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一个好IP就是抓住了长期价值—七创社董事长许怡然

但曾任游戏公司香港乐游CEO,现为七创社董事长许怡然认为,现阶段最需要元宇宙的并不是游戏,而是IP。同时,IP能够给元宇宙提供全方位的价值。

在与共同虚拟的对话中,许怡然看好伴随AR眼镜等技术和设备普及,虚拟世界将和现实世界叠加,由此产生大量的新用户时长。新一轮的用户心智抢占诞生于此,也将催生出多种场景及相应的商业模式。而在元宇宙中,IP影响人类心智的属性仍然存在。在这个过程中,IP将成为构建众多虚拟层,即平行世界的核心,也将成为一众公司在虚拟世界当中的核心竞争力。

自加入七创社后,许怡然还先后与Roblox、小冰公司等合作,围绕《凹凸世界》IP打造横跨手机、PC、主机、VR、云端等多平台的“凹凸元宇宙”,希望让玩家体验沉浸式的凹凸世界生活。

当下,越来越多的现实IP开始拥抱元宇宙,并催生出一批原生虚拟IP。同时,IP与元宇宙也更多基于XR、AI、引擎技术等展开结合。IP与元宇宙的关系正在走向新的阶段。

许怡然认为,元宇宙短期内都不会成为最理想的形态,只会呈持续爬坡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抓住一个好的IP,用最新的技术、最新的场景、最新的演绎形式来呈现,维持IP的热度。这个IP有朝一日就能长期发挥价值。不论技术如何发展,最终都要靠内容抓用户,内容端往上走就是IP。“如果是小公司,那就抓一个IP,大公司就抓一把IP。”

许怡然核心观点

IP和元宇宙:关系、特点、价值

Q您认为元宇宙需要IP吗?IP又是否需要元宇宙?

A:我最近一直在研究IP,觉得做一款具体的游戏和拍一部具体的电影是一样的,可能拍了一辈子电影,最终什么也没能留下,还不如只拍三部《李小龙》,让外界一直铭记。

在文娱行业当中,我将IP定义为“影响人类心智的符号”。不仅游戏、动漫,在线下做一款商品,也希望最终给消费者留下印象的是品牌,从这个意义来看,品牌本身也是IP。

就像华与华创始人华杉经常说的,创意就是超级符号。他每次都告诉客户,一定要将品牌符号化。不一定是图像,一句话也可以。就好像“送礼就送脑白金”,这也是一个符号。IP最终就是占领心智的一种符号。

不管是现实世界、物理世界、虚拟世界,还是虚实交互,只要主体是人类,这个定义都是可以继续讨论的。大脑的耗能占比达25%-40%,出于“节能”这一思维模式,人脑天然就有做模式识别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把很多信息进行抽象处理,浓缩成为一些符号。

我认为元宇宙的发展对于虚拟IP的价值更大。虚拟IP想要走到线下,难度相对较低,因为IP本身就存在于人的心智当中,不需要任何物理介质或是现实当中可见、可碰的实体来进一步完善。

但线下IP想要走到虚拟空间,难度就很大。比如牙膏,大家只记得冷酸灵三个字不够,还要记得刷牙的感受;竹盐牙膏,则需要记住味道。如果长期不在现实世界当中使用,IP会在大脑中逐渐淡化。

再例如LV之类的包,强调的是材质和工艺,而不是单纯只看设计。但如果转到线上,除了设计之外,所有物理世界当中的特性都消失了。反倒是虚拟土壤当中的原生品牌不会如此,因为设计之初所体现的就是天马行空,无所谓材质、工艺或功能。

当前,耐克的鞋子已经在Roblox开店,想要实现的就是在虚拟空间中持续更新消费者的记忆。但实际上,在虚拟场景当中,完全不需要考虑鞋子本身的功能属性,甚至可以直接找完全不懂鞋的人来重新设计品牌。

AR眼镜的到来,会造成虚拟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时长的增加。之前如果想进入虚拟世界,可能要拿起手机。但人们不是时时刻刻都拿着手机的,电视和游戏等同理。

