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爱心人物”候选人故事—深圳关爱网—深圳公益门户

孙晓晶是一名小儿麻痹后遗症的肢体残疾人。2016年,她进入盐田区残联工作,2020年被选为盐田区沙头角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工作之余,孙晓晶不断加强自身职业技能学习,先后获得高级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高级服装裁剪工、中级辅助技术工程师(肢体方向)、高级心理咨询师等职业技能证书,曾在深圳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获服装剪裁工项目第一名。“虽然我是残疾人,但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从来没有降低过。”孙晓晶说。

淋过雨的人,更懂得为别人撑伞。孙晓晶每年定期做公益心理个案约350人次,并开通了线上线下双渠道“沟通信箱”,为有听力障碍、不善于表达的残疾人提供倾诉求助渠道。2020年至今,沟通信箱帮助165户家庭解决了家庭矛盾等问题。自2016年至今,孙晓晶为辖区各类有需求的残疾人申请辅具605件,康复需求受益158人次。她还想方设法解决服务对象就业难的问题,已帮助25名残友在中心从事辅助性工作,并为8名残友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

2023年,孙晓晶获评全国新时代“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我常对残友们说,只要自立自强,残疾人也能活出精彩人生。”孙晓晶表示。

李勇坚:为困难学子奉献“明月清风”

李勇坚是一名退休海关干部,他的公益生涯要从25年前说起。

1999年底,他遇到一位因填错报关单,怕被老板“炒鱿鱼”而在海关大厅抽泣的报关员。此事促使李勇坚萌发了建立网站,为企业提供更多通关服务的想法。同年,他创办了进出口报关咨询公益网站——“明月清风互助网”,宣传海关政策法规,免费为企业解难答惑。李勇坚是版主,网名“瞭月”,其意是仰慕太阳的无私、明月的皓洁,希望尽己所能播洒人性光辉。

2004年,他依托“明月清风互助网”,与几位青年志愿者成立公益组织“与爱同行会”,积极参与团中央组织开展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选定助学帮扶对象开展公益活动。李勇坚通过明月清风互助网网站、亲戚朋友等渠道筹集善款近百万元,先后重建了因贫困而停办的瑶族天街小学、修缮改建岩龙小学,帮助十几所山区学校解决校舍、吃饭、饮水、教材设备、体育器材等难题,捐助电脑60台,书包、衣物30余批次1万余件,资助1000余人次学生上学。“与爱同行会”的志愿者也从当初的几人发展到如今的200余人。

2013年从深圳海关退休后,李勇坚依然坚持助学帮困,经常往返于深圳、广西、湖南等地,定期回访。2018年,李勇坚获评深圳市“银发先锋”。

杨汇滢:支教宿舍变成学生“妈妈厨房”

杨汇滢是深圳市宝安区燕山学校的一名英语教师。2021年9月,杨汇滢带着时年不满三岁的小女儿安安赶赴位于山区的龙川县登云镇登云中学支教。“我们家有3个孩子,老大和老二在深圳读书,老父亲是鼻咽癌中晚期患者,老母亲年近7旬,没法照顾孩子,把安安带在身边,就可以全身心投入支教工作。”杨汇滢说。

在登云中学支教的日子里,杨汇滢把宿舍变成了“杨妈妈厨房”,她在这里为549名学生分批做家常饭。杨汇滢组织带领支教团队深入4个片区11个乡镇16个教学点开展教研培训活动67场,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78节。她组织支教团队成员联系商会、公司及爱心人士开展捐资助学活动138次,筹集资金及物资合计171.2万余元,惠及25所学校12080名学生,其中她个人捐资30万元,为困难学生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从2021年10月至今,她共走访登云、通衢、鹤市、铁场四镇28村245名学生家庭,为智力缺陷、单亲家庭、父母重病或离世的学生制定了成长呵护方案。

杨汇滢曾获评“深圳十佳师德标兵”“河源市十大最美教师”,入选2023年“感动河源十大人物”。

李莹:带着双亲行进支教路

李莹是深圳市龙华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校长,现任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为了全情投入支教事业,自2021年6月起,作为独生子女的她带着年迈的双亲,与48名支教教师一同走上河源山区支教路,参与创建了紫金县全县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

