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孙国
一
跟这条流浪狗邂逅完全是一个意外。后来我想,也许这是老天给我赠送的礼物,让它充实我的整个节日,温暖着我。
因为父亲是从外地搬到这座美丽城市来的,我没有更多的朋友,一个人百无聊赖。前两天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气温突然降了下来,今天却又突然转暖。马上就到春节了,受疫情影响,城市里节日气氛并不浓。我走出家门来到大街上,威海的马路很宽,街道上到处都是车辆,因为汽油味太重,我出来散步都会去海边,那里空气好,视野开阔。我在海上工作过,对大海有很深的感情,看大海潮起潮落,听海浪低声吟唱成了一种享受。这天,我和往常一样,朝海边的方向走去。但走到十字路口时,没有任何理由,我突然决定不去海边了,而是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正是这一改变,我遇到了这条后来被称为“小黄”的流浪狗。我看过一个资料,人一生大概会遇见4000人,与400人相熟,有100人成为朋友,有不到10人成为知己。
前面有一个停靠点,远远地,我就看见很多人围在那里。走近了我才发现,在停靠点旁边的草坪上,蜷缩着一条灰白黄色毛相间的狗。在它的旁边,已经卧出了一个深深的痕迹。它挣扎着抬起头,眼神里流露出的哀伤和无助,打动了我柔软的内心。我问旁边的人,这条狗在这里干什么?是不是生病了?有人告诉我,这条狗在这里已经好几天了,但没有人能说清楚这条狗的来历。这条狗不像其他流浪狗那样瘦,浑身的毛也不脏,不像是长期流浪的狗。我走到它面前,也许它感到了危险,抬起头来对着我“汪……汪……汪”地狂叫起来。它张开嘴,露出了两颗尖利的牙,愤怒地瞪着我。也许它曾经受过人类的伤害,我停止了向前的脚步。它见没有危险,又蜷缩起来。现在城乡垃圾分类,剩饭、剩菜已经找不到了。看着它瘦弱的身体,怜悯之情涌上我的心头。它毕竟也是一个生命,和我相遇,这就是缘分。
我停止了散步,回家抓起大姐刚刚蒸出来的花卷就向外走。我带着花卷来到草坪边,狗还躺在那里。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就随口叫了一声“小黄”,因为它身上也有部分黄毛。听到叫唤声,它抬起头来,我把食物放在它的面前,它看着却没有吃,警惕地看着我。
二
全家人坚决反对我喂养这条叫“小黄”的流浪狗。他们怕我跟狗建立起感情,而我只在这里住几天就要回北京,没法给它一个未来,这样会给它带来更大的伤害。夜里,那条狗无助、哀怨的眼神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我想不明白那条狗为什么会突然到了那片草坪,它一定有不为人知的苦衷。那么多人,它只对我一个人狂叫,我理解为它是在向我求救。母亲活着的时候常说,人这一辈子谁都不容易,遇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能帮一下就帮一下。“小黄”虽然是一条狗,但也是一个生命。
我对家人说,既然我遇到“小黄”,这就是缘分。我在这里几天,就负责喂养它几天。
农村人共有的善良淳朴,在父亲姐姐姐夫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见我已经决定要喂养这条狗,他们默许了。二姐拿出从店里给父亲买的火烧让我带给“小黄”。走出家门,一路上,我的内心很矛盾。既希望“小黄”病好走了,或者它的主人良心发现又回来把它带走,或是被好心人领养,又期盼它没有更好的归宿,仍然在那里,一种复杂的情绪在心中滋生。离“小黄”所在的地方越来越近,我的第一个希望落空了。远远地,我看到了躺在草丛中的“小黄”。“小黄”的精神状态比昨天好了许多,暗淡的眼神有了光彩。也许因为昨天我喂过它吃的,它对我没有第一天的敌视情绪,但仍然警觉地盯着我,生怕我有伤害它的行为。我把带来的食物递过去,我向前走,它就向后退,始终跟我保持两三米的距离。我只好把带的火烧扔到它的脚下,它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食物,仍然没有吃的意思。我想它对我还保持着警觉,也许离远一点它就会吃。我借故离开草坪,走了一会儿转过头来,发现它仍然没有吃,而是一直紧盯着我远去的身影。我回家跟父亲讲了一下,父亲说:“这只狗被人伤害过,它在观察你,你再去几次,它发现你的友善就会吃了,因为狗是通人性的。”
