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作者简介:吴晓刚(198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周美兰(196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201201107)、哈尔滨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A201200004)的研究成果。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已成为汽车设计研究部门考虑汽车结构革新的重要原因。在国外,平均每辆汽车上的电子装置在整车成本中占20%~25%,一些豪华轿车上装有40多个微处理器,有的汽车电子产品甚至占整车成本的50%以上。许多汽车制造商都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装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有效手段。[1]

在汽车电子中,涉及到电力电子技术的内容通常称为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并且成为了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分支。哈尔滨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下的电力电子方向,在汽车电子研究上已有了十几年的基础。在依托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黑龙江汽车电子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基地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控制和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为特色的研究方向,并培养了大量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因此,为了在本科教学中体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办学特色,结合在汽车电子方向上的研究成果,在2010年制定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特别增设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方向选修课。本文以“汽车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研究和实践对象,通过课程结构优化设置和考核方式改革,结合现场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实现具有特色的专业选修课教学。

一、“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结构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开设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为专业选修课程,2学分,共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2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平台课程设置,结合汽车电子技术的主要特点,“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可分为6个模块,如图1所示。

第二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器件。包括光电、霍尔、电阻等各类传感器,常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单片机选型及选用依据,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交直流电机、电磁阀等执行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第三部分,在以上介绍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汽车变速器电控、ABS系统、动力转向电控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电控系统开发遵循的标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方法,特别强调目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V流程开发模式。

第四部分,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在电动汽车方面的运用。本门课与目前车辆工程专业所开设的“汽车电子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省去了传统以发动机作为主导的汽车动力系统控制部分,强化了电驱动系统的匹配与设计部分。该部分内容除了包含对于汽车动力系统设计方法和匹配规律的介绍外,还增加了对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的一般方法介绍。

第五部分,介绍汽车电器系统,包括汽车仪表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电动门锁系统、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电动座椅、车载空调系统、车载音响系统、车载电视娱乐系统、车载无线通讯系统、电子导航与全球定位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网络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部分是课程的最后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可靠性的评价标准和一般的故障诊断方法。

以上六部分构成了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实验和课程设计两种方式。实验课作为学生在校内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我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实验课的设置上,主要分为5个部分,如图2所示。

二、“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来说,涉及到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靠语言描述是很难讲清楚的,而通过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也很难清晰勾勒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因此本门课在授课方式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出的动画及示意图等来展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使教学的内容直观清晰,易于理解。

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外,还采用了现场教学结合研究性教学的授课方法。现场教学即依托我校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中心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到工程中心参观现场演示,并试用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电子产品实验样机。这些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对汽车电子的功能及开发有更直观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学内容中以汽车电子产品的项目开发作为主导。例如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这部分内容讲授时,可自始至终以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变速器控制单元作为对象,从汽车电子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方案论证,到中间环节的样机开发、功能验证,再到最后环节的样机标定、测试等进行全方位的介绍。通过这样的讲授,学生对汽车电子的感性知识加深,在理论学习中的目的就会变得明确,清楚地认识到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三、“汽车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方式

目前该门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课程设计占30%,专业小论文占40%的比例权重进行成绩的评定。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本门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并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结论

根据“汽车电子技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结合所开设课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教学中课程内容优化配置,现场教学结合研究性教学的授课方法;考核上提出了平时、作业、实验、课程设计与科技论文撰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获得最实用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秋,赵六奇,韩晓东.汽车电子学教程[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周雅夫,连静,李琳辉,等.《汽车电子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190.

[3]赵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学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1,(27):221-222.

[4]赵秀春,徐国凯,陈晓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精品实验项目设计与实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5):497-499.

[5]仇成群.LabVIEW在汽车电子虚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11,18(6):97-98.

[6]张新丰,陈慧,孟宗良,等.控制器V型开发模式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2):131-134.

关键词:电工电子学考核方式教学改革

课程考核方式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指挥棒,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更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1]。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院一直采用以期末考试为主的单一考核方式,直接导致大学生存在思想上对自己要求不严,上课时不能认真听课,课外作业完成不够认真,存在抄袭现象;基础理论知识不牢固,影响了听课时的接受与理解能力。这种一锤定音的考核模式使教师教学的目的性和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严重缺失,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甚至成为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的瓶颈,所以推进考试内容和方法改革已迫在眉睫。

本文从考核方式改革、考核环节改革和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作介绍,积极探索多种考核方式如开放性的综合设计、专题的调研报告和课程论文、现成实验的故障分析等,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考核。

一、考核方式改革

二、考核环节改革

考核环节由期末一次结果考核变为过程考核,将考核贯穿整个学期的授课和实验。重点解决考核环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从而解决理论知识掌握好的学生在实践操作哪怕是个很小的问题时也无法处理的问题,抑或有些同学实验做得很成功,却不知道为何这样操作,有的学生甚至是看别人如何接一根线也这样接一根,完全没有电路模型的概念,这几类学生根本不适合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不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我们根据电工电子学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非电类教学对象采取多样性的考核模式,如借助网络课程的网络化考核模式、半开卷式考核模式、随堂考核模式、分阶段考核模式和全程考核模式。这些考核模式都极大地丰富了考核环节。变传统的总结性评价为真实性评价,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抛开卷面成绩作为学生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避免学生只注重分数、轻视能力,只注重结果轻视过程的缺点,强化考核环节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和激励作用。减少标准化考试,将考核的重点倾向于实践和技能的掌握,倾向于整体系统结构的掌握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考核方式的改革不仅体现在强化过程考核,而且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需要淡化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学生及团队小组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还需要对考核评价方式做相应的调整,变教师单一考核评价为集体考核评价,在考核过程中成立考核小组,采用由教师评、网络自评、团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使得考核结果更客观,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改革原则,我们对2011级、2012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160名学生采用了以下具体的考核和评价方式。

1.“基本电路理论”课程考核由平时作业成绩、平时测验成绩、期末成绩和小论文成绩组成。

2.平时作业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布置并批阅(作为试点,部分教学班的平时作业在课程网站的习题系统上独立完成,其成绩由习题系统给出)。

3.平时测验分为两次完成,都在网络课程测验系统上独立完成,并由测验系统给出成绩。

4.期末成绩参加课程期末统一考试后,在统一阅卷的基础上给出。

5.学生必须自拟题目或根据任课教师提出的题目撰写课程学习小论文,并在一定形式下进行宣讲、答辩。根据学生的选题和自拟最终形成20道课程论文题目、20道课程制作题目。课程论文答辩首先在学生组中进行,评出名次,前几名将在教学班上进行宣讲、答辩,这些在教学班上答辩的论文将公布在课程网站上。最后,根据课程论文及宣讲、答辩情况评定课程论文成绩。

6)作业成绩、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论文成绩在考核成绩中所占比例为:作业成绩及考勤20%,测验成绩20%,课程论文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40%。

四、课程考核改革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通过电工电子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过程与以往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的过程学习,考试成绩较以往更加合理公正,改变了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考试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和水平的测试,被大部分教师和学生接受。我校从2011级汽车电子专业开始实行课程考核改革。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将2009级、2010级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成绩与2011、2013级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加以比较。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看,学生的成绩分布基本上成正态分布,说明不管哪种考核办法基本上都符合教学规律。并且考核改革后学生的不及格率有所降低,不论是最终的理论考试成绩平均分还是总评的成绩都有一定的提高,很少有学生不及格,大部分班级的不及格率下降到10%以下,具体情况见下表。

通过改革考核方式,我们发现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较前几届有了很大的改变,勇于提问,敢于同教师交流,尤其是课程论文和课程制作对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尤为突出。

[1]黎明,付扬.少学时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292-294.