在紫金,李莹为山区学子开展心理疏导、家访、生涯引导和规划,每天清晨到深夜近16个小时陪伴着学生。她依托龙华区对口帮扶委托办学优势,挖潜并整合资源,筹措社会资金600余万元,建设美食教室、劳技教室、多功能报告厅、室内体育馆等,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更高水平安全文明校园、河源市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紫金县教育教学综合管理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后还成立了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引领县内第二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高质量发展。李莹被推选为河源市第八届人大代表,被紫金县教育局评定为县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获2023年“深圳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暨“深圳好青年”。

何子龙:无臂小伙以“口”书写奋斗人生

今年36岁的何子龙是一名书法老师,同时也是龙华区残疾人服务协会党支部书记。何子龙6岁时因意外触电失去了双臂,11岁时,他开始用嘴代替双手运笔,至今已练习口书20多年。

从大学开始,何子龙就积极参加扶残助残志愿活动。来到深圳后,他多次走进学校、社区、企业做励志演讲,走访残障人士家庭了解他们的真实所需,目前已帮助500多名残障人士就业增收。何子龙获评“中国青年好网民”、2023年度深圳好网民。

李小红:传承热血与生命的爱心人士

2007年,对于来深工作不久的李小红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她在深圳市血液中心桃园采血点完成了第一次无偿献血,并注册成为一名深圳义工,加入了深圳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

此后,无偿献血、遗体器官捐献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李小红业余生活的常态。如今,李小红已是深圳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副队长,累计无偿献血280次,合计67900毫升,累计参加志愿服务14958小时。她还是器官和遗体捐献志愿者,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和红十字会签订了捐献协议。李小红先后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广东省最美志愿者”“深圳市文明市民(道德模范)”等荣誉。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家人和我共同参与,乐在其中,连我的小孙子也经常给我点赞。我个人认为,要做到坚持不懈做公益,必须先做到纯粹的加入,无欲无求,以有益于社会,提升和净化自己为终极目标。”这是李小红作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及志愿服务奖获奖代表在《献血法》实施20周年暨2016-2017年度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的发言。她是这么说的,一直以来也是这么做的。

杨威:捐款100余万元助残

2004年12月,杨威退伍。2010年,他来到深圳创业,创立了博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瀚公司”)。多年来,他带领公司员工持续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帮扶残疾群众数百名,累计捐款100余万元。

2011年3月,河南农村女孩冯莹莹遭遇车祸高位截瘫,举债几十万元治疗,杨威将她接到省城医院,发动亲朋好友捐款帮助康复治疗,出院后又教她在网上帮村民卖土特产,赚取零花钱的同时找到成就感。2019年1月,“中国好人”郭欣欣产下一个2.7斤早产儿,因消化道穿孔急需手术,杨威得知她东拼西凑筹集救命钱,热心发动309人次捐款,帮助孩子顺利手术。2019年8月,郑州盲人女孩王怡文以声乐专业第一名被浙江音乐学院录取,家里为给她治疗眼睛花光所有积蓄,杨威发动爱心人士筹集善款,为她顺利走进大学深造出力。

陈全妹:年逾七旬善举不断

深圳特区报记者叶志卫

居住在宝安区西乡街道、今年已经75岁高龄的陈全妹,是2023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助人为乐好人。她小时候家境清贫,年轻时以卖蚝为生,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通过电视了解到贵州省厍东关乡白泥希望小学条件困难,向希望小学捐出了第一笔善款20万元,用于学校建设;2012年,得知白泥希望小学教学设备短缺,她又捐赠总价值近4万元的100套课桌椅和部分学习用品。2017年,陈全妹再次前往贵州实地考察,最终确定贵州省铜仁市坞坭民族小学为捐助对象。考察当天,陈全妹便与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书,将自己再次积攒的30万元捐赠给坞坭民族小学,用于建设该校图书馆,并被聘为该校荣誉校长。

