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在世时,卫春晓独自守候着他们的温馨小家,好让妻子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为民除害。他是妻子温暖的臂膀,是妻子坚实的后盾,是妻子疲惫劳累后可以休憩的港湾。
妻子离世后,卫春晓悲痛欲绝、彻夜难眠,他质问苍天无眼,他哀叹世事无常。
但卫春晓并没有一直消沉下去,而是选择活成妻子任长霞的样子:身为享誉一方的金牌律师,却不计回报不收一分钱地为劳苦百姓打官司。
可能是因为积劳成疾,也可能是上天看他思念妻子太苦。在妻子离开后的第四年,卫春晓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终于与妻子任长霞团圆相聚......
“警界女神警”任长霞
1964年,任长霞出生于河南郑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身世虽普通,但有些人注定不凡。
1983年,毕业于河南警察学院的任长霞,正式加入公安队伍,开启她扫黑除恶、为民除害的非凡生涯。
一开始,未满20岁尚且稚嫩的任长霞被分配到预审科,参与案件的预审工作。在预审科工作的13年间,任长霞一共协助破获了要案大案1072起,追捕犯罪嫌疑人950名。
很显然,任长霞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人。任长霞出色的工作能力以及她优秀的工作成绩让上级看到了她的发展潜力。从1983到2001年,这18年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却让任长霞一步一步地上升,从预审科一名初出茅庐的小警官跃升为登封市公安局局长。
而任长霞的表现,也从未让人失望。
任长霞调任那一年,彼时由于登封市公安局办案效率低下,百姓与公安局关系紧张。与此同时,登封——夏朝建都的选址地,这个有千年古韵的历史都城,却被当地盘踞的黑恶势力搅得不得安宁。黑白道上两股势力盘根错节,官商勾结互相维护,百姓苦不堪言但却又无能为力。
任长霞一上任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出于种种考虑,她决定越过公安局的原有警官,深入基层,了解百姓们的真实情况,打听百姓们的真切诉求。
警报,是百姓与公安局沟通极为的重要渠道。有了警报的存在,百姓才能及时地寻求帮助,警局才能了解到百姓的需要进而迅速出警。如此重要的警报,可以说是百姓的“急救符”,不能也更不该多次出现拨打不同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又是怎么回事呢?
任长霞的表情凝重起来。因为任长霞知道,要想还百姓一片净空,道阻且长,前方有一场激烈的“仗”正在等着她酣战。
回到警局,看到登封市民警的工作与精神状态:纪律涣散,迟到早退,上班摸鱼,享乐主义盛行,积压的案子堆积如山。
任长霞大为恼火,明白黑恶势力猖狂,警局本身其实具有很大的责任。于是,她锐意整顿纪律,大刀阔斧,正风肃纪,抓根本溯源头。
就这样,在开除与辞退了多名严重违法违纪的民警后,众人被任长霞雷厉风行的手段所震慑,民警不敢再敷衍办公,队伍纪律清明许多。
警局风气抓起来了,扫黑除恶的任务也迫在眉睫——百姓需要安稳平和的净土。
冥冥之中,仿佛老天也在帮助任长霞。很快,警局又收到了群众的匿名举报信:王振松手下的团伙洗劫了一个水产公司,多人因此家破人亡。
任长霞忍住怒气,按捺住急切将其捉拿归案的心情。暗中调查,深挖彻查,发誓要彻底挖除掉王振松团队这个毒瘤,还百姓河清海晏的净土。终于,经过一番斗智斗勇,任长霞成功拔出王振松根深蒂固的黑恶势力,将他们一网打尽。
消息传开,登封、禹州等地群众纷纷敲锣打鼓、喜上眉梢,感谢公安局为民除害。
相识相知,步入婚姻殿堂
任长霞的非凡生涯从当初那个小小的预审科开始,同时,她也是在那里遇见了她的爱情,她的港湾。
1983年,卫春晓被借调到郑州市中原分局预审科进行协助工作。那时的卫春晓也未曾想到,对他而言这其实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工作调动,因为在这里,他会遇到他的一生所爱——那个改变他一生的人。
任长霞与卫春晓本不相熟。一次偶然的机会,任长霞无意间发现这个看上去文弱的安静青年竟懂得武术,两人开始切磋起来。
如此一来二去,两个年轻而鲜活的灵魂越靠越近,两颗心跳动的频率也越来越一致。他们恋爱了......