但当未来有了AR眼镜,它会将虚拟世界叠加在现实场景之上。这意味着虚拟世界不是一个特定的场景,而是人时时刻刻都在其中,可以看到虚拟世界的内容与现实场景的叠加。或许之后在彼此谈话的过程中,各自的宝可梦就蹲在桌子上。可能这不会对谈话造成任何影响,但只要它出现,就意味着我们的使用时长在逐渐增长。

Q元宇宙需要的IP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A:能够避免受到物理世界约束,可以不考虑生产制造、工艺、可行性等,只考虑表现力,还能拥有极强的品牌传播力。

如果说想要体验耐克鞋,要么真的去到店里,或者通过物流。但即便“半小时达”,也不会有网络快。因为设计是纯虚拟的,所以可以瞬间进入到眼睛当中。就像Roblox全球是统一的服务器,那在南美的一个孩子上传了自己的设计,中国这边的小孩可能在毫秒之内看到。这是对时空限制的大幅突破,也实现了传播力的大幅提升。

Q那如何看待现有IP对于元宇宙的积极拥抱?

A:我认为线下的IP想去元宇宙赚钱是很难的,因为要具备一些原来不擅长的能力。他们之前没做过游戏,没做过跟线下物理世界完全无关的设计,不考虑材质、工艺、生产等进行一些天马行空的设计。

Q此前实体店铺做电商,也经历了从不擅长到适应线上。

A:但到最后,掌握线上流量的人是老大,可以到处选品,还可以直接造品牌。因为有流量,所以可以从0开始打造一个IP。从上往下打是容易的,但从下往上是很难的。

类似雅诗兰黛这类线下品牌就需要花钱专门请线上领域的专家来重新包装品牌,就像现在耐克转向售卖虚拟鞋。

一双纯粹虚拟的鞋,可能直接就摧毁了实体品牌多年积累的价值,在线上虚拟场景中,原本的价值都消失了。

可能未来超市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空白包装,戴上眼镜之后才能看到是相应的全新打造的虚拟品牌。

Q有时候我们消费线下品牌,是将它当做一种社交货币,品牌背后是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空白包装还能承载么?

A:对。绝大多数不具备这个功能的东西可能就没有价值了。

但如果说我推出了一款“马牌”的包,不是“驴牌”,就像无聊猿一样,只有在戴AR眼镜的人群当中才有价值,可能摘了眼镜看就是空白包装。这其实就是“无聊猿”们的价值,就是创造了一个平行世界,在这个世界当中,“马牌”才是最好的。

IP与元宇宙结合:形态、方式、技术支持

Q元宇宙与IP结合后,可能呈现出什么形态?

当然,现实IP引发的消费能否增加,主要还是要看叠加的虚拟因素是不是受欢迎。如果受欢迎,可能会有所帮助。比如消费者戴着AR眼镜可以看到包上面有云彩在动,整个包闪闪发亮,就会推动消费增长。

另外我还设想了一个场景,在同一个现实空间中,比如饭馆或是迪厅,数十人同在一个现实场景中。但同时,大家可能在各自不同的平行世界中。现在可能大家一起吃饭时,每个人低头看手机,或许之后每个人都盯着桌子,但由于AR眼镜设置不同,眼前出现的是现实世界当中没有的虚拟场景,并且每个人看到的场景都不一样,仿佛各自身处平时时空。

Q具体来说,元宇宙应该怎样与IP结合?

A:我认为线下场景需要AR眼镜。如果在线下场景当中还用VR,那就只能坐着不动。我这里所说的是AR这个概念本身,线下场景需要AR来对元宇宙做一个承接。线上可能就可以彻底天马行空,强调沉浸式。或者说之后有了一体机,可以一键实现转换,在地铁上就可以享有全方位的沉浸空间。

我认为包括眼镜、耳机、鼠标、触摸屏等在内的东西,甚至之后与人体各个器官连接的方式,都叫作人机接口。当这些东西越来越多,虚拟和真实之间的界限就越来越难以区分。

或许未来人们带着VR眼镜也可以走来走去,在纯虚拟的环境中可以触碰到物体,闻到气味;只戴着AR眼镜也可以触摸到虚拟的小宠物。

但当前也出现了一个问题,部分线下IP和少量线上IP在看到元宇宙这样一个新的空间及新的流量聚集地之后,会担心自己错过,所以尝试先圈一个“私域流量”。

我认为IP在这个过程中是有价值的,因为IP自带流量,同时具备获取用户的平台属性。能否借助IP,抢先进入元宇宙获得一定的私域流量,这是值得思考的,也是元宇宙创业当中很好的一个方向。

