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这里有个特别的存在:飞扬流浪狗的小日子;这个民间救助基地,曾为上千只流浪动物提供避难港。
曾经瘦骨嶙峋到只剩36斤的德牧、被人砍了八刀的狗妈妈、遭遇车祸死里逃生的田园犬...
如今生活在基地的三百多只狗狗,有的生来流浪,有的被遗弃甚至虐待,每一只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01
被遗弃400多天后,它还在等主人回家。
2019年,路过九江昌平花园小区附近,常常可以见到一只在路边乞食的狗狗。
它总是小心翼翼躲避着来往的车辆,后腿不自然地蜷缩着,以奇怪姿势蹒跚前行,白色的毛发满是尘土污垢。
每当夜幕降临,它便会拖着瘸腿回到小区内某个楼道,使出浑身力气,一层一层往上爬…
这只明显流浪多时的狗狗,难道有自己的家吗?
它本不是一只流浪狗,一年多前,主人买了新房搬走了,它却被留了下来,靠着小区垃圾和好心邻居的偶尔接济撑到现在,不知道经历了什么,后腿变成了这般模样。
让人心酸的是,狗狗并不知道自己被主人遗弃了。
在主人离开后的400多天里,它白天流浪食不果腹,到了夜晚却坚持拖着残疾的后腿,艰难地爬回七楼,在曾经的家门口徘徊…
直到被人救助送去宠物医院的那一刻,它依然扭头盯着曾经熟悉的楼道,眼神恋恋不舍。
到了医院检查后才知道,狗狗的双后腿髌骨移位,是被人踢打没有及时治疗造成的。
因此它不得不呈内八字的状态拖行,每走一步都必须忍耐着极大的痛楚。
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在400个日子里,每天拖着残疾的身躯爬上七楼。
狗狗的心里有没有怨恨过人类呢?
我们无从知晓,只知道每次出门遛弯,哪怕牵引绳足够长,它也要跑上前紧紧追随主人的步伐。
或许,它更害怕再次被抛弃吧!
小狐,只是无数流浪动物里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故事,对于救助者老杨来说,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02
“狗一旦被抛弃,它就一无所有”
今年51岁的快递员老杨,是飞扬流浪狗救助基地的创始人,由2004年救第一只流浪狗开始,便再也停不下来。
从几十到成百上千只,老杨的流浪动物救助之路,迄今已经走过了十七个年头。
在九江流浪动物救助圈,老杨是个“名人”,早在2014年,就有媒体报道过他的事迹。
而在外人眼中,不善言辞又热衷救狗的老杨是个“怪人”:省吃俭用,给狗买钙片,自己尚且挣扎在温饱线,却把微薄的薪水花在救助上。
“杨哥,你又救狗了啊!”这是认识的人对老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上班时,快递小三轮上总是莫名其妙多了一只狗,是路边捡到或者被车辆撞伤的,下班后,为一群无人问津的流浪狗操劳到深夜…
不仅外人不理解,连父母对他也是诸多埋怨。
不愿打扰家人和邻居,又抛不下救来的狗,七八年前,老杨便带着当时收养的几十只狗从家里搬了出来,以每月四百元的租金,换来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和一个稍大点的地下室。
就是这样一个简陋的地方,老杨却给了几百只毛孩子温暖。
十七年的救助路,有太多无助绝望的片段,老杨却从未想过放弃。
他说:“人活于世,有亲人、朋友,而狗只有它的主人,一旦被抛弃,它就一无所有了。”
03
“我与狗有缘,它救过我的命”
为什么执着于救狗?老杨说自己与狗有缘,他始终记得,最浑浑噩噩的日子,是狗陪着自己一起熬过来的。
多年前,老杨遭遇人生变故一蹶不振,终日烟酒为伴。
一次酒醉后,忘了熄灭的烟蒂点着了被褥,是他养的一只名叫“乖乖”的田园犬,跑出去叫来邻居,这才让他捡回一条命。
某次送快递时,他亲眼看到一只流浪狗被路过的货车轧死,生命瞬间消逝的场面至今留在他脑海里,也坚定了他救助下去的心。
流浪动物的世界,比你想象中更残酷,除了饥饿、疾病、车祸…还要面对被虐待、盗杀的危险。
曾经,在莲花镇山上的时候,老杨有次回到基地,发现周围的铁丝网被撬开,满地是血,十多只狗狗不知所踪,其中还有他从小带大的…
这段过往,成为他内心深处永远的痛。
04
“哪怕多让它吃饱一顿,多活一天,也不枉来这个世上走一遭”
救助流浪动物有多难?很多人并不清楚。
“别人都觉得我是傻子,但我心甘情愿,不后悔。”
年过五十的飘,是飞扬流浪狗基地的负责人。四年前,回老家探亲的她,第一次来到基地,看着入不敷出的老杨,和他救的那些狗,大受震撼。
回到武汉的那一夜,她失眠了,一闭上眼睛,便会想起那些毛孩子,还有它们期待又迷茫的眼神。
“没有几个固定的志愿者,也没有人愿意接手,那么多狗,不知道明天的口粮在哪里。
原本可以享清福的她,远离老伴和儿子,从武汉来到了九江,加入了老杨的救助队伍。
“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但我想着哪怕让它们多吃饱一顿,多活一天,也不枉来这个世上走一遭。”
05
“看到了不救,过不去心里那道坎“
救助的速度永远赶不上遗弃的速度,是很多民间救助组织面临的现实困境。
今年,对于飞扬流浪狗基地来说,是难熬的一年。
帮朋友寻找失狗来到九江流浪狗收容所的飘,看到了让她永生难忘的一幕:
因为接连数月抓捕到的流浪狗太多,条件有限的收容所早已不堪重负,阴暗潮湿的环境导致狗狗们皮肤病相互感染迅速恶化。
一群没有皮毛,无法辨认出品种的狗,蜷缩在冰冷的角落一动不动,仿佛连活下去的欲望都没有…
经历过那么多流浪救助惨剧的飘,忍不住泪目:
“它们是在等死!没看到,也许就过去了,但看到了,不救,过不去心里那道坎。”
▲当时收容所里的被抓的流浪狗
3月27日,在多次协调和不懈的努力下,老杨和飘组织义工们,从流浪狗收容所分批次接出了88只流浪狗。
这些毛孩子几乎没有一只是健康的,重度皮肤病的就有60余只,还有20只查出了犬瘟、细小、冠状病毒感染…
有几只狗狗被救回来后,一直用头抵着墙,以奇怪的姿势站立着...它们也曾是被人爱过的孩子吧!
约翰·伯格曾说:“我们和动物四目交投,但永远无法沟通。”
如果我们能读懂它们的语言,它们一定会告诉我们,它们的苦难,它们的不解和它们的忠诚…
06
成功的救助不止于救,更在于助。
88只狗,差点成为压垮飞扬流浪狗基地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老杨、飘和其他义工们并不后悔这个决定。
这个过程无论对人、对狗都是巨大的考验。
人性是如此复杂,一群人拼命在拯救流浪动物,另一部分人却不断制造悲剧。
流行一时的宠物热潮背后,有着无从查找的弃养者和虐待者,也有着你看不见的繁殖户和畸形儿。
所幸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做着同一件事,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改变着这个世界。
有人说过,“救助不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力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