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十三五”末期我国宠物经济的市场规模已接近3000亿元。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家庭规模、受教育程度以及人类对宠物感情价值提升等因素影响,驱动宠物经济发展的动力仍十分强劲,特别是文旅融合的嵌入,宠物经济将会成为休闲经济发展的持续热点。
我市百姓对宠物情有独钟,历来有宠物胜地之美誉,养犬、养猫、养鱼、遛鸟、斗蟋蟀、斗鸡等曾十分流行,宠物产业也十分发达。为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建议积极发展我市宠物经济,抢占宠物消费市场制高点,力争将天津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宠物业聚集与高端消费、时尚引领之都。
一、统筹规划宠物经济发展目标、市场路径及产业政策。市发改委应将宠物经济发展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之中,从国际视角促进宠物经济的发展。在市场路径上要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背景,完善宠物经济的全产业链发展,培育做强龙头企业,努力打造国际宠物之都,以此提升我市的“宠物+爱心+休闲”的城市国际形象。
二、努力促成宠物经济的各类高品质交流互动平台,快速聚集各方人气。市文旅局应积极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宣传策划,大力举办各类宠物主题的展览、展会、赛事、行业论坛和公益活动等,以趣味性、知识性、专业性、普及性为原则,通过影视、动漫、自媒体等手段,形成宠物“网红”城市,如定期举办各类“宠物审美”赛事等。
三、鼓励民营资本积极参与,激发宠物经济实体及文旅“打卡地”的强势发展。宠物经济多属于民营经济的范畴,我市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产业引导,注重大型实力企业的产业链扩张(如瑞普生物等企业),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宠物医疗、美容、训练、寄养、宠物智能、宠物影视、品牌娱乐等业态发展,努力打造宠物经济新“航母”;积极开发集宠物演示、宠物服务、时尚发布、国际宠物品牌销售等为一体的大型商业街区(可盘活一些商业设施);大力发展以“宠物+乡村生态旅游”为主题的文旅体验区、文旅体验公园或乡村民宿主题区,以此将天津打造成各类“爱宠”人士的心灵“圣地”。
发言人系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副主任,天津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