陈全妹虽然在西乡社区有自建楼的房租收入,但她仍偶尔买些蚝然后再卖出去,有时还会去档口帮街坊免费打下手,并时不时捡一些废品去卖。这些年来她捐献的不仅有自己卖废品的钱,还有自己这些年收的租、卖蚝以及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她身上的针织衫,因为洗了太多次,领口变得松松垮垮,有些地方甚至已经脱线。这样一个对捐钱不含糊、对自己很吝啬的老人,对待住在同一条街道的街坊,也是能帮则帮。她的善举如同“星星之火”,汇聚成闪耀着时代底色的“好人精神”。

陈素平:致力应对气候变化传播公益事业

深圳特区报记者杨丽萍

陈素平,是深圳一名土生土长的文化产业投资民营企业家,更是一位坚定的应对气候变化公益“践行者”。

近些年来,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2015年,陈素平发起中国首个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公益绿色影视活动——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用影视讲述气候变化的真实故事。因为这一举动,2015年底,陈素平首次受邀随中国代表团参加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见证《巴黎协定》达成,推动深圳民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走向国际。至今,陈素平也连续八年随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国际气候变化大会。去年,陈素平又在深圳发起创立“应对气候变化义工宣讲团”,至今已开展公益活动数百场。

高利利:8000名特殊儿童的“妈妈”

深圳特区报记者罗莉琼

2011年以来,深圳市天使家园特殊儿童关爱中心理事长高利利投身脑瘫儿童关爱志愿服务,带领天使家园民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2000余场次,13年来共救助帮扶了8000多个脑瘫儿童家庭,累计募捐善款及爱心物资总价值7000余万元。

高利利发现脑瘫儿童父母“一方全力赚钱、一方全职带娃”的模式问题重重,天使家园志愿队靠“化缘”能给予的支持也十分有限。高利利认为“输血式”救助方式不可持续,应转变为“造血式”帮扶,为脑瘫儿童家庭赋能,帮助原本困在家中的患儿妈妈们走出家门,参加技能培训,最终通过灵活就业获得收入。2013年,第一个“天使妈妈手工坊”成立,把原来孤独无助的妈妈们组织起来,提供再就业和家庭创业技能培训。

如今,高利利带领天使家园志愿服务队从最初只有十几人成长为有600余名志愿者的强大服务团队,越来越多的脑瘫儿童困境家庭获得救助。

黄干达:打造退役军人关爱综合体

深圳特区报记者唐光明

深圳市洲际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干达,用自主经营的葵花酒店公寓1000多平方米,联合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以深圳两万名“拓荒牛”为主体,打造了全国首个集“拓荒牛展示厅”“老兵驿站”“老兵书吧”“老兵咖啡屋”“老兵饭堂”“红星讲习所”等为一体的退役军人关爱综合体“拓荒牛红星堡垒户”,开展学习交流、老兵宣讲、健康关爱、退役军人交友、亲子手工坊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服务活动等百余场次,成为深圳爱国主义教育打卡点。

2018年,黄干达与战友一起发起成立了深圳慈善会关爱深圳拓荒牛专项基金,捐款100万元,至今已有上千名老兵得到帮助。2020年底,他和战友共同发起成立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捐款100万元。截至目前,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已筹集善款和物资超过2000万元。

陈继本:热心公益的非遗传承人

陈继本是龙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雕金漆工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他设计的金漆木雕作品获得4项国家级金奖,2项省级金奖。

多年来,陈继本对公共文化事业躬耕不辍,对社会慈善怀揣着满腔热情。热心为公共事业,如陈仙公路改造项目、龙岗区教育发展专项基金等出资出力。陈继本获评第十一届“梦想与力量”感动龙岗人物。

黄国成: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黄国成是一名退伍老兵,退伍后选择餐饮行业继续创业。他的餐厅里面成立了党支部、设置了暖蜂驿站、建立了军人主题展览馆。同时,现有残障人士员工4人,退役军人员工40人,能容纳800人就餐,每个月接待近10万名顾客。黄国成加入了福田区退役军人创业联盟,帮助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达600多人,其中4名退役军人员工创业成功。

