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前端设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论文篇幅:3000—4500字,论文必须包含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及3-4个关键词。
二、论文格式:
(一)题目、署名及层次格式、文字、字数要求:
1、文稿采用A4幅面word文档;中文标题为三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仿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NewRoman,标题字号为三号,字母全部大写;如有副标题,另起一行,首字母大写,正文为小四号字体;文稿应加注页码。
2、题目居中,署名及单位标在题目下,例如:数字城市化进程王赵(大学系,北京100001)(设计院,天津300001)需作叙述时,可在当页下方划一条横线,在横线下加说明。
3、摘要和关键词,写在题目下、正文前。
4、论文的层次,统一要求采用:11.1(占一行或接排。当接排时,标题后要加标点)1.1.1*1.1.1.1
(二)文稿和图稿其它要求:
1、正确阐述技术内容。名词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如所采用的名词术语尚未编定时,可采用各业务部门和科研单位常用的名词术语,不要任意用简称、方言。
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1)标题、图题、表名后及公式后不用标点;(2)阿拉伯数字的起止(范围)号用“~”,如:“20~30”,“8%~10%”,“0~10oC”
3、对正文中的某些问题需加以说明时,可用“呼应注”(也叫脚注),即在所要加注处的右上角标注“①、②……”,同时在本页末留出位置,划一横线与正文隔开,在横线下注明“①、②……”。
4、计量单位采用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一律用拉丁文书写。
5、外文字母写成印刷体,同时注意将正斜体、大小写分清楚。
6、数字的书写(统计数、各种计量及图表编号等各种顺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世纪、年代、月、日和时刻均用阿拉伯数字,并一概用全称。
7、表格、公式、样图均要编号,每篇论文加注流水号,例如:图1、图2,表1、表2,公式⑴、公式⑵。
8、照片要求清晰、层次分明,非彩印书尽量用黑白照片。墨线图要大小适当,图线要规整。照片、图稿等电子文件需备份一份随稿件一并提交。
9、参考文献的项目要列全,例如:[1]主编.结构力学.北京:出版社,2003[2]主编.城市规划.上海:出版社,2001
知识扩展:英语论文的标准格式
英文论文格式均以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出版社的标准格式为准。
英语论文用激光打印机打印,打印稿为黑白稿,彩色打印件会影响出版效果。版心:A4纸,上、下页边距3.5cm,左、右页边距均为3.25mm。论文内容宽不得超过14.5cm,长不得超过22.5cm。
字体和字号:正文,标题,作者联络信息和图表中的文字均为TimesNewRoman12号字。可以跟据需要使用同类字体中的粗体,斜体。
行距:单倍行距。
页码:论文正文和文后所附图例都需添加页码。页码为阿拉伯数字,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图表:
标题说明和图例:插入的图表应该以出现顺序编号(Figure1,Figure2,Table1,Table2)。图的说明和标题,包括图的序号应该位于图的下方。表的说明和标题,包括表的序号应该位于表格上方。
底纹:插图中不要选择带阴影或底纹,否则会影响印刷效果。
照片:如果文中需要附上照片,在文中出现照片的地方贴上其黑白光面冲洗照片,标题说明位于照片下方。照片将和正文一起缩印,请不要提供彩色照片,以免影响印刷效果。
扫描图:印刷后的扫描图不如原件清晰。如果文中有扫描图,请提供灰标扫描图。
毕业论文范例:撰写论文的时候,学生需要了解论文的格式。那么,怎样的论文格式才是标准的格式呢?有着怎样明确规定呢?学生在论文格式注意的是哪些内容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标准论文格式要求,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毕业论文范例:基于Java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目前市面上的管理系统很多,但是针对在外实习的学生毕业论文管理方面的系统还是很少出现的,老师与在外实习生之间开展论文开题报告等环节都还是比较分散的去管理。本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导师和学生,通过一个网络管理平台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该文从使用的框架和设计模式、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及功能模块的实现等方面进行阐述。
1系统框架
1.1持久层MyBatis
先来说说为什么会出现Mybatis。我们原来使用JDBC和数据库进行交互不也可以实现正常的业务处理么,为什么非要使用框架呢,答案很简单:框架使我们开发出来的系统更加高效,维护方便,稳定,Mybatis将我们平时在Dao方法里面写的sql语句全部抽出来放在一个单独的文件中进行管理,方便了我们后期的维护,所以持久层框架是很有必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能够解决代码冗余的问题,而且能够实现对数据结果集的封装。
MyBatis框架根据XML配置文件创建SqlSessionFactory,SqlSessionFactory再根据配置获取一个SqlSession。SqlSession包含了执行sql所需要的所有方法,完成对数据的增删改查和事务提交等,用完之后关闭SqlSession。
1.2控制层Struts2
Struts2是一个基于JAVAEE的MVC模式实现经典框架,在Struts2框架中,视图通常由HTML、JSP和Struts2标签表示,JSP页面结合Struts2的标签库构成了视图组件的主体[1]。在该框架下,Struts2的主要作用是充当控制层来进行后台与前端页面的数据交互和转发请求的操作。Struts2框架实现的核心技术是通过Filter拦截所有请求,然后根据相应的URI去执行相应的任务请求的分发工作,在这过程中涉及多种拦截器和过滤器,最后才能到达真正请求对应的Action。
1.3框架Spring
Spring致力于J2EE应用的各层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专注于某一层的方案。可以说Spring是企业应用开发的“一站式”选择,并贯穿表现层、业务层及持久层。然而,Spring并不想取代那些已有的框架,而是与它们无缝地整合。在本系统中Spring担任所有类实例化的容器,通过它整合了Struts2,MyBatis框架,实现了MVC设计模式,有助于开发的维护和成本的降低。
