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知道五台山是最有灵气的地方,历来帝王将相、名门豪族、及无数百姓千里迢迢到五台山祈福许愿,原因何在呢?
二、五台山历史上最有灵气的地方
1、大汉时期的信仰中心(正法时期,汉朝):古南台南神垴
(代表寺院:文帝神祠、西明寺)
2、大唐时期的信仰中心(像法时期,唐朝):清凉谷清凉寺
(代表寺院:清凉寺、佛光寺)
3、明清时期的信仰中心(末法时期,明清):灵鹫峰寺庙群
(代表寺院:菩萨顶、显通寺)
4、当代国人的信仰中心(末法时期,现代):台怀镇寺庙群
(代表寺院:五爷庙、殊像寺)
三、祈福路线:
台怀镇出发:
香火最旺的寺院:殊像寺
青庙领袖之寺院:显通寺
黄庙领袖之寺院:菩萨顶
大唐佛教之首府:清凉寺
大唐盛世之名寺:佛光寺
大汉信仰之中心:南神垴
四、行程安排:
1、早上5点30起床五爷庙、殊像寺
2、8点早餐
3、9点-11点:显通寺、菩萨顶
4、11点:清凉寺
5、12点:佛光寺
6、13点:台怀镇午餐
7、14点:南神垴
8、17点:返回台怀镇
五、路线图:
六、费用明细
1、寺院门票:显通寺10元、菩萨顶10元、清凉寺8元、佛光寺15元
合计43元/人
2、交通费用:自驾0元、租车:轿车每人120元。
3、讲解费用:300元(AA制)
4、午餐费用:30元/人
七、历史背景
请看:三大盛世与五台山
(一)、文景之治与五台山、文景之治与汉武大帝
1、中国首次太平盛世:“文景之治”与汉武大帝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这是对文景之治十分形象的描述
2、《五台县志》载:公元前197-180年汉文帝任代王期间,曾游猎于古南台南神瑙(也称小南台、皇图垴、南神顶)。汉文帝在风光旖旎的台顶悟道,执政后的“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3、汉书《地理志》载,西汉中叶,五台开始置县,名为虑虒县,因水得名,属代王封土。公元前179年(汉高祖10年)9月,代地相国陈稀举兵反汉。次年冬,陈稀兵败被杀,在诸吕受诛之后,又被拥立为帝。
4、汉文帝期间,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史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汉书食货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
程度的提升,同时汉王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是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文景之治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才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国家版图。
5、具五台山最早的官方史料《魏书地形志》载:西汉时期五台就有三城一庙,即古南台的文帝庙、仓城、驴夷城、泗阳城。北魏之前古南台南神垴成为五台山地区的宗教信仰中心
6、标志性地点:五台祖庭古南台,代王神祠。
(二)、贞观之治与五台山
1、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2、唐高祖李渊因起兵山西太原而有天下,故视五台山为“祖宗值德之所”,李唐家族取得隋朝天下后,兑现前愿大力弘扬佛法三宝,五台山全境寺院剧增至三百多所,僧侣更多达三千余人。彼时,五台山成为名符其实的佛教圣地,被誉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3、标志性地点:五台山清凉谷,大唐佛教首府清凉寺、中国第一国宝佛佛光寺
(三)、康乾盛世”与五台山
1、“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起于康
2、清代,世人附会因清世祖顺治出家疑案,后继的康熙与乾隆两位盛世帝王因而多次踏足五台圣境。且不论因何缘故而来,清帝对五台山的格外恩宠却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流传至今皇恩浩荡敕建的高规格庙宇和他们即兴留下的数十篇题刻碑文及览胜诗篇,均可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