黄国成专门在大排档成立党支部,带动所有员工都注册成为深圳志愿者,2019年9月至今,他在门店内外帮助招募志愿者达800多人;他在餐厅内设置暖蜂驿站,为快递小哥提供便利服务;他加入福田M餐公益行动,无偿为新来深务工者等临时困境群体提供餐食;他每月接待8万至10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参观军人展览馆,致力于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在拥军助残之余,黄国成积极担负社会责任。从2008年至今,他先后为汶川地震灾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和平县热水镇南湖村、困难退役军人等捐款捐物达110万元。黄国成获2021年“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2023年广东省“诚信之星”称号。

陈镇文:拥军爱民心有大爱

近年来,深圳银广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镇文拥军爱民、关爱弱势群体的爱心行为频频获得社会赞誉。

每年七八月份,陈镇文都会为老部队、老战友提供支持和帮助。2023年,陈镇文组织采购保暖衣、急救包等100多万元物资赶赴边疆部队慰问官兵。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陈镇文聚集侨爱力量助力公益慈善:2018年,先后在广西百色凌云县、河池环江县设立深圳侨界“侨爱励教金”,资助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在新疆喀什、西藏林芝、贵州威宁等困难边远地区开展数十次公益慈善活动;积极为尼泊尔地震灾区、河南洪涝灾区发动募捐活动,数十次探访侨界群众,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设立“南方慈善专项基金”,助力残疾人创业就业,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残疾人开展文化艺术合作交流。

陈镇文代表市华侨公益基金会,在喀什大学设立“侨爱奖学金”,打造多项助学品牌。同时,向家乡捐赠环卫车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覃兴荣:帮助残障学员收获自信

深圳特区报记者关炜瀛

多年来,覃兴荣参与过助学、助残、助老、助孤、环保、支教等各类志愿服务,但他投入心力最多的,无疑是为残障人士、残障儿童教授舞蹈和进行形体训练。他积极探索将舞蹈融合到康复训练中,一些残障学员的肢体僵硬和形体问题得到很大改善。盲人学员只能依靠反复听讲解,用手触摸,用心感悟才能明白国标舞动作要领,教学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教好盲人学员,覃兴荣和爱人用眼罩蒙住自己的双眼,亲身感受琢磨最好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舞蹈,残障人士不仅能锻炼身体、愉悦身心,还有机会登上舞台,在表演中增强自信。覃兴荣指导的一对盲人夫妻还在体育舞蹈(国标舞)比赛中获奖。

此外,覃兴荣已连续10年在深圳火车站参与春运志愿服务,得到旅客和火车站工作人员的高度赞扬。

胡春华:把乘客当作“自家人”

胡春华曾是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共汽车分公司一名乘务员,现任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共汽车分公司机关第二党支部副书记、三八红旗车队队长助理。多年工作中,她每天清晨会提前半个小时上车,仔细检查座椅、扶手、横杆、窗把等,如此坚持了11年。“这样可以确保良好的车况,乘客上了车就像回到了‘家’。”胡春华说。

2010年入职以来,胡春华共获得省、市各大媒体报道及乘客来电来信表扬等1000多宗。

胡春华不仅爱岗敬业,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015年至今,她担任深圳市人大代表,合计提出议案建议302件(其中领衔21件),接访群众60多人次,参加调研、视察、检查、考核考评、协调会、座谈会、社会矛盾化解第三方评议等各项活动500多次。2022年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2024年当选深圳市第七届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获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赖大华:热心帮助流浪人员

赖大华是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的一名快递员,同时也是坂田街道让爱回家志愿服务队队长。平凡岗位、家境普通的他,却心怀大爱,总想着助人帮人。

