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以这句话结尾,也正是让我感受最深的地方。
这篇课文讲了毛主席的爱子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不幸牺牲了。离别前父子没能相见,最后竟成了永别,岸英的遗骨也埋葬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读完这篇课文,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所包含的深意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五(1)班李林熙
这几天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它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也让我十分震撼!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叫柯察金的男孩一生的不幸,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他不怕困难,总是勇敢去面对困难,而且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读后书中的情节不禁让我感慨万千,他那种比钢铁还坚硬的精神更让我十分崇拜。
读完后想想我自己的经历,真是令我感到羞愧,因为我就缺少这样的钢铁意志。记得我刚开始学舞蹈的时候,不是上课迟到就是偷懒,下腰、压腿也总是怕痛,一点儿也不认真,被批评了就会掉眼泪,过后也不在乎。直到后来,我发现别人都进步了,别人都能在舞台上以各种优美的姿态表演时,我却还在原地踏步。见到这样的情景,我就开始逃避,不愿意面对,想要放弃了,是这本书给了我力量。
我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十分内疚,因为我不仅在练习舞蹈基本功的时候总不愿意去练,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也会退缩,比如考试成绩差了我就会垂头丧气,却不分析原因,不去改变。而现在我遇到什么事都会想:“柯察金他比我不幸得多,而我不是不幸,是逃避。我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可是柯察金他出生在战争时代,还被病魔掠走了双腿,他还在坚持写作。”我有什么理由不向他学习呢?
我一定要向柯察金的钢铁精神学习不怕困难,勇敢去战胜困难,去拼搏。我还要把这种余味无穷,振奋人心的精神值得我们一直铭记!
《西游记》读后感
五(2)班范秋盈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吴承恩。这本书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他们在取经的路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其中我最深刻的故事是《大闹天宫》,这一回主要讲了王母娘娘设宴开蟠桃会,孙悟空也想去,之后他想方设法喝到美酒吃到桃子,被玉皇大帝知道后把孙悟空放进炼丹炉,“火眼金睛”即出于此。
我既佩服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又佩服他嫉恶如仇、不畏惧他人的性格。更令我感动的是他们团结努力克服困难取得真经的精神。
就像学校运动会时,我们班一开始拔河比赛输了,此时,大家都非常沮丧,但想到还有其他比赛项目,我们大家又振作了起来。在其他比赛中我们又赢了回来,最后又拿了奖,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一开始我学自行车时,要让爸爸在后面扶着我,所以我骑得很不错。但没有爸爸的帮助时,我骑得摇摇晃晃的,不一会儿就摔了下来。但经过了我每天的练习,我骑得越来越好。
困难就像绊脚石,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愿我们都像唐僧师徒四人一样,同心协力解决问题。但只要耐心努力、团结地解决,我相信胜利就在眼前!
《桥下一家人》读后感
五(3)班曾子桐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桥下一家人》,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纳塔莉·卡尔森,这本书中的人物有:老流浪汉阿德、三个失去父亲的孩子保罗、苏西、伊夫琳,他们的母亲和一条叫做乔乔的小狗。
他们的相遇并不愉快,老流浪汉阿曼德在巴黎的大桥下过着孤单但自在的生活。有一天当他回家时却发现有三个陌生的孩子和一条小狗霸占了他的地盘。他既吃惊又生气,但出于好心还是把食物分给了他们。不久孩子们的母亲回来了。她倒嫌弃起了流浪汉,流浪汉很生气,说要把他们赶走。但在后来日复一日的接触中,阿曼德对孩子们慢慢从反感变成了喜欢,而孩子们也把他当作了自己的亲爷爷。渐渐地,他们互相之间已经离不开彼此了。
书里的流浪汉阿曼德是一位刀子嘴豆腐心的老爷爷,他虽然嘴下不留情,但内心却比谁都细腻和温暖。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比如:邻居家的张爷爷,他虽然嘴上说着嫌弃流浪猫很脏,但还是每天偷偷给流浪猫加猫粮,仔细地照顾着可怜的小猫们。
