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1月17日清晨,桐城市孔城镇铁山村洪塘,已是一派热闹景象,今年的“第一网”正式开捕。随着捕捞人员收起渔网,成百上千条鲜鱼不断跳跃翻腾,呈现出一派鱼跃人欢的丰收景象。
“这里面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还有鳜鱼等,预计一网有2000斤。”参与捕捞的村民徐文宝抱起一条10余斤的胖头鱼(鳙鱼)向岸上展示。岸上停了十来辆小拖车,他们闻讯过来批发鲜鱼到集市上卖,附近村民也过来买,一网鱼很快销售完毕。
洪塘有30亩,在2023年以前是个杂草丛生的污塘。铁山村党总支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在2022年底对洪塘进行清淤后,于2023年春放养5000尾鱼苗,当年经营性收入达8万元。尝到甜头后,今年春天,该村又放养了10000尾鱼苗,实行精养,预计年经营性收入将达15万元。
近年来,铁山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利用水域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在村党总支的带动下,党员束长发也租赁60亩鱼塘,混合喂养鱼苗20000尾,2023年纯利润30万元,2024年预计纯利润能达35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铁山村党总支还引导村民尝试用“新法”养鱼,即“大桶”环保养鱼,提高经济效益。铁山村党总支书记程亮带着养殖户到潜山等地观摩大桶养鱼,并请专家进村指导。村民方文艺在程亮的鼓励下,从2022年开始尝试“大桶”养鱼。他箍了6个桶,养殖鲈鱼、鲫鱼、黄骨鱼等。每个桶的纯利润在3万元,年收入近20万元。“大桶养鱼”占地面积少、养殖密度大、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投入品可控,养殖尾水零排放,为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周边村民在方文艺的指导下,也纷纷发展起“大桶养鱼”,在家门口找到了致富路。
“铁山村将充分挖掘乡村产业增收潜力,积极谋划特色水产品养殖、特色种植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立体产业发展之路,让村集体经济“壮”起来,村民富起来。”铁山村党总支书记程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