赖大华曾获评2023年度坂田街道优秀志愿者,被顺丰速运集团授予“社会责任奖”。受到赖大华的影响,他的服务队也由当初的十多人发展到了百多号人。

柴斌:情系山里娃的热心警长

柴斌现任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光明大队行动支援中队一级警长,也是一名公益达人。2016年,柴斌通过个人筹集,为大凉山困难儿童发放学习文具、书桌、生活用品等物资,爱心的种子就此萌芽。

2017年,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地震,部分房屋受到损坏。柴斌实地考察后,为三位藏族困难户筹款重建家园。2018年,柴斌在慰问四川省北山乡困难家庭时发现一名自幼失聪的5岁彝族聋哑儿童,经与北京爱的分贝公益基金会达成共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其进行了人造耳蜗手术,柴斌后将其接至深圳,为其寻找合适的康复中心,还为该儿童的父亲介绍工作。

2021年至2023年,柴斌联系企业为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第二幼儿园购置饮用水设备,为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晨光小学筹款修建桥梁,为支教老师在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建立的爱心驿站筹集生活物资。

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间,柴斌与更多山里娃的爱的故事还在继续。

唐治红:志愿服务织起朋友圈

自从2013年加入志愿者队伍至2017年,他每天风雨无阻在路口进行交通引导。2017年,唐治红响应团市委号召,发起成立了龙田护河义工队,护河队从当初的20人发展壮大至现在的500余人,成员累计服务时长66000小时,向水务部门反馈各类问题2400余宗,田坑河环境明显改善。

2022年,唐治红志愿服务工作室成立,这也是坪山区首个以志愿者个人名义命名的志愿服务工作室。工作室有力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发展。

魏荧:心系特困生帮困助成长

魏荧现任深圳市荣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同时,还担任深圳市盐田区人大代表及深圳市青年商会会长。凭借在公益慈善领域的长期实践,魏荧带领企业获得盐田区2021“广东扶贫济困日”扶贫济困捐赠特别奖、“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突出贡献奖”、深圳市2022年度“6·30”红棉杯铜杯等多个荣誉奖项。

近年来,深圳市荣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盐田区教育局、盐田区慈善会开展“心系特困生帮困助成长”活动。目前该项目已经持续开展4年,共资助400多名特困生,入选第二十一届深圳关爱行动示范项目。

魏荧的公益慈善脚步不止于此。她曾亲赴四川雅安地震现场,出资出力参与抗震救灾;为困难山区小学捐献课桌、电脑及学习用品,积极参与助学活动;坚持常年做义工,为唐氏综合征患者服务。

