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盖棺定论。然而,中国的大人物往往盖棺后难以定论,毛泽东就是一个最突出的例子。
毛泽东生前曾提出,他身后如果人们能对他作“三七开”(即七份功绩,三份过失),他就很高兴、很满意;邓小平则希望,对他的一生能“四六开”或“对半开”。
一九七九年九月,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了重要指示。他要求,通过此一决议给人一个总的印象,即:我们是在真正完整准确地学习运用毛泽东思想,“无论如何不能叫人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否定了毛主席”。然而,随着一九八○年的到来,毛泽东的画像被从首都的标志性建筑物上摘下,全国各地纷纷拆除毛泽东的雕塑和语录牌,以及邓小平关于继续保留毛泽东纪念堂和保存毛泽东遗体的十分勉强的表态,否定的浪潮不谓铺天盖地,此时已是无可阻挡。
无可否认,在人们的争论中,毛泽东的形象愈加鲜活、高大;而在人民的沉默中,邓小平的形象却愈加神秘、朦胧。
谁是完人?马、恩、列、斯,毛、刘、周、朱尚且不是,况小平乎?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THE END