好的例子是迪士尼乐园,它之所以叫ThemePark,就是因为里面不同的区域里面有各种主题的玩乐内容,里面不仅可以堆城堡,还有过山车、赛车、船等内容,可以反复游玩。我反对的是拿一个空空如也的虚拟空间,把用户随便丢进去自己玩,就号称UGC。

Q您认为UGC模式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A:得有一个空间,用户也愿意待在这里。倒推一下,这可能就需要有很多内容,或者其他优势留存用户。在拥有一定数量的用户之后,需要提供一个可以在空间当中创作的工具。最简单的就像《动森》,可以布置自己的家,但《动森》也还没有开放更高的编程接口,除了有限的像素绘画以外,用户不能创造这个空间当中不存在的元素。如果发展到后期,或许可以放开编程。

就如同游戏产业出现的不少区款链游戏,不能说出发点就在于想做一款区块链游戏,然后雇佣一帮人来建造一个空空如也的虚拟城市,然后击鼓传花。

正确的逻辑是,先做一款真正好玩的游戏,100万人同时在线。然后再将这些人都认可的虚拟货币拎出来放在链上。这时,这款“区块链游戏”就已经拥有了100万用户。

当前《传奇4》就是这样做的,在保持游戏感受与前几部传奇类似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图像质量,先保证喜欢传奇和mmo的用户愿意进来玩,然后再通过虚拟资产上链,引入币圈的人,并努力在二者之间维持平衡,类似于将传统游戏中的打金行为合法化。

这种先做游戏,再支持虚拟物品的现金交易的方式也会存在问题。因为游戏资产的现实售卖很可能代表着游戏内部玩家的流失,这个用户可能不会再停留于这个虚拟空间当中,另外就是专业工作室的合法化很可能破坏游戏正常的生态,挤兑了普通玩家赚取基础生活费的空间,这都是传统游戏厂商都不愿意看到的,这也是他们多数都要打击游戏币交易平台和打金工作室的原因。

因此现在主要是到生命周期后端的游戏,出于盈利和破圈寻找新用户的需求,更有动力尝试这种模式。

QIP与元宇宙的结合,需要哪些技术支持?

A:我首先看的是包括AR在内的人机接口硬件。我认为催生元宇宙的核心技术就是硬件,第一是人机接口硬件,第二是包括高带宽低延迟,可以容纳大用户量并发的网络技术等,这也需要硬件,需要算法。

此外,高性能的云计算技术需要芯片,也需要网络技术,同时还要讲双碳。

还有一个方向是AI。我认为AI又分两个方向,一个是小冰提的AIbeing逻辑。现在绝大多数虚拟人都是一个皮囊,哪怕能够实时捕捉动作、变身,背后还是需要一个真人。这就导致最终这个虚拟人能否脱离真人成为关键。

但AIbeing概念不同,它是用AI技术驱动,建造了一个现实当中不存在的东西,同时也没有说AI人,只是being的概念,也可能是其他的形态。

另一个方向是AIGC。我认为未来工具的发展会让成本大幅下降。用AI作画,相当于拥有100个美工,但价格比100个美工可能便宜100倍。背后就是靠一堆计算机,连模型都做好了。

现在甚至还有编程工具,只需要用自然语言来描述,就能自动编出程序。未来可能连CTO都不需要,因为CTO是将自然语言翻译成为程序员能听懂的语言。或许之后只需要一个创意总监,整个技术部门都可以不要。如果真的发展到这种程度,那整体成本会大幅下降。

如果仅限于IP生产方向,那我认为就是这几点:网络、人机接口、AI拟真、AIGC工具。至于发展程度,我觉得AR眼镜已经呼之欲出。

之前我认为很难,因为老想着把计算功能放在眼镜上,但后来看到Nreal就是用一根线来连接手机,用手机的算力。如果5G或6G覆盖面变广,那只需要一个网络模块加视频解码模块就足够了。

