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探索打通精神价值向物质价值转化的通道机制,着力打造全国影响、群众可感的共同富裕示范区标志性成果,省文明办开展了“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为民办实事项目征集工作。经前期征集、申报、筛选,日前,第三批15个项目正式出炉,绍兴2个项目入选,分别为上虞区的文明养“宠”和诸暨市的温暖“食”刻。
上虞:文明养“宠”,从你我做起
上虞区注册登记犬只从2018年的500余只增至2023年的5400余只,随之而来的涉犬服务需求与管理矛盾日益突出。上虞区文明养“宠”项目聚焦文明养犬意识淡漠、涉宠管理混乱、流浪犬救助困难等难点堵点,探索推出“三联共治”行动,围绕联动宣传、联合管理、联手救助三个层面进行多方合作、协同治理,形成文明养犬新风尚。
与此同时,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以及“有礼单元”建设,把文明养犬纳入“有礼小区”“有礼楼道”创建评选标准,并优选部分有礼小区打造“文明养犬示范点”,划定文明遛犬专区,配备宠物粪便收集箱以及拾便工具套装,解决养犬居民实际需求;强化社区自我管理,健全社区协商议事机制,制定“三方八项公约”(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把文明养犬作为小区公约的重要内容;创新网格管理模式,以小区、楼道为单位优化细分微网格,把文明养犬纳入到网格员日常巡查管理清单。每个小区建立文明养犬小分队,开展文明养犬宣传、违规行为劝阻、无害化处置推广等工作。
此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设立文明养犬工作联络站,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动物保护组织等多个部门单位建立紧密联系,在联合开展违规养犬行为的劝阻、线索收集及矛盾化解等工作的基础上,启动流浪犬只文明实践专项救助行动,将重心聚焦于流浪犬只的收容、紧急救治与后续的妥善安置上;加强政府、动物保护组织、文明实践爱心团队等多方合作,联合推广“领养替代购买”养犬理念,定期举办犬只绝育、救助、收容、领养培训等活动,通过“为领养打call”“宠爱一生”等特色活动,引导群众不冲动饲养,不随意弃养,呼吁社会各界善待宠物,共同营造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环境;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实现救助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流浪犬只的救助效率。
诸暨:温暖“食”刻,大厨来烧饭
温暖“食”刻之“大厨来烧饭”文明实践项目由诸暨市餐饮业协会发起,引导全市酒店大厨、家宴厨师定期走进敬老院和爱心食堂文明实践点,既为老年人送上大厨手艺,也对食堂厨师进行培训指导,着力提升老年人的“舌尖幸福”。项目至今已推进5年,吸引100余家餐饮企业和300多名农村家宴厨师参与,开展实践活动1500余场次,惠及群众5万余人次,平均日日有活动。“大厨来烧饭”让70%的农村老年人品尝到了大厨的味道,实现了“吃得好”“吃得营养”的目标,增强了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介绍,诸暨市广泛发动星级酒店大厨、农村家宴厨师参与,全市100余家餐饮企业、830余名“掌勺人”成为文明实践志愿力量,组成151支“大厨来烧饭”小分队,自备食材、下乡进村、上门开展服务。
“大厨来烧饭”依托专业优势,结合四季时令、地方饮食、营养搭配,指导优化敬老院、爱心食堂饮食菜单。每年组织养老机构“厨艺荟”培训实践活动,大厨们现场教授20余个适合老年人的新品菜色,推动养老机构菜品口味常换常新。
与此同时,联动其他文明实践团队开展夏送清凉、送老花镜、认领老人“微心愿”等实践活动,带动乡镇(街道)属地企业食堂厨师开展“以菜比武”“添一碗菜”“营养公开课”等活动,在传统节日与在外子女一起开展“我为爸妈烧个菜”“母亲节说爱你”“一起过重阳”等活动,培树孝老爱亲、和谐和睦的“亲有礼”时代新风;建立大厨结对机制,各分队结对全市15个敬老院、288家爱心食堂文明实践点,制定实践活动清单151份;建立活动反馈机制,主动听取吸收意见建议,调整次年活动清单。建立激励褒奖机制,开展“最美大厨”“最美小分队”“最美食堂人”系列评选,激发“大厨”实践力量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