不忘初心,矢志奉献。魏荧坚持传递正能量,一直行走在公益慈善的路上。

THE END
1.深圳市流浪狗驿站的微博成立于2006年,是由一群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纯公益性质的 14年来,一直致力于流浪狗的救助、... ?收藏 43 87 ?459 c +关注 深圳市流浪狗驿站 11月20日 20:46 来自流浪狗的iPhone客户端 值班,又是一些琐碎的快乐和烦恼O值班,又是一些琐碎的快乐和烦恼 O值班,又是一些琐...https://www.weibo.com/www99dogorg
2.读特新闻客户端精心呵护后宠物的变化能有多大?日前,深圳宝安喵多多救助站的流浪猫“大包子”就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关注和期待中,找到了温暖的新家,成了“百宠回家计划”的首位“优秀毕业生”,它也从救助站的“小醋精”变成了新家的“包少爷”! 带话题#宠物大爆改#,上传宠物到家前后对比照,记录它的蜕变,让世界见证这场爱的爆改...https://www.dutenews.com/n/circle/282479
3.深圳宠物领养中心宠物领养之家是由私人创办的小范围的非营利性的组织, 目的是救助流浪猫狗,为其提供一个暂时的安身之处,关爱其生命,减少动物的无序繁殖,减少动物源疾病的传播,与人类和谐共处.http://www.szadoptpet.com/
4.在深圳,流浪猫也有家回啦?价格也是透明合理的~ 环境挺不错的虽然是宠物医院,但收拾的干净又卫生,现场遇到了不少养喵喵的小伙伴都是一致好评哦~ 而且它们还收养了流浪猫,并且照顾的很好~ 派特堡宠物医院·眼科特色中心(大成分院) 前进一路176-178号 #家有萌宠 #宠物 #小动物 #深圳宠物 #宠物医院 #流浪猫狗救助站 #...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0351216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深圳市流浪狗驿站平台收集各地宠物救助站、小动物保护协会信息以方便网友查找,由于信息均来源于网络无法保证信息的正确性以及相关组织的可信性,所以联系时请自行甄别。 深圳流浪狗驿站成立于2006年,是由一群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纯公益性质的独立运行的民间救助团体,目前与任何协会、组织没有关系 。14年来,一直致力于...https://www.seek.pet/rescue/detail/100012.html
2.深圳救助站保安成为“爱心妈妈”,24小时给弃婴温馨的“家”“盼盼(化名),妈妈在哪里呀?”6月19日是全国第六个救助机构开放日,深圳市救助站格外热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来到这个“临时有爱的家”,看望一个10个月大的女婴。不认生的盼盼在政协委员的怀抱中,瞪着大眼睛寻找“妈妈”,找到后咯咯笑了起来。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6/19/c2338899.html
3.夫妻卖深圳两套房养百余流浪狗每年花二三十万“深圳10%的流浪狗领养率,在全国还算高的,但对比国外还是偏低。”十几年来,某动物保护团体中国区事务总监张媛媛走访过世界各地的流浪狗收容站,对流浪狗的救助有深刻理解。 她在十多年的走访中发现,随着宠物越来越多进入都市人的家庭,流浪犬的增多也成为趋势,国内各地有大量的民间爱心人士投入到流浪犬的救助收容中...https://news.cctv.com/kuaikan/m/a/index.shtml?id=ARTI9WABb3d9unsYvAsQEg6y170509
4.招募需要救助的脑积水患儿,唐都爱心救助站帮助患儿重获降!近日,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亚专业组接诊一位脑积水患儿,经诊断患者为重度脑积水,需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明显。此外,专业组组长王超博士同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协作,建立的“唐都医院神经畸形爱心救助站”捐助出首笔爱心救治金,缓解患者经济压力。 https://wapdoc.39.net/wangchao607/7872.html
5.“中秋献爱心鹏城送温暖”爱心捐助活动启动中工民生作为爱心企业代表,美心集团代表梁志欢女士、韩诗慧女士、庄家豪先生、叶嘉韵女士、深圳市天成食品有限公司林广钢董事副总经理来到现场,进行了捐赠;深圳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副处长曾映红、深圳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李丹、深圳市慈善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房涛出席了此次活动。 https://www.workercn.cn/32851/201809/05/180905152525709.shtml
6.深圳73岁大爷高烧不退呼吸衰竭住进ICU!养这宠物小心!帖子一发,深圳的“鸟友”们连夜建起了救助群,很多散客也冒雨来到现场想把这些小可怜们捡回家,阿伟就是其中一个! “去吧!”我当然支持他。 “但我建议,找到鸟以后最好送往救助站,别带回家!“ 因为这些鸟来历不明 你并不知道它们身上 到底有没有携带鹦鹉热衣原体 ...https://www.sztv.com.cn/ysz/zx/tj/78908919.shtml
7.从抗击疫情到精准扶贫: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另一提示记抗击...早在1月29日,就宣布为抗击疫情捐助币700万元。截2月20日,汇丰已完成笔捐款的所有物资采购,其中80%的各类医疗防护物资已经送达线,惠及湖北武汉、荆州、冈等16个城市的48家医院和乡镇卫院、数百家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救助站、养机构等社会福利机构,以及监狱等其他群密集场所。https://news.hexun.com/2020-02-24/200399923.html
8.深圳狗狗找领养日记【深圳】狗狗找领养 送养人:Bucciarati小千 【深圳】 年龄:3岁 性别:女 花色:白色/黄色 是否绝育:否 是否亲近人:亲人,而且对大部分人都表现出善意 特长或特点:不清楚 照片:(有/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8682585...https://m.douban.com/note/20836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