不管是书里的阿曼德爷爷还是现实中的张爷爷,他们的热心肠都值得我们学习!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五(3)班田温哲熙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鲁滨逊漂流记》。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
这本书是英国作家笛福所著。本文主要写了主人公鲁滨逊从小就喜欢航海,这次他不顾父母的劝告坚持出海。可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场大风暴,船沉没了,鲁滨逊被海水带到了一座小岛上。可他却没有放弃生命。鲁滨逊将船上的一些物资带了下来,他开始在岛上搭房子,种菜,努力地生活下去。经过28年的孤岛生活,鲁滨逊才得以返回家乡。
鲁滨逊顽强的生命力让我震惊,当他漂流在荒岛上,要面对孤零零的,黑压压的陌生荒岛时,他却没有放弃希望。如果岛上的人是我,我想,我连一天也待不下去。我认为鲁滨逊能活下去是因为他有希望,有智慧,才得以死里逃生。希望永远住在他的灵魂里,让他勇往直前,笑对生活。鲁滨逊很不幸,因为落到了荒岛,但他又很幸运,因为岛上很少野兽,漂来的船上又有许多粮食。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才让他能够活下去。鲁滨逊的毅力让我不得不佩服,他似乎稳稳地抓住了生命的绳索,脚踏实地,一步步地朝着远方的家乡走去。
而我,在生活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后我也要像鲁滨逊一样独立,勇敢。在我表姐住的那一栋楼,听说有一个腿部残疾的人,每天都靠轮椅移动。可他还是努力地过着正常生活,他的勇敢坚毅就像荒岛上的鲁滨逊。
《鲁滨逊漂流记》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建议大家也都看看吧。
《夏洛的网》读后感
五(4)班张芷涵
暑假时,妈妈让我必须看完一本书,我哀叹着从她买的一堆书里随手挑了一本,“嘿嘿!就你了,《夏洛的网》?封面还挺不错的!"我花了一周把它看完了,结果却让我难以忘却。
这本书讲了蜘蛛夏洛和小猪威尔伯快乐地生活在农场里,可是有一天,小猪威尔伯得知了自己的命运是被做成熏肉火腿肠,它崩溃了,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而这时,夏洛对它伸出了援手。它说:"我帮你。”夏洛利用自己的丝在猪书的栏上织出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络文字,场主发现后,小猪威尔伯在小镇上迅速爆火,这也让它在小镇的比赛中获得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年的未来,而这时,夏洛的命运却走到了尽头,就这样,威尔伯担任起照顾夏洛子女的重任。
整本书的故事既有趣又感人,幸运的是威尔伯遇到了一个肯在困难来临帮助自己的朋友,而不幸的是威尔伯终于平安下来时,夏洛却离他而去了。我们要学习夏洛,做一个可以在深渊中拉一把自己朋友的人,我们还要学习威尔伯,虽然夏洛走了,但它也对朋友做出了回报,就像我们所说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世界上需要很多和夏洛一样的人,如果世上没有人帮助我们,那将是无法想象的。不用去做什么大事,在同学摔倒时扶一把。在同桌缺少某样东西时借给他,只需要这样,你们就是夏洛。当然,在别人帮助我们后,我们也应该像威尔伯一样,用适当的行为给予适当的回报。我希望大家都能这样。
是的,因为我们的世界需要一张张助人为乐之网。
读《梅花魂》有感
五(5)班陈公沛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在这些诗句中包含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在国外有因为某些原因,从很早以前就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祖国,至今都没有回来的中国人,他们便是一华侨,而在众多华侨中就包含了《梅花魂》作者的外祖父。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句话深深印在我的心上,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为祖国做出贡献,让祖国站在世界的顶峰!
跨越种族的爱
——《红母羊》读后感
五(5)班徐鼎昕
我们都知道狼吃羊,羊怕狼,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可是《红母羊》却告诉我们爱的力量是强大的。
这让我们知道了爱,只有爱可以跨越不同种族,即使食肉动物也能和食草动物互帮互助,只吃羊的狼,遇上了曾经养育过它的羊,感念母羊的养育之恩,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美食。因为有这样的爱,狼救了羊。狼都能因为母羊曾经养育过它,而不吃她,放过她。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这份感恩之情呢?想想我的经历,母亲生我养我,十分辛苦,我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时还觉得不好,经常和父母吵架,这是对的吗?“谁言寸草,报得三春晖”这样的诗句我们常常吟诵,却有几个真正能做到呢?