[2]李文.工程背景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254-257.

[3]张传洋.面向工程教育的电工电子学教研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9(4):254-257.

论文摘要:本文调查汽车网络销售的现状,从销售流程、体验网点、售后服务、销售车型等方面分析汽车网络销售方面存在的不足,然后根据实际案例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汽车网络销售的现状

从我国第一起网购汽车案例到现在,已经超过十个汽车品牌尝试“网上卖车”。以淘宝为首的网商和以一汽马自达、荣威、比亚迪、吉利为主的汽车厂商都在以不同形式加入到“网上卖车”的行列中。但像汽车这样的大额消费品的网上销售却并没有取得令人振奋的成绩。具体表现为:

(1)销售流程不是真正的网络销售流程。正常的网络销售,在现实中,购买者仅需签收货品,其他程序皆由网络操作及商家和物流公司合作完成。而目前的汽车网络销售,购买者仅是在线支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此后的交易过程还是要在用户所在地的4s店来完成。实质上是一种“线上付款、线下购物”的形式,网店卖的仅是“裸车”,其方便程度远远低于汽车4s店,降低网络购买的积极性。

(2)体验网点过少。目前的汽车网络销售,有指定的4s店代行使体验的职责。例如,吉利集团全球鹰淘宝商城官方旗舰店,蓝白色熊猫款只有在指定的64个4s店有车,可以实际体验,而大多数城市还没有相应的体验店,这无疑降低了顾客购买的积极性。

(3)服务瓶颈令人担忧。汽车是大件货品,退换货成本很高,汽车网络销售店一般不接受网络商城的“7天无条件退换货服务”;购车后,车辆的售后服务以及相应的办证、保险、购置税等的服务难以保证,为购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此外,由于汽车网购接近于厂商直接销售的模式,4s店若不能从中获取利润,很难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尤其是一些免费的服务。

二、发展策略

汽车业真正的电子商务,应该是把车直接开到消费者家里去,包括后继的税费、牌照等手续也会一并办好,客户觉得ok了,车辆才能交到客户手里。但这是最终极的汽车电子商务销售模式,也是用户体验最好的模式,恐怕未来很多年内都很难做到。但是,针对目前的发展,以吉利网店为例,可通过以下策略增加汽车网络销售的吸引力。

(1)与专业网购商城合作

对于吉利来说,旗下全球鹰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与淘宝商城高度一致,对淘宝商城来说,建立汽车营销板块,对它的商品架构和体系以及现有的技术、流程体现是一次重大的调整,而且需要人员配备。但是如果成功的话,双方将共同开启汽车网络营销新时代。如此一来,对于吉利和淘宝两家集团来说,就产生了1+1>2的效果。

(2)设计出专品

中国首款网络专供车全球鹰双色熊猫也正式宣告上市,此次全球鹰共推出两款双色熊猫,其中1.3l-5mt无敌型售价59800元,1.5l-4at爱她版无敌型售价69800元。

作为全球鹰首款在网上销售车型,双色熊猫在现有熊猫仿生学的外观造型上,配以蓝白色系的纹饰,视觉效果更为强烈,同时该车还增加了可视倒车雷达、dvd导航等配置,加上熊猫c-ncap五星安全的血统,极力满足年轻消费群要求个性、独立、洒脱的购车需求,也是对全球鹰“活力、突破、精彩”品牌基因的直接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市的双色熊猫仅在全球鹰旗舰店才能购得,当地经销商在接到网购订单后,辅助完成提车及售后服务,并不直接对非网购者销售双色熊猫。

(3)与专业汽车4s店合作

顾客在经销商处付清尾款,就可享受4s店提供的上牌、保险、售后保养等一系列与实体店购车同等的售后服务。除了上述支付方式,买家亦可在线支付全额车款,然后到4s店直接办理提车手续,同时买家也能选择分期付款方式,申请分期付款,审核通过后,在线拍付保证金,然后到4s店支付车款首付(扣除保证金),办理提车手续。网上购车将给消费者带来便利。按照当前的支付方式,消费者在充分了解双色熊猫的产品性能后,完全可以在线全额支付车款,然后到吉利全球鹰全国200多家4s店提车,在线支付购车成为全球鹰旗舰店与其他汽车品牌网店的最大不同之一,此外,送车上门服务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吉利将根据购车者的需求,逐步在全国各大城市开通此项服务,真正实现足不出户便能购买汽车的梦想。

三、结论

在网购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势必会有越来越多汽车企业加入网上销售的行列,全球鹰淘宝商城旗舰店车或将则成为第一个“引爆点”,引领中国汽车市场营销进入网购的新时代。

[1]刘小苗.论汽车销售模式.大众科技,2005年,第12期,224

【论文摘要】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随着汽车机电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推行实践教学成为该课程关键。如何培养优秀人才,促进汽车专业特色建设,培养学生实战能力,成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教师要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从事汽车修理行业,特别是现代汽车修理的必备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特性、使用、维修、故障检测判断与排除等内容,需要电工学、电子学、物理及电工学等知识,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验设备不足。实践教学主要方式为以班级为整体的演示性教学。演示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正确讲解,更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室设备台套数不足,学生很难有操作机会,不能实际操作,教师也不能预计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无法进行针对性讲解,完全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主导地位不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根据生产实际设置故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诊断和排除,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

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教学脱节。实践指导队伍有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教师不注重实践训练,实践课老师不注重理论学习,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重复教学但是效果不佳。教学队伍的“断层”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汽车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反馈信息无法测评。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否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理论知识,并能独立操作,都无法进行测评。学生的反馈信息无法传达到教师那里,造成单向教学,教学效果势必受影响。

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的教学方向

设计教学模块,明确目标。

一体化教学。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为主线,辅助教学设备为载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视觉、听觉和行动为一体,听课、提问、实践操作相贯通,全方位教学。一体化教学的出发点,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培养,不仅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更要注意各个模块的相互渗透,以能力为主线,全方位实施。严格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实习,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场所等教学资源,逐步深入、循序渐进;注重师生互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能力。

三、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实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即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现场教学、技能训练、模拟故障三者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开展。通过现场教学进行实践,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进行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行“协作学习”的组织模式。协作教学的组织模式是基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自身的特点而定。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包括蓄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认知、充电系统和故障诊断、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判断和排除等,都有大量实践环节,加上教学设备、实践导师缺乏和学生自身兴趣等原因,引入“协作学习”模式很有必要。协作学习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精神为宗旨,根据学生成绩、技能水平和学生兴趣,随机分成不同档次,组成协作小组。协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促进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作业。

实行“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传统考核模式侧重于理论(理论成绩70%,实践成绩20%,平时成绩10%),忽视实践成绩,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总体上升。“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就是给予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对等的地位,提高实践所占比重,促使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增加实践成绩的比重,也避免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滥竽充数、相互抄袭的现象,保证了考核的真实性。

结语: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本身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避免脱节。本文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教学方法和具体实施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体化教学,三位一体和协作学习等模式。笔者希望以上模式能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汽修行业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崇毅.汽车电子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郭斌峰.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新法[J]企业技术开发,2010,22.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3.58

嵌入式从早期的单片机,到后来的DSP,再到现今的32位的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及以Soc片上系统的应用,嵌入式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嵌入式教育目前在国内已经形成了足够的重视,但我们在很多方面所做的工作还不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力量不够,教材过于笼统,教学方式陈旧,培养嵌入式专业技能方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等。

本文将结合哈尔滨华德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探讨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嵌入式人才。

