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好久来?你们有空就来我家玩哟!”家住重庆市忠县忠州街道东坡路一巷33号楼的苏女士抱着小狗多多,笑容满面地把社区网格员张素琼送出门,宛如多年老友。但仅仅在几周前,社区工作人员在苏家门前还吃尽“闭门羹”。
这是怎么回事?
孤独养狗:半夜五犬群吠众人烦
由于早年离异,女儿又成家在外,年近五十的“空巢老人”苏女士独自居住在东坡路一巷,几年来只有五只小狗相伴左右。这也使得苏女士的性格愈发孤僻,平时和邻居少有交集。
对于苏女士而言,小狗的陪伴是她孤寂岁月里温暖的光。然而对于左邻右舍来说,苏家的狗从1只到5只,越养越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住在苏女士楼下的居民周洪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白天工作时需要保持充沛的精力,但深夜的犬吠声总是将他吵醒:“晚上一只狗开始叫,所有狗都跟着一起叫,严重影响附近居民休息,这个样子都五六年了。”
长久以来,由于苏女士拒绝就此事和邻居沟通,受扰居民只得求助社区,希望社区能够从中调解,还大家一个安宁的夜晚。
执着藏狗:“提到狗就像要她的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东坡路社区首先决定和苏女士进行商议,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当苏女士明白社区希望她处理犬吠的问题时,她表示此事无法回转,并拒绝沟通。此后,社区再也无法联系上苏女士。
无可奈何的社区工作者们只能选择在苏女士家附近蹲守,打起了“伏击”。有时候,苏女士远远地看到苦苦等候的社区人员,便飞快躲开。“她想把狗藏起来,提到狗就像要她的命。”东坡路社区党委负责人说。
发展到后来,只有当快递员派件才能敲开苏女士的大门,社区工作人员便会抓住和她说话的机会冲上前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该负责人明白,问题的难点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苏女士独身一人,生活中难免感到孤单;另一方面,苏女士和5只狗朝夕相处,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定然不允许别人伤害它们。
欣然送狗:送出3只后再送出1只
这一蹲就是一个星期,谈心也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一个星期。东坡路社区干部围绕苏女士问题的两个难点分别给予保证。“我们劝她多多参加社区活动,开放一下内心。听说她喜欢音乐,我们就邀请她来唱歌,同时保证经常来她家陪她说话。她还是听进去了的。”负责人说。关于犬只的处理意见,社区提出给苏女士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补偿,并且承诺将犬只送到专门的宠物店进行喂养,保障它们的余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苏女士最终同意将其中的3只送出,并开始慢慢接触社区的活动。为充实苏女士的生活,社区还鼓励她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队。由于楼栋较老,没有物业管理服务,居民们大多只打扫自家门口的区域,苏女士主动承担下了33号楼楼道的清洁工作。
张素琼也住在33号楼,一有空就去苏女士家,陪她谈谈心、聊聊家常。每逢节假日,她还和社区干部一起去慰问苏女士,两人甚至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而今,闭门谢客的苏女士已然不见,热情好客的苏女士悄然出现。她甚至担心剩下的两只小狗影响社区工作,自愿联系社区又送出一只。
从排斥到欢迎,从说“不许来”到问“多久来”,从孑然一身到邻里相亲,社区工作人员春风化雨般的工作方式和态度深深打动了苏女士。现在,问题得到了解决,苏女士融入了社区生活,其他居民也得到了一个宁静的楼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