这就是爱,强大的爱,无私的爱,伟大的爱。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
五(6)班马依然
作者经常帮助祖父干活,她认识了很多花草,每天自由自在。作者调皮可爱还非常愿意捣乱,但是祖父也只是慈爱地笑,任由作者瞎闹。因为作者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她单拿着那个锄头来铲,时不时还把苗当作草,无论如何祖父都是慈祥地一笑。
文中的祖父是那么地爱着作者,这也让我想到了爱我的爷爷。至今我还记得和爷爷一起去菜园的情景。他见我拿不动锄头和铲子,回家之后便给我做了一个很小的锄头,这个专属于我的锄头承载着爷爷无尽的爱呀!我有了这个锄头可就不老实了,无论是幼苗、种子还是已经成熟的菜我都铲。爸爸看了很生气,正准备骂我时爷爷忽然拦下了,对爸爸说:“小孩子嘛,好动!你小时候也这样。”说得爸爸哑口无言,此时我感觉有爷爷真好!
看看作者家后来园子的情况,那萧条的景象让作者伤感。读到这,我的眼角不禁沾满泪水。爷爷的菜园如今也已经寸草不生了,爷爷老了,铲不动地了,菜园自然就荒芜了。如果现在我可以回去,我一定让它重新变得生机勃勃。就是因为这个菜园我才能认识到那么多的种子和蔬菜,这个园子承载着父亲对我的爱!
读《草船借箭》有感
五(7)班王俊麟
《三国演义》是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里面精彩的故事实在太多了,《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顾茅庐》《曹操煮酒论英雄》……其中我最喜欢的还要数《草船借箭》,读了这个故事,我受益良多。
要想别人对你刮目相看,就要用行动去打败别人的内心,所以我们要学会用“智”战斗。这也是我从《草船借箭》中受到的启发。
《草船借箭》主要讲的是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所以想以造箭的理由来陷害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去借箭,来完成周瑜给的任务,最后,周瑜被诸葛亮的才智打得心服口服。这有趣的故事也让我深深喜欢上了《三国演义》。
《草船借箭》的故事被称为千古美谈。读了这个故事后,我认识了一个心胸狭隘、心怀妒忌的周瑜,也从故事中深深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沉着冷静。这个故事也让我想起一件事,这学期我的好朋友成绩好几次都比我考得好,我产生了一种妒忌心理,闷闷不乐。可他毕竟是我的好朋友,我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和他表达我的心情。当我读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时,我明白了妒忌会冲昏我们的大脑,让我们不能正确去面对自己的不足。作为他的好朋友,我明白了当同学成绩考得好时,我也应该为他高兴,同时自己努力学习,争取下次测验中取得好成绩。
从《草船借箭》的故事当中,我也明白了。在面对自己的不足时,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勤于思考,用自己的才智去克服困难。
五(8)班梁卉
有人喜欢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有人喜欢讲述兴亡盛衰的《红楼梦》,有人喜欢有趣的《三国演义》,而我最喜欢的是书中有绚丽多彩故事的《西游记》。
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这句话说明了团结的重要性。没有团结,我们很有可能一事无成。思考一下,如果在唐僧被妖怪抓走的时候,他的徒弟都只会推脱责任,遇到困难分道扬镳,都不去救他,结局会是怎样的呢?