1.4视图层B-JUI
B-JUI框架是基于现在流行的Bootstrap样式及其丰富的jQuery库来实现的开源框架,只要使用过HTML的用户就可以很便捷的去使用此款客户端框架,将框架放入你的项目中,然后就可以简单的配置HTML属性,进行开发,其是对Bootstrap样式及其丰富的jQuery进行封装的,我们只需要使用class属性去调用相应的样式即可。所以就算没有js开发经验的程序员也能够创建出漂亮的前端展示页面。
2MVC设计模式
模型(Model)-程序员编写程序应有的功能(实现算法等等)、数据库专家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库设计(可以实现具体的功能)。
视图(View)-界面设计人员进行图形界面设计。
控制器(Controller)-负责转发请求,对请求进行处理。
MVC设计模式实现的业务处理和视图展示的分离,降低了每個模块之间的耦合度,达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和整体要求[2]。目前最流行的就是MVC设计模式,structs、spring、hibernate、JSF等则是实现MVC模式最流行的框架方案[3]。
3数据库设计
MySQL是一个轻量级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他是跨平台的,所以这让它在同类型的数据库下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Mysql是在控制台上面进行操作的,然后也出现了一些Mysql的图形式的客户端的免费软件,供我们更好地去操作数据库,Mysql具有开源,简便易用的优点,我们可以针对自己的需求去修改源码,重新打包编译。本系统设计表中的Id均为主键,数据表及属性如下:
1)文件管理表(Filemanage)。属性分别为Id、filename、filename、Filepath、Uploadtime、Md5。
2)开题报告表(Ktbg)。属性分别为Id、Xtdy、Zywt、Lwsl、Lwtg、Ckwx、Zdlsyj、Stuid、Status、Name、StuNum。
3)老师拟题表(lsnt)。属性分别为Id、Lwtm、Zdls、Xtlx、Rwyq、Uid。
4)论文表(Lw)。属性分别为Id、Stuid、Fileid、Status、Name、StuNum。
5)我的资源表(Myzy)。属性分别为Id、Fileid、Stuid。
6)任务书表(Rws)。属性分别为Id、Zynr、Jbtq、Yjrw、Mb、Ckwx、Xyyj、Status、tuid、Stunum、Name。
7)老师学生管理表(Teawithstu)。属性分别为Id、Stuid、Teaid。
8)用户表(Users)。属性分别为Id、Userid、Userpwd、Role、Username。
9)问题反馈表(Wtfk)。属性分别为Id、Stuid、Fklx、Fknr、Dsjd、Status、Title。
10)选题审批表(Xtspb)。属性分别为Id、Stuname、Stunum、Zdls、Lwtm、Tmly、Tmlx、Xtly、Zdlsyj、Lwxzyj、Status、Stuid。
11)学习资料表(Xxzl)。属性分别为Id、Type、Fileid。
12)制定计划(Zdjh)。属性分别为Id、Name、Stunum、Lwxtstime、Lwxtetime、xdrwststime、xdrwsetime、zxktbgstime、zxktbgetime、sclwstime、sclwetime、Status、Stuid。
13)资源链接表(Zylj)。Id、Type、Name、url。
4系统功能设计
5详细设计
5.1学生模块
根据需求分析学生应包括在线选题,在线学习,制定计划(严格按计划执行),上传(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各阶段文档和视频,与导师互动等功能,分析之后得到学生需要的模块截图如图3所示:
学生制定完计划之后,还可以回头来查看,所以此页面还得具有会显得功能,即当学生第一次进入页面进行编辑的时候,页面时空,当学生第二次进入时,里面展现的值是上一次录入的,并且是不能修改,所以在整个系统中,是用status变量来控制它们,让一个页面可以根据不同的status呈现不同的值。
选题模块,该模块主要是通过集合存储从数据库传过来的值,然后在页面通过遍历,获取到所有的选题,每个页面还带有分页功能,此功能主要是借助BJUI控件开发出来的。通过从页面中传到后台的limit和start参数,利用mysql中的limit进行限制,从而实现分页的功能。
任务进度模块,数据库中每个表都会有一个status字段,每次打开审核结果页面时,都会去读取该字段,来判断学生提交的报告有没有通过。
在资源上传模块,为了提供论文的上传和后面模块的学习资料的上传及其学生自己开发的系统的上传,此模块中主要是通过BJUI的一个上传组件(data-toggle="upload")来操作的,他传递给后台一个文件流,后台只要写一个文件变量和其对应,就可以接收了,然后进行流的操作,就可以实现文件上传的功能,当论文上传成功之后,还可以进行论文的下载查看,主要是用于导师审核。
系统开发模块主要使用到的是文件的上传与下载功能,上传功能和上面模块类似,并且还提供了删除功能,删除功能使用的是ajax的异步请求,ajax的异步请求功能它只会刷新页面的部分数据,而不会请求整个页面,造成资源的浪费。
在线学习模块又分为在线资源和我的社区两个子模块,在线资源模块主要是老师上传的一些学习资料和一些在线链接,它里面的内容又会按照不同的学科进行分类。在线学习模块的第二个功能是社区功能,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提问,然后由老师解答,它的首页面列出了该生自己提出的所有问题及其解决的状态。
5.2导师模块
选题是老师给学生提供选题的一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参考选题节点下获取到老师的选题,而且老师的选题中的指导老师字段必须是老师自己,不可修改的。
审核计划模块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改变每个表中的status字段的值来决定他们通过不通过,而且在页面中会根据status的状态值,来显示通过或者不通过,当还没有审核时,他是一个通过或不通过按钮,审核成功时会有一个回调结果,用来提示用户的操作狀态。
在线支持模块主要是老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的功能模块,老师可以看到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而且可以无限次的解答,任何导师都可以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5.3管理员模块
6总结
参考文献:
[1]聂常红,唐远强.基于Struts2的Web应用开发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4(22):52-57.