1.专业定位

哈尔滨华德学院于2007年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嵌入式系统方向,本专业的定位是培养能够在消费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从事嵌入式系统产品的软/硬件设计、开发、测试等领域具有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用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2.课程体系

2004年IEEE和ACM对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系进行的设置认为嵌入式系统的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嵌式的发展历程和概述、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软件设、实时操作系统、低功耗计算、系统可靠性设计、设计方法学、嵌入式系统设计工具、嵌入式多处理器系统设计、网络化嵌入式系统、接口和混合信号系统等。

通过市场调查,针对学生的实际接受知识的情况和社会的需求,本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理论教学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在6:4。课程体系主要分四个阶段:嵌入式原理基础、嵌入式编程基础、嵌入式开发技术和嵌入式综合应用。整个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哈尔滨华德学院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中加强注重“精”,重点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课程内容较大程度地体现了嵌入式领域的热点,是企业界普遍关心的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教学中微处理器介绍MCS-51、ARM、FPGA、DSP,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Linux、WinCE,开发语言介绍C++、Java。四年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到四个“1”,即“精通1种主流微处理器系统+1套开发工具+1种嵌入式操作系统+1门开发语言”。

3.实践教学体系

嵌入式系统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的课程。结合哈尔滨华德学院的实际教学特点,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不同,在设置实验内容时,由浅入深,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在设置实践环节时,我们分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三个环节,另外发挥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课外创新训练与社会实践活动。

3.1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又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一般验证性实验是4学时,综合性实验是8学时、设计性实验是4学时。如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共16学时实验,4学时的GPIO输入输出、中断实验;8学时的电机控制、显示实验,4学时的电子相框设计。通过这几个环节,学生能够基本掌握ARM9处理器的应用。

3.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一般都是1周-2周的教学周期,由老师给出题目,学生三人组成一组并选题,完成设计内容。此环节即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3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最后一个实践环节,周期为13周,学生通过前期的教学环节,对于自己的特长已经有了定位,因此,自由选择导师并定出研究题目,毕业设计分为论文开题、中期检查、末期检查、论文换审、论文答辩五个环节,本专业方向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动手制作出实物,然后写出论文。这个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和语言表述的能力,在增强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了实践能力。

3.4课外实践

采取“导师制”的方式,组织科研活动小组,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实践活动,学生在大学生电子竞赛、飞思卡尔竞赛、ACM大学生竞赛等竞赛中获得奖项累计有40余项。

4结论

基于以上的教学实践,哈尔滨华德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学,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建立嵌入式系统的思想,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霞.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2008(5):71-74.

[2]童英华.应用型本科院校嵌入式教学探讨[J].微型电脑应用,2012(5):1-10.

[3]邱雅.关于软件学院嵌入式教学改革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0):7957-7961.

关键词:岗位能力课程体系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汽车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成熟,带动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业一直保持在30%左右的增长速度,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产业正快速成长起来,并将成为我国又一个新的支柱产业。如何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工学结合的“1+1+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

二、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确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制订了基于工学结合的“1+1+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1年”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英语、计算机、数学、应用写作、汽车文化、汽车构造等基础课程,开展市场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1年”为专业领域课程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开设专业领域课程,主要有电子商务概论、消费心理学、汽车电子学、汽车售后服务管理、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营销、现代汽车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修理技术、二手车评估鉴定、汽车法规、汽车科技英语、汽车驾驶知识。采用“理实一体化”和“模块化”的教学方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将理论知识和专业训练相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能力培养。

第三阶段:“0.5年”为岗位能力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由“双师型”专业教师带队,到校企合作企业和学校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学习,按照岗位标准要求,各岗位轮换实训,巩固专业知识,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四阶段:“0.5年”为顶岗实习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具体岗位操作训练,经过训练后达到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并根据专业学习和岗位学习写出毕业论文。实习结束后根据考核结果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由企业和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

三年制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1+1+0.5+0.5”人才培养模式

三、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最重要的部分,是保证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根本。构建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是在对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岗位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对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领域课程、岗位实训课程、顶岗实习课程进行重新定位与设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公共课程服务于专业教学需要、专业课程定位于职业能力培养需要、拓展课程满足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原则,科学设置课程,优化课程体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适应岗位是汽车营销、汽车技术服务,拓展岗位是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鉴定评。这些岗位要求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化情操、语言交流、沟通合作能力,在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上要加强礼仪、普通话和应用写作的训练;在专业能力方面确定汽车售后服务、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评估鉴定4门核心课程;在实训方面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及综合技能训练三个环节组成的教学体系。

三年制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四、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

以岗位需要为基准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校内实训中就能感受到企业的文化理念,消除学生对企业工作环境的陌生感,实现学生实训环境与未来职业环境的“零距离”。要从职业能力要求出发,设计实训教学体系,采用岗位轮换的方法,实现全部岗位模块轮换实训。在实训过程中要有“双师型”教师全程指导,实训要人人过关,严格按照职业标准进行。实训结束要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实训有目标、有动力、有标准。

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要积极开辟校外顶岗实习基地,选择具有发展潜能的企业进行合作,寻求长效合作机制,使校企合作能够持续有效地发展下去。选择顶岗实习岗位要与专业学习相吻合,确保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有企业安排的技师进行全程指导,所学的知识、技能符合职业岗位要求,能够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1、朱慧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2010,11。

2、唐永泽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3、翁幼珍校企合作视野下的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教育与职业》,2011,2。

【关键字】:“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绩效评价体系;探讨

Abstract:vocationaleducationamatterofnationalmodernizationconstructionasawholeproductionlinetotrainskilledpersonnelasthemaintarget,emphasizingtheorganiccombinationofeducationandindustry.Inordertoadapttotheneedsofrapiddevelopmentofvocationaleducation,shouldgivefullplaytothe"dual"vocationaleducationteachersinvocationaleducation,theconstructionof"dual"vocationaleducationteacherperformanceevaluationsystem,andcontinuously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andvocationalschoolslevel.Keyword:"dual"vocationaleducationteachers;performanceevaluationsystem;explore

中图分类号:F8

当前职业教育师资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一)、职业教育师资发展水平不平衡。职业学校教师担负着专业技能教学任务,有些教师是从师范学校毕业或从普通中学文化课改行教授专业课,善于教授书本教材知识,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不能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问题。学生学不到真正的先进技术,毕业后无法胜任工作,或者找不到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学非所用。

(二)、职业教育岗位整体薪酬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双师型”人才。很长时期以来,职业院校的收入分配制度与人力资本地位不相适合,工资水平的增长难以与职业院校发展形势保持同步,大部分院校为“双师型”教师提供的薪酬远低于其创造的社会经济价值。

“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的概念与作用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双师型”教师在本专业中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把专业教学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完成职业教育理论和技能的教学任务,开拓创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所以,构建“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绩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探讨

四、“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绩效评价体系细则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扩大招生,各个职业院校生源竞争日益激烈,这给职业院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然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职业院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师资人才的竞争。建设素质高、高效精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职业院校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建设“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绩效评价体系则是建设精英教师队伍的重中之重。加强绩效管理,规范绩效考核,综合运用绩效评价结果,让绩效评价结果与劳动合同续签及劳动合同年限确定、职称评聘、学科带头人评选、职务晋升、培训深造机会、绩效工资分配等挂钩,从而催进“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人才。

“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绩效评价体系具体设计方案:

考核对象:所有在岗师资。

考核原则: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

考核组成员: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年级班主任和教研组长为成员。

考核绩效分配原则:采用100分制,加分不封顶,奖励分值20元并根据学校效益及奖金总额水平定期调整,教师个人绩效工资=绩效考核得分*20元。

考核内容:

第一部分教学工作量(40分)

