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买买买”暗藏隐形陷阱公安机关为您支招防诈
□刘贵增胡南
近期,各大网购平台和商家纷纷推出诱人的促销活动,送上满满的福利和优惠,吸引消费者纷纷下单购买。但在大家尽情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犯罪分子也开始摩拳擦掌、乘虚而入,准备利用这一时机大捞一笔。为此,山东警方及时支招,避免大家落入隐形陷阱。
陷阱一:声称退款实则骗钱
据山东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通报,退款诈骗是伴随网络购物而衍生出的一种诈骗手法。犯罪分子会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真实购物信息,冒充购物平台客服或快递客服,以来电或发送短信的方式,声称受害人购物订单异常、商品出现问题等需要办理退款手续或可获多倍赔偿,继而诱骗受害人在虚假平台或网站上输入银行卡号、手机号、账户密码、验证码等进行转账汇款,甚至诱导受害人进行网络贷款再转账给犯罪分子。
案例链接▲▲▲
警方提醒▲▲▲
陷阱二:虚假促销引诱“入坑”
经查,该犯罪团伙分工明确,组织架构清晰。其中,刘某掌控商家资源,王某掌控“刷手”资源,两人负责平台整体运营、管理团队,另一名犯罪嫌疑人于某则是管理部分“刷手”的主管。此外,该团伙还根据普通会员、主管、团长等不同级别职位进行不同分工,以确保刷单过程顺利进行。目前,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下单购物的时候务必擦亮双眼,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好评如潮”“五星好评”“销量过万”,因为它们可能是网络刷单“刷”出来的。网络购物要认准正规官方平台,对陌生链接、陌生二维码要警惕,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填写,尤其是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
陷阱三:邮寄黄金或成帮凶
据山东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通报,近期出现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诈骗引流和购买黄金寄递洗钱的模式,已经成为诈骗新套路,迷惑性大、隐蔽性强,群众真假难辨,成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获取诈骗资金的重要手段。此类诈骗类型主要有“刷单返利+邮寄黄金提现”“虚假投资理财+邮寄黄金充值”“冒充公检法+邮寄黄金自证清白”等。犯罪分子在获取受害人信任后,便以需要支付手续费、缴纳保证金、做任务解冻等理由,诱骗受害人将大额现金或黄金等通过快递或网约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在实施诈骗的同时洗白诈骗资金。
听首歌就能赚钱,分分钟入账百元?赚钱变得如此轻松,而所有的“幸运”都来自于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卡片。近日,淄博的孙女士就收到了这么一张卡片,差点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11月2日,淄博市公安局张店分局接到一金店经理求助,称店里一位顾客要一次性购买15万元的黄金首饰,感觉不太正常,希望民警到场核实一下。接到报警后,民警迅速赶至现场并询问孙女士购买黄金的用途。面对询问,孙女士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民警推测她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于是将其带回派出所继续询问,同时也对孙女士讲起了近期发生的诈骗案例。听完民警的分析,孙女士终于说出了实情。
原来,孙女士几天前收到一个包裹,包裹里只有一张印有“扫码兑奖”的卡片。孙女士扫码进群后接收到一个音乐推广的任务,线下能领取洗衣液等礼品,线上连续几次就领取上百元红包奖励。尝到甜头的孙女士决定加大投入,对方却告知孙女士操作失误导致任务失败,需要线下购买15万元黄金送到指定地点,才能继续领取任务退回本金。于是,孙女士便准备按照对方要求购买黄金并进行邮寄。值得庆幸的是,孙女士的反常举动引起了金店工作人员的警觉。最终在民警的劝导下,孙女士幡然醒悟,避免了15万元的损失。
不要轻信网上刷单返利、网络购物中奖、网络投资赚钱等说辞,如遇到要求使用快递、网约车进行现金、黄金等寄送的,要立即拒绝并向警方举报,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也避免成为犯罪分子洗钱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