现在AR眼镜的主要算力用在实时扫描,比如想要实现宝可梦出现在桌子上且不穿模,就需要实时扫描并快速建模。

而当6G普及之后,眼镜快速扫描的视频可以实时传输到云端,在云端建模并存储。这时用户将自己的宝可梦放出来,云端就可以帮助用户判断具体位置。云端传输出来的是一段视频,所以此后眼镜可能就不需要线了,也不需要手机。

我认为达到不需要手机的阶段可能还需要5-10年,但5年内实现用手机做终端运算,用一根线做连接的方式,我认为难度已经不高了。

所以我听到苹果要做AR眼镜的新闻,其实是有点失望的,因为要价2000-3000美元。这证明它的运算单元应该都在里面,不插手机,而是在里面放了一块手机芯片。

Q苹果曾表示想让AR取代手机,成为下一代终端。

A:这个步子迈得有点大,我觉得它现阶段跟手机连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苹果也可以自己做眼镜,但没必要什么东西都包含。

我仍看好AR眼镜,但网络技术可能还有点远。物理世界的实时扫描建模技术,还有叠加显示到与现实物体完全区分不出的程度,这都需要高精模,对算力要求很高。

我觉得一时半会儿可能会出现的是,利用人脸识别,可以实时识别对面人的脸,然后用户可以叠加一些文字信息。就用最简单的二维图片信息,显示彼此的社交信息。类似这样的场景,现在的算力已经足够了。

类似“头上长犄角”之类的效果,已经很简单了,现在AR直播技术都有了。如果说有问题,那就是网络延迟、用户量庞大、数据量难以承载等,这些问题反而不好突破。因为现在连5G都没有完全覆盖,这些可能需要6G来完成。

行业格局:内容和硬件的微妙博弈

Q在IP元宇宙范畴内,您怎么判断当前行业格局及未来走向?

A:我觉得从某种逻辑上来说,不管是当年的搜索引擎,还是后来的一些新平台,能够成为巨头的关键都在于是否能够成为下一个场景中的基础门槛。

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看好虚拟IP的原因。如果手握大量的虚拟IP,就像现在微软的逻辑,这些内容都是独家的,未来包括索尼、亚马逊、苹果、谷歌之类的,都拿不走,这是微软花了上千亿美元买的。

那如果将这些虚拟IP分布在世界各处,那就相当于布置了一层“微软层”,也就是微软元宇宙。未来可能除了苹果会态度坚决不允许选其他“层”,像安卓眼镜,一定是在做硬件时就支持选层的。

这些可以选层的眼镜才是普通老百姓的首选,对于他们来说,当微软层中的虚拟内容最多,那就选微软层。微软就可以把流量入口收紧了。

未来当然也会有人像用苹果手机一样选择苹果眼镜。如果苹果坚持封闭状态,那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是否有足够多的人来给苹果做内容。或许之后,如果苹果眼镜用户想玩《魔兽世界》,就必须要进微软层。那对于微软来说,就是用了苹果的硬件,还可以收苹果用户的钱。

这时,还可能出现一个问题:微软有内容,苹果虚拟层当中可能缺少内容。苹果的虚拟层可能界面设计很好看,有强大苹果生态来提供UGC。但如果微软不允许苹果用自己的内容,那对于苹果可能就造成极大影响。

但如果苹果真的能做出硬件,而且用户都选择购买,那可能微软的内容想要使用硬件还需要向苹果付费。所以中间存在一种很微妙的博弈关系。

Q微软如果不做硬件,苹果硬件的市占率会不会最高?