规范要求(40分):考核教师自然周工作量多少,自然周工作量包括教师实际上课课时数。按照实际课时情况确定平均工作量,教师满课时分值为40分。

扣分标准:1.满工作量的教师绩效得满分;2.工作量超出的,由考核组成员核定计入加分,班主任教师加5分;3.因学校安排造成工作量不达标的,视为达到工作量;因教师个人原因协商减少工作量的,相应扣分。

第二部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教学过程(25分)

备课(5分):备课书写清晰,内容齐全,体现学科特点;教后总结具体充分,能够体现教学情况,总分记5分。由教研组评议,教导处二评和校长室总评,优秀记5分,良好记4分,一般得3分,较差得2分,不合格不得分。

课堂教学(5分):教学目标明确,突出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得当,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学态度端正,因材施教。总分记5分。由教研组评议,教导处二评和校长室总评,优秀记5分,良好记4分,一般得3分,较差得2分,不合格不得分。多次考核按照平均分数计算最终得分。

实践技能培养(10分):能举一反三,将教学内容反馈到实际操作当中;善于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能亲自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具有教师系列职称,同时获得行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总分记10分。由教研组评议,教导处二评和校长室总评,优秀记10分,良好记8分,一般得6分,较差得3分,不合格不得分。

其他(5分):教师应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按时完成记5分,没按时完成的后续补完后得3分,没完成不得分。课时调配由教导处安排决定,教师不得私自调课,发现一次扣3分,上课迟到15分钟以上记旷课,扣3分。

第三部分出勤(10分)

第四部分教学科研成果(15分)

学生满意度(5分):每月组织学生民主不记名满意率测评。满意率90%以上记5分,满意率80%以上记4分,满意率60%记3分,满意率60%以下记0分。

第五部分师德建设(10分)

评分标准:遵纪守法,服从学校安排;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教学态度端正,教学成果突出。团结协作,热爱集体,关心学生,有教师风范。合格记10分。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本项记0分:教师有违反学校规定的行为,例如有偿家教、校外违规兼职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无正当充分理由不服从学校安排,未完成规定教学任务。

第六部分其他加分项目

教师主动申请或承担科研课题研究,并按照计划完成,按校、县、市、省、国家等级课题分别加2、4、6、8、10分;

教师个人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类专业竞赛,获得校、县、市、省、国家等级奖项的分别加2、4、6、8、10分;

备注:获得校、县、市、省、国家各类竞赛一二三等奖的,在以上加分的基础上再加上5、3、1分。

【参考文献】:

[1]李永康.试论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2]屈孝初.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学报,2006,(4).

[3]刘正周.管理激励[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论文摘要]GPS车载导航设备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汽车电子用品,可以在地理信息服务、城市导航、自驾远游等方面为车主提供诸多便利。在欧美、日本等国,GPS车载导航仪已经成为大众的一个生活辅助工具,甚至是必需品。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客观状况的了解,提出自己粗略的见解。

目前,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大幅提升,参与国内GPS市场角逐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GPS车载导航仪产品不再是少数专业人士及探险家手里的“发烧”级装备。选购此类高科技产品时,消费者往往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容易产生困惑和迷茫。

一、GPS地图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内容简介

(一)GPS技术系统简介

(二)其他卫星定位系统

GPS地图导航卫星系统除美国的GPS卫星系统外,能与其比拟的就是俄国的GLONASS卫星系统,也是24颗卫星组成的系统,由于经费困难,缺乏维护和补充,目前可能有19颗可用,随着俄国经济的复苏和军事上的需要,将会得到完善和健全。GLONASS系统是开放性,有利于使用,许多GPS生产厂商,为了提高GPS接收机使用性能和精度,都积极地研究GPS与GLONASS结合双系统应用软件,充分地利用GLONASS系统,已初见成效。如美国JAVAD公司GPS接收机,利用超级集成技术,在芯片中集成40个通用信道,把GPS与GLONASS的差异无端地缩小了,结合起来使用,使观测卫星增多。

欧洲的GNSS系统:欧洲的策略是尽可能地利用GPS的星基或空基导航取代陆基导航,以达到最大的成本效益比。但也坚信不能依靠由他国军方控制的卫星系统来实现本国的导航,所以,正在积极建立自己卫星导航系统GNSS,它的目标是分二步走,首先发展一个民间GNSS-1,其主要内容是对现有GPS和GLONASS的星基进行增强,即利用静止卫星,面向欧洲范围内的导航提供服务,即EGNOS计划,已于95年启动,99年实现初始运行能力,2002年实现全运行能力。第二个目标建成GNSS-2,从区域性渐进地扩展成全球系统。日本也正在积极筹划建立日本的多功能卫星增强系统(MSAS)。在我国GPS的开发研究与应用不断在深化和广化。特别是建立了全国永久性GPS跟踪网和相应的通讯网络和数据处理设施,并发展成为我国GPS的综合体系,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服务。GPS接收机制造与生产也从无到有,工艺水平也不断在提高,价格大大地低于进口的同类产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也将有自己制造和发射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二、车载导航GPS地图的应用原理及其应用模式

(一)车载导航GPS地图的应用原理

利用GIS中的电子地图和GPS接收机的实时定位技术,组成GPS+GIS的各种电子导航系统。

(二)车载导航电子地图的应用模式

车载导航电子地图的应用模式主要有如下二种:一是GPS单机定位+矢量电子地图。该系统可根据目标位置(工作时输入)和车船现位置(由GPS测定)自动计算和显示最佳路径,引导司机最快地到达目的地,并可用多媒体方式向驾驶员提示。制作矢量地图数据库需要花费较大成本。二是GPS差分定位+矢量电子地图。该系统通过固定站与移动车船之间的两台GPS伪距差分技术,可使定位精度达到1~3M,当采用双向通讯方式时,则可构成车船的自动导航系统,又可将移动车船上的GPS定位结果准确实时地传送到控制中心,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构成交通网络监控指挥系统。为了防止在楼群遮挡时收不到足够的GPS卫星信号,在车上除装有GPS接收机以外,还装有低价格的压电振荡陀螺。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同时处理GPS、里程计和陀螺仪的数据来进行运载体的实时定位。

三、GPS定位过程简介

GPS结合电子地图能够实现城市交通管理、车辆调度管理,公安、银行车辆,港口、河流船舶的自动导引与监控,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根据地形图制作而成的矢量电子地图,GPS坐标还需经过坐标转换才能正确与之匹配。下面将从GPS定位坐标系、WGS-84大地坐标、地图投影、平面坐标变换等几方面详细讨论坐标匹配问题。GPS定位过程主要有如下几个步骤:

1.确定用户的宇宙直角坐标系位置,即用户的X、Y、Z位置。

2.宇宙直角坐标系至WGS-84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既求出用户的WGS-84大地坐标位置λ、φ、h。

3.坐标投影转换,即将球面坐标λ、φ、h转换成平面电子地图投影坐标,如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

4.二维平面相似性变换,即经过平移、旋转、缩放运算,达到其与GPS地图的配准。上述四个过程全部都是由计算机用程序自动计算获得,具体算法这里介绍从略。

四、基于GPS和电子地图的车辆自动导航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一)基于GPS和电子地图的车辆自动导航系统的组成

整个GPS电子地图车辆动态引导系统构成如下图所示,它由主控计算机、液晶显示器、语音报警器、遥控器、组合导航处理器、GPS传感器、速率陀螺仪、光驱等组成。主控计算机视用户需求不同,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也可以是专用处理器。