电子学对生物学及医学的应用带来了从心脏起搏器到血糖计在内的重要保健技术的进步。下一代的健康保健技术将会由生物电子学来实现,它是一门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相互作用的前沿科学。本书介绍了高级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微系统和生物学相连接的各种各样的应用设计实例。这是首部介绍由微电子学与流体学、光子学及机械学相集成而形成的生物微系统的专著。
本书一共收集了16篇论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人体监测,包括5篇论文:1.将生物学与电子线路相连接:量化与性能度测;2.用于神经信号记录的全集成系统:技术前景及低噪声前端设计;3.用于神经肌肉模拟的无线神经记录微系统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使用无线电频率技术的健康保健装置;5.用于可植入医学应用的低功率数字集成系统的设计考虑。第二部分生物传感器与电子线路,包括6篇论文:6.基于亲和力的生物传感器:随机建模和品质因素;7.基于标准CMOS及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工艺的制造实例;8.用于芯片实验室应用的CMOS电容性生物接口;9.用于定点护理及远程医学应用的无透镜成像细胞仪及诊断学;10.用于生物微流体学实时监测与控制的高级技术;11.使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干细胞培养过程的监测。第三部分新兴技术,包括5篇论文:12.建立用于培养细胞与有机物的接口:从靠机械装置维持生命的甲壳虫到合成生物学;13.用于阵列式单细胞生物学的技术;14.微流体学系统中细菌鞭毛发动机的应用;15.应用基于CMOS技术的遗传因子注射和操纵;16.低成本诊断学:射频设计师的方法。
本书编辑是一位在无线通讯、医学成像、半导体器件和纳米电子方面知名的新兴技术国际专家,他管理着一个初创公司――Redlen技术公司的研发部门,他同时也是CMOS新兴技术公司的执行主任。他曾在国际性专业杂志及会议上发表过100多篇论文,在各种国际场合中被邀请作为演讲者,他拥有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和日本授予的18项国际专利。
本书可用作电气工程、微电子学、CMOS线路设计及生物医学器件专业研究生课程的补充材料。
胡光华,
退休高工
(原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
HuGuanghua,SeniorSoftwareEngineer
(FormerInstituteofPhysics,CAS)
【关键词】动态范围;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
1引言
2.1多片ADC并行采样技术
2.2引入PGA
根据ADC动态范围的原始定义可知,要提高动态范围,可以在逐次逼近型ADC前端添加低噪声PGA(ProgrammableGainAmplifier),通过调理输入信号来实现满量程。系统的本底噪声主要表现为前端PGA的输入噪声,这又取决于PGA的增益设置。如果信号太大,就会超出ADC的量程;如果信号太小,又会淹没在ADC的量化噪声之中。
3射频前端动态范围扩展
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的动态范围也是整体动态范围的限制因素之一。射频前端的信号通路都是由模拟器件组成,例如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等,器件的噪声越低,线性度越高,则其动态范围就越大。而在实际电路设计中,受限于器件的自身特性,低噪声和高线性度很难同时实现,扩展其动态范围具有一定的难度。
3.1LNA动态范围的扩展
3.2AGC技术
一般而言,接收机需要接收的信号强度变化范围很大,因此自动增益控制(AGC)系统是接收机设计中非常必要的一环。随着接收机前端电路的输入信号强度发生变化,AGC根据信号的大小进行负反馈控制以保证射频前端各级放大器、混频器不进入饱和状态。
对于多级AGC系统而言,还存在控制上的先后顺序问题。AGC控制以最小噪声系数为原则,及在减小增益时首先控制中频增益,当中频增益控制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去控制射频端的增益;在放开增益时首先放开射频端的增益,然后再放开中频端增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接收机设计时,应在接收机灵敏度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射频前端和中频ADC的动态范围,合理分配各级的增益,利用AGC技术对各级增益进行有效控制,以达到接收机对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实际使用需求。
[1]王洪.宽带数字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杨小牛,楼才义,徐建良.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3]张玉兴.射频模拟电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Abstract】TheFEADsystemofdieselengineisthefrontendaccessorydrivesystemofengine,mainlyusedforcrankshaftpoweroutputofenginetodrivesuchasgenerators,airconditioningcompressorforengineaccessoryequipment,tomeetthedemandofpowersupplyandrefrigerationonvehicleandship,ThequalityoftheFEADsystemdesignhasacrucialimpactonthewholeelectricpowerandairconditioning.SofortheFEADsystem,structuredesign,parametercalculationandCAEanalysisareverynecessary.
【关键词】FEAD系统;结构设计;CAE分析;静动态计算
【Keywords】FEADsystem;structuraldesign;CAEanalysis;staticanddynamiccalculation
1概述
FEAD系统的目的就是利用曲轴前端动力驱动发动机的辅件,如发电机、空调压缩机等,以便于满足车辆或者船舶的蓄电池电力和驾驶舱制冷需求,是发动机重要的应用设计。
2设计输入
论文选用一款直列六缸,排量7.2L,采用多楔带驱动,自动张紧方式,并加装空调压缩机的重型卡车用柴油机FEAD系统。
3FEAD系统边界检查和整体结构设计
基于上述标准要求并结合初步经验分析设计出的轮系结构,如图1所示:
通过初步确定的坐标原点,初步定义各个带轮的坐标位置,通常取曲轴皮带轮为原点;确定各个带轮的外径、基准直径、基准宽度、上下槽深、槽宽等数据,用以进行下步的静态计算,通过三维建模计算得知此坐标数据选取、带轮直径选取、带轮间跨度、多楔带包角,传动比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计算同时给出了限制条件,即各带轮之间的对楔度要求,设计者需要遵循这一要求开展下一步详细设计工作。
4FEAD系统动态仿真计算和详细设计
确定了各项系统的主要参数,并为后续的动态模拟计算提供了数据输入,在三维分析软件SIM-Drive的帮助下建模,输入预定数据得出动态分析结果,根据动态分析结论可知:转速850Rpm时,皮带张力1040N;带段抖动≤5%,无干涉情况;皮带滑移率≤0.5%;使用寿命综合估算在20万km至30万km,均满足预定设计范围和标准。[2]
确定了总体设计方案和理论计算数据之后,下一步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的零部件清单,此案例需要设计的主要为系统安装支架,主要作用用来支撑系统各个部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和注意事项:
①安装支架的安装位置和方式;
②空调压缩机的倾斜角度要求;
③自动张紧器的安装定位;
④安装支架需要合理布置和设计加强筋;
⑤安装支架各带轮安装面的尺寸公差必须合理;
⑥各带轮轴承的选型要合理。
5支架CAE分析
分析目的:为了评价和改进安装支架的强度和模态,需要进行应力分析和模态分析;
设计标准:模态分析最低频率要求为143Hz,2200rpm,
通用标准:模态分析最低频率要求为180.3Hz,2550rpm。
分析目标:评估系统支架的应力大小和支架模态是否达到最低频率要求;
通过分析结论得出以下结论:
①模态分析,安装支架频率(223.9Hz)高于最低可接受值(180.3Hz)。
②应力分析:最大应力区域为73.7MPa低于HT250材料要求的125MPa
6结论
通过完成上述概念设计、详细设计、软件分析、工程图以及DVP方案布置等开发流程之后,目前此系统设计已经完成了多轮台架和整车试验,未发生支架断裂、皮带打滑、系统异响等严重质量故障,当前已风险投入市场,为公司及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鑫.柴油发动机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6.
