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11月11日,对于如今已经改名为“子松”的梁攀龙而言,是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梁攀龙不仅做出了一件疯狂的事,他的一个好友也不幸罹难。
那个晴朗的上午,14岁的梁攀龙躲在飞机起落舱处,在万米高空飞行了一个半小时,他这般疯狂的举动,成功让他“名满全国”。
大众在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也都好奇梁攀龙和束清为何要做出如此疯狂的行为?他们是如何在机场的重重安保下,进入停机坪并躲入起落舱的?更何况这架飞机已经做完了起飞前的所有准备,不可能没有人员注意到两人。
能做出这般行为的梁攀龙,自然不能以常理形容,出生于1990年的他,早在进入初中后就因偶然的因素而沉迷上了网络。
从这以后,梁攀龙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原本他在班级上一直名列前茅,不仅是老师口中的模范学生,还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但就这这么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却在初中阶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年,梁攀龙在一个同学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家网吧内,彼时是2003年前后,国内的网吧行业还很兴盛。
互联网对于13岁的梁攀龙来说,无异于是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着他去探索。
第一次接触网络后,梁攀龙一发不可收拾,此后全身心都被互联网深深吸引,就连上课时他的脑海中也常常浮想联翩,学习成绩也受到了影响。
不仅如此,沉迷网络后的梁攀龙由于控制不住心里的欲望,开始在夜晚翻墙出学校到网吧上网,至于上网的费用,则是从父母给他的生活费挤出来的。
晚上翻墙上网,白天上课睡觉,梁攀龙的成绩不可避免地大幅退步,老师的训导也对他起不到半点作用,父母的棍棒或许可以解一时之难,但无法将网络的诱惑从梁攀龙的心里抹去。
梁攀龙开始向同学借钱上网,为了摆脱学校好家里的管教,他选择了一条从未走过的路——离家出走。
2004年年初,梁攀龙离开家,偷偷登上了开往湖南的列车。一路上他躲在角落里不敢吭声,忍饥挨饿来到了张家界。
在张家界,梁攀龙放肆游玩了一个星期,没有了约束,他得以像离巢的鸟儿一般,在自由的天空中肆意翱翔。
一周后梁攀龙又偷偷爬上火车回到了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最为严厉的责骂和教育,可尝到了自由的鸟儿,岂有回到牢笼的道理?
几个月后,梁攀龙再次偷偷溜出家,这一次他来到了贵阳,相比于上一次的好运,这一次梁攀龙下火车后不久,便在横穿马路时被一辆汽车撞倒,腿部受了严重的伤。
在被贵阳警方救助后,梁攀龙被“遣返”,这次之后,他不仅让父母对他大失所望,也成为了学校里的反面教材,老师用他的例子教育学生不要沉迷网络,切勿成为下一个梁攀龙。
深受打击的梁攀龙彻底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他决定既然已经如此,为何不走得再远一些?远到没有人能找到他。就这样,少年梁攀龙开始了属于他的奇幻漂流。
2004年10月,在和父母大吵了一架后,梁攀龙再次离家出走。
这一次他来不及确定火车的目的地,就匆匆忙忙地溜了上去,他不在乎火车开向何处,因为无论是哪里,只要能够远离约束,对他而言就是天堂。
火车开到半路时,工作人员开始检票,梁攀龙由于没有车票被发现,只得在半路被迫下车。
梁攀龙沿着铁路向前走去,直到暮色降临之际,他看到了写着“昆明”的站牌,他来到了昆明。
在这里,梁攀龙像以往那样在大街上四处游荡,有好心人认为他是走失的少年,将他带到了昆明市救助站,正是在这里,梁攀龙结识了后来一起扒飞机的束清。
在梁攀龙来到救助站前,束清已经在这里生活一年有余,他和梁攀龙一样,是出于叛逆而离家出走,在游荡了一年后来到了救助站,就此在这里生活了下来。
由于两年年纪相仿,又有着同样的性格,梁攀龙和束清很快打成一片,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由于救助站的性质特殊,梁攀龙在这里不能再像以往那般肆意轻松,在度过了一段较为安逸的日子后,他感到了厌倦,决定找回从前的刺激和放肆。
束清在听完梁攀龙的话后当即眼睛一亮,因为在来到救助站之前,他和梁攀龙的情况差不多,一年的安逸生活也让他感到了厌倦,便决定和梁攀龙一起,做一些“刺激的事”。
11月11日的上午,梁攀龙和束清趁着没人注意,偷偷离开了救助站。两人来到昆明的大街上,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从未见过的新鲜事物,兴奋和激动迅速占据了心头。
下午时分,他们来到了昆明国际机场,看着机场内停靠的飞机,十几岁的少年心里,突然爆发出无法控制的心血来潮。
梁攀龙和束清在机场围栏处,找到了一个能够钻进去的破洞,破洞那边就是机场的停机坪。
这种事情对于他们而言根本毫无难度可言,梁攀龙和束清很快便来到了停机坪上,并且一路走到了一架飞机的起落架前。
在一种莫名力量的驱使下,梁攀龙和束清顺着起落架,爬到了飞机的起落舱内,此时的他们还丝毫不知道这架飞机即将起飞,他们也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险。