卫春晓和任长霞在一起谈了三年恋爱,到他们该筹备结婚的时候,卫春晓的妈妈不甚同意,并向儿子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任长霞的职业决定着她注定常年在外奔波工作,顾着大家就没办法照顾好自己的小家。
她问自己的儿子卫春晓是否想清楚并做好准备了,得到的是卫春晓坚定的回答。对于儿子自己的选择,她无奈,但也只好叹息同意。
只是这样一来,卫春晓不得不更加繁忙:忙完工作后,要赶回家洗衣做饭、辅导孩子,还要照顾老人。虽然劳累,但他却乐此不疲,毫无怨言。
有了卫春晓这样坚实可靠的后盾,任长霞了却后方忧虑,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1992年,在郑州公安系统与政法系统练兵大比武中取得双冠;
两年后的11月,任长霞又在河南省预审岗位练兵大比武中夺得第一名。
丈夫卫春晓虽能理解她,但儿子却忍受不了思母之情。一次考试后,儿子实在思念妈妈,又想给她一个惊喜。于是,儿子独自骑自行车从郑州市跨越80多公里到登封市来找任长霞。却不慎在路上摔倒,自行车磕石头上摔坏了,胳膊、腿都被擦伤,鞋子也裂开了口子。
意外地看到灰扑扑脏兮兮的儿子出现在自己面前,任长霞忍住泪水,心疼地将流着眼泪的儿子搂紧怀里。她知道,自己欠丈夫儿子,欠这个家,太多太多了。
可毕竟是她所热爱的工作,她也放不下需要她的百姓。唯有更为卖力地工作,成为丈夫儿子的骄傲,才对得起他们的付出。
任职期间,她破下了多起陈年积案:“4.15”东金店强奸焚尸案、“4.18”大冶镇火石岭村绑架案、“5.18”特大盗抢案、“6.9”强奸轮奸女教师案、“7.2”唐庄杀妻杀子案等一系列大要案纷纷水落石出。
由于她各种出色的表现,大家给她冠以“女神警”的桂冠。同时,百姓们也爱戴地称赞任长霞“任青天”、“女包公”。
长霞已逝,然悲痛未绝
可惜,天妒英才。
2004年4月14日,任长霞在侦破“1.30”案件途中,在高速遭遇车祸。
急诊室内,看到昔日英姿飒爽的妻子血肉模糊、奄奄一息,卫春晓心如刀割。一个可以独挡一面的大男子汉,却在那时像个孩子般,涕泪并流,呜咽地恳求着医生一定要救活自己的爱妻——哪怕妻子变成植物人,他也愿意照顾她一辈子。
然而,完美的结局向来只出现在童话中,而现实总有各种残缺与遗憾。
2004年4月15日,任长霞的生命终结在了这一天,她非凡的警务生涯终止在了这一天,那颗心系人民的炽热之心,也在这一天停止跳动。百姓心中那抹明艳耀眼的彩霞,散了;卫春晓引以为傲、准备相伴一生的爱人,亡了。
任长霞牺牲了,老百姓们万分悲痛。对他们而言,任长霞是他们的父母官,是为他们排忧解难、主持公道的人。
任长霞出殡那天,登封市先后有30多万民众走上街头,徘徊在她的灵柩前,见他们可爱可亲的父母官——任长霞最后一面。甚至有一位小伙子,为此更改了自己的婚期。大地泪水潮湿,山河都在为她静默哀悼。
百姓的悲痛尚且如此,丈夫卫春晓心里的苦楚不舍就更加难以言喻了。
他们曾经温馨的小家,如今却笼罩着挥不去、散不开的悲伤气息,任长霞的遗像被端正地摆在桌案前,她喜爱的白玫瑰与百合花摆在灰色相片前,仿佛任长霞正在花丛中微笑。
卫春晓整夜翻来覆去,沉湎于和妻子相处的点滴往事,回想起妻子的音容笑貌,如何也无法入睡。他点燃了烟,烟雾袅袅,缓缓升起。他彷佛又看到了任长霞,有些埋怨地嗔怪:“都叫你少抽点烟,又不听了。”
可惜,这一切都是幻影。长霞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再也没有那个人提醒他注意身体,少抽点烟。怀着对妻子彻骨的思念,卫春晓流着泪,写下了《哭我妻长霞》:
“长霞,你别走,我们结婚十八载,却常年两地相守,还有许多思念的话,我们还没说够......”