A:不会。只要安卓硬件的生态还在,就不会。而且到那时操作系统都无所谓,大家只会关心硬件上有什么内容。

我觉得用户是跟着内容走的,不是跟着硬件或者操作系统走。现在用户跟着苹果和谷歌走,是因为他们有内容生态。对于微软来说,已经将很多大IP收在了手里,这些IP方每个月交着30美金,订阅GamePass。那这些人下意识就觉得之后的服务相当于是免费的。

所以微软很希望苹果在未来直接变成一个工具或设备。其实我觉得靠一个终端硬件能够成为平台的时代,可能会慢慢过去。随着互联网+云的发展,终端硬件只是一个显示设备。云端的内容储备就决定了用户的取向,硬件其实就是计算能力。

所以吴伯凡讲联想崛起的那一期很有道理。因为联想通过云输出的功能,跳过了移动时代。当未来终端不再重要,那新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未来硬件可能就是一个视频解码器,最终大家都在云端相遇,云端抢夺的就是内容。

未来可能大家为了免快递费所付的钱会越来越少,反而线上交给微软的钱会增加。甚至在线下进行消费时,也会跟着微软的虚拟IP一起购物。就商业化潜力来说,我看好虚拟IP。

商业化:潜力、形式、看好的商业模式

QIP与元宇宙结合,有哪些商业化的潜力?

A:上述社交场景当中添加电子名片的事,5G已经可以做到,甚至4G也可以,就用连接手机的AR眼镜。这种应用场景很多,比如在超市买东西,拿起一件商品,可以实时显示其他消费者的评价,这很快就可以左右消费者的线下消费行为。

有了AR眼镜之后,在虚拟叠加到现实世界当中而增加的10个小时中,如果想找到一些新的商业模式,我认为用虚拟IP圈私域流量、直接推送虚拟物品进行消费等,是最快的。

比如这虽然是一个公共的大堂,但我可以把它布置成我们家的大堂,在里面摆满我自己家的照片。在客人来时,只要点击并确认我发的推送,就可以看到我布置好的大堂,而并不影响其他在大堂里活动的人。对于功能供应商来说,这个功能就可以直接收费。这就是一个商业模式。

但未来有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苹果有专属的一层虚拟空间,一般的安卓眼镜也可以进入,但不能同时进Nreal那一层,需要用户做一个选择。

可能在中国,大家会进入Nreal层,因为这是阿里巴巴投资的。消费者在线下超市购物时,所有的数据都是跟阿里的数据打通的,那肯定要选择进入Nreal的虚拟层。到海外可能就会有其他不同的选择。

A:带超高情感能力的AI虚拟技术。皮囊无用,如果有具备超高情感能力的AI技术,会使得用户在虚拟世界当中更幸福。可能创造出很多虚拟形象来实现陪伴,但价格十分便宜。这个必须得是具备超高情感能力的,同时要便宜。

当前技术没能解决的点在于,这需要不停更新世界信息。简单说,如果每次跟这个虚拟形象聊天,总是老三套,就会很乏味。仿佛一个几十年都没看过电视、报纸,或是上过网的人,无法激起用户的交流欲。

另一点,如果真的要实现针对性的回复,还需要存储之前聊天的上下文。当人数过多,这对算力和存储空间是一大考验。

Q会不会出现专门的职业来为虚拟人输入内容?这跟游戏的NPC有何不同?

A:输入通用内容可以,但针对性内容很难。每个人的反应,之前的聊天内容等,都不一样。

其实游戏的NPC,理论上也可以做到对个人的定制。但只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只具备几个功能。现在基本采用的都是规则体系,但AI是一个神经元网络。训练之后里头有一堆节点,想要有意识地控制某一条线路是实现不了的。规则网络是可以进行某一条的修改、删减或重新插入的。

海内外对比:

IP设计、底层创新、制定标准、政策影响

Q对IP+元宇宙来说,海内外的市场条件有何差异?

A:在IP设计层面上,海外对国际化的考虑较国内更成熟。比如一些日本IP的美术设计,可能中国人、美国人都会喜欢。像迪士尼的IP,在设计之初就要确保全世界人都喜欢,不会设计一些特别具有具体种族特征的东西。但国内一些IP可能就比较有局限,可能拿到日本还行,但到了美国,接受度就比较低。

同时,在底层科技创新层面,我们也跟海外有一定差距。国内比较擅长商业模式创新,对于怎么赚钱这件事可能琢磨得更多些。

还有一点,在参与国际标准及规范的制定层面,国内跟海外也有差异。我们总是习惯于执行,只要符合国际标准就行,但很少说要参与到最初的制定当中。

Q有观点认为国内元宇宙发展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您怎么看?

