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买鞋子时都会问你们家鞋子能不能过毒吗?有什么版本能过毒?过毒的几率大吗?等等类似的问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因为如果一个一个去解释说明,真的解释不过来,而且很多人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听明白的。所以今天小美老师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些话题。
首先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得物,什么是过毒。
得物原名毒,出自虎扑社区,因为炒鞋而被大家熟知,如今也可以说是一个网购app。当初取名毒是指中毒的意思,也就是指沉迷于某物的意思。得物的口号是”先鉴别,再发货“,也正是因为这一口号,不知征服了多少鞋迷。
在很多人看来,只要在得物里买的东西,不管质量如何,总之一定是正品,还有的人从其他地方买的东西还会特意拿到得物里去鉴定。这样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吧?
那么,得物里的东西真的都是正品吗?
只能说有正品,但是要说一定都是正品肯定不准确,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双“Tokyo”白银限定,是在日本限定发售的,限量2001双,但是看看得物上的销量已经接近40000双了,都是正品吗?从哪里来的货想必都知道了。
有人会问,得物不是说都是先鉴别好了是正品才发货的吗?没错,的确是鉴别好了,所有流程都走了,什么证书、毒扣都有了,但是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是得物里的鉴定师是哪里来的,他们为谁工作,是不是正品到底是谁说了算的,说到底,是不是正品,能不能过毒都是平台一句话的事。什么证书、毒扣、毒包装,这些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因为得物里有的,莆田都有,这些配件在网上谁都可以买到。
早在几年前得物就被曝光售假,记者查询发现,截至2020年7月13日,在某投诉平台上有关“得物APP”的投诉量达33025条,其中不少涉及“商品质量差”、“假货”、“鉴定服务不靠谱”、“退货难”等情况。
好了,说了这么多,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提醒大家不要太过相信商家的口号,不要把鉴定一双鞋子是否是正品都寄托在一张证书上,你们觉得呢?时光荏苒,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