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拥有飞科、博锐两大品牌,博锐锚定中低端市场,推出"质量高、价格低"的防御性产品系列,主打极致性价比,以保持公司原有的市场规模优势。而飞科品牌,逐渐将其低端产品线向博锐转移,并持续推出高端产品系列,以推动品牌形象向年轻化、高端化升级。
通过飞科、博锐两大品牌的差异化布局,公司可以面向不同的消费群体,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从而推动公司长期稳健发展。
1.2全文大纲
1.3行业背景
产品方面,个护电器行业的产品品类繁杂,参与市场竞争的品牌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伴随着消费升级,市场对产品的创新要求不断提高,产品趋势向品类增多、功能增多、品质提高、价值提高的高端化方向发展。但目前高端产品的渗透率仍较低,未来各品类的高端化升级,为行业发展带来一定增量空间。
市场方面,随着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以及兴趣和社交电商的崛起,势必会激发出更多的潜在需求,国内新兴智能小家电行业,尤其是个护、清洁、健康等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活品质的新兴品类,仍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
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消退,国内市场复苏具备较强确定性,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将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1.4公司治理
1.4.1公司的股权结构
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上海飞科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丐腾先生。李丐腾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裁,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总共持有88.37%的股权,并通过控股上海飞科投资控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高度集中,有利于实控人对上市公司的有效掌控。
报告期内,公司的实控人及控股股东没有进行股权减持或质押,不存在减持或质押风险。
1.4.2公司的管理团队
高管团队中,除李丐腾外,其他人均不持有上市公司股权,但薪酬基本都在百万以上,激励还算充分。
整体来看,公司的管理团队还是比较稳定的。
2.公司经营分析
2.1核心财务指标
2018年至2020年,公司的关键财务指标出现持续下滑。营业收入从39.77亿元下滑至35.68亿元,下降了10.28%;归母净利润从8.45亿元下滑至6.38亿元,下降了24.5%,降幅高于营收。
原因分析如下:
一方面,公司在行业内较早布局线上渠道,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已经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竞争对手在线上渠道的布局日趋完善,竞争全面展开,公司的先发优势不再明显。
另一方面,公司主营产品电动剃须刀的市场保有量趋于饱和,市场进入稳定发展阶段,销量增速放缓。2018年至2021年,公司的电动剃须刀销量保持在5000万台以上,但出现小幅下滑。
2018~2021年飞科电动剃须刀销量:
自2021年开始,公司的业绩触底反弹。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7亿元,同比增长15.53%,已经回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归母净利润8.23亿元,同比增长28.39%,但仍低于2018年的8.45亿元峰值。
近两年的恢复性增长,得益于公司在产品及渠道两方面的改革。产品方面,公司在保持低端市场优势地位的同时,推出更多高端产品,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另外,公司一方面推动传统品类的更新升级,一方面推出多个新兴品类,以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渠道方面,精简渠道层级,优化销售效率,边际效应逐渐改善。
同时我们看到,公司的毛利率在2019年达到38.61%的低位,此后几年持续提升,2022年已提升至53.63%,主要得益于销售渠道的改革。
传统的销售渠道,不仅线下渠道有中间商层层加价,就连线上渠道,公司的很多旗舰店都由经销商来运营,导致厂商的毛利率偏低。公司精简了渠道层级,并逐步将电商旗舰店由经销转为自营,减少了中间环节,厂商的毛利率自然得到了大幅提升。
2.2费用率分析
2018年至2022年,公司的期间费用率逐年增长,从12.68%增长至30.09%,尤其是2021年开始,增长幅度非常大。
虽然近几年公司的毛利率提升较快,但增速仍不及期间费用率,以致【费用率/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达到56.11%,说明公司的费用管控能力逐渐弱化。
从"四费"的具体构成来看,销售费用是最主要费用。以2022年为例,销售费用达到11.42亿元,占了“四费”总额的80%以上。
2.3主营业务分析
分产品来看,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个护电器产品、生活电器产品、其他产品三类。
根据公司年报披露,个护电器产品包括电动剃须刀、电吹风、电动牙刷、冲牙器、电动理发器、鼻毛修剪器、女士剃毛器、烫发器等;生活电器产品包括电熨斗、挂烫机、加湿器、智能健康秤、毛球修剪器、颈椎按摩器、护眼仪等;其他产品主要是电水壶等厨房小家电。
2022年,个护电器产品贡献营收43.47亿元,营收占比高达94%以上,同时个护产品的毛利率也是最高的,高达54.25%.而生活电器产品和其他产品均仅实现1.3亿元营收,占比都很小,且毛利率相对较低。
同时公司披露了具体产品的营收情况。可以看到,电动剃须刀和电吹风仍是公司主力产品,2022年分别贡献营收32.12亿、6.02亿,营收占比分别为70%、13%,毛利率分别为58.22%、38.04%.