A:我认为监管不会导致元宇宙在中国发展受限。

首先,如果看文娱行业的历史,很多伟大的作品正在是监管最严重的时候才出现的。

电子游戏发展史上一直以来的受限,最主要的不是监管,而是硬件机能。

但是在限制之下,电子游戏创造力反而得到了空前的发挥,而反过来,其实越没限制可能越找不到方向。潜力一定要在有限制的情况下激发,有句话叫“栏越高跳得越高”,如果面前没栏,相当于没有目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全没有压力也不行。

第二,没有任何一个市场是完全没有监管的。说到做游戏,海外有分级制度;海外也不可能对UGC不做限制,比如针对IP的保护,比如把天线宝宝放在生化危机中的Mod肯定要被官方干掉的。

终极理想和路径

Q您心目中,IP与元宇宙结合的理想情况是怎样的?

A:一个难辨真伪,可以让人自由穿梭的元宇宙。打破公司、国家、种族、地域之间的墙,包括语言。进入之后没必要知道彼此是哪个国家的人,大家甚至可以统一使用“猫语”,然后在各自的耳朵里自动转化为可以听懂的语言。只要大家一起玩得开心,就没关系。

每个人的隐私和权利都能得到充分的保护,也能享受到自己在这个虚拟世界当中所创造的收益。所谓web3、区块链、智能合约等概念,都应用在有价值的地方。能够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同样保护权益。

当然,这要建立在一个很好的法治环境当中。

这种理想状态可能未来50-100年会出现,或者说实现到一定程度,短期内都不太可能如此理想,只会呈持续爬坡状态。

此前,我们从最早的“打乒乓球”游戏,到现在完全区分不了游戏和电影的边界,就差不多用了50年。那么再过50年,在视觉层面上实现虚拟和现实的完全交融,我认为是可以做到的。

Q向理想状态前进,现阶段可以怎么努力?

A:抓住一个好的IP,认真培育,用最新的技术、最新的场景、最新的演绎形式来呈现,维持IP的热度。这个IP有朝一日就能长期发挥价值,因为有稳定长期的流量抓取能力。如果是小公司,那就抓一个IP,大公司就抓一把IP。

如果只是布局底层,哪怕真的做得很顶尖,但仍然面临着竞争问题。只要市场上还有其他芯片能用,可以实现IP内容的渲染,那竞争就是存在的。

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打价格战。比如,有机会可以跟微软签协议,整个微软虚拟层都统一采购芯片,那就需要各家报价。大头的B端就那么几家,竞争是很激烈的。再比如苹果,采取从上往下的打法,同样能够自己做芯片。因为芯片本质上就相当于阳光土壤水,没有办法阻挡其他人加入。

就像现在最底层的公司,只提供一个IDC服务,在没有内容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参与上层竞争。移动、电信、联通,都使用国家的光纤,提供最基础的IDC服务,没有什么本质差异。

