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除了热闹的各种园子,还有一处不对公众开放的地方——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这里偏僻而安静,里面收容救助了不少动物:有幼时就失去家园的狗獾兄妹,有闯进城市被抓获的野猪,还有被警察罚没的辐射龟……目前,在这里接受救助的野生动物有700多只。
日常“住客”700多9名专职+部分志愿者从事救助
工作了两个多月,她发现这个工作不仅仅是“照顾动物吃喝拉撒”这么简单,“需要一点点学习,每一种动物生活习性都不一样,我们不是它们的保姆,只是临时医生、监护人。”王宪告诉记者。
园内现存的700余只野生动物,主要来自警方罚没和市民送交,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两栖爬行类动物,它们基本都是外来物种。
张浩然是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饲养员,他指着一个酷酷的标牌告诉记者,这里面有四爪陆龟,是私人非法饲养后被警方罚没送过来的。
在救助中心的爬行动物区,有400只动物,它们基本都是外来珍稀物种,救助后放生比较困难,只能给它在特定环境长期饲养下去,饲养成本和精力都比较大。
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救助后这些动物何去何从?
南京红山动物园内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成立于2011年,到现在有11年了,是江苏省及南京市两级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介绍,这几年本土动物救助越来越多,像猫头鹰、八哥等猛禽救助也有一定数量增长。小型兽类貉、猪獾、狗獾也比较多,通过积极医疗救治和康复,科学的评估之后,会选择将它们放归,目前放归比例在40%到50%左右。还有一些动物原产地来自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是非法贸易来到在我国,被海关罚没送到救助中心的。“我们相当于给它们一辈子养老。”沈园长无奈地说。
收容救助中心里常年保持着七百多只野生动物,在这里,没有珍稀与普通的分别,只有一个一个的生命。来到这里的动物都有一份专属"病例",上面记载了它的编号、名称、"伤情"和最终去向。本土动物在成功救助后,尽可能放归自然,对于外来稀有的物种,动物园方面也想方设法繁衍,延续、扩大其种群。去年开始,救助中心已经成功繁殖辐射陆龟子一代了。
救助量较大它们的到来有多少“意外”?
每年的春夏季节是野生动物的繁殖季,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也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不过,在工作人员看来,有一些小动物完全没有必要送到这里来,而它们的意外来到也让园方颇为踌躇。
今年,收容救助中心又救助了很多雏鸟,还开起了临时雏鸟幼儿园。雏鸟幼儿园里大部分鸟都是热心市民捡拾过来的。和很多鸟在繁殖期喜欢在树上营巢不同,灰头麦的蛋会产在陆地上,它们的蛋酷似小石头,没想到,还是被“善良的火眼金睛”的路人发现,强行将“小石头”带走孵化。
两只小獐子的到来,也是纯属意外。獐子有个习性,母獐子喂完奶之后会离它们稍微远一点,它们喝完奶就卧在那里保持安静,被市民发现后,以为是走失了,便将它们“拐”到救助中心。
从今年五月下旬起,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平均每天会接到8到10只的动物,除了部分受伤、生病的,很多看似落单的野生动物,其实根本没必要特别救助。从2011年以来,动物园因为救助这些动物,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这里的动物没有名字救助是为了“分离”
这些小动物的被捡拾,是一个个意外的误会。但既然来了,也没办法送回去了,救助中心也只能尽力悉心照料它们。照料时,饲养员会刻意和这些动物保持距离,甚至故意的冷淡。比如,投喂的时候不让饲养员出现,减少它对人类的依赖。
沈志军告诉记者:“我们救助中心的所有动物都没有名字,我们不会跟它建立声音的联系,情感上的联系,让它们保持野性和警惕性,和人类保持距离。”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建议,如果市民碰到了落单或者受伤的野生动物,可拨打025-85620178咨询,根据专业人员的指导,再决定是否送至救助中心。同时,在救助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