物焚化后,可以将骨灰放入降解盒,由他们统一安葬在旁边的菜地里回归自然,也可以做成骨灰盅让主人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