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猫妈”医生收养80多只流浪猫每月开支逾万元
程晓英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医院的一名医师,也是80多只流浪猫和一只流浪狗的“妈妈”。原本她的生活安逸而富足,但从15年前收养第一只流浪猫开始,她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为程晓英在和“孩子们”玩耍。徐一超摄
在猫舍,每一只猫的名字她都记得清楚,程“妈妈”每天需要把猫粮、罐头、纯净水准备好,再把楼上楼下猫砂里的猫屎处理干净,这样的事情她每天都要重复多次。“照顾一只猫尚且不易,七八十只流浪猫,有的身上带着伤,有的才做完手术,有的刚刚出生就被遗弃,工作量可想而知。”程晓英说。
图为程晓英的“孩子们”。张远摄
就这样,从开始的一只猫,到后来的三十只、五十只,家里收留不下了,程晓英不得不再租一间大的房子专门给猫住。随着流浪猫数量的增多,开销也变得越来越大,程晓英的工资已经全部搭在猫舍上。做绝育、打疫苗、做手术、买药品,每个月都有至少一万元的开支,而照顾这些生命的所有费用,都是程晓英和丈夫的收入在支撑。
提到曾经遭受过的冷眼,程晓英禁不住眼眶发红。自己周围的人有时也不理解,甚至在她家门口张贴“大字报”,要求她停止救助流浪猫,害怕流浪猫传染疾病。
图为程晓英在和“孩子们”玩耍。张远摄
“最艰难的时候,连丈夫和孩子也劝我不要再继续了。可回到猫舍,看着争先恐后围过来的孩子们,想起这些生命曾经受过的罪,就又咬着牙坚持下去。”程晓英说,这样一坚持就是15年。
在回校区的公交车上,程晓英给记者看了她在大学文工团的演出照片,古典舞、现代舞、话剧,还有杂志社找她拍的女刊封面。程晓英热爱舞台、热爱表演,也热爱古琴和禅修,但因为照料这些猫咪,她不得不放下个人的生活。
“今年我55岁了,我用了15年让家人、同事更关心这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生灵,我还要继续,发展猫舍建立爱心基金会,让更多的人停止虐待,关心流浪的精灵们。下个十年,我还想做点什么。”程晓英告诉记者,她已经看好了一处房子,将猫舍装修好,给猫咪们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也能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流浪动物的保护中来。
程晓英说,自己从来没后悔过,虽然追求物质生活很好,但这样她觉得更有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