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田家炳高中”),一只小猫的生命牵动了所有师生的心。一场爱心接力从校内延续到校外,一堂生命教育课程也从实践体验中真实“发声”。故事要从去年底说起。
一群师生救助一只小猫:
马上救!接着救!继续救!坚持救!
2020年12月17日,冬日的正午。一只浑身油污湿冷的小猫,躺在正对食堂的小树下,奄奄一息,瑟瑟发抖。来用午饭的师生们发现了这个小生命。
猫小田爬进田家炳高中的洞口。
马上救!同学们从医务室找来了纸箱子和干毛巾,将小猫裹进了临时的“襁褓”。据大家判断,田家炳高中校园内沿河北墙上消防栓旁取水的小洞是一条“生命通道”,小猫就是从这里爬进校园的。它浑身的油污应当是在河中挣扎时获得的。
接着救!田家炳高中有养猫经验的老师史宗艳,用热水澡帮它洗去了污垢和浑浊,学校找不到吹风机,便用烘干机帮小猫送来温度和清爽。医务室的校医徐扬帆,还拿出自己的围巾,给小猫裹了又裹。经检查,小猫的体内体外,不是伤就是病。
继续救!田家炳高中德育处联合医务室,马上送小猫去宠物医院,这也是对校园安全负责。宠物医院的医生认真查看了小猫的情况,它只有两个月大,病得不轻,应该是被主人遗弃在田家炳高中校园北面的河中的。而且兽医告诉了田家炳高中老师一个坏消息——小猫被救活的概率只有一两成。
坚持救!田家炳高中全体师生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不放弃弱小的生命,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心救助活动拉开了帷幕。同学们不仅发起了倡议书,还手绘了捐款箱。同学和老师们纷纷慷慨解囊,5天之内就凑够了小猫不菲的救助治疗费用。而且大家给小猫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猫小田”。
真实情境下的课堂:
从生命教育切入的德育和美育
“田中学子用智慧和善心尽力救助弱小,人心向善是从尊重生命开始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尊重生命仅有善心是不够的。”田家炳高中德育处主任曹雯蓉说,德育处利用这次机会开展了一次生命教育课程。“对于生命,除了爱心,还要明白什么是责任和担当。比如救助小动物,不仅需要花钱花精力,还要明白保护自己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盲目地救助如果反而让猫咪伤害了自己,就是处理不当了。另外救助小动物要请专业的组织来帮忙,等等。”曹雯蓉解释道。因此,在救助的同时,德育处一直把救助小猫的实时情况和救助小动物的注意事项,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告知了全校同学。
今年寒假,猫小田终于顺利出院,被高一(2)班许照彤的妈妈领养。自此,它不但有了属于它的姓名,也有了安全、温暖、稳定的避风港。前不久,许照彤发来猫小田的近照和视频,它恢复了健康,也长大、吃胖了不少。
而田家炳高中语文教研组又结合此背景开展了一次寒假作文征集。“如今高中语文学科新课标强调综合能力培养,作文考察形式也以围绕材料写作为主,因此这次小猫救助事件正适合真实情景下的材料作文。”田家炳高中语文老师蒋涛解释道。
“救助猫小田,一环接一环,在各方的接力中,一条行将失去温度的生命被重新赋予了人间的温度。生命、人性、心理、安全、责任……这不只是一堂课,猫小田救助的真实情境,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生命是连在一起的!”田家炳高中校长蒋凤清说,这整个过程也真实体现了苏州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