(二)基于GPS和电子地图的车辆自动导航系统的功能

本系统可以实现车、船等运动载体的电子地图中的实时跟踪显示、最优路径选择及导引、显示导航信息、地图检索、语音提示告警、矢量图分层显示及缩放显示;可以满足城市车辆,港口、河流、海用船只的导引与监视,GPS+航迹推算组合导航功能即使在信号不正常的条件下也能正确引导。电子地图存储于光盘中,可存储大容量矢量电子地图。矢量电子地图生成点阵形式存放于主机内存中,可达到地图检索和车辆跟踪的平滑效果。车船行至地图边缘时,将自动从光盘中调入下一幅新的矢量图,实现自动切换。

――北京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探索精品课程共建新模式

2.创新继教形式培训企业高管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新兴铸管集团合作培养企业高管

3.精诚合作互惠双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实践

4.巨人肩头站手可摘星辰

――高校与IBM合作培养面向实践的高素质IT人才

5.名校名企傲视同群

――华东理工大学与西门子公司开展多领域、高效率合作

6.多种模式实践合作促进双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海天集团全方位校企合作育人实践

7.强强联手各尽所长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的人才合作培养战略

8.产学互动校企双赢

――电子科技大学与德州仪器公司开展DSP技术研究与教学

9.因“需”施教培养创新人才

――重庆大学与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培养工程硕士

10.省略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一

合作铸精品联手塑英才

北京大学与微软公司的合作始于2000年,当时,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了把北京大学等若干国内优秀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教育部为达到这一目标,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为了响应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精神,支持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建设,教育部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实施“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促进企业的核心技术与高校相应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探索校企共建精品课程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合作编写精品教材

为解决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有关的大量技术问题,教材与实际发生了严重的脱节问题,2000年,微软公司参加主办的首届高等院校计算机系系主任座谈会上,提出希望能有一本更多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的教材。同年10月在第六届全国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研讨会上,许多教师也提出希望更多地了解Windows内核原理,以供教学需要。基于此,校企双方决定共同组织一个“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教材的写作班子。目前一套围绕Windows操作系统的操作系统教学平台已经基本建立,包括了三本教材(《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Windows内核实验教程》、《系统分析及实验教程》),一套教学课件(《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课件),上述教材已经多次印刷,累计出版了55900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数十所高等学校采用这些教材作为教学参考用书。

培训高校授课教师

在成功推出围绕Windows操作系统的精品课程基础上,研究院通过各种渠道,包括“2005年全国操作系统授课教师庐山培训班”,“全国第八届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研讨会”,以及“2006年微软亚洲峰会”等活动组织培训全国各高等学校的授课教师。该建设项目总的特点是在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尽快接近和达到国际一流大学同类课程;在保持内容相对稳定基础上,加大反映当代操作系统发展和动向内容;既注重经典操作系统理论讲授,也重视分析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中的具体技术实现;结合实习课程,使学生打下良好理论基础并具备从事操作系统设计的能力。

校企共建精品课程

“校企共建精品课程”是一个促进大型企业与高校之间了解与交流的好模式,可以促进企业的核心技术与高校相应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有利于高等学校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

目前,该合作项目已经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之一。研究院将继续努力,使合作项目成为优秀的“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之一,并且在此基础上,争取尽早使该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并通过教育部精品课程网站把该精品课程资源推广到更多的高校中去。同时,微软公司已经决定向国内的高等学校开放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源代码,这一举措将有力地推动微软公司和国内各高等学校的合作,加快微软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研究院将在总结以往合作经验的基础上,和全国各高等学校一起,建设微软源代码共享、实验平台,为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培养大批的优秀软件人才共同努力。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二

创新继教形式培训企业高管

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189家中央企业之一,是集资本经营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集团一直以“科技兴企、科技强国”为使命,全面致力于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能力的锻造。为求得更快发展,集团公司决定培养储备一大批视野开阔和思路开拓,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具备先进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和良好执行力的中高级企业精英,以大力提高集团公司的创新能力,适应集团公司“十一五”及长远改革发展的战略需要。清华大学是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云集了国内外各领域、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清华大学已为社会输送了数十万名各类高级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正是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共同愿望使名企与名校强强联手:2006年元月20日,双方在清华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并将项目定名为“新兴铸管集团公司现代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通过合作,双方找到了适合发展的契合点。

互利合作各取所需

清华大学为了落实科技强国、服务社会的使命,在全球化新形势下帮助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新兴铸管集团希望在整个企业创建全员终身学习的环境,建成可以不断推动企业持续创新的自主学习型企业。他们在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急需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这样的支持,整合国内外一流的教育资源及时为企业高层管理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的个性化专业服务,协助企业创建学习型企业,打造优良的基因,进而从根本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培养计划量身定制

课程设置注重实战

通过到清华学习,不但使企业广大参训领导干部亲身感受到了清华悠久的历史传统、浓厚的人文氛围和博大深厚的文化魅力,比较系统地了解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营企业的基本规律和管理企业的基本方法,学到了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文化,大大地丰富了理论和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路,培养了创新的理念和思维,启发了思考、启迪了创新,在学习的总结、讨论以及同专家的交流探讨中能够学以致用,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清华继续教育学院与新兴铸管集团的远程教育合作不但使学院找到了自己的服务市场,找到了其教育服务社会价值的支点,而且使企业找到了培训、储备人才和提升品质值得信赖的资源,也为新兴铸管培育了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中还可以带动整个行业和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三

精诚合作互惠双赢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多元投资的商业化运营航空公司,2002年10月在上海证交所正式上市。几年来,上航在国内地方航空公司的经营业绩排名中名列前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工程技术为主,管理、艺术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办学的尝试,合作构建起上海航空运输学院,其建构模式与成功实践获得了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上海航空运输学院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依托“朝阳产业”――民航运输业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构建起的二级学院,企业向学校直接注入资金300多万。运作十余年来,学院在办学机制、专业特色、实践创新、学生就业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截至2005年已有10届1000余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4%,学生总体质量符合民航运输业发展的要求,已有很多成长为民航运输企业的骨干。在双方的合作上有以下特色值得借鉴。

首先,体现在办学机制上:领导挂帅,院务委员会制度卓有成效。航空运输学院院长由学校委派,副院长则由校企双方各委派一人担任,学院的日常工作由这套班子主持。学院还设立了院务委员会,院务委员会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和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主任委员,校企主要职能部门领导任委员,每年召开一次院务委员会会议,就学院办学方向、发展规划、管理制度、专业设置、招生工作、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等重大事项做出决策。由于紧贴市场,学院发展方向明确;由于领导支持,各项决策可保落到实处。

其二,在办学理念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双赢。企业每年向学院注入一定资金,支持学院学科发展。公司建立“上航奖教金”和“上航奖学金”制度,激励教学、管理、科研和学习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师生员工,企业领导对学院的教学非常关心,亲自推荐上航的英语翻译来学院担任英语口语教学,多次担任“航空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并参加学生论文答辩,使学生的毕业论文更具“实战”特点。

其三,在专业特色上:知己知彼、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审时度势。航空运输学院在专业设置、培养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市场调研,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以市场为导向,审时度势,你无我有,错位竞争,使目前6个专业保持了鲜明的特点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专业设置与市场的零距离接触。专业设置与上海其他高校相近专业形成了错位发展、多层次为民航运输发展做贡献的态势。

其四,在学生就业上:实行订单式培养。市场是瞬息万变的,适时、准确的专业调整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新的机遇。由于专业特色明显,并且依托产业办学,学生有很好的就业保障,空乘专业毕业生至今几乎全部被上航录用。历年来,学院学生的就业率在校内一直名列前茅,在上海市高校内亦处于领先水平,至2004年9月,已毕业804名学生中,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录用345人,占总人数的43%,其他国内外涉航企业367人,占46%,一般企业68人,占8.5%,扣除出国和专升本人员,总体就业水平为97.4%。