最终还是要靠内容抓用户,所以要往上游走。内容端再往上,就是IP。

THE END
1.宠物赛道投融资火热,如何“铲”出个未来?伴随着需求端“萌宠经济”崛起、外部政策支持、资本青睐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宠物行业商业模式及服务模式的改变,经过30年的发展,市场供给侧产品及服务能力将不断提升,宠物健康行业正在加速发展。多方研报显示,宠物行业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小,对于宠物主而言,宠物相关消费属于刚需,促使行业具备较强穿越周期的能力。 http://m.bjnews.com.cn/detail/1677739839168692.html
2.2024的市场定位及发展潜力 222.竞争策略及差异化优势 23价格战、产品创新、服务体验等竞争手段 23企业品牌建设、营销推广策略分析 24区别于传统宠物医院的特色运营模式 263.未来竞争趋势预测及应对建议 28融合互联网+宠物医疗的商业模式创新 28数据驱动技术赋能提升服务效率 29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及标准化建设 30三、中国宠物...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226916.html
3.宠物服务APP竞品分析:线上宠物需求是伪需求?app电商养宠o2o宠明:多渠道社交媒体投放内容,各大应用市场上线,推出自己的同名宠物用品品牌“宠明”。 总结:波奇宠物通过高覆盖高频率的推广模式,提升自身曝光率。而宠明的推广则显得软弱无力,推广方式多但推广形式与频率远不及波奇宠物。 两者在社交平台上的推广皆是以可爱小动物为突破口(即社区内容),但是在APP社区中不见突破性...https://dy.163.com/article/H5QPAR1E0511805E.html
1.靠养宠物龟怎么赚钱(有哪些创意的商业模式)?宠物龟需要一个适宜的运动来生活。这个运动需要包括适宜的运动方式和适宜的运动时间。 五、结论 通过养宠物龟来赚钱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商业模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宠物龟,照顾好自己的宠物龟,就可以在宠物龟市场中赚到一笔可观的收入。https://www.58gui.com/cwgbk/7986.html
2.30个领域最佳分析师集体预判2022:长牛还在吗?这些板块有历史性机会!模式上,商业银行从以存贷为主的单一模式转向综合化金融服务模式。新模式下大财富管理(广义概念)行业已经跑出来的银行包括招商银行;正在跑出来的银行包括宁波银行、平安银行;有望跑出来的银行包括兴业银行、邮储银行。 资产上,中长期来看,绿色和普惠布局多的银行分别受益于双碳经济和共同富裕,代表性银行包括兴业银行和邮储...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1052236136661.html
3.产品研究68款宠物APP产品分析:宠物行业的巨浪淘沙结合近几年的宠物市场统计结果并整合发现,从2010年至2019年我国宠物市场规模近乎以直线形式增长,如图1-2所示,经计算每年的宠物市场规模平均以35.5%的态势增长,如果按照2016~2019的平均增长率(20.0)去计算,在2020年中国宠物市场消费规模有望达到2398亿元,如1-4所示。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368921073&efid=jmMz1_nUCqB92B3wjI5FXg
4....不断,格力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一周资本市场观察本期节目,《一周资本市场观察》主理人雨朦对话「海豚读次新」主理人、雪球大V 张琦琦,《钛度热评》主编车铭德与宁泽基金董事吴吞,盘点了宠物行业是不是门好生意,宠物行业的细分投资机会,低碳电力装备发展有何前景,各地电子烟管控政策有何不同,弘业期货为何暴涨,巴菲特为何减持比亚迪,拼多多二季度业绩,Keep的IPO申...https://www.tmtpost.com/6247507.html
5.共达地李苏南:0代码自动化,让AI算法赋能千行百业商业模式鲸解鲸平台《商业模式鲸解》是由《安安访谈录》出品的系列专访,以龙头企业掌门人或知名研究咨询机构高管的访谈为一手信源,拆解企业商业模式,为记者和投资人更深度了解企业提供一扇新的窗口。 本期访谈人物: 共达地高级市场总监 李苏南 “我们在业界率先做到了让整个AI的训练和迭代过程完全不需要AI工程师参与,完全不需要写...https://www.cls.cn/detail/1154839
6.艾媒咨询2024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养宠观念的不断推广普及,高成长性的宠物行业已成为市场蓝海。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运行状况及消费市场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5928亿元,保持积极增长态势,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00亿元...https://www.iimedia.cn/c400/101557.html
7.竞品分析报告怎么写8篇(全文)对于B端用户常见的有广告费用、开放API、以及数据。 如果想对商业模式进行详细细致的分析,可参见下图的商业模式画布: 战略定位 对于产品的战略,一般公司也不会暴露出自己的意图的,一般产品也就是出于盈利、占据市场份额、抢占先发优势、战略卡位、打造品牌知名度这几类,基本都是基于商业价值的考虑。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5c3xs26.html
8.宠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宠物app是新的红海吗?本文着重分析2018-2019年来的宠物行业数据,宠物APP发展情况,以行业数据搭配宠物业内公司的3847份有效问卷调查加以客观分析“它经济”!文章分为四大部分:市场现状、用户分析、代表APP介绍、APP商业模式洞察,与大家分享。 近年来宠物经济异军突起。根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报告中可见,宠物经济已然成为一个超千亿的...https://www.jianshu.com/p/6b2ea7c22a1d
9.美国宠物电商Chewy(CHWY.US)市值超百亿,国内能否出下一个“Chewy”?美国宠物电商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中国宠物电商是否有望出新晋独角兽? Chewy的成功一方面证明宠物电商模式在美国市场走的通,另一方面这也能让中国宠物电商从它身上看到希望。尽管美国宠物电商发展的很火热,但对比来看国内宠物行业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很大的水花。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国内宠物行业起步还是有点晚,整个市场还是处于发...https://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238583.html