关键词:高性能加工中心结构特点
Mazak公司的JoeKraemer工学博士曾提出“高性能加工中心”的新概念。他着重强调了加工中心切削速度与加工零件精度的同时提高,它比高速切削机床更合理、更全面地反映了现代制造技术目前的发展方向。
高性能加工中心与高速加工中心的区别在于它除有一个能高速旋转的主轴外,还设计了高精度的直线运动导轨、大功率主轴电机、精密主轴轴承、滚珠丝杠、高效伺服驱动电机和先进的CNC系统等。因而使加工中心在高效率下加工出高精度的零件,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力。
1.直线运动导轨
2.精密滚珠丝杠和直线电机
加工中心的滚珠丝杠精度,以及直径和螺距的大小直接影响加工中心的性能,尤其是在采用直线运动导轨的高性能加工中心都选择高精度和大直径大螺距的单头滚珠丝杠。
竞争促进技术发展的典型例子莫过于THK美国公司的驱动速度可达200m/min的高速滚珠丝杠。一般认为滚珠丝杠传动达到90m/min就不容易了,再快只能用直线电机驱动了。THK公司采用多种技术措施来提高滚珠丝杠的驱动速度:用特殊工程塑料做滚珠隔离架,既隔开滚珠,避免珠子间的摩擦,又起作用;为消除热影响,丝杠为中空通冷却液;为消除高速振动,中空丝杠内填阻尼材料,以提高阻尼特性。这是目前见到的驱动速度最快的滚珠丝杠。
大功率直线伺服电机,直接驱动工作台作直线运动,并与由碳素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轻型结构工作台和直线滚动导轨副匹配,实现高进给速度和高精度加工。
3.主轴轴承
从长远的观点上看,对磁力、气动和静压轴承的市场需求量将会大大增加。但是,目前在高速机床中,最常用的还是组合式的向心推力滚珠轴承。在标准的机床主轴转速条件下,在主轴前端经常安装三排组合式的向心推力滚珠轴承,在主轴后端安装两排滚珠轴承。因为在主轴前端安装三排组合式的向心止推滚珠轴承能极好地提高主轴刚度增加主轴的承载能力,这一点对于重载切削至关重要。
合理地选择轴承材料同轴承种类同样重要。虽然由轴承钢制成的轴承目前仍被广泛使用,但实践证明,高速切削使用陶瓷轴承将表现出许多优点。尽管轴承钢制成的轴承价格便宜,但其重量远比同样规格的陶瓷轴承重得多,由于重量重,高速切削中发热量大,必须配置复杂的冷却系统。同时随着主轴转速的提高,使作用在轴承上的向心力增大,使轴承温度升高,引起主轴尺寸增大,影响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使机床主轴所需功率增加。陶瓷轴承由于重量轻,将较好地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为了提高机床主轴刚度和切削能力,在陶瓷轴承上还可施加很大的预加载荷。由于陶瓷轴承有以上特点,因而使其使用寿命增长。
4.冷却、及密封技术
高速机床容易产生较高温度,如果不进行冷却,将会引起热变形。如为保证机床主轴的高精度,就必须稳定地控制主轴和轴承的温度。目前,机床根据主轴结构不同,选择外冷方式、内冷方式或内外共同冷却方式对主轴、轴承进行冷却。为达到高速,技术也得到发展,美国SETCO公司采用Kluber-speedBF72-22合成脂对精密主轴组,可达到极高的速度,其速度系数可达到dn值2000000以上。
精密主轴常常由于污物的进入,造成主轴的失效,原因是应为密封不好。美国SETCO公司开发了新型专利“SETCOAisShield”空气隔离密封,集成了摩擦密封和迷宫式密封的优点。压缩空气切向送入固定前轴承座的循环槽,与主轴一起构成一个封闭的迷宫,空气在槽内环绕主轴流动,该密封方式可使轴承寿命提高3倍。
5.数控系统
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控系统向小型化和高集成化发展提供条件,系统的运算速度和操作界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数控系统向高速、高精度和易操作的方向发展。
主要有以下特点:
(1)纳米插补:为了减少插补的轮廓误差,FANUC开发了纳米级的插补功能,使数控系统在进行插补运算时采用1nm的精度进行运算,并以1nm的当量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行,系统的插补精度在1/1000000mm精度下运行,大幅度降低了系统的误差。
(3)编程导入功能(manualguideI):该功能改变了传统的使用G代码的形式,而采用图形对话编程的形式,提供大量的辅助编程、计算的对话画面,使系统更容易操作。
综上所述,对高性能加工中心,不仅需设计出高转速的主轴,还需有高性能CNC系统、高精度直线导轨、精密滚珠丝杠、轴承、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机床/刀具接口等。上述技术目前已用于许多高性能机床的生产实际,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张江华.TK7640数控铣镗床的运动误差分析及其补偿(硕士论文),2007.
[2]畅越星.数控落地铣镗床主轴箱动力学分析与结构设计研究(硕士论文),2007.
[3]李军华.数控机床主传动齿轮综合啮合刚度研究(硕士论文),2007.
[4]张利平主编.液压气动技术速查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姜华.高速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博士论文),2007.
