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紫砂壶,有一座绕不开的丰碑,那就是顾景舟。
他是建国初期紫砂厂“七老艺人”之一,紫砂领域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建立的紫砂教育体系沿用至今,桃李天下。
他是一位制壶大师,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顾景舟(1915-1996)
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巨大,可谓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被海内外誉为"一代宗师"、"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
顾景舟1959年作“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2015年北京东正秋拍以8960万高价成交,刷新紫砂壶全球最高价,至今无出其右者。
1
缘起
1915年农历九月初十,顾景舟出生在江苏宜兴的上袁村。这个村子靠近生产紫砂矿料的青龙山和黄龙山,从明代以来就是真正的“紫砂村”。
宜兴青龙山
摄影@执子之手
虽然家中经济并非宽裕,顾景舟自小仍进入东坡书院读书,一读,便是十年。扎实的文化基础,为日后成为一代宗师埋下种子。
宜兴东坡书院
摄影@咸肉煨笋
后来,家中无法支撑学业,顾景舟被迫辍学。1932年,17岁的顾景舟师从祖母邵氏学习紫砂技艺,仅仅做了2年,就超越了大部分同行,有了一定名气。
2
转折
而真正命运上的转折,发生在1936年,顾景舟以每月60大洋的高薪,应聘至上海“郎氏艺苑”,专事仿古制陶。
上世纪30年代,繁华的上海滩
在上海,顾景舟看到众多明清紫砂名家器物,眼界大开;同时又与上海紫砂高手竞争,这对于年轻气盛的顾景舟来说,不啻为一段技艺突飞猛进的时光。
在临摹和仿制中,他的技艺趋向精湛和系统,紫砂圆形、方形之光素器以及仿自然形的花货类、陶刻等都有涉及,对于各家流派风格的鉴赏眼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顾景舟上海仿古天鹅尊
徐风《布衣壶宗》著录
这时期的作品工精艺良,足以乱真,后来一部分辗转流入故宫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等馆所,被专家鉴定为“古董”而成为馆藏,直到他几十年后为博物馆做鉴定时,才又与自己的作品重逢。
3
传承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顾景舟不得不返回宜兴。每日在家看书制壶,仿佛一名随时等待应考的士子。
抗战胜利后,顾景舟往返于上海与宜兴,与戴相明、唐云、吴壶帆、江寒汀等书画家交好,期间做“石瓢壶”5件,诗画与壶艺相和,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由顾景舟1959年制作,吴湖帆书,江寒汀画的“大石瓢”,经2015年北京东正春拍以2817.5万元成交。
时光行进至1950年代,紫砂行业重新受到国家重视,1954年,年近四旬的顾景舟第一个响应号召,参加并组建宜兴县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蜀山紫砂工场(宜兴紫砂厂前身)。
20世纪50年代,顾景舟与朱可心交流壶艺
1955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设立“紫砂工艺班”,顾景舟为合作社7老艺人之一。1956年,被国家授予工艺行业最高荣誉“工艺人”称号,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技术辅导”称号。
20世纪50年代,顾景舟授徒场景
当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庄教授,带学生来宜兴创作实习,与顾景舟一见如故,1956年秋天,二人萌生了合作一件紫砂提梁壶的想法,于是,顾景舟画了一份图纸,高庄细细揣摩后进行改动,随后顾景舟做出壶体实样,提璧壶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在1957至1978年之间,顾景舟又分别从实用性、把玩性、风格和立意等方面进行四次修改,历经20余年后终于定型,并正式命名为“提璧壶”。
作品结构谨严,刚中带柔,和谐匀称,为典型的顾氏光器杰作。
顾景舟制“大提璧壶”,经北京匡时2017春拍拍出,成交价1782.5万元。
4
丰碑
行业是时代的缩影,人的命运也是。
在众多紫砂光器中,井栏壶作为曼生壶系列之一,造型天成,稳重大气,为传世紫砂壶的经典壶式。
顾景舟一生曾制作过多把井栏壶,既有高矮井栏之分,又有题刻与光素之别。其中一件作品,为1980年顾景舟与时任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唐云合作完成,景舟制壶,唐氏题诗,珠联璧合,在2011年嘉德春拍以747.5万元的价格成交,印证一段佳话。
顾景舟制“井栏壶”,中国嘉德2011年春拍,成交价747.5万元。
同年另一件顾景舟制井栏壶,以207.2万元的成交价易主。这件井栏壶朴素无华,然而胎泥精练,作工精细,气度恢弘,神韵大度,除顾氏手艺外近世无匹。
顾景舟制“井栏壶”,北京琴岛荣德2011年春拍,成交价207.2万元。
同样创作于1980年代的是“三足乳鼎壶”,为顾老砂壶创作晚期佳作之一。壶呈圆腹、下宽上收;乳鼎钮、三乳足,故称为“三足乳鼎壶”。
整壶丰满圆润,各部衔接过渡自然、浑然一体,线条挺括流畅,强化了律动的视觉效果。
顾景舟制“三足乳鼎壶”,北京保利2011年春拍,成交价437万元。
■景舟年表(节录)
1975年,参加香港第六届亚洲艺术节。
1982年,被评为工艺美术师,同年为故宫所藏700余件紫砂器做鉴定。
1983年,担任紫砂研究所所长。
1988年4月,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为中国紫砂行业第一人。
1991年,“顾景舟教育奖励基金会”创立,捐资20万元。
1992年,作品“提璧壶”入选邮电部发行的四枚紫砂邮票之一。
1993年,作为“宜兴陶瓷艺术作品展览会”代表团成员首次访问台湾。
……
顾景舟大师一生,广交文人雅士,在艺术风格与创作思想上由技至道;并培养了如徐汉棠、李昌鸿、高海庚等一批紫砂大师,教育体系星火传承。最后终成一代宗师,紫砂丰碑。
“景舟四珍”——再现顾景舟经典壶式
﹀
▲
“景舟四珍”涵括
“石瓢壶”“提璧壶”“井栏壶”“三足乳鼎壶”
郭星星制景舟石瓢壶
毛本新制景舟提璧壶
毛本新制景舟井栏壶
郭星星制三足乳鼎壶
“顾脉李门”景舟传人毛本新、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郭星星联袂打造,再现景舟经典壶型,致敬百年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