经过多年努力,航空运输学院已初步建成了与上航所提供实训条件互补的实验设施。如航空发动机实验室、飞机部件拆装实验室等,教师队伍逐渐扩大,知识与学历结构趋于合理,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也基本编制完成。实践证明,这种紧密的、优势互补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富有很强的生命力,使企业与高校互惠互利,达到双赢。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四

巨人肩头站手可摘星辰

近年来,随着中国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软件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中国软件企业在软件总体设计、项目管理和研发等方面的人才极度缺乏,建立复合型人才架构已经迫在眉睫。面对市场在软件人才数量和结构方面的双重需求,也源自IBM全球性的“天才孵化计划”――高校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是由IBM软件部、IBM中国研究院和大学合作部联合推出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IBM“青出于蓝”计划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于2002年4月被引入中国的。

IBM“青出于蓝”计划(ExtremeBlue)是一项汇集顶尖技术和商业人才、将极具挑战性的创新技术研究与市场相结合的学生实践项目。该项目为高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环境。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IBM以其雄厚的实力为学生们提供技术和商业方面的指导,并辅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在IBM中国研究院为学生们营造了一流的实践环境。IBM通过“青出于蓝计划”与中国各大高校的紧密合作,已培养出众多符合IT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科技、商业综合型,适合现代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参加IBM“青出于蓝”计划,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IBM丰富的全球资源,深入了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的商业模式,获得技术与商业相结合的完整的项目体验和技术研究开发管理的经验,极大地提高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这一计划为各高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身实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对与企业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面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同时,高校通过了解和接触世界领先的研究方向和热点领域,也促进了自身科研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独具特色的“青出于蓝”计划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

IBM通过“青出于蓝计划”与中国各大高校的紧密合作,已培养出众多符合IT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科技、商业综合型,适合现代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他们目前大多在中国的各大现代化企业里为发展、推动IT产业奉献智慧、创造价值。也有部分学员最终加入了IBM的大家庭,站在IBM这位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此外,这一计划还为各高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身实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同时,高校通过了解和接触世界领先的研究方向和热点领域,也能为自身科研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未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对高素质青年一代的培养,IBM深信“青出于蓝”计划将为中国开发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成功模式,为中国本土高素质研发人才的培养提供一片沃土。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五

名校名企傲视同群

西门子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大型跨国集团,且全部业务集团都已进入中国,目前在中国的业务正迅速发展成为其全球业务的基石。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是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先供应商,可在生产自动化、过程自动化、楼宇电气安装和电子装配系统领域提供多种创新、可靠、高效优质、系统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华东理工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多学科研究型大学,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从2002年开始,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和华东理工大学进行了全方位、高起点、综合性的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合作发展模式。

共建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验中心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试验中心,该试验中心拥有高级过程控制系统6套装置,高级自动化实验系统6套装置和先进控制系统4套(总价值70万RMB,由西门子捐赠)。实验中心采用西门子最先进的控制技术,融合了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TIA)理念,是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系统的缩影。在教育教学方面,科研开发、技术交流与培训方面和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等方面进行合作。

设立多项奖学金

为了加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与华东理工大学的战略合作,双方特设立“西门子A&D奖学金”和“A&DSIMATIC奖学金”作为战略合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两项奖学金均由西门子独家提供资助,旨在奖励学校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异且毕业后有志加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工作的本科生、研究生。

建设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

加强技术信息交流与员工培训

双方以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不定期关于自动化与驱动领域的生产、市场、产品等方面的技术信息的双向交流与沟通。西门子(A&D)每年邀请学校的学者、知名教授和学生参加自动化与驱动领域的学术研讨会并介绍产品的应用案例;同时学校也会邀请西门子(A&D)的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来校讲座,并不定期深入企业,与西门子(A&D)的工程师联系共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通过合作,双方共举办技术讲座、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十几次,内容涉及自动化与驱动技术、自动化(包括PLC,DCS,ESD等)产品、自动化全集成系统(PCS7过程控制系统、WinCC人机界面、基于PC的控制系统等)及其应用、自动化培训服务等方面内容,为中国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人才走向社会直接进入企业角色提供了有利保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六

多种模式实践合作促进双赢

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基地,为国家大型企业、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单位、是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TIPS)认定的中国优秀民营企业。目前集团公司拥有总资产40多亿元,2005年实现产值近50亿元。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于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来,已发展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地方示范性综合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国家数控实习实训基地,教育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冲破传统的教育与生产的固有观念,各自从不同的领域理解产学合作对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和企业利益的相互驱动作用,从经济与社会等全方位视角理解双方合作的价值,并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学校深刻体会产学合作,以为企业服务;企业深刻体会产学合作,以为教育服务。在理解和不断的自我改造中,寻找成功的合作点,多点的不断突破形成了今天的全方位合作与双赢机制。

理念的创新是双方合作的前提,共同的追求是合作的基础,时刻为合作者着想是合作的动力,模式的创新催生合作的活力。双方经过实践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合作。

“学工交替”校企互动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和其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实施了“学工交替”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计划以企业为主制定,充分体现了企业(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增加了学习内容的同时,相应减少了一些课程的理论学时,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接近实际,更有实效。

“半工半读”校企渗透

“订单式(2+1)培养”校企互利

该培养模式是学生在学校完成前2年的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理论等方面的学习后,第3年由海天和学校共同实施其专业教育和上岗适应性教育。与此同时,学生已经是企业的员工,享受企业员工同等待遇,企业实施的教育与企业对新员工的教育做到了有机的结合。由于该人才培养模式能按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要求实施,学生在毕业时即能达到上岗的要求,实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学校人才培养目的。

“项目化教学”校企双赢

该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将设备和人力资源引入学校,学校为其提供场地和工作条件,以此推进更大范围的校企合作,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突出企业对专业人才要求的核心能力的培养,并由企业负责全程实施。以核心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产品开发的流程为出发点,设计教学内容,达到企业对各个工作岗位的各项要求。

经过几年的合作实践,使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学院不断突破传统的专业、学制体系的束缚,推出了各种企业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改革,大大影响了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在与学校的合作中,企业体会到了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难,也看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希望。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七

强强联手各尽所长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是中国汽车工业具有代表性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跻身《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行列。汽车产业是上海的支柱产业,发展迅速,但相对国外百余年的汽车发展史,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存在较大差距。上汽意识到人才是发展的根本,而大学是人才的培养者和输送者。上海交通大学是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把培养具有宽厚基础知识、强烈探索精神、具有良好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而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恰恰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的人才需求不谋而合。为此,上海交大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开展人才战略合作,实行跨学科的工程教育,实现工程教育的一体化和系统化。

双方的人才培养合作始于1997年,他们以增强工程意识,拓展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为指导思想,以迅速发展的上海汽车工业为依托,将工程研究、工程教育、工程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以下形式对人才进行全方位、高质量的培养。

联合进行车辆工程本科教学改革试点

上海交大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和优势,开设车辆工程专业本科试点班,已为期十年。考虑到支柱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型人才的需要,该试点班以工程综合意识培养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和环境,开展研究性的工程实践。

构建培养综合工程意识的教学体系和环境

针对信息化技术在汽车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汽车电子的迅速发展,加强信息和控制方面的课程和实验,培养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核心技术的能力。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使学生得到全面训练。

建设研究性的工程实践环节,加强工程素质培养

学生利用暑假进行集中实践活动。校企双方认真安排每一次实习计划,确定实习导师和工作岗位,为学生提供集中的工程素质训练场地,使学生得到具有职业性的、规范的、专业的实习机会。

