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昆明动物园深陷“猴猫共处”的巨大舆论旋涡之中。
但网友的质疑并未就此消除,不少人发问为何不公布体检报告?以及10年来一直存在的情况,为何至今才改变?
动物园作为很多人第一次见识精彩动物世界的地方,往往寄托着小朋友的好奇心与无数人的美好回忆。我们不禁要问,像猫咪这种家养宠物为何会出现在动物园以及我们该如何对待小动物?
“猴猫共处”的昆明动物园
近日,有网友发现昆明动物园的猴山有几只猫存在,并且现场有猴子拽猫的胡须,拉猫的尾巴,出现猴群欺负小猫的情况。
1月19日,昆明动物园就“猴群与猫共处”一事发布通报称,猴山猴群与猫共栖现象源起2013年5月,当时动物园猴山老鼠成群的新闻经过媒体报道后,不少热心市民纷纷联系动物园为猴山灭鼠支招。昆明动物园在穷尽物理灭鼠措施却未能取得满意效果的情况下,开始尝试将昆明动物园收容的流浪猫放入猴山进行生物防治灭鼠,之后猴山上的老鼠数量明显减少,猴群与猫一直和睦相处。
此后几天,昆明动物园虽多次发布通报,但公众的指责与质疑愈发严重,并出现舆论搭车的现象。
同日,演员张馨予发布微博称:“作为动物园,应该比我们更懂什么样的动物不能混养。我一个不是专家的人都知道猫不是猴子的对手,猴子太聪明了,群猴凶起来人也不是对手。为什么会引起这么负面的影响?因为猴子戏虐猫咪的画面被我们看到,还有很多小孩子看到,真的是一种精神折磨。”
昆明动物园又名圆通山动物园,位于昆明市市区东北青年路北段的圆通山,1954年1月正式开园,以展出云南特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是全国十佳动物园和七大动物园之一。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的作者、科普作家“花蚀”曾在书中如此描述昆明动物园,“昆明动物园的灵长馆体现了动物园陈旧的一面”“它们住在狭小单调的笼舍中,笼子里没有什么爬架,玻璃很脏,科普牌也很无聊。”“昆明动物园里的游乐场所占的比重特别大,有好几座大型游乐设施,分散在园中至少两处,让本来就不大的园区显得更为狭小。”
2007年2月,在昆明动物园,一名6岁女童在与老虎合影时,被老虎咬伤,最终头颅开放性损伤,血流过多、窒息死亡。2014年2月,在昆明动物园,大象“亚明”将侍候它近10年的饲养员“踩死”。2018年,在昆明动物园,长颈鹿“海荣”不慎将头卡在树杈上,因颈部受损致脑供血不足而不治身亡。
我们该如何对待小动物?
近几日,不断有存在“猴猫共处”情况的动物园被网友们爆出,比如通辽动物园、南昌动物园等。
北京野生动物园在官微发文称,世界上的动物园在近3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由早期单纯收集新物种、满足好奇心的阶段,逐渐进入到科学昌明,展示科研科普水平和迁地保护能力的阶段。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动物?“花蚀”在《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中说:“我们应当尊重动物,无论是饲养动物的动物园,还是作为游客的我们。因为它们会教给我们太多的东西。”
钱叶芳曾表示,近些年来,在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的努力之下,动物保护的工作一直在进步。在政策层面,针对伴侣动物和动物园动物的保护问题也有所改善。
“动物法采取了分类立法模式,对畜禽动物、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制定了专门法律,唯独没有猫狗类伴侣动物的专门法律,这使得伴侣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没有一部国家立法去统一各地的执法和司法。”钱叶芳表示。
钱叶芳提出,应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因为伴侣动物生活在人类家园,其保护和管理问题都与社会治理有关,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制定专门立法,弥补动物法体系的空缺,也解决动物保护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