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城,曾是北京人对清河、大兴天宫院、通州等近郊区域的调侃。但随着卫星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睡城”不但实现了产城融合、职住平衡,还因大型购物中心的涌入,成为商业“不夜城”。
北京晚报记者上周走访发现,在城区老商场艰难转型之时,近郊的新商城,正因为交通的延伸、人口的流动,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在清河,五彩城用科技新体验吸引着理工男和他们的家人;在天宫院,出地铁站即达的龙湖大兴天街让四号线南端成为新商业聚集;在通州,万达广场提升了整个“通利福尼亚”的购物品质,甚至吸引来燕郊客流。
格局:一超为核社区购物中心围绕
聚焦商场:华润五彩城上清商圈第一家大型购物中心
营业面积:20万平方米
小宇是在附近居住的一名电力工程师,他告诉记者,这里还引进了许多具有科技元素的店铺,很是吸引他这种理工男:”像小米有品、京东的7fresh生鲜超市,我每次来都会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产品、用了什么新技术。一层华为的体验店,最近出的P30已经可以上手体验真机了。比起一些基本只卖女装的商场,对我们男生简直不要太友好。”
记者探访发现,以大型购物中心五彩城为核心,悦茂、上地华联等社区购物中心,翠微百货上地店、清河百货等传统百货环绕四周,上清地区的商圈氛围已经成功孕育。
格局:一站一商场城南商业兴起
聚焦商场:龙湖大兴天街天宫院商圈第一家大型购物中心
营业面积:15万平方米
上周六晚上,B1层中庭正在举行宠物领养日活动,活动区被围得水泄不通,喜欢“云养猫”的两人也拍了不少照片:“这块地方周末经常办一些小活动,去年有一个王者荣耀比赛,还有一次弄了一个真人夹娃娃机,都挺有意思的。”
大兴龙湖天街负责人告诉北京晚报记者,客群调研显示城南消费者的消费潜力和消费需求都非常可观,沿着地铁四号线自南向北分布着凯德Mall、泰禾里、绿地缤纷城、宜家荟聚等多个商业项目,而大兴龙湖自2016年7月开业以来,每年的营业额增长率都接近20%。“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网格化布局以及北京经济的整体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开始从城区向外迁移。在这种趋势下,天街这种非传统商圈购物中心项目的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大兴国际机场的启用、南城经济的快速崛起,我们会通过优质的品牌导入、精细化的运营服务、新奇有趣的推广活动来满足消费者们物质、精神、社交、健康等各个维度场景化需求。”该负责人表示。
格局:提升副中心商业品质辐射京津冀
聚焦商场:通州万达广场
营业面积:22万平方米
“我至今都记得万达广场开业那天,半个通州区都堵车了。”老姚是个老“通县人”,记得2014年11月29日,跟老婆孩子一起来逛万达。他觉得从那天起,通州正式告别“睡城”。
作为北京最早的“睡城”之一,老姚和街坊们一样,都调侃通州是“通州国”、“通利福尼亚”,除了在家休息,平时上班、购物、休闲等其他生活组成,全部要进城。在万达开业之前,通州最繁华的地段,也只有两三家小型商场,“最时髦的卖场大概是家乐福超市,甚至连个好一点的电影院都没有”。万达彻底颠覆了通州区的商业格局,带动整个区域商业品质的提升。
杨青松说,很多郊区的购物中心都距离地铁站非常近,甚至就是地铁上盖项目,在人流吸引方面很有优势;并且郊区有大量的家庭居住,对一站式购物的需求非常大,因此业态丰富、消费场景偏生活化的购物中心很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