10.python毕设本地宠物o2o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程序+论文在国内外,宠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线上线下结合(O2O)的商业模式在其他领域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本地宠物领域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在宠物电商方面已经有较为成熟的体系,但对于本地特色化的宠物O2O平台构建研究较少。国内也存在类似情况,虽然有众多的宠物交易和服务平台,但往往缺乏针对本地市场的...https://blog.csdn.net/sheji301/article/details/143782223
11.新颖的十大生意类型有哪些新颖的生意类型哪个好→十大品牌网新颖的生意意味着你在市场上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通过提供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创业者比较容易脱颖而出,那么你知道新颖的生意类型哪个好吗?CNPP小编为您推荐了无人便利店、汽车充电桩、机器人培训、新能源发电等项目,告诉您新颖的十大生意类型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https://www.cnpp.cn/focus/31315.html
12.宠物商店创业计划书(精选10篇)(1)宠物用品自身风险;宠物用品行业是国内新兴行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知识素养程度的提升,宠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随着而来的就是巨大的宠物用品市场,所以该风险在长期内将会非常小,反而却有利于本项目的实施。 (2)货源不稳定;本店通过考察、洽谈,已确定几家大规模的宠物用品生产商,可从他们厂直接进货,且可...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632154.html
13.化腐朽为神奇!打造宠物市场爆品智能猫砂盆设计品物设计由于Cat Link对于这款智能猫砂盆的市场定位、目标人群、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都很清晰,品物团队在接到这个项目之初便组建了专属资深工业设计师及工程师团队,快速的制订了详细的执行计划,并明确了基于产品功能、生产可落地性,结合用户体验和外观识别性进行详细的产品问题诊断及重塑计划。 http://www.perdesigncn.com/Home/info/171
14.宠物保险是必需品,还是鸡肋?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由此得出,就这一赛道而言,国内依然有较大增长空间。那么,对于养宠物的人来说,宠物保险到底是必需品,还是鸡肋?为此,本文新眸将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分析: 1、宠物看病为什么那么贵,宠物保险到底是在保什么? 2、宠物保险市场现状如何,它的商业模式又是什么?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744785
15.小红书宠物行业洞察:市澈争激烈,宠物产业稳定发展,女性和90后...从19年来看,宠物主食带来的交易金额占比较大,19年来全国宠物用户已达6120万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网购已成为常态,整体来看,猫/狗为主要品类,销售额占比为60.48%, 其中猫粮和狗粮的环节市场规模规模也是最大的。 从整个宠物市场来看,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已达1158亿只,而宠物食品的市场份额已达到46%,而宠物主食...https://m.bjhwtx.com/h-nd-198281.html
16.[精]宠物商业计划书5篇3.竞争分析:市场上已有一些宠物店,但多数存在服务单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我们将通过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高品质的产品,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 二、商业模式 1.产品与服务: 宠物销售:精选健康、优质的宠物进行销售,并提供售后健康咨询。 宠物用品:销售各种宠物用品,如宠物食品、玩具、床垫、牵引绳等。 https://www.qunzou.com/wend/chongwushangyejihuashu.html
17.“人宠共居”时代,年轻人的钱都花哪了?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宠物市场10年来保持30%的复合增长率,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宠物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需求逐渐走向多样化和精细化,但品牌效应不强,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 记者: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宠物行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589558
18.宠物店的商业计划书(精选11篇)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宠物店的商业计划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宠物店的商业计划书 1 一、服https://www.oh100.com/kaidian/5548406.html
19.2023年母婴亲子产业研究报告新闻中心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形成了母婴亲子产业链,为消费者提供从产品到服务的全方位支持和便利。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之间合作和协调,有助于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率和发展水平。同时,这也是一个受到技术、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等因素影响的复杂产业体系。 2.2 商业模式 母婴亲子商业模式是在母婴亲子产业中企业运营和盈利的方式和策略。这...http://research.baobei360.com/a/20230726/10012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