我们看一下电动剃须刀和电吹风的市场情况:
1、电动剃须刀
电动剃须刀市场份额:
2021年,公司中高端剃须刀的新品销售占比为20.32%.
2、电吹风
2016年,戴森推出的高端电吹风进入国内,引发了电吹风市场革命,并为国内的电吹风品牌打开了提质提价空间。
但是,公司的吹风机产品仍是低速吹风机,产品提价缺乏动力支撑,暂时难以打入高端市场。未来若能实现技术突破,推出高速吹风机,补齐高端市场的产品布局,则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3.企业竞争力分析
3.1行业地位分析
3.1.1公司规模分析
3.1.2市场竞争格局
电动剃须刀市场竞争格局:
电动剃须刀线上市场Top20统计:
再看公司第二大品类电吹风的市场情况:
电吹风线上市场竞争格局:
3.2公司的产业链地位
近三年来,公司的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均出现明显下滑,但“应付预收"类款项与"应收预付"类款项的差值保持在2亿元左右,公司将下游的资金占用压力转移到上游,说明公司在上游的议价话语权较强。
3.3公司的竞争优势
1、品牌优势
在电视媒体时代,公司通过央视、主流卫视等电视频道的硬广投放、电视栏目和体育赛事冠名等方式,进行品牌推广。
目前,公司拥有飞科、博锐两大品牌,分别布局中高端、性价比市场,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2、研发设计优势
公司将电商旗舰店由经销转为自营后,能够动态感知终端消费数据的变化,及时收集消费者在产品选择上的偏好,从而反哺研发端对于新品的开发。
公司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研发不同的产品系列,并在外观、结构、功能、材料、配色等方面持续创新,引领流行趋势,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卓越、外观时尚、功能创新的产品,具备较强的研发设计优势。
3.4公司竞争力总结
公司的营收规模在行业中处于中上游水平,但盈利能力强,净利率排名行业第二。
飞科电动剃须刀占据26.6%的市场份额,排名行业第一;电吹风占据7%的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五。
公司可以将下游的资金占用压力传导至上游,对上游供应商具备较强的议价话语权。
公司具备品牌优势、研发设计优势,行业竞争力较强。
4.投资回报率分析
4.1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2022年之前,随着公司业绩承压,ROE持续下滑,但始终保持在20%以上,2022年企稳回升,恢复至25.73%,公司的盈利能力是非常优秀的。
同行业对比来看,飞科的ROE位居行业第四,远高于11.68%的行业均值,还是非常不错的。
4.2分红情况分析
近五年来,公司的股利支付率保持在60%以上,2022年甚至超过100%,达到105.82%.
公司长期保持高分红,一方面,公司处于成熟期,没有大额资本投入需求;另一方面,从利益角度来看,公司创始人李丐腾总共持有上市公司88.37%的股权,以分红的方式,将公司经营所得提现,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公众投资者也会从中受益,获得稳定的现金流。
5.经营风险分析
5.1偿债风险分析
近三年来,公司的准货币资金高达十几亿,而有息负债却非常少,比如2022年,只有0.15亿元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准货币资金完全可以覆盖短期负债及利息支出,债务压力非常小。
同时也可以看到,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2022年只有21.13%.从长期来看,公司的偿债风险不大。
5.2存货分析
整体来看,公司的存货占比处于行业一般水平,库存管理能力有弱化趋势,存货爆雷的风险较小。
5.3商誉分析
公司的商誉科目为0,不存在商誉爆雷的风险。
5.3企业风险总结
公司的准货币资金远高于有息负债,资产负债率略高于20%,偿债风险不大。
公司的存货和商誉,基本不存在爆雷风险。
6.企业优势及未来风险
6.1企业优势
1、公司具备较强的品牌优势,通过"飞科+博锐"的双品牌运作,覆盖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飞科剃须刀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
2、公司注重新品类的设计研发,持续推出质量卓越、外观时尚的新产品,以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产品力强。
3、公司财务稳健,分红比例高,为长期投资者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6.2风险提示
1、国内的小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若公司的新品拓展不及预期,将影响业绩增长。
2、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可能会给成本端带来压力,影响公司的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