毕业设计中实现知识、能力的集成和提高

车辆工程专业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依托上海汽车工业,结合科研任务,提供毕业设计课题。学生不仅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而且可以了解本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的结合,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实施学校与企业的双导师制

学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组,与博士生、硕士生组成研究团队,共同学习和工作,在浓厚的学术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企业导师着重向学生介绍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形势和需求,中国汽车工业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企业对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要求。

培养研究生汽车自主开发与创新能力

上海汽车集团在交大投入固定的经费,打造一流的科研平台,支持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参与科技攻关。通过团队合作,进一步培养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优化、自我组织的能力。

结合企业需求开展继续教育

上海交大与上汽集团合作培养在职人员工程硕士研究生已有八年。规模日益扩大,发展迅速,培养了一大批被企业认为“留得住、用得上”复合型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现在,上海交大数百名车辆工程的研究生,已成为上汽集团人才资源库生生不息的源泉。学校和企业深深知道,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由上汽教育基金会提供教材建设费数十万元支持了交大教师编写“工业工程系列教材”,解决了工业工程教材短缺的困难,保证了培养工作的高质量。企业博士后在企业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企业引入高层次人才打开了一条新的渠道。

通过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加深了学校与企业的相互了解。大学的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由于面对工业企业的实际需求而获得了更大的动力,企业由于大学的参与,使自身的发展变革有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产学合作科研发展。既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又能为企业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属一举两得。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八

产学互动校企双赢

德州仪器与电子科技大学的合作,一方面对改善中国大学DSP的科研和教学的条件做出了贡献,也为德州仪器在中国大学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不但符合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方向,而且也符合中国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方向,真正做到利用本土人才,打造国际一流技术。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九

因“需”施教培养创新人才

长安汽车公司是具有140多年历史底蕴的军民结合大型骨干企业,在全国拥有15个汽车和发动机生产厂,拥有总资产近200亿、员工近3万名、占地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的国有特大型军民结合型企业。长安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把企业的人才培训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把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列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要求公司上下从战略高度形成共识。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并且也十分重视与企业开展合作,早在1997年重庆大学就与长安汽车公司签订了培养工程硕士的协议书。

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精髓,也是人才最有价值和最宝贵的素质,它能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带动高科技新兴产业,带动经济的增长。在培养模式上,学校充分考虑企业需求与工程实际的需要制订培养方案和实施教学计划,校企双方共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模式。

根据工程实际确立研究方向

按照实际需要设置工程硕士课程体系

本着宽口径、实用性的原则设置工程硕士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必须具有宽广性、综合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都要本着多样性、灵活性的原则,充分考虑研究生自身能力、素质、基础、兴趣以及工程的客观需要,在工程领域较广的口径内,尽可能多地设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此外,选修课程中必须包括管理、经济、经营、法律等方面的课程。

“分散”和“集中”结合制定教学方案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解决教学的矛盾

考虑工程实际需要后,带来工程硕士生选课分散,安排任课教师困难,需考虑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办学效益。

集中教学缓解“教学”、“工学”的矛盾

制定独具特色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标准

实施工程硕士的论文指导“双导师”制

学生进校后,由学校为其在工作单位或就近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从事工程研究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指导教师,与校内导师共同负责工程硕士生的实践环节、论文选题、课题指导,论文写作等。工程硕士生进行论文答辩时的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必须聘请企业中长期从事工程实践和研究的高级工程师参加。

采取行之有效的课题组方式

学校在长安汽车集团挂职锻炼的教师注意把工程硕士生与工学硕士生编入同一课题组,让工程硕士生发挥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工学硕士生发挥基础理论及计算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出色完成企业工程技术课题。

经过几年的合作中,双方充分考虑企业需求与工程实际的需要制订培养方案和实施教学计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企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工程硕士应用型人才,在长安厂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长安汽车公司近八年来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十

奥运号角吹响校企共奏华章

――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培养电视体育转播专业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从50年代起就开始为我国传媒界培养各方面人才,并且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学校一直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文、工、艺、管、理、经、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被誉为中国广播影视传播人才的摇篮。中央电视台是我国的国家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喉舌。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乎中国在整个世界面前的形象,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一次集中体现,电视是承载这一任务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这次2008年奥运会体育赛事的转播,中央电视台也迫切需要学校为其输送大量的体育赛事转播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在电视摄影摄像人才培养上的独特优势,更为了配合国家对奥运会的整体战略,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所以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传媒大学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正是这样的缘由让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电视台再次走到了一起,共同承担起为2008年奥运会进行体育赛事转播的任务。

1.此次合作不能对本科教学的知识体系造成冲击;

2.应用型人才必须要面对它所对应的社会实践;

3.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压缩。

关键词邮电高校信息类专业专业学位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

PostsCollegeFull-timeProfessionalDegreeGraduate

TeachingParadigmShiftExploration

QUHongchun,JIANShuang,WANGWentong

(KeyLaboratoryofIndustrialNetworkingNetworkControlMinistryofEducation,

Chongq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400065)

AbstractUnderthepolicybackgroundofdevelopingaprofessionaldegreeeducationinthecountry,combinedwiththedevelopmentofspecializedcolleges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toinformationspecialty,analysisshowsseveralaspectstothepracticeoffull-timeprofessionaldegreegraduateteachingmodel,forinstance,thepositioningoftrainingobjectives,thedisjointedprofessionalneedsandtheteachers.Thereareafewobservationsaboutdevelopingfull-timegraduatestudentsonpracticeteachingandpracticalability.

Keywordsuniversities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informationspecialty;professionaldegree;teachingmode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为了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逐年增加专业学位的招生比例,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达到同等比例,从培养学术型人才的主要教育模式转变为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的教育模式。在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背景下,结合邮电高校的发展特色,以信息类专业为例,谈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转变的看法。

1信息类专业概述

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驱动下,社会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均有极大的应用与发展,甚至推动了各个产业的重组,同时,也促使了一批新产业的兴起,完善了社会产业结构,促进了社会经济更快速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信息类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开设了信息类专业的高校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2.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由于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历史较短,虽然对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在教育体制上进行概念性的区分,邮电高校也在结合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培养方式,但学校大部分的教学体系基本上都是沿用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实用和创新的特点不能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被充分体现,造成了全日制专业型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同质化。

2.2实践教学与社会企业需求相脱节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具有实用与技术性的特点,以社会需求和职业取向为根本的出发点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用于指导实践教学的实施与建设。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教学质量并不高,实践教学安排也不太合理,许多工作流于形式。由于实习基地少,学生自己找到企业进行实习很难,即使有实习机会,却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以致于使实习形式化,没有实习收获。总之,以行业为导向,使社会、企业参与到整个培养过程中,这对高校传统的以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2.3导师队伍力量薄弱

国家在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要求中对“双导师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即要求学校安排理论造诣较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学生选课、论文选题等等,同时还应安排一名校外的实践导师,协助校内导师指导论文,在研究生实践期间给予必要的辅导。但目前双导师制这一培养模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优势,我国大部分学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结构上是以学术型教师为主要教学力量,并没有结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与指导。稀缺的高校资源使大多数高校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中。同时,高校引进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通道尚未完善。在双导师制的培养中学校负责指导学生的导师很难与校外导师保持良好的联系,使得校外导师与学生的交流更加难以得到质量保证。

