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多方采访了解到,据初步统计,被骗人员至少超400人,涉及单数超1000单,金额数千万。有消费者贷款近50万在麦多多上购买黄金,如今面临逾期。
多位受访者称,麦多多位于上海的办公地点已人去楼空。目前上海警方反馈已立案,有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资金还在追查中。
案值或达数千万
有人贷款近50万“投资”
来自四川自贡的黄女士告诉中新网,今年5月,她被一名网友拉进了一个499人的黄金理财群。群内经常讨论名为麦多多的电商APP,据称,该APP上的黄金价格每克比大盘价低10至20元,不少人选择购买后再转手卖出。
网友推荐黄女士用麦多多购买黄金。受访者供图
“一开始我是不敢买的。”黄女士说,直到8月,那位网友再次向她介绍麦多多,并展示了自己的订单和收益。于是,她抱着尝试的心态抢购了10克黄金,三四天后就收到了货,转手卖出后,她赚到了100多元的差价。
此时,黄女士还有总计价值66.4万元的黄金未收到货,其中有近50万都是她贷款得来的。“我在家带孩子,没什么收入,就想着贷一点,挣点钱给小孩改善下生活,没想到会这样。”
赵女士的部分订单。受访者供图
另一位湖南长沙的消费者陈女士也表示,她还有价值47万的黄金未收到货,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信用卡和花呗贷款,如今面临逾期风险,她期待能早些追回损失。
涉事公司仅成立半年多
负责人已被控制
天眼查显示,麦多多隶属的上海麦个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23日,注册资本1500万元,法定代表人陈凯文。该公司旗下还有2家子公司,分别为上海麦优汇网络有限公司、上海沪腾金珠宝有限公司,均成立于今年9月,注册资本都是3000万。
11月8日,麦多多办公地,多名消费者前来查看情况。受访者供图
“看到注册资本越来越高,就想可能是公司越做越大了,没有想到他们会跑路。”黄女士说。但实际上,天眼查显示,这三家公司认缴出资日期都要到2029年。
麦多多官网首页。
11月8日,黄女士的丈夫赶往位于上海的麦多多办公地。彼时,现场两名公司员工向前来询问的消费者们表示,公司放了三天假,备战双十一。然而,第二天再过去时,办公地已人去楼空,门口贴着张纸,上面写着“上海麦个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员工不知情,已将所有知情情况告知派出所”。
麦多多办公地点门口。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20日从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获悉,警方已对这起事件立案调查。多名受骗人表示,据警方反馈,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记者注意到,目前,麦多多APP已经无法登陆。
律师: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
最高可判无期
立案告知书。受访者供图
这些“托”是否构成犯罪?张博浩表示,如果平台负责人构成合同诈骗罪,这些人的引诱行为属于共同犯罪行为,也构成合同诈骗罪,最终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发挥的作用进行量刑。
低价黄金“杀猪盘”
为何屡屡得逞?
“黄金热”浪潮下,低价黄金“杀猪盘”也随之出现。此前,类似的案件也屡见报端。去年10月,就有多名消费者反映,他们在“中鑫金业”APP上购买投资金条后,平台再无货品发出状态,办公地也人去楼空,有人受骗金额超百万。
究其套路,基本都是诈骗人员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筛选对黄金理财等有着浓厚兴趣的用户,伪装成普通投资者,加为好友后长期交流。平台用低价和限购作为噱头,先让消费者获利,让其逐渐降低警惕。
“之前的线上平台爆雷,多为虚拟的投资平台,大家对此也多有防范,但黄金诈骗公司披上了黄金买卖的外衣后,使得受害人的防范心理大幅降低,通过所谓延迟发货或者假冒快递信息等方式,骗取消费者的预付款。”张博浩说。
他表示,这类案件难点之一就是资金追回的问题。既往的平台类诈骗案中,平台负责人往往将诈骗来的资金挥霍甚至通过各种洗钱的方式进行层层转移,使得公安机关难以查询到资金的最终流向或难以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