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一位读者给我们留言,说11月30日中午她带着爱犬尼古拉斯出门溜达了一圈后,狗狗竟突然就在家中离奇暴毙了。
这位读者告诉我们:受害的狗狗尼古拉斯是一只已经养了6年的巨贵,11月30日中午11点在小区里遛狗10分钟,期间佩戴犬绳走的是平常常走的路线。
▲读者回去后看到的场景……
然后中午回家吃饭,大概13点出门去上班,18:50左右到家,打开门就看到这样的情况:
一地的呕吐物和粪便,尼古拉斯痛苦挣扎把花盆都打翻了,上前去摸它已经冰冷僵硬了……
她马上报警处理,警察上门来调查取样,带走了死亡宠物的肝脏样本。
▲警察上门取样,取走了肝脏样本
而就在此同时,她得知11月30日凌晨同小区17楼住户家的狗死了2只,警察正在处理这次报案之时,4楼的住户家的狗也死了!
小区连续宠物狗暴毙事件
这并不是该读者所居住小区第一次发生宠物暴毙事件。
▲事发小区的业主群聊天记录
据业主回忆,从9月开始,共发生了3次集体中毒死亡的现象——
■第一次就是9月23日,当时大约有3只左右的受害宠物;
■第二次发生在11月18日;
■第三次就是本次11月30日。
▲在这次事件中死去的Q宝、豆豆、尼古拉斯、空空、捶捶
每一次都有数只宠物狗死亡,本次到目前为止已经报警9起,而这还只是目前了解到的,也有可能有宠物死亡了并没有公布出来。
所有死亡的宠物狗症状都很相似:它们死前都出现了抽搐、挣扎的情况。
业主杨女士的宠物狗在12月1日下午也发生了意外,狗狗出现抽搐现象,她发现异常就带着狗去了医院,可刚到医院门口就已经没有呼吸了,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
据杨女士所说,医生无法给出确切诊断,但从舌头颜色青紫,死前抽搐来看,不排除中毒的可能。
▲业主杨女士的狗狗,送至医院门口却依然来不及救治
同样住在小区内的一名物业工作人员表示,家里3只宠物狗都已经死亡。
他发现宠物狗死亡前经过的路线,集中在B栋、C栋附近的小花园和C栋背后的玻璃房附近,这几处恰好都是小区视频监控的死角。
事主刘先生也注意到,出事的狗狗大多是遛完狗回家后,两个小时左右发作,发作以后就全身抽搐,疯狂地抓地,一些伴随着呕吐,还有腹泻。
有些宠物主人尝试送医,但都还没到达医院宠物就死亡了,没有一只幸存。
▲有业主拍下狗狗死前的惨状……
物业曾在花坛边捡到类似鸡骨头的东西;也有业主表示,她曾看到D栋17楼住户的宠物狗在地上捡了一块类似骨头的东西吃。
虽然主人马上就让狗狗吐了出来,但还没回到家就已经倒在了地上。
▲花坛里像是鸡骨头的东西
据了解,所有受害的狗狗都是本小区业主的宠物,周围其他的小区没有出现类似情况。
事发后:多次报警终立案
从9月第一次发生狗狗暴毙之时,就已经有事主报警,但派出所并没有重视,甚至试图劝说受害家长撤销报案。
当时业主们向物业反映,物业也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直到最近接连发生多起宠物狗暴毙事件,甚至连物业员工家的狗狗都受害身亡了,才张贴告示,提醒住户在遛狗的时候注意狗狗的防护,避免意外发生,并开始对小区进行排查清理。
也有前两次暴毙事件的报案者透露,公安局民警主动联系了他,将之前的案件与此次发生的案件作为专项处理。
国内毒狗事件层出不穷
除了这次的系列事件,投毒毒害宠物的事件层出不穷。就在这几天,宁波也发生了宠物犬遛狗时中毒身亡的事件。
我们在往期也曾报道过类似的事件,其中很多都是群体性中毒事件——
■如去年11月大连市大华锦绣华城三号院,多户居民家宠物狗被人下毒毒死;
■同样是去年10月10日在北京朝阳区万科蓝山小区内有8只宠物狗误食含异烟肼毒物死亡;
■今年3月21日,河北石家庄开发区苹果城小区4只有证的狗和2只猫被毒死。
▲宁波也发生了遛狗时中毒身亡的事件
这些事件警方都介入了调查,但很可惜,在互联网上没再能查到后续处理的信息。
除了此类以小区为主要单位的群体性中毒死亡事件外,还有很多个体中毒案例在每天发生,除了投喂毒药,还有一些人使用毒针、毒镖等危险工具,毒杀狗。
很多针对社区的宠物犬投毒,投毒者很有可能仅仅因为投毒者对狗或养狗行为有着偏见,比如觉得宠物狗对老人和儿童有危害,担心宠物狗会扑咬伤害到他们,加之一些不文明养狗人遛狗不牵绳、不制止狗扑人吠叫等行为,更加剧了这种偏见,最终引发冲突。
一些人选择了极端的投毒,却根本不知道他们害死生命的同时并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认为毒死宠物狗根本不算什么,更没有投毒已经触犯法律的意识。
▲网上很多人认为,毒狗并不犯法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投放危险物质罪属于行为(危险)犯。
简单的说,只要实施了故意投放毒害性物质,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即使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同样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应对投毒:防范未然,事发检举
没有什么是比生命更重要的。
无论投毒者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小可爱的生命却已经消逝了,那么多与主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也都失去了,这些是任何代价都无法换回的。
因此,防范对宠物的伤害,永远是每一位宠物主人必须做到的。
文明养犬、拒食训练
戴犬绳、嘴套已经是文明养犬的标配,除此之外,必要的拒食训练和服从往往被大家所忽视。
养犬人都应该知道,有时候一个不注意,牵在手里的狗狗就从地上快速捡拾了一个不明物体咬在嘴里,哪怕戴着嘴套,小狗舌头也能从缝隙里伸出去够地上的食物。
除了做好自身的训练和防范道具之外,做好宠物的社会化训练,减少养犬对社区其他成员的干扰,避免与社区成员产生矛盾激化,这其实更是从根本上减少此类群体性事件的方法。
不过这需要全体社区成员互相理解,共同参与,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另外,与社区内其他养犬人互联互通,一旦发生群体事件,集体的力量往往大于个人,也会带来更多影响力,如有条件,可以考虑参与。
发生案件,依法检举
投毒是违法的,因此无论有没有收到毒害,只要发现了投毒行为或迹象,无论是不是针对狗,我们作为公民都应当将这样的行为向公安部门反应。
参考本次昆明小区的事件,如果遇到警方对个案不重视的情况,坚持不放弃,投毒是危害社会的严重犯罪,虽然目前受害的可能是宠物,但毒物危害环境,也有可能对社区内的人员,如儿童,造成危害。
截至发稿,提供消息的读者告诉我们,警方通知受害狗狗的主人们,已经确定是投毒,并羁押了居住在同小区的嫌疑人,投毒物检测出了氟乙酸,是一种剧毒的鼠药成分。
目前嫌疑人已经基本确定涉罪被刑拘了,接下来将等待诉讼流程,同时受害者们也在积极咨询律师为后续的诉讼做准备。
▲检察院的朋友发给投稿读者的事件信息
希望今后能少一些这样的让人痛心的惨剧,也希望此前这些案件的受害者,能够从法律中得到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