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拥有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农业农村部动物病原生物学与疫病防控学科群(综合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参考实验室等9个国际合作平台;建有我国规模最大的生物安全高级别(P3级)实验室设施集群;拥有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兽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成果转化平台;与兰州大学共建有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
一、招收博士后学科
兽医学、生物学。
二、岗位设置与研究方向
1.岗位:科研创新团队、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研究中心。
2.研究方向:围绕重大动物烈性病、人兽共患病、猪病、禽病、反刍动物疫病、虫媒传播疫病和宠物疫病防控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开展病原生物学与流行病学、感染与致病机理、免疫机制和防控技术研究。
三、进站基本条件
1.政治思想品质良好,学风严谨,身体健康,能胜任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要求;
2.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以内,与工作站联合招收的以工作站招收条件为准;
四、申请类别及薪酬待遇
1.应用研究类
(1)掌握产品研发核心关键技术,可协助团队在3-5年内获二类及以上新兽药证书,在站期间以由本人为主牵头完成新兽药注册的实验室主要研究工作,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可享受年薪60万元;
(2)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可协助团队在3-5年内获三类新兽药证书,在站期间由本人完成新兽药注册中的实验室主要工作,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者,年薪50万元;
(3)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可协助团队在3-5年内获三类新兽药证书,在站期间由本人完成新兽药注册中的实验室主要工作,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年薪45万元;
(5)掌握团队在应用研究中需要的技术,在站期间由本人完成实验室的一定工作,能帮助团队解决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年薪不超过25万元。
2.基础研究类
(1)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一类、二类、三类期刊(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团队绩效考核奖励办法》对“论文著作”定量考核的分类相对应,下同。)发表研究性论文1篇,年薪60万元;
(2)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仅限排名第一的作者)在四类和五类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各1篇,年薪50万元;
(3)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仅限排名第一的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五类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至少1篇,年薪45万元;
(4)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仅限排名第一的作者)在六类和七类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至少各1篇,年薪35万元;
(5)符合进站基本条件,年薪不超过25万元。
因涉及学科交叉等原因未被列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团队绩效考核奖励办法》“论文著作”定量考核分类表中的论文,根据招生的必要性,博士后考核小组的同行专家通过综合评议决定,原则上不得低于现有标准。
(二)其他待遇
1.人事、组织关系按研究所在职职工管理;
2.博士后期间,前2年按2.5万元/年的标准发放住房补贴,共2年。
3.在站期间可申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博士后”评审,入选者给予相应奖励,可参加副高级职称资格评审,并优先留所工作。
4.享受院每年投资1000万对博士后进站前、站中资助,实施奖助计划,优农计划、联合资助引进海外毕业生进站计划。
(三)甘肃省地方支持政策
甘肃省初步决定给予进站博士后一定额度的补助(预计15万左右,以甘肃省科技厅发布的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