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2023年,中国电商市场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下,继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以直播和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兴电商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国内消费空间也面临着一定的收缩压力,消费者对商品的低价化需求持续旺盛,这对电商平台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50.57万亿元,较2022年的47.57万亿元同比增长6.31%。此外,2019-2022年国内电商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35.63万亿元(9.46%)、38.16万亿元(7.1%)、42.13万亿元(10.4%)、47.57万亿元(12.9%)。
从业人员方面,2023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达755万人,较2022年的722万人同比增长4.57%;间接从业人员达6550万人,较2022年的6325万人同比增长3.55%。
此外,2019-2022年国内电商直接从业人员规模分别为500万人(28.2%)、580万人(16%)、680万人(17.24%)、722万人(6.17%);间接从业人员规模分别为4200万人(27.27%)、5100万人(21.42%)、5850万人(14.7%)、6325万人(8.11%)。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电子商务融资事件为146起,较去年同期275起下降46.91%;融资总金额达291.7亿元,同比去年同期317.4亿元下降9.00%。
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4264亿元,同比增长11.9%。
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71495亿元,2023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达32.75%。其中,社零占比从超一成到两成经过四年,从2020年开始始终在30%徘徊,近两年增长较为明显。
其中,2023年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49168亿元,同比增长40.48%;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6424.9亿元,同比增长14.7%;汽车电商市场规模为13600亿元,同比增长5.45%;母婴电商市场规模为13590亿元,同比增长11.8%;美妆电商市场规模为2100亿元,同比增长23.44%;私域电商交易规模达到5.8万亿元,同比增长28.88%;二手电商交易规模达5486.5亿元,同比增长14.25%;电商SaaS市场规模为1200亿元,同比增长24.24%。
当前,跨境电商产业链中的玩家包括:一、出口跨境电商类:1)B2B类:阿里巴巴国际站、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敦煌网、大龙网、拓拉思、领工云商、大健云仓、宝信环球、全球贸易通;2)B2C类(平台):亚马逊全球开店、eBay、Temu、TikTok、全球速卖通、Shopee、Lazada、Wish、联络互动;3)B2C类(卖家):SHEIN、安克创新、华凯易佰、patpat、致欧科技、赛维时代、星商、吉宏股份、子不语、兰亭集势、三态股份、傲基、遨森电商、跨境通、有棵树、星徽股份、绿联科技;
二、进口跨境电商类:1)B2B类:行云集团、海弘集团、集采、候鸟、麦帮科技、福猫供应链;2)B2C类:天猫国际、京东国际、洋葱集团、55海淘、亚马逊海外购、海拍客、KK集团、你好世界;
三、跨境电商服务商类:1)综合类:卓志集团、珊瑚跨境、世贸通、泛鼎国际、辰海集团、易芽、来赞宝、海比电商;2)物流类:纵腾集团、递四方、菜鸟国际、燕文物流、至美通、泛远国际、乐舱物流、华贸物流、安骏物流、飞盒跨境、海管家、驿玛科技;3)金融类:Paypal、PingPong、连连国际、空中云汇、派安盈、丰泊国际、Skyee、易宝支付、寻汇SUNRATE、豆沙包、智汇鹅、蚂蚁国际、义支付、拉卡拉;4)SaaS类:领星、店匠、易仓科技、积加、店小秘、欧税通、马帮ERP、擎天全税通、易达云;5)营销类:易点天下、力盟科技、飞书深诺、思亿欧、卧兔网络、红毛猩猩、外贸公社。
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16.85万亿元,较2022年的15.7万亿元同比增长7.32%。
进出口结构方面,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结构上,出口占比达到78.59%,进口比例21.41%。其中,国内出口跨境电商市场规模13.24万亿元,同比增长7.64%。进口跨境电商市场规模3.61万亿元,同比增长6.17%。可以看出,跨境电商进出口结构总体相对稳定,其中,出口电商在跨境电商中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在报告发布的《2023年跨境电商“独角兽”数据榜单》中提到,2023年跨境电商“独角兽”总估值达6622亿元,与2022年的5566亿元相比增加了1056亿元。2023年跨境电商“千里马”总估值达274亿元,与2022年的143亿元相比增加了131亿元。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产业电商市场规模达33.89万亿元,较2022年的31.4万亿元同比增长7.92%。
此外,在报告发布的《2023年产业电商“独角兽”数据榜单》中提到,2023年产业电商“独角兽”总值达2246亿元,与2022年的1150亿元相比增加了1096亿元。2023年产业电商“千里马”总值达695亿元,与2022年的754.3亿元相比减少59.3亿元。
跨境电商“死亡”数据方面,2023年产业电商领域“死亡”企业59家,分别为:茶链世界、泰吉香米、掌上批发市场、再来食院、昆岗果益、宝曼山、预卖网、云耀科技、稻易大米、程江农业、鱼拉拉、玄同信息、掌上快销、多鱼飞扬等。(注:本数据库定义的“死亡”包括公司破产、倒闭、重大重组、工商注销、创始人跑路、平台关停或停更等)
2023年,产业电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总体增势依然强韧。主要呈现三大趋势:第一,产业电商迎来上市热潮,众多产业电商企业都希望在资本市场上站稳脚跟,“拍明芯城”、“震坤行”成功上市、京东拟分拆京东工业上市、“云汉芯城”IPO过会等;第二,产业电商投融资同比双降,2023年“能链集团”、“开思”等产业电商获得了超亿元融资,但产业电商融资事件数下滑严重,同比近“腰斩”,在融资金额上,也同比下滑近四成;第三,B2B平台积极探索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在B2B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深入,曹磊指出。
报告显示,2023年网约车用户规模为5.28亿人,同比增长20.82%;网约车用户规模为5.28亿人,同比增长20.82%。
报告显示,2023年在线旅游市场规模为8957亿元,同比增长20.07%;在线旅游用户规模为5.09亿人,同比增长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