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不到1小时,15GB流量就没了”“三四天就把流量套餐用完了”“图书下载后阅读,流量仍在狂飙”……近日,羊城晚报记者收到多位用户投诉,称知名阅读软件七猫免费小说APP(以下简称“七猫”)存在异常消耗用户大额流量的情况。记者调查发现,除上述情况外,七猫“免费”阅读背后还有更深层次逻辑——免费阅读或以用户隐私做“交换”。
流量狂飙
“您流量日套餐/流量小时套餐内流量已使用3.61GB,套餐内剩余401MB。”这是七猫用户“桃桃”向羊城晚报记者展示的短信内容。作为上班一族,她喜欢在通勤路上看小说,最近却频繁收到运营商发来的流量提醒。
“桃桃”说,收到短信时她并未在意,想着快到月底了,就只充了1GB的日流量包,结果当天又收到流量包用完的提示。据了解,智能手机目前普遍自带流量监测功能。于是,她点开手机的“设置—移动网络—流量管理”进行查询。
“我向七猫进行了在线投诉,希望对方解释以及赔偿。”不过,七猫回复陈女士,“排查了,没发现异常问题”,然后就没有了下文。在接受采访时,陈女士多次透露不满,“如果没问题,为什么会如此规律地扣流量,七猫小说平台真的没有猫腻吗?”
记者体验
真的“免费”吗
共享信息
3月29日,羊城晚报记者联系七猫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律师说法
七猫应积极披露用户流量异常消耗原因
对于七猫用户反映的流量存在异常消耗的问题,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广东道怡律师事务所刘旭辉律师。她表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为依据,运营商为用户提供流量数据传输服务的计费方式不一,如平台违规的“扣流量”行为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则应停止侵害并向用户赔偿损失,财产损失则应按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此外,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与实际侵权的网络用户并非同一主体,平台也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发生时采取必要措施,否则会与侵权的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