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揭情感诈骗图鉴:支教女孩、卖茶女孩、性感空姐……
正义君考考你
有三位女孩久仰你的大名
都想和你发展一段感情
她们是
温柔有爱心的“支教女孩”
自强不息的“卖茶女孩”
优雅漂亮的“性感空姐”
……
你想好了没有,选谁?
被温柔可爱的“支教女孩”群发搭讪
聊天记录约65万余条
让“目标客户”心甘情愿掏出上千元买原价几十块的茶叶
这只是预设“剧本”中的一条剧情……
如今,情感类诈骗案件频频发生
触动着我们的神经
这类诈骗团伙有哪些套路?
正义君邀请到3位检察官办案组成员
他们都办理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情感诈骗案
今天就和大家描绘这幅情感诈骗图鉴
起底传说中的恋爱“杀猪”套路!
先来科普几个词
“养猪”:建立恋爱关系,让受骗者产生信任感。
“杀猪”:最后的诈骗环节,卸磨杀驴,交付钱财,也就是最后的“收割”。
这是一种“放长线钓大鱼”的诈骗套路,受骗者可能一直无法觉察自己受骗的现状,甚至当旁人质疑自己的感情异常时,也可能义无反顾地相信施骗者。
正义君对上述案件打探后发现,此类情感诈骗通常是团伙作案,主犯“老板”们会招募一批“很傻很天真”的年轻员工一起实施犯罪。而犯罪团伙掌握的“核心技术”,其实就是传说中的“话术本”,由此控制被害人的情感走向。
“话术本”相当于江湖中的“独门秘籍”,一般来说只有“老板”们掌握,再根据不同阶段下发给员工们。
正义君了解到,有员工拿到“话术本”后就“单飞”自立门户(“支教女孩案”),也有团伙为获得其他“门派”的独门“话术本”专门去卧底(“卖茶女”案)……
该案办案组成员、浦东新区检察院检察二部检察官助理朱波向正义君详细介绍,“话术本”是嫌疑人诈骗的核心“指南”,这样的剧本通常由专业人士根据人际交往、培养信任的过程精心设计而成,还有配套的图片、语音、对诈骗步骤的详细说明等。
检察官揭秘“支教女孩”团伙作案手法:
第二步,通过软件群发添加男性好友,一般用“你好,是学生家长吗?”作为搭讪开场白,收到否认答复后,以“有缘”为由继续聊天。
第三步,开始与目标对象聊生活、聊孩子,假装生病、假装男朋友出轨寻求安慰等,伪装成单纯、善良、可怜的弱女子形象,博取同情与信任。不同“话术本”的收割期也不同,一般在30天左右。
第四步,通过发红包“考验执行力”的游戏等方式,骗取被害人的钱财。要求的红包金额从10元、20元、30元……到520元、1314元、3344元、6666元不等,营造出“只是考验对方,并不会真正收钱”的假象后,再出其不意地一次性“收割”后拉黑被害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嫌疑人都经过专业的培训,为博取信任,在统一“收割”前,被害人发送的红包都不会接收。
套路1:“进粉期”
这是“卖茶女”剧本的感情培养期,主要处在与“客户”闲聊阶段,通过日常聊天培养成朋友关系。这一阶段以文字聊天为主,配发朋友圈日常工作、生活的场景图片。
套路2:“失恋期”
营造被在国外读书男友无情抛弃的伤心女孩形象,表现得悲痛欲绝,以引起“客户”的同情心理,为此后的感情发展剧情作铺垫。
套路3:“茶山期”
女孩遭遇失恋后回到外公家的茶山,帮忙炒茶、采茶等,还搭配有手部受伤的情节,继续博取“客户”的同情心,并择机推介一下“外公手工茶”。
套路4:“茶庄期”
亲生母亲去世,女孩与继母争夺母亲留下来的茶庄经营权,打赌自己在限期内营业额达一定金额,即可继承茶庄,否则继母就要卖掉茶庄。经过艰辛的市场奔波后,最后谎称营业额还差数百至数千元,恳求“客户”购买帮助自己达成继承母亲遗产的心愿。
原来,所谓的“空姐”根本不存在,完全是20岁小伙方某伪装出来的。他盗用女性朋友照片,伪装成性感“空姐”,对被害人冯先生热情回应,让其满怀幻想,觉得迟早能发展为恋爱关系。冯先生曾多次提出见面却屡遭拒绝,“空姐”只是发来许多生活照和空姐制服自拍照暂解相思之苦。这个“空姐”曾三次答应见面,却又临时“放鸽子”,让冯先生每次都觉得“只差一步就可以见面了”,不愿轻易放弃。近日,犯罪嫌疑人方某被上海市普陀区检察院批捕。
令该案办案组成员、普陀区检察院检察三部检察官助理张楚昊疑惑的是,犯罪嫌疑人方某至案发时只有20岁,为何却能一个人假扮空姐,多次骗取比自己大近十岁的被害人十余万元?
在办案过程中,张楚昊了解到,方某文化程度较低,案发前从事的工作也处于灰色地带——在社交平台上注册大量账号,伪装成美女身份,为游戏、网站等招募客户。因此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职业搭讪“话术”,掌握了单身男网民的心态,最后发现如此“生财之道”。
张楚昊表示,该案呈现出网络化和流程化的特点。犯罪嫌疑人为自己包装单纯善良的“空姐”身份,在网络上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同时利用网络流行的“快节奏恋爱”心态,认为网络恋爱行骗不易被发现;“广撒网”,进行流程化的操作,一旦发现社会经验不足的“潜在目标”,就频繁索取钱款来满足私欲。
检察官支招:如何防范情感诈骗
网络社交中到底如何防骗?究竟如何辨别情感诈骗?对此,张楚昊表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防骗意识,保持良好的社交心态,在没有确定对方真实身份和样貌之前,警惕经济上的来往,不向陌生人转账。
2.保护个人隐私,不轻易透露自己的财产状况、家庭情况、家庭住址等信息,避免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
3.保持正确的投资、理财心理,规避高风险、不切实际的冲动行为。
4.警惕对方发来的不明二维码、链接、App等,不轻易点击,不轻易扫码,避免财产损失。
最后,正义君送上来自检察官办案组的一句话“泼冷水”彩蛋:
朱波:中国只有一个王思聪,富二代、白富美在网络上找到你,也许不为天长地久,只为曾经“收割”。
宫瑞:社会本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张楚昊:不轻信“不劳而获”“天降馅饼”的说法,天上掉下的一般都是“陷阱”,而不会是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