中午,我跟姐姐要了一根香肠,又一次来到“小黄”所在的草坪。“小黄”见了我没有躲避,我把香肠扔到它的脚下。它看了看香肠又看了看我。为了让它彻底打消对我的敌意,我转身离开了“小黄”。走出了很远,我猛然回头,发现它已经在吃我丢下的香肠。它警觉地抬起头来,愣了一下,看了我一眼,又低下头去吃香肠。远远地,我似乎看到“小黄”的尾巴在摆动。
我回家跟父亲讲了“小黄”吃了我丢下的香肠,还对我摇尾巴。父亲说:“它对你的敌意在消失,但它对你仍然有戒备心,这是天性和本能。”初战告捷,我的情绪感染了全家,大家开始谈论这条突然降临的狗,猜测它的“前世今生”。晚上,家里炖了排骨,还没有出锅就香气四溢,我对姐姐说:“你先捞出几根排骨,我去喂一下‘小黄’,再增进一点感情。”
我又一次来到草坪,“小黄”只惊诧了一下便恢复了常态。不知道是它看到了我手里拿的食物,还是早就嗅到了排骨的香味,我走近,它并没有后退。我拿出排骨递给“小黄”,它稍微犹豫,抬头看了我一眼,张嘴从我手里叼起排骨,见我没有任何动作,便将排骨放在地上啃了起来。我蹲下来看着它狼吞虎咽,发现它的眼角堆满了眼屎,猜测它流浪的艰辛和不易。一个冲动的想法在我的脑海中出现,我趁“小黄”吃食放松警惕的瞬间,猛然伸出手抓住它的嘴。它被我的动作吓坏了,想反击,但它的嘴被我握住动不了,它惊恐地发着“呜呜”的哀叫声,我用另一只手把它的眼屎一点点地抠掉。“小黄”见我是为它好,停止了挣扎,一动也不动,直到我把眼屎抠完。我把抠下来的眼屎递给“小黄”看了一下,放开手让它继续吃排骨。当我准备站起来走时,“小黄”用嘴拱了拱我的手,眼睛温柔地看着我。我一下明白了,“小黄”以这种方式对我表示感谢。我伸手摸了摸它的头,它闭上眼睛,一动也不动地享受着。
三
经过几天的喂养,“小黄”跟我已经很熟了。每天,我早中晚3次给它送吃的。它也每天在小树林旁等着我,每次一见我,就兴奋得像个孩子,摇头晃脑,尾巴更是欢快地摆动着,向我示好,偶尔跑到我跟前立起来把前爪搭到我的手上。天气好的时候,“小黄”吃完东西会在我身边打滚撒娇,然后四脚朝天躺在草坪上看着我。我看过一个资料,狗最脆弱的地方就是腹部,只会在它的主人和朋友面前袒露胸腹。它把这个地方在我眼前展示,是完全没有戒备心。
威海这些天一直下雪。小时,春节出门走在雪窝里,“嘎吱嘎吱”的踩雪声,温暖了半生的记忆。透过窗外的灯光,大雪飘飞,地上已经堆满了厚厚的积雪,偶尔听到雪压折树枝的声音。两个姐姐包好了饺子,大年三十吃饺子,这是习俗也是团圆的象征。本该热闹的场景,受疫情的影响,外面静谧得可以听到雪落的声音。几只觅食的鸟凄惨地鸣叫着,落在了没有积雪的窗户旁。大姐起了怜悯之心,悄悄打开窗户,将一捧大米放在那里。窗户刚关上,鸟儿便飞过来吃了起来。父亲突然说,这样的天气,许多小动物可能会被饿死。父亲的话一下子触动了我对“小黄”的牵挂。这样严寒的大雪天,它会不会出现意外?我决定去看看它并给它送饺子。
我和大姐夫孙洪军两人踩着积雪、顶着寒风一步步向“小黄”所在的地方走去。大雪天,街上一个人都没有。我们来到“小黄”所在的地方,大雪已经完全把它的小窝覆盖了,“小黄”冻得瑟瑟发抖,它的垫被已经完全湿透了,全身冻僵了,努力了几下,也没站起来。我掏出还冒着热气的饺子,一个个地送到它的嘴里。它看着我,流露出感激的眼神。我递一个它吃一个。看着眼前的“小黄”,我和大姐夫突然对生命有了一种全新的诠释,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令我们泪流满面。
四
一天,我沮丧地告诉家人,“小黄”失踪了,全家人都惊呆了。“小黄”失踪是在我去喂它食物时确定的。人就是这样怪,当初全家人都反对我去喂养“小黄”,但当我开始喂养它时,全家人都全力支持我,每天喂养的食物也都是他们准备的。回北京后,夜深人静时我就想,也许这就是亲情,爱屋及乌,况且我每天带回来“小黄”的故事,也给节日增加了气氛,温暖了大家。
这条街上到处都是小店,做生意的人比较多,我们一个店一个店地问,没有人知道“小黄”的下落。我们在马路上遇到一位散步的男同志,便把找狗这件事情说了一下。他感动了,想了一下说,在马路对面的一个小区,一个老太太死了,送葬时人群后面跟着一条狗,这条狗有点像我们说的“小黄”。老太太一生行善,生前因为房子的事跟儿女不说话,爱喂养流浪狗、流浪猫。姐夫说,有一种假设,生前她曾喂养过“小黄”,也许“小黄”真是去给这个去世的老人“吊孝”了。
五