在西游记第31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要不是猪八戒使用激将法把孙悟空从花果山哄了回去,于危难之中解救唐僧,说不定唐僧就要被妖怪给吃了!遇到困难时,师徒四人靠着团结走向取经之路。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在一节科学课中,老师说要进行“搭桥承重”的比赛,我们组跃跃欲试,每个同学都信心满满。
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职责不同,却不离不弃,因为他们的团结,他们才可以打败妖怪,最后取得真经。现实之中,我们的获胜之路很艰难,可我们做到了,因为我们拥有团结的精神。
《草房子》读后感
五(9)班王涵颖
同学们,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书吧?我最喜欢的书名叫《草房子》,这本书教给我许多珍贵的做人道理。
《草房子》讲了一位小男孩的故事,他叫杜小康,他是我敬佩的人。杜小康的童年经历了大起大落,原本富裕的家庭,却因向别人借钱买的一批货沉入了海底而导致家境一落千丈,但他始终没有颓废下去。读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以前我总是认为学习舞蹈很苦,很累,不愿意坚持下去。可现在不是了,我一定要向杜小康学习,学习他身上这种顽强的精神。
书中有一个情节:有一天有一个债主上门讨债,结果把红门摘走了,杜小康却不哭不闹,他十分清楚爸爸妈妈的家中处境。
读完这本书,我满眼都是对杜小康的同情怜惜、怜爱,同时,我又很佩服他。我想起自己有时不听爸爸妈妈的话,自己太任性了。从今天起,我一定会听爸爸妈妈的话,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哭不闹,不乱发脾气。“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我最欣赏曹文轩老师说的这一段话。
合上书本,回到自己的人生当中,每当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时候,曹文轩的《草房子》总是如同一道灿烂的光芒,给予了我无惧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力量。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五(10)班陈希妍
今天,我读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我十分震惊。
这本书的作者是海伦·凯勒,她是一个伟大,乐观的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了海伦童年到大学生活的事。在她小时候一场重病夺走了她的听力和视力。在这困难的生活里海伦的恩师出现了,她就是温妮莎小姐。温妮莎小姐在她黑暗的世界里打开了一扇窗,激励海伧不懈地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考上了哈佛大学,震惊了所有人。
海伦·凯勒一生都奔走在残疾人的事业上,她乐观、勇敢、坚强,她想让更多的残疾人学到更好的知识,了解世界的缤纷。
我应该学习海伦那种用双手拥抱希望,快乐地面对困难的精神。我这个人平时不敢跟陌生人讲话,遇到困难只会胆怯退缩。但是想想海伦仅有视力听力却可以活得那么快乐精彩,我真的自愧不如。我也要学习她乐观面对困难的勇气;学习她的坚持不懈,让自己的生活缤纷多彩;学习她拥抱希望的决心。
海伦用心感受世界,用快乐去面对困难,坚持不懈。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今天,你做到了吗?
五(11)班杨东霖
暑假我看完了《西游记》,里面讲的是唐僧师徒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在西天取到了真经的故事。
从东土大唐到陌生的西方,不仅路途遥远,还处处藏着危机。唐僧师徒去取经的过程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难,但是他们最终能化险为夷,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了这样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呢?难道是他们运气太好了吗?我想,一定不是。
一个人能不能成功要看他的心态,心态不好,就算能上天入地也没有用。《西游记》中,三个徒弟忠心耿耿地保护着唐僧。他们虽然有时候会赌气不愿意去取经,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妖怪,他们都不会退缩,反而越战越勇。
有一次,我和几个好朋友去河边抓螃蟹。我们光着脚,挽起裤子,我把手伸进了石头缝里,忽然,有一只螃蟹夹住了我的手,我非常痛,但是我没有退缩,而是忍着疼痛把螃蟹放进了桶里,然后又继续抓螃蟹。最后,我收获满满地回家了。
一个真正想取得成功的人是不会在意自己为了这个目标耗费了多少时光和精力的,他在意的只有自己是否为了这个目标而拼搏过。这样的人知道:接受的磨炼越多,获得的经验也就越多,离成功的大门也就越近。
《西游记》不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更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
读《时光老人与流浪汉》有感
五(12)班胡紫灵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五(12)班梁晶晶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的作品,是凡尔纳海洋三部曲之一。此书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随“鹦鹉螺号”的船长尼摩及两位同伴,周游海底的故事。他们的海底之旅看到了许许多多罕见的海洋生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也经历了许多危险。书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谜一样带有浪漫色彩的人物。他逃避人类,他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他蛰居海底,他赞美大海,海洋对它来说不低于它的精神家园。
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尼摩船长带领大家解决了一个个难题,我看到了尼摩船长遇到困难时的沉着和镇定。当时,他们要面对两旁厚厚的冰山,还要面对“鹦鹉螺号”中只能使用四十八小时的空气,而且船因为太冷冰住了。他们在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生命正受到威胁,最后凭着勇气和决心冲出了冰山。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尼摩船长他们可以挑战那么艰难的任务,而我面对的只是小小的压腿,和他们比起来根本就不值一提。尼摩船长和船员们坚持不懈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