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转变的思考

3.1依托邮电高校的科研优势,提升全日制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

在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方面,邮电高校也做了很多工作。依托邮电高校的科研优势,通过建立重点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重庆邮电大学发展最快的信息类专业特色优势学科之一,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有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庆市汽车电子与嵌入式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自动化技术市级工程实验室、重庆工业通信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智能电网输配电工程技术中心、重庆是嵌入式软件测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信息无障碍工程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建有重邮-思科(CISCO)绿色科技联合研发中心等多个国际合作研发平台。

3.2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下完善导师队伍的建设

研究生指导教师不仅承担着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的攻关任务,还承载着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重任。建设一支学术质量较高,具有明显职业背景,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是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重庆邮电大学不断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人员,建设高水平的联合导师队伍并共同承担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制定和执行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计划,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同时,随着合作的逐步深入,根据具体情况逐步拓宽合作领域,不断寻求新的合作项目和方式,为建立一套完善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努力,不断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3.3强化高校和企业责任,构建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监督保障体系

学校方面,首先应不断加强与行业的尖端企业、大型国有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企业一起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可根据企业及职业要求,加强课程的建设力度,为日后的实践环节打造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应制定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监督制度,加强对研究生参与企业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包括导师的遴选、实习指导的管理、论文的选题、成果的管理等。

企业方面,企业的各级领导及企业导师首先应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社会责任,与高校一起统一思想,精心策划,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体系,明确各方的职责,树立起学生在对待实际工作中的思维方式,为学生制定详细的实践培养计划,真正地培养技术创新人才,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尽好企业责任,也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奠定良好的基础。政府方面,加强对高校研究生实践基地的扶持力度,协调高校和企业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

4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尚处于初步阶段,邮电高校也积极地在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模式之路。当然,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为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yjg110207);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重点项目,自动化类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建设;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无线传感器网络

[1]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2013-11-04.

[2]文冠华,姜文忠,陈宏亮.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4.

[3]邵杰,王成华,江爱华.浅谈高校信息类专业的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

THE END
1.毕业答辩网上商城系统.ppt毕业答辩-网上商城系统.ppt 23页大小:3.74 MB 字数:约6.79千字 发布时间:2019-03-20发布于安徽 浏览人气:11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毕业答辩-网上商城系统.ppt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后台登陆 后台管理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320/8005112103002013.shtm
2....微信小程序代做,uniapp小程序,java小程序系统,毕业设计微信小...小程序毕设一直以来是最近几年大家最喜欢的选题,最近几年也一直在帮人做这小程序毕业设计,今天就给大家...最近自己做了一套完整的微信小程序二手商城毕设项目,包括微信小程序二手商城系统+答辩PPT+毕设论文。花...如果对于一个微信小程序云开发的新学者来说,总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技术的提高...http://doofuu.com/category/12.html
3.智能科学与技术毕业设计选题建议题目推荐以下为学长手动整理的关于 智能科学与技术 毕设项目,完全可以作为当前较新的毕业设计题目选择方向。 基于深度学习的气温降尺度模型研发 基于图卷积的三维点云场景分割技术研发 基于视频的人脸表情系统研发 基于单目图像的人体三维姿态估计系统研发 专利转化全过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https://www.jianshu.com/p/681eeda3c30e
4.计算机毕业设计毕设作品成品杭州摇亿毕设资料网致力于计算机大学生网站网页设计辅导,java网站网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php网站网页设计毕业设计,python网站网页期末大作业毕业设计,小程序毕业设计,vue/uniapp等网站毕业设计,配有源码和基础,配有开题报告、任务书、中期检查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PPT毕http://www.hzyaoyi.cn/
1.springboot毕设购物网站用户评论分析系统程序+论文2024年01月11日—2024年02月25日:开题答辩 2024年02月26日—2024年03月10日:设计实现并完善毕业设计 2024年03月11日—2024年04月18日:实现系统前后端框架及功能模块。 2024年04月19日—2024年04月28日:对代码以及数据库进行优化,提交毕业设计说明书初稿。 2024年04月29日—2024年05月09日:测试系统...https://blog.csdn.net/wuzhou305/article/details/143932310
2.购物系统毕业设计答辩问题.docx购物系统毕业设计答辩问题《购物系统毕业设计答辩问题》篇一尊敬的评审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购物系统毕业设计。以下是我对答辩可能涉及的问题的回答。问题1:您在设计购物系统时,如何平衡用户体验与系统功能?在设计购物系统时,我采用了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确保系统的功能和用户体验相辅相成。首先,我进行...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6275357.html
3.计算机毕业设计Python+Django农产品推荐系统农产品爬虫农产品...国外农产品在线交易系统在过去五年里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变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农产品...江苏海洋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 课题的基本内容,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和规范的文档等形式呈现软件系统解决方案和成果;能够较正确回答开题答辩、最终答辩中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https://www.douban.com/note/863191030/
4....+开题报告+设计源码+答辩PPT51CTO博客基于SSM的网上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设计源码+答辩PPT,下载地址: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31293575/18338145【摘要】本论文主要对网上购物商城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一些论述,包括了系统的https://blog.51cto.com/u_15162069/2899823
5.微信小程序毕业设计:母婴用品商城小程序毕设源码作品和开题报告...博主介绍:黄菊华老师《Vue.js入门与商城开发实战》《微信小程序商城开发》图书作者,CSDN博客专家,在线教育专家,CSDN钻石讲师;专注大学生毕业设计教育和辅导。 所有项目都配有从入门到精通的基础知识视频课程,学习后应对毕业设计答辩。 项目配有对应开发文档、开题报告、任务书、PPT、论文模版等 ...https://licqi.com/artikel/24202.html
6.网上开题报告第四阶段(20xx年4月11日至20xx年5月1日) 完成设计,撰写论文初稿; 第五阶段(20xx年5月2日至 20xx年5月15日) 修改论文,准备毕业答辩。 五、论文的预期结果(成果) 本系统希望通过构建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利用日益繁荣的互联网,为传统的书店打造一个新的销售平台。本系统希望通过电子信息化的手段对书店的进、存、...https://mip.jy135.com/kaitibaogao/1115768.html
7.各种JavaWeb课程设计(题目+答案)系统设计与实现机试毕业设计-JavaWEB项目基于SSM+mysql框架实现的在线商城系统源码.zip 毕业设计-JavaWEB项目基于SSM+mysql框架实现的在线商城系统源码.zip毕业设计-JavaWEB项目基于SSM+mysql框架实现的在线商城系统源码.zip毕业设计-JavaWEB项目基于SSM+mysql框架实现的在线商城系统源码.zip毕业设计-JavaWEB项目基于SSM+mysql框架实现的在线商城...https://www.iteye.com/resource/zxt1484675627-12072182
8.基于SSM的图书商城的设计与实现(文末附源码)在线图书销售所需功能该系统已初具雏形。用户操作简单,界面直观,系统管理员的管理操作简便。 该图书商城系统基于java的SSM技术的开发,以及其他提高开发效率的插件。该商城是24小时营业的网络虚拟平台,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以及更佳的购物体验。 课题研究现状...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964518
9.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计算机题 目网上玩具商城设计与实现 系(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年级 2015级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2班 学生姓名 沈启凯 学号 2015110920 指导教师 闫晓薇 职称 讲师 滨州学院教务处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开题报告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是...https://www.oh100.com/a/201606/347681.html
10.数学与统计学院2018届毕业设计(论文)为了使2018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答辩工作方案如下。 一、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组成如下: 主任:朱玉清 委员:郭学军、牛玉俊、马戈、李瑞阁、宋苏罗、吴宏锷、 梁瑛、于育民 秘书长:连冬艳 答辩委员会下设三个答辩小组,负责对学生进行答辩考评,每个答辩小组设有答辩教师...https://slxy.nyist.edu.cn/info/1087/15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