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送温暖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了发现机制,引入我市多家公益组织参与,并邀请了青岛交运温馨的士公司雷锋的士车队参与此次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充分发挥雷锋的士流动性大、行驶范围广等优势,及时发现街头流浪乞讨人员、走失老人、居无定所人员,使他们及时得到救助。此外,还邀请青岛市鑫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志愿者,参与街面救助。
探访露宿公园长凳当床
昨天下午,记者跟随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来到龙江路附近的一个小公园。公园靠马路一侧的座椅上,已经被人用塑料布遮了起来。透过塑料布,工作人员发现里面有一名身穿白上衣的男子,正在使用酒精炉做饭。“师傅,天这么冷,快跟我们去救助站吧。”面对工作人员的热情询问,白衣男子却一言不发,几分钟后,悄然离开了现场。“每次都这样,不管怎么问,始终是一句话不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名男子已在公园露宿两年了,期间他们多次前来救助,但每次不管如何询问,男子始终不说一句话,也不透露一丝和自己有关的信息。担心男子在寒冬天气里野外露宿太冷,工作人员拿来了棉衣棉被和食物。记者发现,男子所睡的“床”,其实是公园的板凳,只有30厘米左右宽。“这么窄,真不知道他晚上怎么睡的。”现场,一位常年在公园锻炼的市民疑惑地说道。
随后,记者又随工作人员来到人民路和温州路桥桥底,一名胡须发白的男子,正躺在桥下。这名男子来自高密,也是工作人员的“老熟人”。面对救助,男子同样不为所动,接过棉衣棉被和食物后便躺下睡觉了。“他喜欢喝酒,我们当时还替他找过一份看大门的工作,没想到他喝了酒以后,拿着人家的钥匙就悄然离开了。”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说。
数据今年以来救助1222人
来自市救助站的数据显示,今年截至本月,市救助站共救助安置1222人,其中自行离站235人,资助返乡528人,护送及家属接回243人,其他方式116人。截至21日,市救助站临时安置托养人员187人,精神障碍患者35人。21日的集中送温暖行动,总共救助7人,他们均明确表示不愿到救助站救助,市救助站发放棉衣、棉被、饼干、方便面各7份。
11/1507:48/青岛早报
11月14日,记者在栈桥景区看到,来自西伯利亚的海鸥“大部队”陆续抵达青岛,几百只红嘴鸥在栈桥周围上下翻飞,与游人嬉戏的画面已经成为“青岛一景”。记者了解到,随着气温持续下降,会有越来越多的海鸥抵达青岛。
11/1411:35/海报新闻
青岛“巨幕大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数字化生命力,为青岛的文旅产业等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让青岛这座城市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更加璀璨夺目。
11/1108:49/青岛日报
在社交平台上,“飞跃青岛”被称为“台东必打卡游玩项目”。在宽达数米的超大银幕前,市民游客乘坐动感座椅设备,像是乘坐飞行器一样,时而俯冲、时而上旋,飞跃青岛、北京、西安等城市的知名景点,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自今年7月营业以来,店内日均客流量上百人,周末节假日更多。
11/0807:38/青岛日报
目前,已基本形成北上京津冀、南下长三角、西接黄河流域、东连烟威地区的放射型路网格局,形成以青岛站、青岛北站、红岛站为主,青岛西站为辅的“三主一辅”客运枢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