第二天早晨,妻子对我说:“你夜里是不是做噩梦了?一夜都在大喊大叫。”我说:“是。我梦到‘小黄’被人抓了,用一根绳子套在它的脖子上,把它吊了起来。‘小黄’流着眼泪看着我,我想上前去救它,抓‘小黄’的几个人把我拦住,他们往‘小黄’嘴里灌水。由于‘小黄’脖子上套了绳,它无法呼吸,只一口水就把它给呛死了。我抱着‘小黄’的尸体放声大哭。”妻子安慰说,梦都是与现实相反的,也许“小黄”没事,能平安回来。
回到家里,家人听说“小黄”回来的消息都很高兴。二姐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她把照片给一个朋友看,这个朋友说,前两天,“小黄”真的在那个去世的老太太房下待了3天。父亲说,万物皆有灵,“小黄”在以这样的方式报恩。
六
回京的日期越来越近,对“小黄”难以割舍的情绪不断增长。
“小黄”跟我的感情随着时光的推移越来越深。每次去喂“小黄”,它都显得很兴奋。父亲说,“小黄”对我动了真感情,只能趁它吃食物时悄悄地离开。“小黄”鬼精,我逃脱两次后,再去喂它时,为了防止我偷跑,它转身对着我,一边吃一边抬头看。有两次我要悄悄地走,“小黄”见后,立即钻出铁丝网,像跟屁虫一样,我走到哪里它跟到哪里。
太阳出来了,积雪开始慢慢融化。“小黄”上前用嘴咬着我的裤脚,把我拽到一棵茂盛的松树下,三两下就从松针叶子下扒出一块金黄色的蛋糕。它抬起头边看着我边摇着尾巴,我一下子明白了,它要把最好的东西给我。狗有一个习性,会将最好的东西藏起来。不是主人和好的同伴,它不会拿出来。蛋糕已经脏了,但它的情我要领,我抚摸着它的头以示感谢。得到我的回应,“小黄”显得很高兴。
我到药店去拿药,“小黄”老远就看到我,它飞奔着来到我跟前。药店不让狗进,我对它说:“你在外面等着我。”由于疫情,各种药突然涨价,我嫌药贵,跟药店老板理论时,老板的声音很大。“小黄”以为我们在打架,冲进门来对着药店老板狂叫。老板从小怕狗,便对我说:“快把你的狗弄出去,药就按照以前的价格给你。”
我带着大姐煮的鸡蛋去看“小黄”,“小黄”不挑剔食物,我带任何东西去喂它,它都大口大口地吃,我知道“小黄”是以这种方式让我高兴。“小黄”吃食物时,我说:“‘小黄’,我要回北京了,你要好好活着。”说完这句话,看着眼前的“小黄”,我的鼻子有点发酸。
后天要回京,姐姐叫我提前一天给母亲上坟告别。为防止森林火灾,任何人上坟都不许烧纸点香。天大地大没有母亲的恩情大,我在母亲的坟前磕了3个头算是告别。上坟回来后,我刚下车,姐夫突然说,“小黄”来了。我抬起头,惊奇地发现,“小黄”就蹲在我家门前,静静地等着我。我赶紧叫妻子从家里拿了食物,它没有吃我给它的东西,眼神中流露出眷恋和不舍。姐夫说,它是来给我送别的,狗通人性。
走时因为太早,我没法去跟“小黄”告别,只能对两个姐姐说,以后如果可能,请她们常给它送食物,毕竟生命中它跟我们有过交织。两个姐姐点头同意了。我走时,发短信告诉那些因“小黄”而相识的朋友。我的战友说,期待我明年再回来喂“小黄”;带孩子喂狗的女人也发来信息说,她会让她父亲再去喂它时照点照片;保洁大姐发来信息说,善良的好人一生平安。我心里想,我虽然走了,但有那么多爱心人士,他们一定会把“小黄”照顾好。
我坐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同“小黄”33天交往的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我想起一个印度作家的一句话,鸟儿从天空中飞过,什么也没留下,但它毕竟飞过。我和“小黄”毕竟在生命中有过美好的交织,留下过美好的回忆。列车越来越快,离北京越来越近,“小黄”离我越来越远,但我对“小黄”的思念却越来越强烈……
孙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大将肖劲光》《中国特警部队》《共和国警卫纪实》《守望香格里拉》《边地散记》《爱在高原》等18部军事著作,共600余万字;20集电视连续剧《中国武警》、35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忠诚卫士》编剧之一。《大将肖劲光》获“五个一工程”奖,电视专题片《布衣山寨太阳花》获全国第十届人口文化奖一等奖,《守望香格里拉》获改革开放40年云南10部优秀报告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