就在两名少年沉浸在喜悦中时,飞机突然缓缓向前驶去,梁攀龙和束清顿时大脑停转,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
即将起飞的这架班机是川航的3U8670航班,即将从昆明飞往重庆,就在飞机顺利起飞后不久,梁攀龙和束清瘦弱的身体因为承受不住高速行驶带来的大风,被吹出起落舱。
幸运的是,两人眼疾手快,抓住了轮胎上方的金属杆,但是由于体力有限,再加上风力的冲击,这样的姿势根本维持不了多久。
很快束清由于体力不支,疏忽之间从百米高空坠落,从这个高度坠落的后果不言而喻。
看着好友的消失,梁攀龙心里感到了十足的恐惧,但当务之急是如何自救。
梁攀龙清楚,飞机在到达一定高度后,会将起落架收回起落舱内,自己必须在这之前回到起落舱内,才能避免惨剧发生。
或许是在求生欲望的刺激下,梁攀龙竟然爆发出了惊人的力气,他艰难地用双手抓紧轮胎上方的金属杆,用尽力气向上攀爬。
在高空中,梁攀龙竟然奇迹般地爬回了起落舱内,他不禁松了一口气,就在几分钟后,起落架被收回到舱内。
由于起落舱的空间本就不大,起落架被收回后舱内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幸好梁攀龙身材瘦弱,才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不受影响。
此时的梁攀龙,根本不知道这架飞机即将飞往何处,自己又会遇到什么,未知带来的恐惧让他心头发颤,但眼下他要做的,是如何保证自己能够平安落地。
起落舱内,梁攀龙紧紧地蜷缩在角落里,在确认了自己暂时没有危险后,他想起了束清。
束清从飞机坠下后,落到了机场附近的空地上,他坠落的一幕刚好被机场工作人员看到,他们本以为是飞机上的零件脱落,当即来到落地处查看。
当工作人员发现从飞机上坠落的竟然是一个少年时,惊慌与恐惧出现在了他们脸上。惊慌是因为居然有乘客从飞机上坠落,恐慌是因为这是否意味着飞机乘客舱出现了故障?若如此,整架飞机便面临着一场灾难。
好在经过和乘客信息对比,工作人员发现束清并非是购票乘客,和机组联系后也确认了一切正常,才让他们松了口气。
此时的梁攀龙,眼前是一片黑暗,耳边是呼啸的轰鸣,身心都在承受巨大的考验,这对于一个14岁的少年而言,有些太过残酷。
当飞机高度攀升到万米后,气温骤降,梁攀龙感到寒冷,模糊之间阵阵困意袭来,他强忍着不让自己闭上眼睛,因为这一闭或许就再也睁不开了。
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摧残与磨难,梁攀龙终于等到了飞机的降落。当起落舱被打开,起落架被缓缓放出时,梁攀龙意识到,自己顺利活了下来。
飞机逐渐停稳,乘客陆续下机,此时的梁攀龙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爬出起落舱了,他艰难地向舱外移动着身躯,幸好一名工作人员发现了异常,这才发现了梁攀龙。
机场的医护人员被紧急派往现场,医生对梁攀龙进行了初步的检查,在确认他没有生命危险后,将梁攀龙送到了医院。
在随后进行的仔细检查中,医生发现梁攀龙除了因长期暴露在高分贝环境中而听力受损外,其余并无大碍,身体机能均正常,真是大难不死。
梁攀龙的事例被众多的媒体争相报道,并且被冠以“生命的奇迹”,但是他的好友束清,却没有这般好运了。
机场方面也启动了调查,他们在围栏处找到了那个破洞并加以修补,在周围也竖起了禁止进入的提示牌,机场的安保措施也得到了大幅加强。
一周后,梁攀龙顺利出院,不过是带着后遗症出院的,他的左耳耳膜穿孔患上了中耳炎,右耳耳膜也内陷,听力受损。
父母认为虽然自己的儿子有错在先,但是机场方面也没有尽到义务,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遂将机场告上了法院。
这起案件在法院进行了不公开审判,经过审理后,梁攀龙的父母被判败诉,但是机场方面出于人道主义,还是赔偿了梁攀龙家人几万元钱。至于束清,由于他因为坠机而死,机场方赔付了束清家人一笔赔偿金,达成了和解。
从大众的角度来看,似乎这起事件的责任,更应该完全由梁攀龙和束清各自承担,若不是两人私自爬上飞机,也不会造成惨剧发生。
但不可否认的是,机场方面确实存在管理上的遗漏和疏忽,并且根据机场后来的调查,证实了梁攀龙和束清之所以没有被发现,是因为他们没有对飞机进行起飞前的最后检查,也没有工作人员注意到两人的出现。
而且若判决机场败诉,那不就意味着对梁攀龙和束清的行为持纵容态度?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模仿,再向机场索赔。于情于理,梁攀龙的父母都不可能胜诉,机场方面也吸取了这次的教训,完善了管理机制和机场周边安全设施。
此事告一段落后,梁攀龙回到了家乡学习,后来顺利考入了美术学院学习。经历过大难不死后,他将名字改为了“梁子松”,用这种方式向过去告别。
在此事发生18年后的今天,梁自子松已经32岁了,从一个叛逆、追求刺激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慈爱、生活幸福的父亲,他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做起了小生意,虽然收入不高,但一家人倒也过得其乐融融。
每当有人对他提起那次的疯狂时,梁子松都会摆摆手:嗨,赶紧别提了!脸上尽是苦笑,却依稀可见一丝怀念。
在疯狂过后,梁子松回归了平静,平凡的生活掩盖了他的过往,却抹不去他心中的激情,不同的是,梁子松将这些激情,投入到了另一份热爱中。
现在,梁子松留着长发,开着宠物店,顾客来到店里总能看见他那一幅温柔的模样,抚摸着宠物,眼中尽是笑意,若不深入了解,谁会知道这么一个温文尔雅的青年,曾经的那份疯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