关键词:Hadoop集群架构HBaseSpring框架MVC模式
本文以Hadoop技术为技术背景,在搭建好集群的前提下,进行系统设计。最后利用Spring框架、MVC模式对系统进行WEB开发。
2Hadoop下的云笔记研究
2.1云计算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2.2Hadoop
Hadoop是云计算技术的具体实现框架。由HDFS、MapReduce、HBase、Hive和ZooKeeper等成员组成。其中,HDFS和MapReduce是两个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员。Hadoop主要的一些特点:良好的扩容能力、成本低、高效、可靠性高。
2.3Hadoop平台的研究
HDFS是一个高度容错的分布式文件系统,适合部署在廉价的机器上。HDFS能够提供高吞吐量的数据访问,支持大文件存储,非常适合大规模数据集上的应用。HDFS是Hadoop云计算的基础。HDFS采用master/slave架构。一个HDFS集群是有一个Namenode(master)和一定数目的Datanode(slave)组成。
hadoop的集群是基于master/slave模式,namenode和jobtracker属于master,datanode和tasktracker属于slave,master只有一个,而slave有多个SecondaryNameNode内存需求和NameNode在一个数量级上,所以通常secondaryNameNode(运行在单独的物理机器上)和NameNode运行在不同的机器上。
2.4云笔记的WEB研究
云笔记的WEB系统主要使用的框架是Spring框架。Spring主要功能便是使用Spring框架管理程序中的组件对象以及对象之间关系。利用MVC三层架构模式来构建起WEB的三层模式
3Hadoop下的云笔记设计
3.1云笔记系统框架设计
系统框架由Client,HBase数据库,WEB服务器,HDFS集群组成。借助B/S架构及Hadoop技术将数据存储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上。数据表采用HBase以Mapper方式存储,WEB服务器使用Tomcat7.0。
云笔记平台使用Ubuntu11.10、JDK1.7.0、Hadoop1.0.4进行搭建。Hadoop平台的运行模式为分布式模式。Hadoop集群由1个master,4个slave构成。由局域网将各节点进行互联。整个平台在安装好jdk、hadoop还需配置系统环境在/etc/profile。再配置hadoop-env.sh、hdfs-site.xml以及core-site.xml、mapred-site.xml四个XML文件。再进行SSH无密码验证配置。在MyEclipse上安装hadoop插件,配置相应的core-site.xml与hdfs-site.xml配置文件。
3.2云笔记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3云笔记数据库设计
在非关系型数据库HBase中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借助数据访问接口,来对数据库的并发访问。在视图层中经由WEB服务器将数据进行前端显示。
为适应云笔记平的数据访问,HBase需重新定义增删改查类。这些类都是定义在了各个数据访问层中的。查找的结果返回的都是集合型。泛型为KeyValue或Result型。
3.4云笔记系统WEB设计
本平台采用的开发语言为java,MyExclipse开发软件。WEB设计借助Spring框架,设计思想是MVC三层架构。视图层使用CSS样式、HTML以及JQuery2.1进行前端展现。控制层采用具体的Controller类控制用户的数据请求。业务层是根据笔记本的业务进行Java代码编写。
4结语
参考文献
[1]王海豹.基于Hadoop架构的数据共享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7-8.
关键词:无线网络;测试系统;设计
随着无线网络在国内外的大力普及,政府对3G网络建设的政策支持,国内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迅速,而其中无线网络测试技术对整个网络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线网络测试是网络新技术实践检验和不断修正必须经历的一道管卡,也是检验理论是否符合实践的关键。因此,一个完整高质量的无线网络测试系统对于无线网络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该系统可以合理的优化网络资源配置,通过改进现有网络,提高运营商的网络竞争力,并不断为新客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从无线网络测试系统的需求出发,较为详细的分析无线网络测试系统的基本原理、整体功能设计和软件实现三个方面。
1系统设计与分析
本文所设计的无线网络测试系统是为各运营商等客户量身打造的高效、功能化、智能化的测试平台,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无线网络测试帮助运营商测试并了解无线网络的运行特点并作出评估,运营商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网络质量,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无线网络测试系统在建设中把握以下几个原则:⑴标准化原则,可以满足各种接口协议。⑵开放性原则,能够满足各种网络类型及接入设备的要求。⑶人性化原则,对结构体系不断优化,并设计良好的人机界面。⑷数据互通原则,能够与其他测试系统共享数据并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⑸安全原则,合理设置权限,并备份测试数据,保证测试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⑹经济原则,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用尽量少的钱做出最优质的平台。
通过功能模块化的设计,将无线网络测试系统分解为各类独立的子系统,可以更加灵活并为运营商提供更多的选择。其中专业测试子系统-Pro是其中最为突出的,本详细介绍。
专业测试子系统相对其他子系统,其功能最全面且最先进。通过该子系统的测试,运营商可以准确掌握网络出现问题的原因,网络运行的效果,并满足网络维护等各方面要求。
该系统的设计分为前端设计和后台设计。前端设计是设计测试系统接收和采集数据的模块。前端模块可以测试基本的语音和采集数据业务,通过设计良好的人机界面(类似MicrosoftOffice布局),通过多种方式直接展现给现场操作人员各种测量到的数据,供操作人员判断。按照之前的设计原则,前端设计有以下几点需要满足:⑴操作界面简单易上手;⑵能够支持目前国内外主流的网络制式(例如GSM,GPRS等,包括各类2D,3D制式),通过功能模块化的设计,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⑶并能够正确译码空中接口的采集数据。⑷能支持手机或PC等各类接收终端。⑸能够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且具备相应的展示功能。⑹能够支持基站内数据导入和分析,并可以支持多数据表显示。
后台设计则是对前端采集到的测试数据进行后台分析统计的模块。尽管前端也具有一定的分析功能,但其主要功能是采集数据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因此有必要设计后台来对前端采集的数据进行优化分析处理,为网络建设提供参考。
针对不同的网络制式,后台要进行个性化的计算分析,提供相应的分析报告。后台内置了高效的数据显示、分析和统计模块、帮助客户详细了解网络的运行特点、以及进行网络诊断帮助客户网络维护,提高客户的分析效率。后台还能进行基于GIS模块展现支持各类地理信息,满足各种应用需求。同时,后台通过良好的界面设计,可以完整展现分析和测试得到的各类运行参数。另外,后台还能对基站小区内的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帮助客户直观了解网络的运行情况。
2系统功能实现
测试平台依据专业测试子系统-Pro后台,进行创造性的再设计,通过各类测试前端采集网络运行数据,并整合进客户自行设计的功能性产品所产生的数据,将所有信息打通形成数据链,对运营商维护网络运行提供基础。
无线网络测试平台的设计特点在于设计中整合各子系统的重点模块,应用相当广泛,在满足使用情况的同时缩减开发开支,并极大的方便系统维护和更新。
相比以往的无线网络测试平台通常局限于某种测试接口,不能满足测试人员分析多个接口的需求,因此给无线网络测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并降低了使用效率。该无线网络测试平台可以实现数据所有网络共享和并行监控,从而帮助客户发现和解决问题。
并且该无线网络测试平台还整合以往的实践经验,能够智能判断较基本问题并提出建议,并初步自动化分析故障,帮助提高测试效果。
无线网络综合测试平台为无线网络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⑴可以集中化处理各类网络运行中的问题;⑵进行各种数据的对比分析和有针对性的提供解决方案;⑶通过功能化的设计降低技术人员的使用门槛。
[参考文献]
[1]程方,壬鹏.现代网络测试技术发展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8.57-60.
