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值守流浪动物领养装置,属于动物智能喂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城市中爱狗爱猫人士众多,但目前并没有合理合法的渠道去领养流浪动物。有一部分爱心人士采用捕捉的方式获得流浪动物,但这种行为通常与盗窃行为难于划分,不可取。目前国内存在为数不多的流浪狗救助站,这种救助站由爱狗人士发起,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募捐维持运营。但这种模式能否可持续运营完全取决于捐赠情况,照顾被救助的流浪狗需要花费大量人力成本,以及场地成本,还有饲料成本对救助站来说也是一笔高昂的开销。然而,花费巨大的救助站却不被人所知,被救助的动物通常要一直居住数月甚至数年都没有人前来领养。可见救助站的运营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不可持续运营。目前,由于信息不被人所知,导致真正有意愿领养流浪动物的爱心人士可能都不知道当地有救助站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值守流浪动物领养装置,完全采用无人值守的方式运营,领养装置设于公共区域,通过在装置内设自动喂食器吸引流浪动物进入,为其提供临时居所,并等待好心人领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人值守流浪动物领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领养装置包括一拱形顶罩,其前部开口大于后部,拱形顶罩内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拱形顶罩的前部设第一透明窗,所述第一透明窗的外周固定在拱形顶罩内壁;所述第一透明窗的下部开设活动门,所述活动门在一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实现打开或关闭;所述活动门为常开状态;
所述拱形顶罩内后部设第二透明窗,第二透明窗限定的后部空间为监测区;所述监测区内设置控制主机、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在拱形顶罩后壁的上部,用于拍摄流浪动物背部全貌及头顶细节;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在拱形顶罩后壁的中部,用于拍摄流浪动物头部正面;所述拱形顶罩内设置作为地板的第三透明窗,所述第三透明窗下部为第三个空间,里面放置第三摄像机和第二照明组件,所述第三摄像头采用仰视角度拍摄流浪动物下部;所述第一透明窗、第二透明窗、第三透明窗以及拱形顶罩围成容纳流量动物的活动区,所述活动区两侧的拱形顶罩内壁上设第一照明组件,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包括多个向上发光的光源;所述活动区内,靠近第二透明窗的位置设自动喂食器;所述第二透明窗的上部固定一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朝向活动区,用于显示领养者上传的视频和图像;
所述控制主机包括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采用单片机或者ARM或者DSP,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电源模块;所述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三摄像头,显示屏,第一照明组件,第二照明组件,门驱动电机和自动喂食器均与控制主机的处理器相连接。前述的活动门为常开状态。
前述的自动喂食器选用透明材质制成的喂食器。
前述的领养装置底部为底板,在底板下部设支撑底座。
前述的拱形顶罩的前端向外延伸一段,构成延伸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领养装置为流浪动物提供了临时住所,为爱心人士领养流浪动物提供了便利。
(2)本实用新型领养装置的维护比救助站成本低,且维护者可以远程了解到所有的领养装置内的流浪动物信息,便于管理,能够实现持续运营。
(3)本实用新型的领养装置可以实现无人看护情况下,给流浪动物远程喂食,远程交流,以及远程数据获取,观看流浪动物的形貌和身体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领养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领养装置的右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领养装置的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无人值守流浪动物领养装置,领养装置设于公共区域,如街道、社区、校园、公园等流浪动物聚集的区域。该领养装置为一个拱形的顶罩1所围挡的容置空间,在拱形顶罩的前部设拱形的第一透明窗2,第一透明窗2的外周固定在拱形顶罩1内壁,第一透明窗2的下方设活动门6,活动门为常开状态。
参见图2,在拱形顶罩内后部设第二透明窗10,将整个拱形顶罩内部分为两个独立的空间,前部为活动区,后部为监测区。在活动区两侧的内壁上设第一照明组件4,第一照明组件4有多个向上发光的光源,为领养装置内部提供散射的均匀的照明环境。在活动区内,靠近第二透明窗的位置设自动喂食器7,活动门6为常开状态,流浪动物经过该领养装置时,很容易看到活动区内的自动喂食器7,受吸引而进入领养装置。自动喂食器7与控制主机14连接。自动喂食器可采购于现有市场,例如小佩智能喂食器系列等都是可实现远程控制的自动喂食器。
在第二透明窗10的上部固定显示屏9,显示屏9的显示一面朝向活动区,用于显示领养者上传的视频和图片,使流浪动物可以看到。监测区内放置控制主机14,与第二透明窗10相对的侧壁上设置两个摄像头,第一摄像头11设置在侧壁的上部,用于拍摄流浪动物背部全貌及头顶细节,第二摄像头12设置在后壁的中部,用于拍摄流浪动物头部正面,尤其是五官、牙齿的细节,两个摄像头均与控制主机14相连接,将拍摄的图像和视频传输至控制主机。显示屏9也与控制主机14相连接。在监测室外设电源接口13,为控制主机供电。
拱形顶罩内作为地板的为第三透明窗17,第三透明窗17下部为第三个空间,里面放置第三摄像机15和第二照明组件16,第二照明组件16发出的光经第三透明窗17透射入活动区内,为活动区提供照明环境。第三摄像头15采用仰视角度拍摄流浪动物下部,尤其是腹部、爪子的细节。第三摄像头15与控制主机14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三个摄像头相互配合,尽可能展现流浪动物全部细节,如有明显疾病、怀孕、畸形等情况都能被展现出来。
第一照明组件4和第二照明组件16均与控制主机14连接。
优选的,拱形顶罩1的前端向外延伸一段,构成延伸檐,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照明组件4设两组,分别位于活动门6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动门6为常开状态,在活动门的顶部设门驱动电机3。
优选的,自动喂食器7选用透明材质的,便于监控者观测喂食器内的食量,以便及时进行补充。
优选的,在拱形顶罩的内侧贴有流浪动物与人交流的画作,流浪动物可以透过第一透明窗看到这些画作,提供一个友好的环境。
优选的,在整个领养装置的底板8下部设支撑底座5,使整个领养装置与地面之间留有空间,避免下雨天浸泡底板,降低湿热。
如图3所示,控制主机包括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处理器,其中,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
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处理器,将接收到的信息或指令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指令进行相应的动作控制。电源模块连接处理器,为处理器提供电力支持。
领养装置的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三摄像头,第一照明组件,第二照明组件,门驱动电机,显示屏和自动喂食器均与处理器连接。
处理器根据外界指令控制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进行拍照片或者拍视频,还可以控制不同的拍摄角度。
处理器控制第一照明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的开和关,当通过摄像头监测到有流浪动物进入时,外界下发指令,使处理器控制第一照明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打开,监测到流浪动物离开时,控制第一照明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关闭。
处理器控制显示屏显示外界传输的图片或视频。
处理器控制门驱动电机,活动门处于常开状态,如果领养装置内的流浪动物确认被领养,则外界下发关闭活动门的指令,处理器控制门驱动电机关闭活动门。
处理器根据外界指令,控制自动喂食器自动进行投食,每次的投食量预先在处理器上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主机的上述功能,通过简单的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技术领域非常成熟的技术。处理器可以采用单片机或者ARM或者DSP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