“今已亭亭如盖矣”
2005年,河南省商丘市的一个小农村里,出现了一位自称免费的律师。
村里人觉得可笑,打心底地怀疑: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肯定是唬人的。但随着与这位“免费”律师相处的日子渐长,他们意识到,这个人是认真的。
这位“免费”律师,正是任长霞的丈夫卫春晓。与卫春晓恋爱期间,他就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政法大学进修深造。而今,他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金牌律师。
其实,像卫春晓这样已经具有一定声望的律师,大多已经不接小案件了。卫春晓完全可以凭借代理一些大型案件来挣钱养家,不耗费精力又赚得多,也足以让他与儿子衣食无忧。
可卫春晓,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与同行好友们截然相反的职业道路:他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为穷苦百姓免费代理诉讼上,哪怕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他也要动用自己的一切资源,为那些无力支付律师费用但却需要他的群众们争取最大的权益。
有同行不理解,也有好友劝说他:何必如此呢,毕竟年纪也上来了,轻轻松松舒舒服服地赚钱不好吗?
但卫春晓始终坚持着,不收群众的一分一毫。有在胜诉之后带着礼物上门感谢的老百姓,他也坚决拒收,“闭门谢客”。
也许,卫春晓如此卖力地工作,也有几分以繁忙来麻痹自己的意思:卫春晓的儿子卫辰尧曾回忆说,自从母亲任长霞殉职后,父亲的工作强度又增大了许多。原本,卫春晓一般习惯工作到零点就休息,可自从妻子去世,他开始废寝忘食地工作。卫春晓房间的灯,常常到后半夜都还是亮着的。
没有任长霞相伴的日子如流水般,一天天了无痕迹地过去了。但对于卫春晓帮助代理诉讼过的百姓来说,却意义深刻。卫春晓用自己的真诚、耐心与实力,赢得了百姓们的信任与爱戴。
《项脊轩志》中,“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也许,任长霞过世那天,也在卫春晓心里悄然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这个小生命被卫春晓以正义、善良、助人的精神来灌溉。在这四年来,卫春晓始终坚持着不收百姓分文,维护权益,匡扶正义——想必现今,这颗种子早已长成参天大树,亭亭如盖矣。
突发急病,终与妻相聚
这天早上,儿子卫辰尧起床发现父亲卫春晓正在对着镜子梳头,随口问了句:“爸,您待会是要出去吗?”卫春晓边梳头边漫不经心地答:“没有,我还想再睡会。”
儿子也未察觉异常,径直走回房间,关上了房间的门。
谁知,没一会儿,卫辰尧房间的门,被父亲卫春晓急促而慌乱地拍打:“辰尧快开门!我感觉我的手脚......好像......不太听使唤。”
然而,在救护车呼啸赶来时,卫春晓已经呼吸急促,近乎休克了。待被送医院之后,卫春晓已经停止了心跳。
在卫春晓的葬礼上,乡亲们纷纷前来与卫春晓告别,为他送行。正如当初为任长霞送别那样。
儿子卫辰尧依照遗嘱,将父亲与母亲合葬在一起。卫春晓在一片白色的花海中,带着平静祥和的笑容——他终于和妻子任长霞团圆相聚了,从此,永不分离。
卫春晓任长霞夫妇,一个维护公平,一个主持正义,是河南民众眼里实实在在的“公正使者”。每年清明,前来悼念他们夫妻俩的民众百姓络绎不绝,他们的付出,人民一直记得。
卫春晓与任长霞,始终活在人们的心中。他们的精神与爱情,也将在时代的洪流中永垂不朽。
至于亲历父母双双离世的卫辰尧也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母亲的道路,2005年报考了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至2023年3月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捍做人民的“子弟兵”。
如此家庭,堪称楷模!如此人民,当称英雄!如此国家,心齐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