[2]唐兴.移动通信技术的历史及发展趋势[J].旺西通信科技.2008(2):16-20.
【关键词】自主学习交流平台C/SB/S
一、综述
通常,交流平台包括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两个部分。服务器端通常作为数据中心或业务中心为客户端提供服务,而客户端则直接与用户交互。在早期的应用中,人们大都采用C/S架构构建交流平台,后来,随着用户的增加、程序的升级等,这种架构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程序的部署等方面),B/S架构的交流平台便应运而生。
C/S(Client/Server)是一种分布式处理模式,应用程序的任务分别由客户机和服务器共同分担。客户程序驻留在客户机上,服务器处理程序则在网络上的服务器端。这样,一方面发挥了PC机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它使得处理尽可能地向正在被处理的数据靠拢。C/S架构从客户机到服务器被划分为四层。
B/S(Browser/Server)架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架构。在这种架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B/S系统的数据和程序放在服务器端,服务器有多层结构。服务器执行必要的计算,负责与数据库的交互工作,并将结果发送给客户。客户端只需拥有浏览器即可十分容易地使用该系统,前端的浏览器不用维护,操作风格一致。B/S架构大体可以分为人机界面、业务规则、数据转换、应用服务四层。
自主学习即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是高效的。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切天赋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
二、自主学习交流平台构建
本文拟基于NETFramework,针对自主学习的含义及特点,结合B/S架构和C/S架构的优点,设计一款用于支持自主学习交流的教学辅助系统。
通过将本系统与现有的主题学习交流平台进行比价,发现其具有以下优势:
1.体现自主学习的特点
自主学习中问题化、开放性、整合性等特点在这里作为设计重点考虑的因素加以强调。系统中的内容按课程、主题、消息三个层次进行划分,用户被分成不同的角色(不再按老师和学习来划分),只要拥有相应的权限都可以对学习主题进行维护(新增、修改、删除等)。
2.易于部署和维护
采用ClickOnce等新的部署技术,系统自动进行更新,解决C/S架构软件不易部署和维护的困难,避免产生组件共享带来的问题。
3.支持离线操作
系统不必一直在线,离线也可以进行操作,这对网络状况不好或经常离线的用户尤其有用。当系统检测到用户在线时,会在后台对数据进行同步。
4.提供丰富的用户体验
这是胖客户端软件的优势,本系统在界面设计上要达到与胖客户端软件相当的效果,通过充分利用NETFramework的资源与自定义的用户控件,添加丰富的用户提示,这一点实现起来是相当方便的。
5.快速的操作响应
用户的每一个操作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不能有明显的延迟。系统中大量地用到了异步方法调用、多线程、事件等技术,让用户界面始终能够快速响应用户的操作。
6.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
整个系统都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和多种设计模式,提高了软件的可复用性和可扩展性,为将来软件的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交流平台的架构划分为C/S和B/S两种类型,事实上软件的架构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涉及到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一个软件具体采用什么架构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业务需要灵活规划。本系统的架构基于一个假定的业务需求,旨在论证采用基于智能客户端的架构实现一个交流平台的可行性,通过实践,找到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当然,本论文解决的问题只是实际生产环境下问题的子集,但这却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1骆红波.基于C/S模式的信息技术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长沙:国防科学大学,2005
关键词Web3D;Flash3D;WebGL;编译
0引言
网络3D化是当前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来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推动了Web3D技术的革新。当前,在网络上最流行和最被广泛使用的3D技术是Flash3D技术。网上有很多流行的基于Flash的3D引擎,既有商用非开源的,也有免费开源的,没有统一的标准。随着网络3D的发展,Flash适时地推出了新的3D技术——Stage3D。Stage3D不仅采用了最新的渲染技术——可编程渲染管线,而且支持GPU硬件加速技术。然而,Stage3D依然无法改变插件化这个事实。HTML5的出现,让网络3D去插件化得以实现。基于HTML5的WebGL技术,真正做到了无插件,只需浏览器,就可以展示3D模型,甚至是运行大型3D在线游戏。WebGL有望取代Flash的Web3D霸主地位,成为新一代的Web3D标准。
1WebGL的优势
WebGL是一项新兴的Web前端技术,它是OpenGL和JavaScript的组合,在HTML5的canvas标签上绘制和渲染3D模型。WebGL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无需插件,依靠浏览器,就能够虚拟出三维世界。WebGL是开源免费的,并且是跨平台,在开源社区的大力支持下,WebGL充满着活力。WebGL是Web上的OpenGL,支持GPU硬件加速技术和可编程Shader,能够高效轻松地渲染和展示3D高级特效。WebGL使用HTML5的canvas标签作为内容的展示舞台,能够方便地嵌入网页,实现了逻辑和UI的剥离。
2无损转换器的设计与实现
Flash/Stage3D的编程实现语言是ActionScript3.0语言,而HTML5/WebGL的编程实现语言是JavaScript语言。这两种编程语言都是基于ECMAScript的编程语言。ECMAScript是一种ECMA-262标准化的脚本程序设计语言,在万维网上被广泛使用。因而,ActionScript3.0和JavaScript是同宗同源的,ActionScript3.0翻译转换成JavaScript是完全可行的。图1是本转换器的基本架构图。
2.1文法分析
2.2LL(1)分析器
我们采用自上而下的语法分析方法,对任何输入串,试图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从文法开始符号出发,自上而下地为输入串建立一颗语法树。
LL(1)分析器的核心成员将包含产生式,扫描器,终结符,非终结符。一个标准的BNF产生式,其形式如:rule::=expression,其中rule为产生式的名称,而expression则是这个产生式的具体表现,Rule表示产生式的名称,Expression中存储着具体表现的所有单词。终结符是任意单词串(即不包含空格的)的集合,在一个文法中,终结符只可能出现在任意产生式的右侧,即Expression中。而非终结符为所有在文法产生式左边出现的符号,即所有的可能的Rule。在分析过程中,若遇到非终结符,则意味着将进行新的规约。扫描器为特殊的产生式,它的Rule必定是一个终结符,而它的Expression则为一个正则表达式。扫描器的作用则是当分析器在规约到一个终结符时,为了判断这个字符串是否匹配,那么通过扫描器就可以完成,任意字符串都会通过正则表达式来判断是否匹配。
通过LL(1)分析器的分析,将产生三个符号集合:First集合、Follow集合、Select集合。First集合是任意一个记号最后代表的串中可能在第一个出现的终结符,或者是空串ε。Follow集合是为任意一个记号最后代表的串之后第一个出现的可能的终结符,或者是开始符号。Select集合是一个表格,用来在任意符号遇到任意终结符的时选择不同的产生式。这些符号将在接下来的上下文处理中得到进一步的分析处理,为最终的翻译映射做铺垫。
在文法构造过程,ActionScript3.0的文法包括包文法、类文法、块文法3种。这里的上下文处理指的就是ActionScript3.0文件结构的上下文,我们设计了一个类ASContext来表示这个上下文。ASContext有四个主要的属性:Imports、Predefs、CurrentClass、CurrentFunc。其中,Imports用来保存当前正在分析的Import引用,Predefs用来保存当前分析的预定义,CurrentClass表示当前正在分析的类,而CurrentFunc表示当前正在分析的方法。
在文件块中,若遇到包块文法的开始,ASContext记录下包块的信息。若遇到包外类的定义,则将CurrentClass设置为此外部类,同时将包外类加入包外类的集合。同时,将所有的Imports和Predefs保存到CurrentClass,并清空这两个集合。
在包块中,若遇到类定义,则将CurrentClass定义为此类,并将包内类设置为此类。同时,将所有的Imports和Predefs保存到当前类,并清空这两个集合。
在上述两者中,若遇到引用和预定义,则在Imports和Predefs中加入匹配得到的引用和预定义。
在类块中,遇到任意方法定义,则根据前方的限定修饰符将方法的公开性设置,设置方法同属性定义。而静态方法的处理方式也与属性一样。只是此时将CurrentFunc设置为当前函数,可以将所有的函数内定义变量进行处理。
由于函数内变量的提升,在进行块级分析的时候,会将读到所有的变量定义加入一个特殊的序列,此序列存储当前函数的所有临时变量。其他的语句则会被按正常序列加入当前的函数。
当分析完成后,上下文对象ASContext保存了一个ActionScript3.0文件的所用信息了。接下来就要进行真正的映射翻译,得到目标代码的中间代码。
2.4映射翻译
由于ActionScript3.0语言是面向对象(OO)的语言,而JavaScript是解释型语言,非OO语言。然而,JavaScript是函数型语言,简单的说,它的函数即可作为对象来使用,像Java语言一样,它的根对象是Object对象,所有的对象都继承自Object。所以,JavaScript完全可以模拟面向对象。Flash程序需要用到Stage3D库,然而由于Stage3D库是采用自然语言编写的,本转换器无法转换。我们必须对Stage3D库进行对应的JavaScript面向对象模拟化实现。最后,将中间代码生成目标代码。至此,ActionScript3.0语言就被成功翻译成了JavaScript语言了。
4结论与展望
本论文设计实现了将一门高级语言翻译成另一门高级语言的计算机语言转换器。本转换器已经实现基本的转换功能,然而要将Flash项目完整地转换成WebGL项目,目前还无法成功做到。并且,由于flash内置函数库过于庞大,因而翻译的JavaScript文件通常会遇到一些JavaScript所没有的类型或者函数,这将使得翻译完成的代码终止运行。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就必须对原有flash的所有库函数进行JavaScript化,这是未来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WebGL是一项正在发展的新技术,如果能将现有的Flash代码无损地转换成WebGL代码,必将推动WebGL的发展前景。
[1]Bar-HillelY.,KashierA.,andShamirE.“MachineTranslation,chapterMeasuresofsyntacticcomplexity”[J].JohnWiley&Sons,Inc.NewYork.,1967.
[2]Upadhyaya,M.Engg,J.“SimplecalculatorcompilerusingLexandYACC”.[J]ElectronicsComputerTechnology(ICECT)onInternationalConference20113rd.v(6)p182-187.
【关键词】码垛机器人受力分析优化
一、前言
日本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已开始将码垛机器人用于其工业制造。如今,国际上在码垛领域较为出色的包括日本FANUC,德国的KUKA以及瑞士ABB等,他们对CAD\CAE\FAE等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为客户带来的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解决方案。而在我国,目前码垛机器人还未成产业,国内多数厂家仍处于自主研发、或小批量成产的初步阶段,面临的问题包括:生产力落后,产品通用性不高以及产品的可靠性较低等。而这些问题最终都归结到国内的机器人设计手段较落后这一根本原因。要缩小与国外同行的差距,重中之重就是要提高设计能力。本文码垛机器人手臂在设计中使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以及使用其Simulation模块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零件结构进行优化,以此彰显CAD\CAE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性。
二、建模和分析前准备
三维建模是进行计算机辅助分析的第一步。首先按照设计尺寸在SolidWorks上进行草图绘制、拉伸等在维建模操作,码垛机器人手臂为焊接组合件,在此把模型简化成一体化的实体模型,以利于接下来的分析和优化。三维模型完成后进入Simulation模块,新建新算例,按照要求进行网格划分。
三、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有了前面的准备工作,要模拟码垛机器人极限位姿下的实际加减速运行状况(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描述的手臂分析状态皆为码垛机器人的加减速阶段),首先将定义材料为Q235-A。然后对手臂的末端添加符合运行情况的边界约束条件,对手臂的前端添加两部分载荷,一部分为码垛机器人前部及负载所产生的载荷;另一部分为码垛机器人的加减速阶段,在加速度条件下等效的惯性载荷。最后,在运算结果中添加应力分析及位移分析。运行算例后,得到图1及图2的分析结果。
图1.码垛机器人手臂图2.码垛机器人手臂
应力分析图位移分析图
由图1可见,在码垛机器人作加减速动作时,最大应力发生在方钢与手臂末端的接合处,应力值为120MPa。而Q235材料的屈服强度为235MPa左右,故安全系数为1.95,并未达到设计的预期值。由图2可见,加减速状态时码垛机器人手臂越靠近手臂末端,位移值最大,达到4.663mm,这个位移值偏离设计要求,如果不给予优化,将导致码垛机器人运行时产生较严重的振动,影响机器整体性能。
为解决上面的问题,较直接的方法是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修改手臂相应的结构和焊接形式。首先,在码垛机器人手臂前端,增加手臂前端方钢的壁厚,使方钢与焊接件的结合处过渡得更平滑,增加两轴承孔间的跨距。然后,在码垛机器人的末端,在两个板的中间处,增加加强筋,同时确保此加强筋在整个工作空间运行时不会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此加强筋的作用是,增加影响发生位移的两板之间的刚性联结,减小位移变形的发生。采取这些措施后,在同样的条件下再次运行算例进行分析。
优化后的最大应力只有68MPa,安全系数符合设计要求,位移变形虽然仍然是越接近手臂末端,位移值越大,但是最值已减少到1.749mm,这对于码垛机器人的实际码垛工况,是可以接受的。如表1中所示,进行有限元分析后,优化前与优化后的对比,有力的证明了有限元分析及优化对传统设计的帮助是很大的。
表1优化前和优化后的分析对比
项目优化前优化后
应力最大值120MPa68MPa
位移最大值4.663mm1.749mm
四、结语
实践证明,只是单纯采用传统设计以及经验设计,在这种新型的重载荷和高速度运行的机械结构设计上,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本文用简单地实例证明了SolidWorks以及其Simulation模块在有限元分析及优化上,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使设计者能在试制试产前能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直接降低了产品的研发成本,缩短了产品周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要缩短国内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设计手段上的差距,这就需要研发人员不断提高CAD/CAE的应用能力。
[1]谢莉.斜流泵结构强度及振动特性分析.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0:23-24.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SQLSERVER2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压等级和电网的规模日益增加,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为变电站和电网中一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开拓和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本文采用基于JAVA编程语言和SQLSERVER2000数据库来进行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SQLSERVER2000数据库充分地吸取了SQLSERVER7.0数据库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最新的计算机成果,很好地考虑了数据库应用背景的变化。SQLSERVER2000数据库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三个方面:(1)信息的统计、汇总等;(2)信息的修改、添加和删除;(3)信息浏览和查询。
本文采用模型-视图-控制结构(MVC),模型-视图-控制结构(MVC)是交互式应用程序广泛使用的一种体系结构,它有效地在存储和展示数据的对象中区分功能模块以降低它们之间的连接度。
JSP是JavaServerPages的缩写,是由SUN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于1999年推出的一种动态网页标准。JSP以Java技术为基础,具有动态页面与静态页面分离,能够脱离软件平台的束缚和编译后运行等优点,克服了ASP脚本级执行的缺点,因而逐渐成为Internet上的主流开发工具。
二、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
三、系统功能实现
(一)实时数据采集及处理功能
通过间隔单元,变电站自动化检测系统采集来自CT、PT、配电装置保护、直流系统、所用电系统等生产过程的模拟量、数字量、脉冲量及温度量等,对所采集的输入量进行数字滤波、有效性检查、工程转换、故障判断、信号接点抖动消除、电度计算等加工,从而产生可供使用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度、功率因数等各种实时数据,供数据库更新。
(二)图形处理功能
变电站自动化检测系统人机系统画面所显示的图形可以无级嵌套缩放、平移;当图形太大时,导航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某一点。回放功能可以以事件记录作为触发条件,去显示历史某一时刻的工况及状态。与工业电视(摄像)图像系统的链接,使无人操作变电站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系统使用界面如图2所示。
四、结束语
通过参考国内的CSC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BSJ-2200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和RCS-96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本文采用基于JAVA编程语言和SQLSERVER2000数据库来进行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采用系统论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在变电站监测方面稳定、可靠、安全的系统,在数据分析上具有更好的科学性、高效性与智能性。
[1]孙毅.用VB,Matlab,SQLServer实现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的判别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7
[2]王凯.大型钢厂能耗数据实时监测及查询系统[D].北京交通大学,2008
[3]马少平.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GPRS远程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1.1数学原理
GPS信号跟踪是利用捕获到的粗略码相位和载波多普勒频移实现本地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准确同步,从而提取出导航电文。其数学原理[4]97如下:单颗GPS卫星信号经滤波、下变频、A/D转换后得到数字中频信号,其数学模型。
1.2.1码跟踪环路
载波环使用一种对180°相位跳变不敏感的Costas环来保证对输入信号载波相位的精确跟踪。
1.3二阶锁相环
DLL环和Costas环都可以用一个线性的相位锁定环路模型[6]134-137来分析其性能。该模型即二阶锁相环。
由上述分析可知:设定环路的BL,ζ和增益k0kd这3个参数即可得到环路的传递函数,进而得到整个环路信息。
2算法实现与分析
2.1环路参数对跟踪效果的影响
为分析环路参数对跟踪效果的影响,必须用特定的GPS信号跟踪仿真。为简化程序,在Matlab环境下对单颗GPS卫星中频信号进行仿真。设置中频信号频率f=4.309MHz,采样率fs=12MHz,仿真信号的C/A码相位、载波多普勒偏移、信噪比都为可设参数。由于环路增益k0kd对跟踪效果的影响并不复杂,这里只讨论阻尼因子ζ和噪声带宽BL对跟踪效果的影响。
2.1.1阻尼因子ζ对跟踪效果影响
2.2实际信号的跟踪
3结论
本文论述GPS软件接收机跟踪环路的设计。首先比较载波环与码环不同鉴相器的计算量以及性能,然后在不同的阻尼因子ζ和噪声带宽BL参数值下对锁相环的跟踪效果进行仿真比较,最后选择了一组鉴相器并设计合适的环路参数对实际的GPS信号进行跟踪,跟踪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环路的有效性。用DSP实现实时的GPS软件接收机[7]是本文的后续工作。
[2]鲍雍荣。GPS软件接收机的C++/Matlab实现[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3]唐康华,吴美平,胡小平。基于射频前端的GPS软件接收机设计与验证[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7,15(1):51-54.
[4]KaiBorre,DennisMAkos,NicolajBertelsen,etal.AsoftwaredefinedGPSandgalileoreceiver(Asingle-frequencyapproach)[M].Boston.Basel.Berlin,2006.
[5]KaplanED,HegartyCJ.GPS原理与应用[M].寇艳红,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